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总结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实施意见.doc
-
资源ID:30414587
资源大小: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总结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实施意见.doc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总结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高河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相关文精神,经县委、县政府决定,2021年确定为全县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年。现就推进我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根据中办、国办转发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202114号)要求,按照“联合运作、整体联动、形成合力、便民利民、服务大局”的原则,整合镇基层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集镇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社会管理、群众信访等工作于一体的新型工作平台,实行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组织建设及标准(一)中心名称:“高河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下简称中心)。镇中心自制中心衔牌并悬挂,衔牌的规格与司法所衔牌相一致。镇中心公章由县综治办统一刻制。(二)中心性质: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是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以镇司法所为依托,整合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司法五方面职能,有关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依法履职、协调联动,形成大综治工作新格局,构建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新平台。(三)中心领导体制:中心主任由镇分管政法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兼任,镇政法委员担任常务副主任,根据镇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若干名副主任(可以由纪委、党政办、派出所、司法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四)中心成员单位:由镇综治办、党政(信访)办、武装部、公安派出所(分局)、司法所、民政办、妇联、团委、就业和社会保障所、安委会、国土所(分局)、文化广播站、法律服务所组成。(五)中心办公模式:实行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三位一体,合署办公。每个工作日在成员单位中轮流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在中心办公,佩戴岗位证上岗。抽调的工作人员应相对稳定。每个工作日值班人员名单应上墙公示。(六)中心建设标准:中心设立来访接待室,一个窗口接待群众。中心工作实行五统一;统一受理登记,统一分流交办,统一协调会办,统一调配资源,统一跟踪督办。中心处理群众来访事项时,应向来访人发放便民卡,并遵循以下工作流程操作: 第一道工序:登记。中心对所有来信来访均应进行登记,填写群众来信登记表或群众来访事项登记表。第*工序:受理。对属于中心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予以受理,并根据来访人诉求填写群众来访事项登记表。对群众咨询或反映的简单问题,能够当场解答的,当场予以解决。第三道工序:交办。对不能当场答复的问题,将群众来访事项登记表呈送中心主任或常务副主任阅批,根据来访事项确定相应承办单位。对复杂疑难问题,中心主任还应召集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召开中心会议进行会办,确定牵头单位及协办单位,并落实责任人。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领导批示意见填写群众来访事项分流交办函,分流交办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第四道工序:反馈。承办单位在接到群众来访事项分流交办函后,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交办事项,并向中心反馈处理结果。第五道工序:归档。中心将分流交办事项的受理、处理材料进行整理、归档。重大疑难案做到一案一卷,一卷一号,装订成册。当场答复的问题,可不建档,但必须在受理登记簿上有详细记载。6、中心建设标准:以满足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做到“三到位”,即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办公经费到位。三、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职责任务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维护稳定工作部署,组织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2、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指导村(社区)和辖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3、组织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置突发事和群体性事。4、组织排查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加强村(社区)和辖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5、组织开展预防和处置“法轮功”等邪教工作。6、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宣传和反邪教警示教育,加强综治、治保、调解、信访工作人员以及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和培训。7、组织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教育管控措施。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铁路护路联防工作。8、协调中心各组成单位之间的工作配合,建立联合运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部门职能互补。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