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教师个人培训总结3.doc
年度教师个人培训总结3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3篇1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3篇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总结我校是_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试验校,学校自承担试验项目之日起,花费大量资金购置计算机,建立健全学校微机室、课件室,为落实试验课题和不至于使资金白白投入,对广大教师积极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成为当务之急。现将我校的这方面工作作以小结。一、培训的方式方法教师培训工作采取自学于教师讲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常务来抓保证每月一次的授课学习机会。学校在各位教师自学的基础上指定微机教师进行培训工作授课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系教材进行讲授教师培训率达100%。二、培训时间1、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全体教师在暑假参加县教育局组织集中二十多天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2、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四下午集中培训。3、教师课余进行自学微机教师给与指点。三、培训对象45岁以下教师及乐意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探索研究的中老年教师。四、培训内容1、word_的基本使用方法。2、powerpoint_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课件制作。五、培训管理为加强培训工作并达到高质量的培训督促全员参与学校行政领导亲自参加带头学习并健全考勤制度与培训之后的所学内容考核制度使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落到实处。2六、存在问题1、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冲突问题由于教学工作量大教师培训挪不出时间来集中培训势必影响教学。2、授课教师业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培训中要多结合教学。3、培训条件急需改善。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切实按照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部署本着“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原则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手册为培训重点侧重教师全员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两个层面采取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三种形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一、校本培训扎实到位1、两个落实。首先人员落实即分管领导负责个科研组领导到位学科科研骨干做好接受培训和培训别人的工作。其次是机制落实即落实二级培训机制。进修学校抓分管领导抓学科骨干的培训;学校则以学科骨干为龙头负责带动全校培训工作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实现科研和教研相结合。2、三个到位。(1)经费到位:本学期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为教师购买大量教育教学用书用于教师的培训以保证校本培训的全面落实。(2)时间到位:学校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外学校也在每学期初就制订好校本培训的时间并按计划认真进行就算有时在时间上有冲突学校也会调整培训时间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总课时。(3)过程到位:本学期学校无论是从制定计划到落实人员到练习作业和实践过程的考核全部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不缩水不偷工。一步一个脚3印认认真真走过程踏踏实实做培训。记录过程做好总结并严格把好考核关把培训落实在实处。二、培训形式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合作、交流作用。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针对培训中的专题或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各教研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交流和研讨。开展了以学年组为单位的“百家讲坛”活动将教师们的学习心得、教学经验、练兵感受以论坛形式诠释大家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研究、交流。统一认识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达到了互动、互学、互帮的要求促进了2021年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2021年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培训过程当中我遇到的每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觉得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下面就以我一年中的培训和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经验总结。一、学习培训理念更新自我观念。通过对培训理念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中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二、学习培训内容自觉走进新课程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培训让我懂得了网络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而现在的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新教师个人年度校本培训总结新教师个人年度校本培训总结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新课标解读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过校本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如:“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发言声音响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进步真大!”“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也要多一点诙谐与幽默,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中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