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体育《投掷实心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pdf
-
资源ID:30537880
资源大小:368.3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初中体育《投掷实心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pdf
投掷实心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8 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田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必修内容之一,投掷的项目是田径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体育活动。本主题单元的教材内容是原地投掷实心球, 是在投掷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通过自下而上的力量的传递而形成力量的合成运动项目。初中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但动作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学、好动,实心球的投掷练习能发展协调、 速度、爆发等能力,并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果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在练习安排上,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本单元共分为四个专题。专题一:熟悉实心球的球性;专题二:实心球的前后抛技术;专题三:实心球的原地正面、侧向推(研究性学习:投掷实心球对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专题四:实心球的原地背向推(研究性学习的提升:投掷实心球对提升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单元学练重点放在投掷实心球过程中如何掌握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投掷实心球的方法。 每个专题当中的练习, 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逐步渗透多种方法的练习,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学习能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技巧,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学习重点: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控制出手的角度;学习难点:形成稳固的左侧支撑。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运动参与: 在实心球的原地技术的掌握与比赛中,认识投掷实心球的运动价值,能主动与同伴相互帮助,商量练习的方法与技术的掌握,保持个人运动兴趣, 找到适合自身掌握技术的感觉,逐渐形成自己或小组的锻炼方式。运动技能: 学习原地投掷实心球的方法, 并且能够运用在平时的运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与生活当中, 提高身体的协调程度与投掷能力,掌握并且能够运用几种投掷器械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重心的掌握、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集中用力能力、了解自身状况、发展与投掷相关的体能、同时发展协调性与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提高体育活动中勇于进取、经受挫折的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克服心里恐惧,在练习中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以及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应课标运动参与: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技能: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能,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怎样使学生能够掌握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2、怎样使学生能够在最后的用力环节之中形成稳固的左侧支撑?3、怎样使最后的出手角度控制在合适的位置(理论上 45度左右。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专题划分专题一:熟悉实心球的球性;2 课时;专题二:实心球的前后抛的技术;2 课时;专题三:实心球的原地正面、 侧向推的技术(研究性学习:投掷实心球对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 。2 课时专题四:实心球的原地原地背向推的技术 (研究性学习的提升:投掷实心球对提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 。2 课时专题一熟悉实心球的球性所需课时课内共用 2 课时,每周 3 课时;专题一概述本专题是投掷实心球的开始, 通过各种练习环节的设计, 不同熟悉实心球的辅助技术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34 种专项熟悉器械的方法。提高在熟悉器械的过程中,掌握上、下推拨实心球,胯下8字环绕,背后抛、接球的能力练习。发展学生的自下而上的用力、关节的以大带小、控制掌握重心的能力。了解自身状况,发展学生与投掷实心球技术相关的体能,同时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反应、灵敏等身体素质。克服恐惧心理,在练习中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专题学习目标1、能够学习掌握上下推拨,胯下8 字环绕,背后抛、接球的技术练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2、通过不断练习,发展投掷实心球需要具备的自下而上的用力、关节的以大带小、控制掌握重心的能力。3、在练习中逐渐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不断提高和树立自信。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完成几种原地熟悉实心球的专项辅助练习?2、 ,哪种辅助练习的姿势最安全、快速、有效?3、怎样根据自己的身高、力量,借助于辅助手段,使自己的各个关节部位配合的更加的合理?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采用多媒体等。常规资源采用图板、挂图等直观教具。教学支撑环境常规外堂教学和内堂多媒体教学其他学习活动设计课时 1:活动一:上下推拨实心球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采用专项辅助的手段,借助于图像,示范给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让学生进行技术的模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1、教师巡回指导,因材施教;2、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集中讲解,并且找出不同学生的类型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技术的分析;4、采用竞赛法、分组法、示范法进行练习,采用兵教兵的形式进行,采用组长负责制。活动二:胯下 8 字环绕1、形式上与活动一类似;2、增加了两人一组配对进行,确保安全,抛接球下肢重心的掌握是关键,背后的抛与接在高度上要控制,并且时机要把握好。活动三:抛接球的技术练习1、小组推选示范人选;2、师生交流、共同示范分析。3、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练习实心球的辅助练习的方法,提高各个部位的配合能力。课时 2:消化、反馈阶段活动 1、采用上次课的练习形式。活动 2、采用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活动 3、重新组合分组形式,采用自由结合,男女之间的结合,共同辅助完成提高。课时 3:室内多媒体教学。活动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且做力学分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活动 2: 出示案例,并且在班级内进行研讨。活动 3: 演示班级室外授课的视频,对比前两个活动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专题二实心球原地的前后抛所需课时课内共用 2 课时,每周 3 课时;专题二概述实心球属于轻器械,便于学习掌握投掷技术为主, 是投掷的辅助手段。实心球的前后抛要遵循:幅度大、速度快、工作距离长的原则进行技术的学习。专题学习目标1、前抛的半蹲式前倾发力。2、后抛的背弓的形成,重心的控制能力。3、在练习中逐渐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不断提高和树立自信。专题问题设计1、前抛时力量的传递能否到位?2、后抛时胳膊与肩部的夹角有多大?3、怎样根据自己的身高、力量,借助于辅助手段,使自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己的各个关节部位配合的更加的合理?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采用多媒体等。常规资源采用图板、挂图等直观教具。教学支撑环境常规外堂教学和内堂多媒体教学其他学习活动设计课时 1:活动一:前抛实心球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采用专项辅助的手段,借助于图像,示范给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让学生进行技术的模仿;3、教师巡回指导,因材施教;4、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集中讲解,并且找出不同学生的类型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技术的分析;4、采用竞赛法、分组法、示范法进行练习,采用兵教兵的形式进行,采用组长负责制。活动二:后抛实心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 - - - - - - - - - 1、形式上与活动一类似;2、增加了两人一组配对进行,确保安全,手把手的进行技术的纠正。活动三:成果的展示4、小组推选示范人选;5、师生交流、共同示范分析。6、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练习实心球的辅助练习的方法,提高各个部位的配合能力。课时 2:消化、反馈阶段活动 1、采用上次课的练习形式。活动 2、采用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活动 3、重新组合分组形式,采用自由结合,男女之间的结合,共同辅助完成提高。课时 3:室内多媒体教学。活动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且做力学分析。活动 2: 出示案例,并且在班级内进行研讨。活动 3: 演示班级室外授课的视频,对比前两个活动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专题三原地正面、侧向推实心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 - - - - - - - - - 所需课时课内共用 2 课时,每周 3 课时;专题三概述在专题二的基础上进行专题三的学习,本专题为原地侧向推实心球的技术。原地侧向是本主题单元的重要一环,能否最终掌握原地背向推的技术,关键在于专题三的学习情况。重点在于身体的含胸收腹,难点在于形成稳固的左侧支撑。专题学习目标1、侧弓的形成过程。2、右腿转动时的含胸收腹,形成稳固的左侧支撑。3、在练习中逐渐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不断提高和树立自信。专题问题设计1、预备姿势,身体形态呈现什么变化?2、左臂的摆动在什么时间打开?3、最后阶段的用力,两腿分别处于什么位置,各有什么作用?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采用多媒体等。常规资源采用图板、挂图等直观教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 - - - - - - - - - 教学支撑环境常规外堂教学和内堂多媒体教学其他学习活动设计课时 1:活动一:形成侧弓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采用专项辅助的手段,借助于图像,示范给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让学生进行技术的模仿;1、教师巡回指导,因材施教;2、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集中讲解,并且找出不同学生的类型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技术的分析;3、采用竞赛法、分组法、示范法进行练习,采用兵教兵的形式进行,采用组长负责制。活动二:配对进行蹬、转、挺、推、拨的力量的传递1、形式上与活动一类似;2、增加了两人一组配对,确保安全,重点以徒手的方式进行,找出动作的感觉。活动三:持球的实践检验3、小组推选示范人选;4、师生交流、共同示范分析。5、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练习实心球的辅助练习的方法,提高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个部位的配合能力。课时 2:消化、反馈阶段活动 1、采用上次课的练习形式。活动 2、采用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活动 3、重新组合分组形式,采用自由结合,男女之间的结合,共同辅助完成提高。课时 3:室内多媒体教学。活动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且做力学分析。活动 2: 出示案例,并且在班级内进行研讨。活动 3: 演示班级室外授课的视频,对比前两个活动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专题四原地背向推实心球所需课时课内共用 2 课时,每周 3 课时;专题四概述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专题, 有了前三个专题的基础, 原地背向推实心球就有了功底了。背向推的角度呈90 度,发力时依据转动力矩原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根据做功的三个要素进行: 1、最大的力量 2、最快的速度 3、最长的工作距离。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采取差异教学。专题学习目标1、背弓的形成要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2、稳固的左侧支撑决定了最后用力的效果。3、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决定了最终力量的合成。专题问题设计1、什么叫做含胸收腹?怎样形成?2、左腿的支撑与右腿的蹬伸在最后用力阶段,左臂是怎样配合的?3、最后阶段,右手的推拨实心球出手,手型的发力姿势呈现什么状态?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采用多媒体等。常规资源采用图板、挂图等直观教具。教学支撑环境常规外堂教学和内堂多媒体教学其他学习活动设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课时 1:活动一:徒手形成背弓的连续蹬转用力的练习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采用专项辅助的手段,借助于图像,示范给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让学生进行技术的模仿;6、教师巡回指导,因材施教;7、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集中讲解,并且找出不同学生的类型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技术的分析;4、采用竞赛法、分组法、示范法进行练习,采用兵教兵的形式进行,采用组长负责制。活动二:持球的背向原地推的技术体验1、形式上与活动一类似;2、增加了两人一组配对进行,确保安全,要与前三个专题的练习内容结合起来,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活动三:成果的展示8、小组推选示范人选;9、师生交流、共同示范分析。10、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练习实心球的辅助练习的方法,提高各个部位的配合能力。课时 2:消化、反馈阶段活动 1、采用上次课的练习形式。活动 2、采用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活动 3、重新组合分组形式,采用自由结合,男女之间的结合,共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辅助完成提高。课时 3:室内多媒体教学。活动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且做力学分析。活动 2: 出示案例,并且在班级内进行研讨。活动 3: 演示班级室外授课的视频,对比前两个活动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评价要点1根据学生顺利完成正面、侧向、背向的三种技术的方法次数进行评定, 三种方式技术均连贯、 协调为满分。 根据小组设计摆放障碍的方式和手段是否成功进行设计加分。2 、 根据小组设计的投掷场地的布置,如设置高度的障碍物、 远度的投掷目标的准确性与否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是否成功进行设计加分。3评价标准评 价内 容与 分值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好(5040 分) 较好(3930分) 一般(290分) 技 术水 平动 作 能 够 形成 很 好 的 背蹬、转、挺、推、能 够 把实 心 球师评60% 组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评 价标准50 分弓,符合自下而 上 的 用 力顺序。拨 的 用力 顺 序能 够 体现出来。投 掷 出去 , 但用 力 顺序不好。40% 投 掷远 度评 价标准50 分参考国家学生 体 质 健 康标准良好及以上等次。参考国家 学 生体 质 健康标准及 格 等次。参考 国 家学 生 体质 健 康标 准 不 及 格等次。师评50% 组评50% 互 评评语4、根据个人是否敢于完成较轻、较重器械的根据不同类型学生设计的远度与准确度的能力挑战进行的加分。5、根据课上小组间的比赛成绩进行加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6 页,共 1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