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docx

    • 资源ID:30615956       资源大小:23.7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docx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内容摘要:中学文言文注释经由前辈学者详细考证后编写,作为专用教材对提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仍注意到有一些词的注释值得商榷,本文就中学文言文中的一些詞,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适当考证和补释。关键词:中学课文 文言文 注释文言文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中学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但由于中学生处于文言文接触初级阶段,教材注释的准确性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针对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的注释进行了一些考证,对值得商榷之处提出一点意见。本文参考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语文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1(诗经两首之采薇)课文原注“莫”:同“暮”。高中课文注释对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没有明确的区分,且注释术语“通”“同”混用,古今字和异体字一律混为通假字。说文·茻部:“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莫故切又慕各切。”2“莫”的本义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被假借来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如诗经·邶风·北门:“终窭且貧,莫知我艰。”3随着“莫”字使用频率的增加,为了不至于混淆,在“莫”字下再加形符“日”,用“暮”表示“傍晚”的意思,因此,“莫”和“暮”是一对古今字,高中课本应该对古今字加以说明。因此正确的解释为:莫,“暮”的古字,原指日落的时候,文中表示年末或一年将尽。2.不惶启居,猃狁之故。4(诗经两首之采薇)课文原注“启”:跪。“居”:坐。先看“启”,说文·口部:“開也。从户从口。康禮切。”5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因此本义是“开,打开”。后来引申出“启发”“出发”“启奏”等义。“启”的义项中无“跪”的含义,课本中解释为“跪”是认为“启”通“跽”,说文·足部:“長跪也。从足忌聲。渠几切。”6再看“居”,“居”的本义是"土著",引申义为"永住"。说文·尸部:“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踞,俗居从足。”7可见原文注释取“蹲”义,但解释为“坐”不知缘由。结合下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中的“定居”是动宾结构,以及诗经押韵对称的情况,“不惶启居,猃狁之故”和“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都处于一小分段的结尾,可以推论出“启居”也是动宾结构,“启”是动词,有“开启、开始”之义;“居”是名词,表示居住的地方。这样解释和前文“靡室靡家”更能贯通,从“无室无家”到“无暇开始安居”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不会显得重复多余。因此,正确的解释应为:启:开启、开始;居:居住的地方。启居:安居。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8(苏轼赤壁赋)课文中“属”无注。说文·尾部“屬”:“連也。从尾蜀声。之欲切。”9“屬”的本义是“连缀”,表“连缀”义应读为zh。课文注释“属”未注音,按照通常的读法学生易读为sh,而读音不同含义有差。句中的“属”应解释为“连缀”,含有“连续”之义,因此读作zh。汉语大字典10解释“属”的“连接、连续”义时,其中一例为:苏轼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累岁灾伤,流殍相属”,可见“相属”中的“属”为“连续”义。因此,原文含义为“举起葫芦做的酒杯相互接连饮酒”。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11(苏轼赤壁赋)课文中“挟”无注。关于“挟”,无注释易理解为“挟带”,说文·手部:“俾持也。从手夾聲。胡頰切。”12宋本广韵:“懷也。持也。藏也。護也。”13“挟”的本义是:用胳膊夹住。结合上下文,为表达说话者怡然自得,放浪形骸的心情,这里的“挟”应取其本义,即“用胳膊夹住飞仙以遨游天际”5.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14(贾谊过秦论)课文注释“制”:统领、统率。说文·刀部:“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征例切。”15“制”的本义:裁断、制作。后来发展出“约束、管束”之义。古文献中“制”并无“统领、统帅”之义,即使放在文中可使句意连贯,但就单个词来说存在问题。这里的“制”应解释为“管束、约束”。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16(韩愈师说)课文注释“相师”:拜别人为师。说文·目部“相”:“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17“相”本义是“细看、观察”,后发展出“相互”之义,见正韵“交相也”。“相师”中的“相”是“相互”之义。结合下文也可以说明,下文“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表明士大夫们嘲笑这种称“老师”和称“弟子”的行为,如果将“相师”解释为“拜别人为师”,那后文的“曰师”无法解释,因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相互为师,互相请教,这样解释更符合韩愈要表达的“重师”之观。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8(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注“辞谢”:婉言道歉。原文注释欠妥,将“辞谢”意译之后作为注释,使得字本来的含义不够清晰,按原文解释“辞”表示“婉言”显然不对。说文·辛部:“訟也。从,猶理辜也。,理也。”19“辞”的本义是“讼辞”,后发展出“言辞”“借口”等义,从而进一步引申为“推辞”,原文中的“辞”应解释为“推辞”,秦王对于蔺相如的指责略有推辞推脱之意,因理亏而不正面面对蔺相如的指责,边推脱边道歉。所以“辞谢”解释为“推脱道歉”更为合适。8.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20(李密陈情表)课文原注“辞不赴命”:辞谢不接受任命。這一解释存在问题,因为按课文原注则“赴”要解释为“接受”。关于“赴”的含义,见说文·走部“趨也。从走,仆省聲。芳遇切。”21“赴”的本义是“趋走,奔赴”,文中李密表明自己因家有老母而没有去接受任命,原注释漏掉“赴”所带的“趋向”义,直接简化为“接受任命”。从句意上来说,虽然理解上没有太大偏差,但在情感上“不去接受任命”比“不接受任命”更委婉,更能表达作者的心情。单纯从字词的解释来说,原文注释直接忽略了“赴”字的含义,因此这里需要对“赴”补充解释。综上,本文对中学文言文中上述几个词的注释进行了考证,对存疑和漏释之处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中学文言文的学习是学生接触中国古代文化的必经之路,教材需要不断革新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词义的解释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不能以今律古。本文只考证了部分字词,中学文言文注释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参考文1曹淑琴.人教版(2007)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注释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5月.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年7月.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二版.4刘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5吕晶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注释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3月.6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研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2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7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8许杰,徐秀梅.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J.丝路学坛,1998年5月.9余迺永 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7).10张保廉.关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注释的释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9月.注 释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研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2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15(以下简称人教版高中语文).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189.3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9):2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15.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230.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322.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1596.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33.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1606.10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4):1053.1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33.1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2387.13余迺永 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7):541.1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51.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725.1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54.1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529.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57.1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2965.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37.2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中华书局,2013(7):251.(作者介绍:田凯黎,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docx)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