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100天】(云南专版)2021中考语文 第七部分 滚动测试卷(一).doc
-
资源ID:30621492
资源大小:6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火线100天】(云南专版)2021中考语文 第七部分 滚动测试卷(一).doc
第七部分 滚动测试篇滚动测试卷(一)第1讲第2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课内古诗词鉴赏(20分)(一)(2015·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在生死关头,作者用首联的两句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但作者抓住了两件有代表性的大事来写,这两件事是什么?(2分)2.请你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本诗的基调由悲郁转向昂扬的。(2分)(二)(2015·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4分)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做赏析。(2分)4.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2分)(三)(2015·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4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2分)6.“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四)(2015·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诗的三四两句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战地气氛的?(2分)8.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试对此做简要评析。(2分)(五)(2015·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4分)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试做赏析。(2分)10.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课外古诗词鉴赏(12分)(六)(2015·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4分)送 春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11.“子规”的别名是什么?它常在什么季节啼鸣?(2分)12.子规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借以抒写悲情,在这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情感?(2分)(七)(2012·玉溪)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客 晓沈受宏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13.这首诗写作者羁旅他乡时的思乡心情。一、二句用极其简练概括的语言,正面叙述_了和思乡之切。(1分)14.请分析三、四句写景的作用。(3分)(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村 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5.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_季的景色,运用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2分)16.下列对诗歌特点及情感表达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诗风格飘逸,淡中有味,明白自然。B.“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景色以人的灵性,形象生动。C.颔联主要以听觉写动、静之景,使得“有声”和“无语”相映成趣,动静结合。D.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在突出人物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三、课内文言文阅读(46分)(九)(2015·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1)渔人甚异之( ) (2)设酒杀鸡作食( )1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19.第二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2分)21.你能从“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中联想到哪些人生启示?(2分)(十)(2015·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文因版本不同,文段的划分与标点符号有所不同,但内容相同)2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1)劳其筋骨(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24.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25.通过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十一)(2014·玉溪一中分校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心乐之( ) (2)乃记之而去( ) 2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28.本文是按“_潭中景物小潭源流_”的顺序写的。(2分)2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十二)(2014·安徽)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 (3)香远益清( ) (4)亭亭净植( ) (5)宜乎众矣( ) 31.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译文:(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32.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3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四、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22分)(十三)(2011·昆明)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及今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于灵鹫寺时,述诸山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灵鹫拥前山不可远视。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弗难矣。【注释】俦(ó):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的意思。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3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去国怀乡( ) (2)至若春和景明( ) (3)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 ) (4)去其所阙( )35.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至则无可用B.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C.而未言其所不足/学而不思则罔D.有其故焉/且焉置土石36.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3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8.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39.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虽不同,但都会给人一定的启发,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十四)(2015·预测)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回答问题。(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袁山松宜都记)4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略无阙处( ) (2)属引凄异( ) (3)至峡口百许里( ) (4)泠泠不绝( )41.与例句中的“或”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或王命急宣A.绝壁或千许丈 B.或异二者之为C.或以钱币乞之 D.一食或尽粟一石4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2)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译文:43.下列是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总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B.乙文描写三峡的山水之美,然后以“山松言”转入议论抒情,表达欣赏山水的喜悦之情。C.甲文写猿鸣渲染环境的凄清,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羁旅孤寂的悲凉心境。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三峡的生机与美丽,也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喜悦之情。D.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描写山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参考答案】1.一是作者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2.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反复渲染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3.“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4.示例一: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示例二: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示例三: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5.示例一: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示例二: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6.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7.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铺写阴寒凄切的战地气氛。8.本诗用金色、胭脂色、紫红色和黑色、白色、玉白色等绮丽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9.“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10.表达了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的思想感情。11.别名杜鹃鸟,它常在暮春季节啼鸣。12.子规不停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借此抒发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13.离家之远14.描写了一个月色如霜、寒鸦声起的场景,构设了一种凄冷、惨淡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悲凉的思乡之情。15.秋对乡村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怀念16.C17.(1)对感到诧异(2)制作18.(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19.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20.不愿与外界交往(怕外人来打扰这么平静的生活)。21.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辛苦难。22.(1)使劳累 (2)在国内23.(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知道发奋;(一个人的心事)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表达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2)这样以后,就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了。24.不重复。作用:(1)从古到今,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2)这六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身低微,在经过了艰苦的磨炼后,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3)连续列举,构成使用排比,使文章富有气势和说服力。(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5.示例:艰苦环境的磨炼,对人的成才有促进作用。26.(1)以为乐(2)离开27.(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8.发现小石潭潭周围气氛29.凄清寂静的氛围,寂寞忧伤的心情。30.(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通“直”,立(5)应当31.(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32.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33.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34.(1)离开 (2)日光 (3)出名;著名 (4)同“缺”,指缺点35.C36.被降职远调的人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37.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把湖面上浮动的光比作跳跃的黄金,把静静的月影比成沉入水中的玉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波时水面的月光和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给人以美的享受;结构上整齐对称,内容上互相对照,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38.C39.如选甲文,扣住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情怀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来回答;如选乙文,扣住任何事物和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或选拔人才必须去其所短,用其所长的观点来回答。需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展开,语言通畅。40.(1)通“缺”,中断 (2)连接 (3)表示约数 (4)消失41.D42.(1)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驭长风飞翔,也没有船快。(2)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湍急,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中,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怖来相劝,竟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43.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