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XX项目模板本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30639827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XX项目模板本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XX项目模板本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项目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项 目 效 果 图 编制: 审核: 审批: _工程局有限公司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1、工程概况 1 2、结构设计概况 1 3、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模板设计 2 1、板模板设计 3 2、梁模板设计 3 3、墙模板设计 4 4、柱模板设计 4 5、模板配备情况 5 四、施工准备 5 1、技术准备 5 2、劳动力组织 5 3、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及工具准备详见下表: 5 4、材料计划 5 5、场地准备 6 五、施工方法 6 1、模板体系 6 2、施工工艺 7 3、模板验收 23 4、模板拆除 23 六、质量保证措施 24 七、安全保证措施 27 1、安全保证措施 27 2、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措施 28 八、应急救援预案 30 1、组织机构: 30 2、职责 30 3、现场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应备的资源: 30 4、危险源识别分析 30 5、本工程可能出现的事故及救援措施 31 6、事故发生后的报告 34 7、救援方法 34 九、计算书 35 1、墙模板计算书 35 2、柱模板计算书 36 3、楼板模板计算书 36 4、梁底模计算书 36 5、梁侧模计算书 36 _项目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只需写明项目地点、周边环境及交通情况、建筑面积、楼栋组成、建筑层数及高度、有无特殊建筑构造)。 2、结构设计概况 (写明编制范围;列表对各个部位的高度、梁板结构尺寸进行说明,并根据87号文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下表为示例) 结构设计构件概况 部位 层高 构件类型 截面类型 截面尺寸(单位mm) 地下负四层 .4.2m 墙 厚度 500、400、350、300 梁 宽×高 20_×300、20_×400、20_×500、20_×600、 20_×650 .板 厚度 20_、120、100.柱 长×宽 600×600、600×700、700×700、750×750、 750×800、750×850、850×850、900×900 .3、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没有则不要) 二、编制依据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21版) GB50204-20_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_ 3 直缝电焊钢管 GB/T 13793-2021 4 碳素结构钢 GB/T 700-20_6 5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 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_ .7 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21 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21 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21 10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21 11 建设部建质2021第87号文 .12 其它 _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3 _项目施工图纸 .(注:编制依据应不限于以上内容,请查阅资料尽可能收集齐全) 三、模板设计 1、板模板设计 部位 计算书 层高 板厚(单位mm) 模板及背楞 支撑 其他 面板mm 次楞mm 主楞mm 支撑形式 立杆纵距mm 立杆横距mm 水平杆步距mm 地下负二层 (不包含塔楼范围内地下室) 计算书(_) 3.8m 340 15厚九夹板 40×90木方, 间距300 48×2.7双钢管, 间距900 扣件式钢管支撑 900 900 1500 水平剪刀撑在扫地杆和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5米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 3.0m 20_15厚九夹板 40×90木方, 间距300 48×2.7双钢管, 间距900 扣件式钢管支撑 900 900 1500 .2、梁模板设计 部位 计算书 层高 截面尺寸 (单位mm) 模板及背楞 支撑 其他 模板mm 次楞mm 主楞mm 支撑形式 梁底立杆横距mm 梁底立杆 梁底立杆纵距mm 立杆步距mm 地下负四层 地下负三层 地下负二层 (不包含塔楼范围内地下室) 计算书(_) 3.8m 20_×300、20_×400、20_×500、20_×600、250×400、250×500 15厚九夹板 梁底:40×90木方,间距100 梁侧:40×90木方,间距150 梁底:48×2.7双钢管, 梁侧:48×2.7双钢管 扣件式钢管支撑 1000 无 两侧设置一道对拉螺杆,距梁底150mm,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60mm。 计算书(_) 3.8m 250×650、250×700、300×400、300×500、300×550、300×600、300×650、300×700、300×750、300×800 15厚九夹板 梁底:40×90木方,间距100 梁侧:40×90木方,间距150 梁底:48×2.7双钢管, 梁侧:48×2.7 扣件式钢管支撑 900 1根立杆 900 1500 梁两侧设置对拉螺杆,距梁底150mm设置第一道,往上梁中设置一道,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60mm。 .3、墙模板设计 部位 计算书 层高 墙厚(单位mm) 侧模 其他 模板mm 次楞mm 主楞mm 地下负四层 地下负三层 计算书(_) 3.8m 500、400 15厚九夹板 40×90木方,间距100 48×2.7双钢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别为:650、1150、1650、2150、2650、3150。 墙两侧主楞双钢管之间设置对拉螺杆,竖向间距同主楞间距,水平间距均为460mm。沿墙方向1米一道斜撑 3m 500、400 15厚九夹板 40×90木方,间距100 48×2.7双钢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别为:650、1150、1700、2300。 墙两侧主楞双钢管之间设置对拉螺杆,竖向间距同主楞间距,水平间距均为460mm。沿墙方向1米一道斜撑 .4、柱模板设计 部位 计算书 层高 截面尺寸 (单位mm) 侧模 其他 面板mm 次龙骨mm 主龙骨mm 地下负四层 地下负三层 地下负二层 计算书(_) 3.8m 600×600、600×700700×700、750×750、900×1500 15厚九夹板 40×90木方, 间距300 48×2.7双钢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别为:650、1150、1650、2150、2650、3150。 柱边长600,不设置对拉螺杆 600<柱边长900,柱中设置1道对拉螺杆,竖向间距同主龙骨间距 900<柱边长1500,柱中设置2道对拉螺杆,竖向间距同主龙骨间距 3.0m 600×600、600×700700×700、750×750900×1500 15厚九夹板 40×90木方, 间距300 48×2.7双钢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别为:650、1150、1700、2300。 .5、模板配备情况 (1)塔楼梁、板、墙模板:按标准层配置四套。 (2)裙楼梁、板、墙、柱模板:地上两层满配计算。 (3)屋面花架模板满配1套。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记录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戴面尺寸、标高、制定架体搭设方案。 2、劳动力组织 根据各区域的模板工程量、流水分区及总劳动力计划,计划建筑面积每1000m2配备木工人数为60人。 3、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及工具准备详见下表: 机具及工具准备一览表 机具名称 规格 数量 锤 子 0.25kg、0.5kg 450 单头扳手 1719、2224 450 活动扳手 最大开口65 500 钢卷尺 5m 260 工程检测尺 2m 20 水准仪 DZS3-1 4 4、材料计划 材料计划一览表 名称 规格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木胶合板 1830×915×15mm 10600 覆膜 2 木方 40×90×3000mm 550m3 3 钢管 48×2.7mm 95500m 4 扣件 31700个 5 普通高强对拉螺杆 M14 8500套 5、场地准备 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及各阶段平面布置图,专门指定了木工加工及材料堆放场地。 三区主体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图 五、施工方法 1、模板体系 1.1、剪力墙模板采用15mm厚九夹板、40×90木枋配制成型模板。施工作业时,劳务队施工员编制详细配模图,相应模板编号以方便吊装。 1.2、柱模板15mm厚九夹板、40×90木枋散拼而成。 1.3、梁侧模和底模采用15mm厚九夹板和40×90木枋散拼而成;板模由15mm厚九夹板和40×90木枋配制而成。梁侧板配置两层,梁底板及板模配三层,以备抢工所需。 1.3 材料进场要求 1.3.1 钢管:规格48×2.7,钢管表面应平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的锈蚀深度>0.5mm时禁止使用。 1.3.2 扣件:有裂缝变形的扣件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的抗滑力不小于8KN。 1.3.3 木枋:40×90木枋必须用刨木机加工,必须保证木枋有一个截面尺寸准确。 1.3.4 垫块:40×90木枋通长布置。 1.3.5 顶托:长度、丝数及顶托板的厚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3.6 对拉螺杆:直径14mm,不得有影响使用的锈蚀。力学性能需满足设计要求。 1.3.6 材料进场由工程部组织,项目各部门参与验收。 2、施工工艺 2.1操作要求 钢管支架的搭设,立杆的布置间距必须均匀,避免局部间距过大或过小的现象,以免造成浇筑混凝土后局部挠度过大,混凝土表面局部不平整;水平杆、剪刀撑和梁底立杆必须在上木枋之前全部做完,严禁在支架没有做完就上木枋和模板,坚决杜绝在浇混凝土之前二次加固支架的做法。 柱及墙模板底部找平,在模板的正下方,规格为沿柱周围20mm宽20mm厚M5水泥砂浆底部找平,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漏浆。如下图 板底大龙骨,拉通线调整顶托高度,将大龙骨双钢管规格为48×2.7mm找平,此工作必须拉通线,严禁凭感觉找平。 跨度大于或等于4m的梁必须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高度的3/1000,小于4m的梁不必起拱,起拱时先主梁后次梁。 小龙骨(40×90)的布置间距必须均匀,避免局部过大或过小的现象,以免局部挠度过大,造成板面不平整。 立杆的布置尽量靠近柱边、梁边、和墙边,以免此部位大龙骨悬臂过长,造成浇混凝土后此部位挠度过大。 2.2框架柱模板及加固 施工顺序:放线(边线、控制线) 焊导墙筋立模板(放模板对撑)穿套筒穿对拉螺杆加背枋钢管临时固定 调校加固 验收。 本工程层高小于5米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柱子模板加固体系,采用40×90mm木方做龙骨,框架柱采用48钢管成对放置14高强螺栓拉结固定,中间加一道对拉螺杆。第一道距楼面 mm,第二道间距 mm,以上间距均为 mm,采用双螺帽。如下图:(下图仅为示意) 框架柱支模图 2.3梁、板模板 一般框架梁板支模顺序:满堂架搭设铺梁底绑梁筋立侧模铺平台板加固。 架子搭设:一般先按楼地面上预先放出的梁边线顺梁方向搭设梁架,梁架起好后在板中间位置补充立杆和水平纵横杆。 (1)梁宽 mm,梁高 mm,在距梁底 m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水平间距 mm。板厚 时,间距为 ,水平杆步距 m,根据层高确定。板厚 时,板底立杆间距 ,水平杆步距 m,步距平均分布,根据层高确定。自由端长度 mm,扫地杆距地面长度 mm。扫地杆和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 米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如下图所示:(下图仅为示意) (2)梁宽 mm,梁高 mm时,梁底立一根立杆,立杆间距沿梁长度为 mm设置,在梁侧设置两道对拉螺杆,在距梁底 mm设置第一道对拉螺杆, mm设置第二道对拉螺杆。板厚 时,间距为 ,水平杆步距 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 时,板底立杆间距 m,水平杆步距 m,步距平均分布,根据层高确定。自由端长度 mm,扫地杆距地面长度 mm。扫地杆和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5米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如下图所示: (3)300mm梁宽 ,梁高 mm时,梁底立一根立杆,立杆间距沿梁长度为 mm设置,在梁侧设置两道对拉螺杆,在距梁底 mm设置第一道对拉螺杆,往上每 m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60mm。板厚150时,间距为1 m×1m,水平杆步距1.5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150时,板底立杆间距0.9 m×0.9m,水平杆步距1.5m,步距平均分布,根据层高确定。自由端长度300mm,扫地杆距地面长度20_mm。扫地杆和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5米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如下图所示: (4) mm梁宽 m, mm梁高 mm时,梁底立两根立杆,立杆间距沿梁长度为 mm设置,在梁侧设置两道对拉螺杆,在距梁底 mm设置第一道对拉螺杆,往上每 m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水平间距 mm。板厚 时,间距为 ,水平杆步距 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 时,板底立杆间距 m,水平杆步距 m,步距平均分布,根据层高确定。自由端长度 mm,扫地杆距地面长度 mm。扫地杆和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 米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如下图所示: (5) mm梁宽 mm, mm梁高 mm时,梁底立两根立杆,立杆间距沿梁长度为 mm设置,在梁侧设置两道对拉螺杆,在距梁底 mm设置第一道对拉螺杆,往上每 m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水平间距 mm。板厚 时,间距为 ,水平杆步距 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 时,板底立杆间距 m,水平杆步距 m,步距平均分布,根据层高确定。自由端长度300mm,扫地杆距地面长度 mm。扫地杆和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 米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如下图所示: 2.4剪力墙 (1)内墙与外墙 剪力墙模板采用双钢管48×2.7mm作龙骨 mm,用48×2.7mm钢管成对放置并用14螺杆拉结固定。第一道距楼面 mm,以上间距均为 mm,最上面一层距楼面 mm。采用双螺帽,设置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60mm。墙厚400mm,每隔2m墙体两侧设置斜撑,墙厚400mm,每隔3m墙体两侧设置斜撑。墙模板底部设置20mm宽,20mm高砂浆条,砂浆条上部放置海绵条,海绵条上部进行模板支设。 见下图: 外墙(支模处)粘10×40的海绵条,防止跑浆,但要求海绵条距线10mm,防止海绵条打入墙内,影响外观质量。根据模板外边线用撬棍调整模板的平直和标高,用磁力线坠检查对称调整地脚螺栓来调整垂直,校正无误后,拧紧螺栓。见下图:内外墙接点平面图 地下室外墙采用14止水螺杆,中间止水环为50×50×3。 内墙做法如下图: 墙筋绑扎及梁板支撑架、操作架搭设定位放线墙根部水泥砂浆找平一侧墙模板安装及调整穿对拉螺杆墙另一侧模板安装调整验收 墙体模板操作要求 (1)墙体放线必须放出墙体边线和300mm检查线,根据边线和检查线在墙体根部做水泥砂浆找平条,此砂浆条找平即可,不要求做高,特别注意找平砂浆不得入墙身内。 (2)找平砂浆有强度后在模板位置粘贴海绵条,防止根部漏浆。 (3)在楼面板混凝土施工时,在距墙边约20_mm处埋设25钢筋桩,钢筋桩间距800mm用于墙体根部做压脚板。 (4)墙体合模之前,墙体区域内的杂质应彻底清理干净,在墙体根部留设清扫口,间距4m。 (5)墙体的外背楞均用40×90木方,螺杆加双螺母,内背楞(40×90)木枋必须均匀放置,间距250mm。 (6)内墙对拉螺杆加PVC管,配套胶杯。 (7)墙体模板必须边安装边检查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的拼缝应严密,要求拼缝小于2mm,平整度(错台)小于1.5mm。 (8)墙体阴角部位必须放置一根角钢L100×100×10,阳角部位用螺杆锁紧。 (9)模板安装就位后,必须吊线调整垂直度,要求垂直偏差不大于2 mm。 (10)墙体上、中、下设支点和拉点,支点和拉点的水平间距2m,拉点采用6钢丝绳拉撑。 支顶板模板时,为防止浇筑顶板混凝土阴角处漏浆,在龙骨侧面靠墙处,或顶板模板靠墙处贴海绵条,海绵条粘贴在模板或龙骨上。模板与墙体的转角处采用100×100木方压角。 2.5楼梯 (1)楼梯采用木模板支设板底,楼梯底模、侧模及梯步模采用15mm厚模板,选用整张模板拼接而成,模板的长和宽均为墙体间的净距离,龙骨采用40×90mm木方。支撑体系采用可调钢支撑,搭设满堂架,根据开间尺寸分步立柱,立柱间距1000mm,纵横双向设置,立柱上放U型托,在距地30mm处设一道水平杆,向上每1500设一水平拉杆。 (2)踏步板采用定型化木制模板。定型木制模板做法为,采用15mm木板做面模板,50_100mm木方做龙骨。 2.6后浇带 后浇带模板内铺设快易收口网,用18钢筋和铅丝绑扎固定,模板一端做成锯齿状,留出通长钢筋位置,用钢管作为支撑体系, 纵向及竖向龙骨均采用40×90mm木方。 梁板后浇带模板内铺设快易收口网,并加止水钢板,用木方加锲子固定,后浇带及左右4m范围内的底模与钢管支架同周围分开,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其余部位拆模时,此处予以保留,直到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后浇带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2.7门窗洞口阳台模板 门窗套口的制作、安装要求 门窗洞口模板用木制套口,连接采用定型铁件固定。地上部分门窗洞口模板采用自制木套口,面覆镜面多层板面层。连接采用定型铁件固定,两侧模板成企口型。 门窗套口侧面加贴10×40mm的海绵条,且海绵条在门窗套口退后1mm的位置开始贴。 阴阳角模:钢制角模通过焊接勾头螺栓与大模板拉结牢固,上下不少于3条螺栓,两侧边做成插口40mm宽。洞口模板就位后,根据垂直控制线及位置线进行调整,用钢筋上的500水平线,调整洞口标高,并用木楔临时固定,绑扎或焊接模板顶筋,防止洞口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变形或位移。附门窗套口制作图: 洞口木质模板应按施工方案安装,内部加设支撑,侧面加海绵条,转角处用夹具固定。 如下图: 墙体洞口定型模板 阳台模板设计时,根据工程量大小及特点,可选用定型模板或拼装式模板,外墙内保温或外墙只做涂料的工程,阳台滴水线槽应随结构一次留置。 阳台栏板处,改变传统的先将阳台下反檐与阳台板一起吊帮支模浇筑,在施工阳台栏板的方法,将先浇筑阳台平板部分,再浇筑立板将平板全部裹住,减少砼施工缝。 水平洞口的保护措施 水平洞口采用单层双向钢筋网片,网片钢筋为620_,与周边的板钢筋形成纵横向连接成整体。如下图: 2.8 模板支设的注意事项 1)竖向结构模板配模时按理论高度矮12cm,拼装施工时从下往上组装,模板支设完成并加固好后用1:2水泥砂浆将模板底部封闭,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2)墙模板支设时,为使两侧对拉螺栓的穿孔位置对齐,以便于螺栓安装,大模板必须编号,按配模图进行吊装。剪力墙高度超过4m的对拉螺栓设置间距为双向不大于400mm;高度低于4m的剪力墙对拉螺栓设置间距为双向不大于500mm。特殊部位由项目部计算螺杆间距后执行。 3)为保证墙体厚度准确,预制混凝土对撑时必须严格把关,其截面积、长度、标号等严格控制。 4)按施工规范要求超过4m跨梁板中部起拱13。 5)木模板配制时,劳务队木工工长必须编出主要部位配模图(梁柱接头、异形柱模板拼装),并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工质量(截面尺寸.据口的平直度),所有木枋、模板对缝处均需过刨,拼缝处用泡沫双面胶粘贴。 6)模板加固时为保证阳角不漏浆,必须用楔子将阳角背楞楔紧。 3、模板验收 模板工程完成后,由生产经理组织项目总工、安全总监、质量总监、机电部经理及楼栋管理人员进行模板工程验收,合格后留下验收记录方可进入吓到工序。 4、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使混凝土达到必要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为准。具体要求如下: 4.1 墙体、柱: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以上后,强度等级达到1.2MPa ,混凝土不掉角时开始拆除。 4.2 顶板、梁:顶板、梁跨度小于8m,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才能拆模;跨度大于8m及悬挑梁,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以上才能拆模; 4.3 悬挑板:悬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才能拆模。 4.4 门窗、洞口:门窗、洞口的内模拆除时,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周围不发生裂缝后方可拆除。 模板拆除顺序:解除支撑松开紧固螺栓撬动松动模板塔吊或人工拆开模板模板清理螺杆、蝴蝶卡等整理施工垃圾清理 竖向结构模板拆除条件:混凝土终凝,拆模时不会导致现浇结构破坏。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至少24小时后才能拆除。 模板拆除不得重力下坠,尽量让其轻轻下落;拆除的模板及时进行处理,堆放整齐;局部破坏严重的模板及时更换。 梁板模板拆除条件:现浇结构梁、板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GB50204-20_2要求才能拆除。由于现浇结构梁板一般拆模较早,梁板砼必须待项目试验员留设的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报告表明符合拆模条件后,由项目施工员签署拆模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 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如发现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拆除。在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模板拆除后应随即进行修整及清理,整平后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以便周转使用。虽然砼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能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保留部分支撑,特别是转换层的模板拆除后一定要保留部分竖向支撑。 在拆悬臂构件模板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的要求后,方可拆出。 在拆剪力墙模时,拆除斜撑后,从上到下轻撬模板使之松动,再逐块拆除。防止整片倾倒伤人。 4.5 拆模前需由工长填写拆模申请,项目总工签字确认后方可拆除模板。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误差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底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钢尺检查 尺寸 10,0 钢尺检查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外漏长度 10,0 钢尺检查 6.2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6.3模板结构的几何尺寸必须准确无误,安装稳固,拼缝严密。 6.4施工时模板就位要准确,穿墙对拉螺栓要全穿齐、拧紧,保证墙、柱断面尺寸正确。 6.5确保模板的制作质量,定型模板必须确保多系组合不掉棱、不漏浆,梁柱模板组装先定控制线,控制线用仪器测设,再按控制线装模,组装完后校正。项目部按照控制线全数进行模板的验收。模板支撑和加固体系按交底要求加设,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不发生走模、下沉等现象。拆模后模板清理干净后按平面图布置堆码整齐。 6.6施工时严格控制好楼板模板质量,拼缝用双面泡沫胶,顶板平整度及拼缝控制尤其重要,本工程必须确保顶棚不需抹灰而直接刮腻子即可。 6.7为消除竖向结构接头不平整、不规范现象,柱(剪力墙)下口用1:2水泥砂浆(内加速凝剂和早强剂)在竖向结构模板根部堵缝,防止其跟部砼漏浆烂根、蜂窝、麻面等现象的产生。 6.8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6.9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6.10浇筑砼时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6.11楼板最早加荷时间应经核算确定,但不得早于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2h。当掺缓凝剂或气温低于15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6.12预防墙体接缝、模板拼缝、错台缺陷的施工工艺。 (1)模板拼缝的处理 模板的拼缝应严密,要求拼缝小于2mm,平整度(错台)小于1.5mm。 为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防止混凝土漏浆,对于模板拼缝较大的情况(5mm),将模板锯成与缝宽相当的模板条,然后将模板条嵌进拼缝里,并保证拼缝严密,最后用铁钉钉牢固。对于模板拼缝较小的情况(5mm),用胶布粘贴在拼缝处,对拼缝进行封堵。 为防止模板拼缝处发生错台,模板边缘必须有木方约束,以保证拼缝处平整。模板端部不能呈悬挑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 (2)防止墙(柱)上下接缝错台 上下楼层墙(柱)应定位准确,上下墙(柱)交界处应平整(错台小于1.5mm)。 (1)地下室外侧墙底部500mm高(具体详各工区相应施工图纸,余同)与基础底板一起浇筑,此处与上部墙体接缝按如下方法处理: A、浇筑下部500mm高的墙体前,模板支设高度高出所浇混凝土上表面20_mm。即500mm高的墙需支设700mm高模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此模板不拆除,上部墙体模板与下部原有模板拼接,接缝平整严密。待上部墙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1.2MPa)后,先后浇筑墙体的模板一起拆除。 B、浇筑上部墙体混凝土前,应清理先后浇筑混凝土交界面的杂物,并保持界面湿润。混凝土振捣密实。 模板支设如下图所示: (2)上部楼层间墙(柱)上下交界处模板支设按如下方法处理: A、在支设下层墙(柱)模板时,在顶部距上层楼板底约20_mm处设对拉螺杆,水平间距600mm。支设上层墙(柱)模板时,此处对拉螺杆同时用作对上层墙(柱)模板底端的约束。 B、支设上层墙(柱)模板,模板底端自楼面向下延伸100mm,木方向下延伸400mm(具体尺寸根据下部预留的对拉螺杆位置确定)。 模板支设如下图所示: (3)缺陷处理措施 A、错台处理 若错台大于5mm,用錾子将凸出部分剔除,使上下平齐。若错台小于5mm,用打磨机将其打磨平整。 B、梁钢筋绑扎 梁底钢筋及梁的腰筋均要要全部用扎丝绑扎牢固,角部钢筋要绑扎在箍筋角部。对于梁底钢筋的绑扎,可用塔吊将钢筋吊起来,用木方、钢管等将钢筋支撑于楼面模板表面,绑扎好下部筋及腰筋后再放回原位。 七、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措施 1.1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和木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2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1.3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本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4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6 搭拆脚手架时,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6 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规范进行。 1.7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1.8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1.9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2、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措施 2.1、各楼层施工操作时,成品、半成品、木枋等材料必须堆码平稳整齐,且同一位置严禁堆码过多材料,木材堆码高度不超过1.2m为宜。保持现场的场容场貌,施工现场每层楼模板安装完毕浇筑砼前,楼层内的垃圾应清理干净。 2.2、使用的工具不得乱扔乱放,地面作业时应随时放入工具箱,高处作业时应放入工具袋内。 2.3、作业时使用的铁钉,不得含入口中。 2.4、作业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如手柄有无松动、断裂等,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应试机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时应佩戴绝缘手套。 2.5、使用手提电锯时,锯条锯片必须适度调紧,下班时要放松,以防止再次使用时锯条锯片突然爆断伤人。 2.6、木工作业场所的刨花、木屑、废弃木枋木条等必须自产自清、日产日清、工完场清。 2.7、用火前必须事先申请用火证,并设专人监管。 2.8、模板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 2.8.1 作业前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木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2.8.2 地面上的支撑场地必须平整夯实,支撑立杆下方必须垫不小于0.15垫木,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2.8.3 模板作业高度在2m及以上高度施工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置,临边洞口作业必须规范使用安全带。 2.8.4 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通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爬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它高出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2.8.5 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置牢固的拉杆,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2.8.6 组装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设置牢固支撑,支设独立梁模应搭设临时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以及在梁底模上行走和立侧模。 2.9、模板拆除应遵循以下原则: 2.9.1 拆模必须待混凝土满足拆模强度后进行,严禁未经项目部施工员允许而私自拆模。 2.9.2 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先拆除非承重件,后拆承重件。严禁将支柱全部拆除后一次性拉拽拆除。已拆除的活动模板,必须一次性连续拆除完方可停歇,严禁遗留安全隐患。 2.9.3 拆模作业时,必须设置警戒区,防止下方人员进入。拆模人员必须站在牢固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以防止失稳坠落。 2.9.4 严禁利用塔吊拆除尚未撬松动的模板,吊运大型整体模板时必须栓接牢固,吊点平衡。 2.9.5 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下层必须搭设安全网等可靠防护措施。 2.9.6 拆除的模板及支撑加固材料必须边拆边清边运边码垛。楼层高出拆除的材料,严禁向下抛掷。 八、应急救援预案 1、组织机构: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求援,项目部成立应急求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指挥,统筹安排等。 当施工发生事故,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不在位时,由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职责 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 3、现场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应备的资源: 3.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进设备等。 3.2急救设备,护送受伤人员关院车辆。 3.3抢修设备,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 3.4消防器材,灭火器。 3.5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安全带、防护帽、防眼镜、手套、配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配足各种急救药品。 34.6应急资金,由财务部筹款,以防急用。 4、危险源识别分析 5、本工程可能出现的事故及救援措施 4.1机械伤害事故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及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砂布等进行绑扎止血。 2)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处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保持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道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移动。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条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砂布后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移动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者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只搬运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部位夹紧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动或刺上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断肢和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将所断下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体侧下肢缚在一起。 6)如果是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者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姿势,为伤员保暖。 7)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伤者时尽量防止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8)如果发现机械伤害事故,必须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有关各级主管部门请示救援,并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 5.2高空坠落事故 在高空构件上作业时,常有坠落危险,也包括工具掉下来的伤害,这种事故可能给人以致命的伤害。离地面高度愈高,受到的冲击也愈大,伤害的程度也愈严重。可能发生骨折,严重出血,断肢(指、趾),骨髓损伤等。 5.3触电事故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惯切“迅速、就地、正确、保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