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应用】-公路桥梁施工.docx
-
资源ID:30657165
资源大小:19.8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议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应用】-公路桥梁施工.docx
【浅议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应用】 公路桥梁施工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分析了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的常用办法以及最常用的滑模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并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施工技术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专业借鉴。 关键词: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 Abstract: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GaoDunTai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technology,analyzestheGaoDunTai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ofthecommonlyusedmethodandthemostcommonlyusedslidingmode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constructioncontrol,andaccordingtotheauthorformanyyearsworkexperienceputsforwardrelevantconstruc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thehopecangiverelatedreference. Keywords:thehighwaybridgeGaoDunTaiconstruction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公路桥梁也随之发展起来,然而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高墩台施工最为重要,高墩台是桥梁建设中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较高,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严格的重要节点工程。其特高空作业,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和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桥梁墩台承载着桥梁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并将它传递给地基基础。另外,桥墩还要承受风力、流水压力、波浪力以及可能发生的冰压力、船只和漂流物撞击力的作用。因此,桥梁墩台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它要求施工质量必须保证。结合工程经验,着重介绍了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的主要方法。 1选择高墩台施工技术 高墩台施工的主要方法有翻模施工与滑模施工。翻模施工是传 统的施工方法,模板一般分3层,每层1.52.5m,模板通过工人用 手扳葫芦提升安装,浇一层混凝土,支一层模板。其特点是外观质量 美观,垂直度容易控制,但施工进度慢,机械化程度低,成本较高。 滑模施工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结构整体性好、现场整洁文明、劳动力消耗少、费用省、能保证工程质量和 提高工程进度等优点,因此,本文选择滑模施工技术作为讨论的重 点。 2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前的准备 2.1模板制作及滑模系统 滑模系统、提升系统、操作平台系统部分组成了模板装置钢模及提升架组成了滑模系统,钢模均使用定型大钢模板,模板中间采用螺栓连接。为了防止模板变形,围圈应有一定的刚度,围圈接头应采用刚性连接,并上下错开布置附着在钢模板上联成整体。液压控制台、千斤顶、油路及支承杆组成了提升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则由外挑架及吊架组成,外挑架采用钢管连接,为了增加整体钢度,外设防护栏杆,并挂安全网。 2.2公路桥梁高墩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滑模混凝土宜采用半干硬或低流动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不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坍落度应控制在35cm范围内,混凝土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20.4Nmm2,以保证混凝土出模后既能易于抹光表面,不致拉裂或带起,又能支承上部混凝土的自重,不致流淌、坍落或变形。 2.3滑模施工的组织设计 滑模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工艺,为此必须做好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制定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设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以保证连续作业和施工质量。 2.4选择机具设备及机械 由于用材25mm的圆钢的爬杆承压能力小,较易发生弯曲,所以选用同截面的48mm×3.5mm钢管。钢管位置一般取决于墩台的截面,爬杆应尽量处于混凝土的中心,其数量由起重计算确定,应做到受力均匀、提升同步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通常其间距为1.5m2.5m。同时滑模提升也应做到垂直、均衡一致,各提升架之间的高度差要小于5mm。为此浇筑混凝土应严格保持均匀平衡,每层厚度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布料也要对称,钢筋上料要按施工要求分成小批对称地堆放在平台上,了防止滑模在不均匀荷载作用下倾斜,应随时对滑模的水平结构变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调整加固。施工机械的选择上,直线桥或弯度较小,桥头地形适宜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安装揽索,其覆盖面大,成本低。而弯桥,选用汽车吊或塔吊,塔吊的选择可根据塔吊的覆盖面具体布置,最好能覆盖4个6个墩台。滑模施工可利用工作平台而不用搭设工作支架;若为翻模则需搭设工作架。 3公路桥梁高墩台的施工过程 3.1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一般在组装模板之前完成。构造物水平钢筋第一次只能绑至和模板相同的高度,以上部分在滑升开始后在千斤顶架横梁下和模板上口之间的空隙内绑扎。为施工方便,竖向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过长。钢筋接长时,在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截面积不宜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50%。 3.2滑升过程 混凝土初浇筑高度一般为6070cm,分23层浇筑,约需34h。随后即可将模板升高5cm,检查出模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合格后可以将模板提升35个千斤顶行程。第一个行程试滑后停机检查模板结构、滑升系统是否正常,正常后连续滑升。在正常气温下,滑升速度为20cm50cm/h,继续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开动千斤顶,提升模板。如此反复作业,直到完成结构工程量为止,平均每昼夜滑升2.46m。每次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层均匀进 行,分层厚度一般为2030cm,每次浇筑至模板上口以下约10cm为止。各层浇筑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分段浇筑时应对称浇筑,各段浇筑时间应大致相等。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应随时清理粘结在模板内表面的砂浆或混凝土,以免增加滑行阻力,影响表面光滑,造成质量事故。混凝土宜采用振捣棒捣实,振捣时不得触及钢筋、模板和支承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得超过5cm。 3.3滑升状态检查控制 在滑升过程中,应遵循“薄层浇筑,均衡提升,减少停顿”的原则,其他各工序作业均应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不得以停滑或减缓滑速来迁就其他作业。每滑升300mm千斤顶用限位卡平一次,用平台水平控制水平偏差,滑升标高由专人负责,每滑升1.5m根据操作平台的水平度操平一次,以确保标高准确无误。滑升时,当垂直度超过3mm时应采取纠偏措施。 3.4滑模停滑措施 滑模滑升时,因停电等特殊原因停滑时,需要采取停滑措施:第一,混凝土浇筑至同一水平面;第二,1h提升一个行程,直至混凝土初凝并与模板脱离,但混凝土在模板内的剩余量不小于模板全高的1/2;第三,继续滑升时,混凝土的接茬应按施工缝处理。 4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施工中技术要点 4.1滑升状态检查控制在滑升过程中,应遵循“薄层浇筑,均衡 提升,减少停顿”的原则,其他各工序作业均应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不得以停滑或减缓滑速来迁就其他作业。每滑升300mm千斤顶用限 位卡平一次,用平台水平控制水平偏差,滑升标高由专人负责,每滑 升1.5m根据操作平台的水平度操平一次,以确保标高准确无误。滑 升时,当垂直度超过3ram时应采取纠偏措施。 4.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一般在组装模板之前完成。构造物水平钢筋第一次只能绑至和模板相同的高度,以上部分在滑升开始后在千斤顶架横梁下和模板上口之间的空隙内绑扎。为施工方便,竖向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过长。钢筋接长时,在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截面积不宜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50。 4.3滑升过程混凝土初浇筑高度一般为6070cm,分23层浇筑,约需34h。随后即可将模板升高5em,检查出模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合格后可以将模板提升35个千斤顶行程。第一个行程试滑后停机检查模板结构、滑升系统是否正常,正常后连续滑升。在正常气温下,滑升速度为2050cmh,继续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开动千斤顶,提升模板。如此反复作业,直到完成结构工程量为止,平均每昼夜滑升2.46m。每次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2030cm,每次浇筑至模板上口以下约10cm为止。各层浇筑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分段浇筑时应对称浇筑,各段浇筑时间应大致相等。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应随时清理黏结在模板内表面的砂浆或混凝土。以免增加滑行阻力,影响表面光滑,造成质量事故。混凝土宜采用振捣棒捣实,振捣时不得触及钢筋、模板和支承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得超过5cm。 5安全控制高墩台的施工 在安全方面要加强以下几点: 第一,安全网必须挂,防止高空落物。 第二,安全带必须系,防止工人干活时坠落。 第三,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安装漏电保护器。 第四,在雨季施工时须做好河道防洪工作。 第五,各类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 第六,有专职的安全员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6总结 总之,高墩台施工要进行合理地总体布局,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计划,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才能确保工程顺利的竣工总之,高墩台施工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总体布局,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以全面实现质量、进度、安全、效益、环保目标。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