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走向高考2021】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性测试题.doc

    • 资源ID:30657353       资源大小:2.54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走向高考2021】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性测试题.doc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性测试题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目前,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读“中国稀土矿比重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1我国稀土资源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答案:C解析: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轻(稀土)南重(稀土);北方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和山东。21970年至2010年,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的比例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B过度开发C减少出口D产业结构调整答案:B解析:由统计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1970年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2010年迅速下降到30%以下,下降幅度大的主要原因除世界许多国家陆续探明稀土资源外,还与我国过度开发稀土资源,盲目出口有关。3稀土矿被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环保技术领域。下列省份中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的是()A四川B贵州C江苏D江西答案:C解析: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读图表回答46题。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耕地面积(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34.3532.51865.815.853.51 539.1727.915.051.9542.4404.40.431.1361.0184.62.04.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份分别为四川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和江苏省。江苏省位于东部平原,地形较单一;四川省西部是高原和山地,东部为盆地和平原;黑龙江省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甘肃省地形有山地、高原和平原。5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地制度为一年三熟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答案:B解析:四省农业生产中,甲省种植业分布在东部,乙省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丙省南部农业可以达到一年两熟,丁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6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对应表中的序号是()ABCD答案:B解析:东部经济发达,城镇人口比重高,四川省和甘肃省城镇人口比重低;黑龙江省有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广大;黑龙江省和四川省的木材蓄积量较丰富。由此综合判断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对应表中的序号是。(2015·青岛)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回答78题。7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夏季风D人类活动答案:A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积温等值线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8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A. “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古城气候总无常”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答案:D解析:“古城气候总无常”主要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一日须携四季装”反映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反映天气变化大。该地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白天升温快,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降温快,大气逆辐射弱,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霜。(2015·四川成都二诊)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910题。9与图中M河比较,N河()A径流量更大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D冰期更短答案:A解析:N河位于秦岭以南,河流径流量大。10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A劳动力丰富B矿产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市场广阔答案:B解析:该铁路干线为陇海兰新线,沿线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读“我国四个区域图”,回答1113题。1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B图所示山脉位于黄土高原C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图所示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河流,综合判断为雪峰山,为贺兰山,为巴颜喀拉山,为秦岭,所以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都属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12图中山脉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BCD答案:C解析:图中四山脉只有巴颜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所以平均海拔最高。13山脉两侧生产活动(种植业和牧业)差异最大的是()ABCD答案:B解析:四山脉中贺兰山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其东西两侧生产活动差异大,即东部的宁夏平原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回答1416题。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15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A土地廉价B能源资源丰富C劳动力素质高D政策优势16近年来,乌海市以“蔬菜、葡萄”产业为主导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葡萄种植基地每年以4 000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近2.5万亩,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少C地下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答案:14.D15.C16.A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以得出,此地水电、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所以本地工业地域应以有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第15题,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地带,劳动力素质并不是很高。第16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的种植。读下图,回答1719题。17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18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19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BCD答案:17.D18.A19.D解析:第17题,甲地是中国陆地的最东端,由于纬度高,在冬半年昼短夜长,日出时刻并不早;极昼现象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漠河不在极圈以内,所以没有极昼现象;从图中可知大兴安岭不是内、外流区分水岭;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期,且干流自较低纬度(南)向较高纬度(北)流,所以有凌汛现象。第18题,伏旱严重的地区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平原耕地面积广,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由于热量不足,不适宜棉花生产;从图中可知东北平原的河流向南、北两侧分流,故东北平原的地势中间高,南北低。第19题,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和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引起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2015·四川宜宾二模)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完成2021题。20图中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空间变化的规律是()A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小B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大C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先减后增D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变化不大21下列有关图中M点所对应地形区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C400 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D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答案:20.B21.D解析: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纬度地区气温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第21题,M点位于34°N附近,大约与秦岭淮河一线位置相当,因而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2015·江西赣州)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2223题。地区年平均气温()11.623.52.618.310积温()4 1408 2002 8006 500年降水量(mm)6831 9805381 35022.关于表中四地的说法,最有可能正确的是()A地位于华北平原B地位于云贵高原C地位于塔里木盆地D地位于海南省23表中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A热量不足春小麦B水源短缺冬小麦C光照不足水稻D降水少甜菜答案:22.A23.B解析:第22题,将四个选项分别代入表格,并对四地的气候资料进行比较:根据我国温度带、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可知,华北平原处于暖温带,10积温为3 4004 500,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云贵高原处于亚热带,10积温为4 5008 00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216;塔里木盆地处于暖温带,10积温为3 4004 500,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海南省处于热带,10积温大于8 000,年降水量2 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4左右。通过对比可知A选项符合。第2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发展农业主要的不利条件是春旱,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玉米、棉花。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和甲、乙、丙三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回答2425题。24有关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B区比区纬度低,故热量比区充足C区和I区所处纬度差不多,光照条件相同D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答案:D解析:从我国三大自然区图中可以看出,地理界线P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为我国1月0等温线,同时也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因此,其南北两侧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影响到两侧种植业,南方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区为东部季风区,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为青藏高寒区,区比区纬度高,但是区由于海拔高,热量较区少;区与区北部相比,降水有明显差异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25与甲、乙、丙三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A甲农耕业、河谷农业B乙畜牧业、灌溉农业C丙高寒牧业、绿洲农业D以上选项全部错误答案:D解析:根据甲、乙、丙三幅图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以及降水状况,不难判断出甲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丙图为温带季风气候,再对照农业生产其他因素,不难分析出:甲农耕业(以水田为主),乙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丙农耕业(以旱地为主)。第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材料二下图为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1)西藏地区羊八井能源资源主要是_,西藏地区该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龙羊峡丰富的能源主要是_,该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2)青藏地区特色农业是_农业,该农业布局的优势条件是_。(3)林芝地区纺织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_,格尔木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_。(4)写出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并简述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答案:(1)地热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水能 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流量大(2)河谷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3)畜牧业发达钾盐丰富(4)甲:电力工业。乙:建材工业。意义: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实现了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节约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使用量及废气、废渣等的排放;促进了产业升级与多样化,实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羊八井的能源是地热能,其形成与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龙羊峡水能资源丰富,与河流流量、地势有关。第(2)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发展;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形成特色的河谷农业。第(3)题,林芝畜牧业发达,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格尔木丰富的钾盐矿为化学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第(4)题,废热可以用来发电,工业废渣可为建材工业提供原料;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可以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27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下面为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关资料。材料二下表为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省级行政区人均用水量(m3/人·年)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人·年)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江苏61070540446570宁夏1 7802617541 3524 000 (1)银川附近的黄河河段在冬季和春季出现的特殊水文现象是_。(2)根据材料一可知,20002008年该区耕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这是因为_和_明显增加。(3)材料一图中A山脉的名称是_,该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请分析原因。(4)根据材料一,分析该地区年降水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根据该地年均温的分布推测该地区的地势特征。(5)根据材料二,分析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的差异。简要分析宁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原因。答案:(1)凌汛(2)减少建设用地林地(3)贺兰山贺兰山阻挡了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量。(4)该地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故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地势南高北低;总体上地势起伏不大。(5)江苏省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小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解析:第(1)题,银川附近的黄河河段自南向北流,冬季和春季常出现凌汛现象。第(2)题,从2000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可以看出林地和建设用地明显增加,耕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第(3)题,读图可知,A山脉是贺兰山,它阻挡了西北方寒冷气流,防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夏季会产生大量降水,故其成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第(4)题,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mm)分布图可以看出,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原因主要是由东南向西北受东南季风影响减弱,降水逐渐减少。根据气温分布规律,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图上气温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南面存在一个闭合低温区域,由此可知该区域地势南高北低;但南北气温相差不大,说明总体上地势起伏不大。第(5)题,读表可知,江苏省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自然原因是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小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28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结合京津冀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材料二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于2014年10月正式通水。(1)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2)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北京带来的有利影响。(3)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答案:(1)建设成资源、能源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分担首都的部分行政事业功能。(2)有利于北京城市职能的转变,有利于缓解北京的人口、交通压力,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3)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4)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可以明确河北省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同时河北省还可分担首都的部分行政事业职能。第(2)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人口、交通以及环境方面的压力,有利于北京职能的转变。第(3)题,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分工合作、加强交通建设、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29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1)比较常德、衡阳两地风向和风速的差异,并说出判断理由。(2)6月份,图示北部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3)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为中心的湘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简析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答案:(1)常德为偏北风,风速较小;衡阳为西南风,风速较大。常德位于低气压西北部,吹偏北风,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弱;衡阳位于低气压南侧,吹西南风,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强。(2)6月份该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河水暴涨;南北侧支流同时涨水,汇入干流;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泄洪不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3点即可)(3)水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所在省区钨、锑、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开阔。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判断两地的风向,最后根据等压线密度确定风速大小。第(2)题,图示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地区,6月份该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降雨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还可从降水量、河道、地势、流域内植被情况、人为原因等角度阐述。第(3)题,有色金属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发展该类工业需要丰富的电能,而湖南省西部、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另外,从图上矿产、河流、铁路线、城市等相关信息还可得出,该地区具有矿产丰富、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有利区位条件。- 14 -

    注意事项

    本文(【走向高考2021】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性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