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初探]初中实践性活动.docx
-
资源ID:30661365
资源大小:18.3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初探]初中实践性活动.docx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初探初中实践性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1所谓实践性作业,是开放性作业的一种,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知识,深入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它是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搜集性作业的设计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握已有资料并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搜集性的作业是在学习文本之前,让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的样式,传递、表达信息。 例如,在教学故乡之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鲁迅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有关鲁迅的知识,能为更好地感悟课文奠定基础。 这样的作业既轻松,又能引人入胜,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的内容,以学生独立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作业。 例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笔者让学生回家后探究自己村庄中各个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否也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并写出对探究结果的感受和看法。探究结果是各执一词,一方赞同,另一方不赞同,说的头头是道。这次调查,培养了学生的胆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判断分析能力等等,使学生更加懂得了珍惜亲情,学会去爱。 三、调查类作业的设计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调查,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笔者先请学生课前做一些调查: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哪些自然景物及动物的变化来了解天气的变化呢?科学家们是如何准确预报天气的?收集几条关于天气的谚语,与现实作对照,看看灵不灵。学生在这一调查过程中,将语文学习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地调查研究,既了解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又了解了一些气象知识,且都感到受益匪浅。 四、观察性作业的设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2观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观察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只有全面地了解社会,才会有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倾吐出来的话语才会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洋溢出生活的气息。 如最近发生的,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巨大心灵震撼的小悦悦事件,笔者让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更触动了同学们的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从而懂得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国家的紧密相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笔者让同学们以“拒绝冷漠弘扬美德”为题写了篇作文,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操作性作业的设计 操作性作业完成的过程是学生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以最自然、最真实的形式进行求知、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完成作业,能更好地深化他们对知识理的解,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为了加深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及活生生的人物,笔者常设计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来。 例如,学习完语文实践活动动手做一份校报校刊一课后,笔者就布置学生每一个人亲自动手做一份关于语文园地的手抄报,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事实上,学生的实践性作业的形式还有很多。总之,只有通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我们为孩子撑起自由翱翔的天空,让他们在这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用语文,全面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吕中琼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城头中学xxxx)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