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7课《鹿角和鹿腿》同步练习C卷.doc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7课鹿角和鹿腿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58分)1. (8分) 选一选,读一读来到桂林,你就像走进了一幅画卷_Ajun Bjuàn我们在洞里走了一转_ Azhuàn Bzhun。我替父亲把炉火闷_ Amn Bmèn好。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_ Anán Bnàn的人。2. (10分) 看拼音,写词语 ch jingbì shug fnliàn yàn_kng méngdòng tíngqng luódàn zhung_3. (4分) (2021五上·陇县期中)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拗(niù ào)_不过 垂蔓(wàn màn)_人影绰绰(zhào chuò)_ 强(qiáng qing)_逼任(rén rèn)_丘 有恃(shì zhì)_无恐4. (6分) (2019·雁江) 词语搭配。 (1) 选择“面容、神色、脸色、神采”填空。 _慌张 _苍白 _飞扬 _憔悴(2) 用“富”组词填空。 _的宫殿 _的国家 _的知识 长得_5. (6分) 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 。”文中的“示”的意思是_ 。“曰”的意思是_;“未”的意思是_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 _ 6. (5分) 仔细读课文鲁班造伞,说说鲁班造伞是受到了什么启发?7. (5分) 课文姥姥的剪纸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会总结吗?8. (5分) 读句子,填上恰当的成语,让句子更精练生动。 (1) 1的黄河水冲向壶口,突然下跌几十米,形成了壮观宏伟的壶口瀑布,那2的气势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2) “星光大道”节目摄制组来到这座小山城,人们沸腾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把节目现场围得1 , 参赛选手的亲友团更是2 , 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9. (9分) 阅读牧场之国片段。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_指尽眼力之所及望向远方。_(2)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 描写环境,暗示心情愉悦 B .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思想 C . 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 D . 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3)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你知道每次都是在赞叹什么吗?请选择。 第一次_ 第二次_ 第三次_ 第四次_A.夜晚安谧静美 B.草原与骏马的和谐之美C.牧场景致壮观 D.动物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4) 下列内容能体现荷兰宁静、悠闲牧场风光的有( )。(多选) A . 一条条运河在碧绿色的低地上纵横交错B . 安静的老牛、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地生活在草原上C . 傍晚时分,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在安静地挤奶D . 动物沉睡、低地无声的夜晚还能看到灯塔射出的微光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8分)10. (20分) 课内阅读。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1)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 (2) 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3) 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1. (18分) 阅读理解。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了。她决定给儿子钉(ding dng)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是天赋和勤奋(成功 成就 成绩)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声音,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 害怕)打扰了儿子。还好,她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然后轻轻地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现在连针都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来着,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可就是穿不进。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她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达到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线仍未穿进针眼里。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了反射过来的母亲,怔(zhng zhèng)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_与母亲朝夕相处,_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丢弃 放松 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已经很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很久都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shà chà)那,丝线就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1) 画去文中不恰当的注音和词语。 (2)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 画线句子中的“孔”是指_。 (4) 短文第五自然段中连用了几个“再次”把穿针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你体会到什么? (5) 母亲“美丽的梦”是指_。 (6)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会怎样做? 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8分)12. (17分) 看图写话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再写一写。13. (1分) 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58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答案:4-2、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答案:8-2、考点:解析:答案:9-1、答案:9-2、答案:9-3、答案:9-4、考点:解析: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8分)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解析: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答案:11-5、答案:11-6、考点:解析: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8分)答案:12-1、考点:答案:13-1、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