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doc
-
资源ID:30670765
资源大小:75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doc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46分)1. (10分) 读拼音,写汉字。fngzhòngbái_2. (10分) (2020五上·期中) 让生字走进语境。(10分) 千百年前,劳动人民凭借zhì huì_和精湛的技术,建造出了hóng wi_壮丽的长城、jn bì hu huáng_的gng diàn_、líng long t tòu_的亭台楼阁zhì shn_其中,你能lng lüè_到艺术的迷人shén yùn_。3. (4分) 根据语境用“心”字组词填空小姑娘看着_编织的花篮,_地笑了。能把自己的手工制品卖出去,学费就有了着落,妈妈也就_了。在她_中,妈妈的_是那么善良。她有一个小小的_,那就是早日读书出来参加工作,减轻妈妈的负担。4. (3分) 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 死去元知万事空。_ (2) 家祭无忘告乃翁。_ (3) 西湖歌舞几时休。_ (4) 九州风气恃风雷。_ 5. (5分) 课内阅读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_。但使龙城飞将在,_。(1) 按原文填空。 (2)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但使:_飞将:_教:_(3) 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时间久远,关塞坚固。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4) 诗歌的主题是( )。 A . 赞美国家将领英勇 B . 说明边塞生活艰辛 C . 赞美边塞的月亮皎洁。 D . 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6. (6分) 下面诗句中分别包含一种动物或昆虫,请填上使诗句完整。月落_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两岸_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个_鸣翠柳,一行_上青天。江上往来人,但爱_美。7. (4分) 古诗句中五彩缤纷的色彩你注意了吗?填一填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于二月花日照香炉生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儿童急走追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春风又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碧鸟逾白,山_花欲燃8. (4分) 把古诗咏柳补充完整,再完成问题。咏柳碧玉妆成_,_垂下绿丝绦。_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_。(1) 补充诗歌碧玉妆成_,_垂下绿丝绦。_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_。(2) 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 (3) 这首诗前两句中,作者把_比作_,把_比作_;最后一句中,作者把_比作_。 (4) 这首诗通过对_的赞美,引出了对_的赞美。 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34分)9. (4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 给下面的字注音。_清魂牧遥(2) 解释词语意思。纷纷:_借问:_(3) 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 (4) “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10. (1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海,那么淘气,那么充满生机;海风轻轻拂过,那么孤独;就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独守残阳。海,有时温柔得像一个少女,泛起阵阵涟漪,把我的心事,轻轻巨搅动!海,那么深沉,让人感到青春的气息!哦,大海!你是生命的摇篮,你是风雨的故乡(1) 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方法来写“海”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作者把海比作_ (3) 作者笔下的海是什么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写在下面。 11. (16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1) 结合注释,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_(sho shào) 相_(xin xiàn)(2) 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_(3) “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46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答案:4-2、答案:4-3、答案:4-4、考点:解析:答案:5-1、答案:5-2、答案:5-3、答案:5-4、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答案:8-2、答案:8-3、答案:8-4、考点: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34分)答案:9-1、答案:9-2、答案:9-3、答案:9-4、考点:解析: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解析: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