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宋明理学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30688442
资源大小:72.5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宋明理学新人教版.doc
课时作业36宋明理学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9·揭阳高三统考)冯天瑜教授认为:“唐代的三教(儒学、道教、佛教)并行造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人们不以一教为尊,亦不必以自己的信仰去屈从于一尊意志。”这种“三教并行”政策(B)A导致唐朝统治思想混乱B导致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使佛教成为统治思想D使道教取代了儒学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种政策使道教和佛教得到发展,甚至因此使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故B项正确;唐朝的统治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故A、C、D项错误。2(2019·福州高三摸底)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A)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解析:材料“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反映了宋代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故A正确;宋代之前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佛、道冲击,故B错误;理学形成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错误;佛教也有与时俱进,但其思想被理学吸收融合,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哲学,故D错误。3(2019·福州高三摸底)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D)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B有所为,有所不为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解析:从材料“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中可以看出,朱熹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自我克制,官无大小,都要有为公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自我克制,没有体现出不畏权贵,忠君爱国,故A项排除;B项是孟子的思想,排除;“自我修养”是陆王心学的内容,故C项排除。4(2019·聊城高三联考)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并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D)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将纲常伦理注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面临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解析:“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材料着重论述伦理道德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突出儒学的社会功能,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试图构建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因此选择D。A、B材料没有体现,C是理学形成的背景,与题意无关,排除。5(2019·枣庄高三调研)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B)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朱熹认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其中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这与材料“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观点一致,故B项正确。胡道静和李约瑟肯定的主要是朱熹的方法论,A、C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说法错误,朱熹的主张属于唯心主义,故D项排除。6(2019·承德高三评估)陆九渊强调发明本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藐视一切权威;王守仁讲求理于心,主张“心即理也”。这说明陆王心学(C)A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B否定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C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D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解析:心学都是从内心进行反省,达到良知,故C正确;A中“束缚”不符合心学思想特点;B中“否定”不符合事实;D中“自由阐释”错误。7(2019·丹东高三质检)王阳明认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表明(D)A将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B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D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解析:据材料“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皆纯由个人自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等、自由”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这为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说明判断是非的标准不是权威,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并不宣扬自由平等,故B项错误;王阳明也没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故C项错误。8(2019·呼和浩特高三模拟)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A)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B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强调心学“发明本心”,即靠内心的自我反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强调信仰即可得救。由此可知,两者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A正确。王阳明的思想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没有促进人们思想解放,B错误。中国没有受到教权的束缚,C错误。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打破正统思想的权威,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9(2019·南宁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梁启超先生曾说:“王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在这里,我最赞成梁启超先生的话,因为阳明学说正好像给一个已失去思维能力的人注射了一针健脑滋补剂,使凝固的思想活跃起来。王阳明不仅提出不以朱熹之是非为是非,还进一步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在以孔子为至圣的当时,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行为。他实际上是否定了圣人和众人之间的差别,树立起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王阳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你看满街都是圣人。”摘自诸焕灿王阳明心学的思想解放作用材料二: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自12世纪开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宗教改革的进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凭借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无须事功或苦修。这使他最终从“因信称义”引申出“人人皆僧侣”这个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则。因此,路德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实现了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向内在的信仰转换,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了每一个拥有真诚信仰的平民信徒心中。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该改革运动。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明学说”的内容和梁启超肯定王阳明学说的理由。(10分)(2)有人把王阳明称作“中国的马丁·路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理解。(10分)答案:(1)内容:挑战正统思想;树立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致良知、知行合一。理由: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日益腐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和维新思想的传播;借用王阳明思想批判封建传统思想。(2)观点一:赞同。两者出现的背景相似: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两者的内容相似:批判权威;主张独立、平等;强调人心中有信仰;解放思想。观点二:不赞同。原因不同:王阳明所处时期,君主专制加强,且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阶段,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而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已有一定发展,人文主义也有发展,教会权威受到质疑。性质不同:王阳明的思想没有超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路德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王阳明不仅提出不以朱熹之是非为是非,还进一步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得出挑战正统思想;根据“树立起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得出树立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根据“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和维新思想的传播,借用王阳明思想批判封建传统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2)观点可以是赞同或不赞同,赞同:可从两者出现的背景和思想内容分析说明。不赞同:可从二者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析总结。-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