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三周 现代文阅读(一) 天天限时小练(1).doc
第三周现代文阅读(一) 天天限时小练(一)一、语知语用天天练1. 下列加下划线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症结/症状 哄闹/一哄而散 成见/图穷匕见B. 剽窃/缥缈胼胝/民脂民膏岱庙/严惩不贷C. 恪守/联络谄媚/陷害忠良拮据/佶屈聱牙D. 评判/频率琢磨/卓有成效契约/锲而不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洁白无瑕 瘙痒病 山冈 实绩 B. 唉声叹气 入场卷 山巅释然C. 融汇贯通 煞风景 商埠衰微D. 惹事生非 霎时间 生擒琐议3. 在下列语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高等教育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人们不禁对此。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行政化还是学术化的问题上,往往不应该受到那些的约束。 A. 弹冠相庆 泥沙俱下金科玉律 B. 额手称庆 鱼龙混杂 清规戒律C. 弹冠相庆 鱼龙混杂 金科玉律D. 额手称庆 泥沙俱下 清规戒律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B. 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C. 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D. 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5. 仿照下列文段,根据提供的开头,续写句子。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教师讲课,。 6.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57%的人选择了母亲,28.6%的人表示是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3%的人表示是父亲。材料二: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如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 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进 山 东贾平凹 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声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泗水岸上,有着“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我的祖先,那个秦始皇,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其实,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但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接待我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在曲阜,我已经无法寻觅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组合的这个城市,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赫然大势。一个文人,生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这是文人的骄傲,但看看孔子的身世,他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司马迁是这样,曹雪芹也是这样,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在济宁,意外地得知,李白竟也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遥想在四川参观杜甫草堂,听那里人说,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门童却怎么也不传禀,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朋友正宴请上司,只是冷冷地让他先去客栈里住下。杜甫蒙受羞辱,就出城到郊外,仰躺在田埂上对天浩叹。尊诗圣的是因为需要诗圣,做诗圣的只能贫困潦倒。我是多么崇拜英雄豪杰呀,但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孔庙里,我并不感兴趣那些皇帝为孔子树立的大大小小的石碑,独对那面藏书墙钟情,孔老夫子当周之衰则否,属鲁之乱则晦,及秦之暴则废,遇汉之王则兴,乾坤不可久否,日月不可久晦,文籍不可久废啊! 当我立于藏书墙下留影拍照时,我吟诵的是米芾的赞词:“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我在泰山上寻觅我的祖先遇雨而避的山崖和古松,遗憾没有找到这个景点。听导游的人解说,我的祖先毕竟还是登上了山顶,在那里燃起了熊熊大火与天接通,天给了他什么昭示,后人恐怕不可得知。而事实是,秦亡后,就在泰山之下,孔庙孔府孔林如皇宫一样矗起而千万年香火不绝。孔子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泰山就是永远的孔子吗?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我站在拱北石下向北面的峰头上看,我许下了我的宏愿,如果我有了完成宿命的能力和机会,我就要在那个峰头上造一个大庙。我抚摩着拱北石,我以为这块石头是高贵的,坚强的,是一个拳头,是一个冲天的惊叹号。 古人讲: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周围的山确实是小的,小的不仅仅是周围的山,小的也是天下。我这时懂得了当年孔子登山时的心境,也知道了他之所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游说的那一份自信。 我带回了一块石头,泰山上的石头。过去的皇帝自以为他们是天之骄子,一旦登基了,就来泰山封禅。但有的定都远,他们可以采泰山祀天,也可以自家门前筑一个土丘作为泰山来祀天。而我只带回一块石头泰山石是敢挡的泰山就永远属于我,给我拔地通天的信仰了。(有删改)7. 简要赏析文章第段中对“胡琴声”描写的妙处及作用。 8. 解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的含意。(1) 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 (2) 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 9. 文章第段中说“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请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 10. 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带回泰山石的用意是什么。 三、 名句名篇默写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2)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3)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5) 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 会挽雕弓如满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三周现代文阅读(一)天天限时小练(一)1. B2. A3. D4. D5. 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去欣赏;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6. (1) 我国家教中,母教偏重、父教缺失的问题严峻。(2) 示例一:在家教中,父教与母教同样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早是从父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样做男人,从母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样做女人,父母别无选择地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示例二:在家教中,应纠正父教缺失的不良倾向。父教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父教在子女教育中的重大作用。为人父要承担家长责任,严于律己,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要多跟孩子沟通,关心孩子成长。示例三:过多地依赖母教而缺乏父教,会造成男孩女性化的倾向,从而缺乏勇敢担当重任的精神。不管男孩女孩,都不能缺少父教。父亲会让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也会让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有其他见解,言之有理即可)7.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胡琴声的悠扬邈远;用悠扬的琴声引出孔子关于“逝者如斯夫”的慨叹和下文对孔子的介绍。8. (1) 江海可以干涸,乾坤可以倾倒,可是儒家文化和孔子的精神之光不会消灭。(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替,唯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精神之光不息,代代相传)(2) 在英雄辈出的动荡年代里,像孔子、杜甫这样的文人是不被重视的。(或:像孔子、杜甫等人在动荡的年代里,得不到重用,无缘富贵,生活凄凄惶惶,贫困潦倒,甚至蒙受羞辱)9. 作者认为像孔子、秦始皇那样胸怀天下、有宏伟抱负、充满自信的人,还有那些景仰泰山文化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10. 作者带回泰山石的用意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泰山石高贵坚强,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象征;二是泰山石是泰山的象征,能够给作者自信和拔地通天的信仰;三是泰山石能够给作者带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11. (1) 烽火连三月白头搔更短(2) 箫鼓追随春社近拄杖无时夜叩门(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4) 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5) 左牵黄右擎苍(6) 西北望射天狼二轮专题集训(一)1. 写了“我们”“有家”或“有安身之所”的生活现状以及对安定的渴望。与沙进行对比,突出沙子不停行走流浪的特点。2. 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沙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仍然有自己坚定的意志。 运用否定和肯定句式。肯定了历史上意志坚强者身上的精神不会消亡,并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后人。3. 是泥土的新的生命(或“泥土的全新的载体”等),这个生命是用意志支撑的,它是漂泊的、孤独的生灵,它不停地追寻和逃离。4. “该有”: 悲剧是将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出现对所有人来说起到了警醒、劝诫的作用,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并追求真善美。磨难、痛苦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是动力,促使他们永不停息地追寻自己的理想,直至最终实现。“不该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意志坚强者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遭受到无边痛苦的征服和摧残,出现了许多死亡,诞生了很多悲剧;悲剧的产生意味着真善美的毁灭,意味人类文明的倒退。5. 第1段写“我”为握青君去美国设酒宴饯行并共醉的经历。通过回忆离别时的情景,流露出对握青君的怀念之情,巧妙点题;通过倒叙设置悬念,自然引出下文关于两人相识、相知的内容叙述。6. 因为那个月夜有一种仙境般幽奇的意境、宁谧的氛围。 因为那夜的握青君有别于平常的冷然、玩世,而是有着内心平静的微笑。 因为那种情景非常和谐,非常珍贵,难以重现,又值好友离别之际,所以最不能忘。7. 活跃会交际;真诚锐利;有点玩世不恭;热心,帮人尽心竭力。8. 运用倒叙,构思巧妙。先写饯行醉酒的事情,为下文张本,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以友谊为线索,写其相识、相知、相别与相忆,一线贯穿,结构严谨。 剪裁得当,详略有致。文章重点内容写握青君的性格,但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平铺直叙,而是略写与详写相结合,突出其性格中的“傻”与“玩世”,抓住了人物最主要的特点,从而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如在眼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