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等高线地形图最好ppt课件.ppt

    • 资源ID:30713432       资源大小:5.51M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等高线地形图最好ppt课件.ppt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海拔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甲地的海甲地的海拔高度拔高度乙地的海乙地的海拔高度拔高度甲相对与乙的高度甲相对与乙的高度相对高度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等高线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同线等高同线等高: :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平面作为零米。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500米、米、600600米、米、700700米,则等高距米,则等高距为为100100米。米。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高度。但在陡崖陡崖处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可以重合。一、判断一、判断5 5大地形类型大地形类型地形地形平原平原 高原高原盆地盆地山地山地丘陵丘陵海拔海拔高度高度等高等高线特线特征征很低很低(200200米以米以下)下)较高较高(500500米以米以上)上)较高较高(500500米以米以上)上)不太高不太高(200200500500米)米)等高线稀疏,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较为平直等高线在等高线在边缘较密边缘较密集,而内集,而内部明显稀部明显稀疏疏四周等高线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较密集,数值高。中间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疏,数值低等高线密等高线密集、弯曲集、弯曲等高线弯等高线弯曲,但比曲,但比较和缓较和缓无一定无一定的标准的标准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脊山脊陡坡陡坡山谷山谷缓坡缓坡等高线闭合,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中间高四周低低山坡上向山坡上向上隆起的上隆起的部位。部位。等高线向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低处弯曲。山坡上向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下凹的部位。位。等高线向等高线向高处弯曲高处弯曲两个相两个相邻山顶邻山顶的中间的中间部分。部分。垂直或近垂直或近似垂直的似垂直的陡坡。陡坡。等高线重等高线重合。合。二、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二、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山顶山顶山脊山脊山谷山谷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4040等高线向低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弯曲为山脊, “内高外低内高外低”等高线向高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弯曲为山谷, “外高内低外高内低”E EYX XN NM100300300200200100400400图2100300200米米100300200米400XYXYMNMN鞍部鞍部陡崖陡崖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ABCD500700E05001000米山峰山峰鞍部鞍部山脊山脊山谷山谷山谷山谷例例1 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 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同线等高同线等高: :三、等高线的基本特性三、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平面作为零米。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500米、米、600600米、米、700700米,则等高距米,则等高距为为100100米。米。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高度。但在陡崖陡崖处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 (山谷线或山谷线或集水线集水线) )时,向上游弯曲,成反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 V字形。字形。 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A.A.山脊山脊 山谷山谷 鞍部鞍部 山顶山顶B.B.山谷山谷 山谷山谷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C.C.山谷山谷 山脊山脊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D.D.山脊山脊 山脊山脊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B B山顶山顶盆地盆地峡谷峡谷陡陡坡坡缓缓坡坡 例例: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地、峡谷,判断:甲处是地、峡谷,判断:甲处是 ;乙处是;乙处是 ;丙处是丙处是 ;丁处是;丁处是 ;戊处是;戊处是 。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300100200100300200300100200100300200A AB B陡崖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最小相对高度。 公式:公式:(n n1 1)d dH H(n+1n+1)d d(H H为相对高度,为相对高度,d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n n为重合的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例:例:该图中该图中A A、B 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对高度是多少?ABAB的相对高度:的相对高度:300300H H 500500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500500米,米,600600米米200200米,米,300300米米200H 200H 400400四、等高线地形图上高度的判读四、等高线地形图上高度的判读(1) (1) 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 :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两地的海拔差的海拔差: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相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区间值点的海拔点海拔区间值(2) (2) 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 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上其他等高线的值。: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h:(n-1)d n-1)d h h(n+1)d,(n+1)d, 其中其中n 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A AB B 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E 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59A. 59米米 B. 99B. 99米米 C. 199C. 199米米 D. 259D. 259米米D5010015020025030030050250100240230200190C处地形相对高度是多少?处地形相对高度是多少?(3)(3)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 如图,判断图中如图,判断图中A A、B B的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海拔范围各是多少?A A:150150米米HHA A100100米;米;B B:5050米米HHB B00米。米。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 1、判别地势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来判断,海拔高则地势高。有的地可根据海拔来判断,海拔高则地势高。有的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也叫降坡线)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表示,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AB2 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密集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水流急,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表示陡坡,水流急,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等高线。密集密集稀疏稀疏等高线原理等高线原理hD3D2D1123tgtg= =h hD D坡度的定义坡度的定义坡度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例例4: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B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2千米千米1千米千米5千米千米5千米千米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l比例尺、等高距相同:比例尺、等高距相同:l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判断坡度陡缓:判断坡度陡缓:规规 律律等高线密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陡;等高线疏坡缓坡缓比例尺大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陡;比例尺小坡缓坡缓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是 。B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是 。200220A280200D260200C240200Bl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陡;等高距小坡缓坡缓 缓坡: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稀疏; 陡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密集。A A点海拔高度的范围:点海拔高度的范围: 140米米-150米米等高距:等高距: 。D1:1000若若CDCD图上距离为图上距离为3 3厘米,求从厘米,求从C C到到D D的坡度的坡度 。3 3、与气候结合与气候结合a.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每升高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每升高100100米气温下降米气温下降0.60.6b.b.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c.c.阴坡(气温低蒸发弱)、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阳坡(气温高蒸发强);d.d.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如果如果m m点温度为点温度为1010摄氏度,则摄氏度,则n n点的点的温度为温度为 。8.2风向风向 左图等高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左图等高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图后回答:该处地形是该处地形是 。 山脊山脊四点,高度相同四点,高度相同的是的是 和和 。 C DC DD D处气温比处气温比B B处处 , ,气温与海拔气温与海拔关系是关系是 。 B B处气压比处气压比D D处处 ,气压与海,气压与海拔关系是拔关系是 。高高海拔高气温低海拔高气温低低低海拔高气压低海拔高气压低盆地盆地500300400600100200A 图中为图中为 地形区,理由地形区,理由是是 。从等高线的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从等高线的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BCD(1)(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 A鞍部、鞍部、B B陡崖、陡崖、C C山脊、山脊、D D山谷、山谷、E E小河小河(2)(2)图上的比例尺是图上的比例尺是l l: ,即图上,即图上1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 厘米,实地距离为厘米,实地距离为 千米。千米。(4)(4)甲山在乙山的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米。ABCDE50000500米米31.5西南西南54 4、判别河流的流向、分布和类别判别河流的流向、分布和类别(1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判断河流的流向(从地势高的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判断河流的流向(从地势高的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例: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例: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图中河谷流水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自西向东流 ) ( )A.A.110E110E线线 B B、30N C30N C、a a线线 D D、b b线线D D 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2 2)判别内(外)流湖。)判别内(外)流湖。 (3 3)利用等高线判断)利用等高线判断水系特征: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V”字形,即河流字形,即河流流流 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300300400400500500500500400400300300山山脊脊山山谷谷集水线集水线分水岭分水岭(3 3)利用等高线判断)利用等高线判断水文特征: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处大,水能丰富,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河流的流量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abcd500300400600100200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a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c5 5、判别相对高度:判别相对高度: (n-1)dh(n+1)d,n-1)dh(n+1)d, (n (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 )6 6、判别地形走向判别地形走向等高线随山体的形状而弯曲,即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等高线随山体的形状而弯曲,即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坡度最陡坡度最陡的方向。的方向。7 7、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高度。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高度。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低于低值,高于高值”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哪一条更合理,哪一条更合理? ?为什么为什么? ?,从,从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500300400600100200 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坝址应选( ) A A、1-2 B1-2 B、1-3 C1-3 C、2-3 D2-3 D、2-4 2-4 2. 2.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两条山脊相对延伸两条山脊相对延伸, ,中间的狭长低洼地带为中间的狭长低洼地带为“峡峡谷谷”) ),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 水库大坝的选址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口袋形”洼地洼地处处 坝高计坝高计算和最大算和最大库容面积、库容面积、容积的估容积的估算?算?坝高坝高:看海拔高差:看海拔高差面积面积:算长宽(比例:算长宽(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尺和图上距离)容积容积:面积:面积坝高坝高六、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六、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1.修建公路:修建公路: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道路平坦, ,利于车辆行驶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环保)(环保)EFEF间修建公路间修建公路:减少施工难度;减少施工难度;E E城是化学工业城市,此山区的主导风向是城是化学工业城市,此山区的主导风向是 。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如在甲、乙两处选址的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如在甲、乙两处选址的话,以话,以 处较好,理由是处较好,理由是 。化工厂盛行风向的上风化工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阳坡,环境优美向,阳坡,环境优美 西北风西北风甲甲3.建疗养院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坡度较缓的向阳: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坡度较缓的向阳坡,空气新鲜,清静、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高坡,空气新鲜,清静、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的地方。 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 A处还是处还是B B处处? ?为什么为什么? ? B B处,因为该处等深线密集,水深;是处,因为该处等深线密集,水深;是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4 4、建海滨浴场、码头、建海滨浴场、码头: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等深线),避开含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等深线),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F F处宜发展以处宜发展以 为主的为主的农业,农业,G G处发展处发展 业为主。为什么业为主。为什么? ?F F处地势低平,位于河流下游冲积扇上,土层肥厚,处地势低平,位于河流下游冲积扇上,土层肥厚,灌溉条件好;灌溉条件好;G G处发展林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处发展林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种植业种植业林业林业5 5、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工厂厂址选择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宜建在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方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方。A A、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B B、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选选 点点六、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六、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a a、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口袋形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因为:这些地区库容大,的洼地或小盆地,因为: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 b b、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亦即盆地、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亦即盆地或洼地的最窄处,因为: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或洼地的最窄处,因为: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投资,确保大坝安全。要考虑是否需要移民、水分是否充足等。要考虑是否需要移民、水分是否充足等。C C、气象站:气象站: 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C C、确定铁路、公路线:、确定铁路、公路线: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一般沿等高线走一般选择坡度较缓(一般沿等高线走,路线平稳,路线平稳,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以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以减少修路的工程量。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隧隧道的修建应选择在地质构造为背斜的地区,安全性较好。道的修建应选择在地质构造为背斜的地区,安全性较好。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避免通过高寒区、沙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D D、确定引水路线:、确定引水路线: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穿过山线路尽可能短,避免穿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利用地势使水自流。选选 线线六、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六、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工业区: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 源的地方。源的地方。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居民区:居民区: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 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选选 面面E E、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开垦梯田,应选择坡度和缓、有灌开垦梯田,应选择坡度和缓、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的地区。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的地区。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F F、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等高线等高线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概念及绘制原理概念及绘制原理高度高度绝对高度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等高距等高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相对高度相邻等高线间的相对高度( (垂直距离垂直距离), ),一幅一幅 图中一般是相等的图中一般是相等的( (也可为零也可为零) )形状形状: :一般为闭合曲线一般为闭合曲线, ,一般不会相交一般不会相交( (陡崖除外陡崖除外) )疏密疏密: :与坡度和地形区有关与坡度和地形区有关疏疏: :坡缓或平原坡缓或平原密密: :坡陡或山地坡陡或山地坡坡坡向坡向: :与等高线垂直与等高线垂直, ,由高到低由高到低坡度坡度:(坡度(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示坡线示坡线:(又叫降坡线)(又叫降坡线)类型类型凹坡凹坡: :先陡后缓先陡后缓凸坡凸坡: :先缓后陡先缓后陡基本地貌单元类型:基本地貌单元类型:综合判读和运用综合判读和运用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等高线图等高线图特点特点一般是光滑曲线一般是光滑曲线, ,线上数值大小相等线上数值大小相等数值间隔相等数值间隔相等( (等间距也可为零等间距也可为零) )同一幅图上两条线一般不会相交同一幅图上两条线一般不会相交( (陡崖除外陡崖除外) )一般不会在图中中断一般不会在图中中断, ,大多是闭合的大多是闭合的判读判读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疏密、极值与延伸方向的判读疏密、极值与延伸方向的判读(等高线延伸方向即地形走向)(等高线延伸方向即地形走向)剖面线法剖面线法口诀法口诀法: :大于大的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小于小的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水系特征水系特征: :分分( (集集) )水线、水系形状水线、水系形状等等高高线线地地形形图图的的综综合合判判读读和和运运用用基本判基本判读及判读及判读方法读方法疏密疏密: :坡度和大的地形区坡度和大的地形区( (平原和山地等平原和山地等) )闭合闭合: :地形类型地形类型数值数值: :等高距、相对高度、陡崖、地貌类型等高距、相对高度、陡崖、地貌类型综合判读综合判读对河流影响对河流影响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河流的侵蚀与堆积河流的侵蚀与堆积水文特征水文特征: :水力、瀑布、流域面积、坡向水力、瀑布、流域面积、坡向对气候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垂直气温的变化垂直气温的变化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坡向对气温的影响: :阴坡阳坡阴坡阳坡坡向对降水的影响坡向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背风坡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垂直差异垂直差异: :山麓、山顶山麓、山顶坡向差异坡向差异: :阴阳坡与迎背风坡阴阳坡与迎背风坡运用运用农业农业: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平原平原: :种植业种植业山地丘陵:林业、畜牧业、缓坡梯田山地丘陵:林业、畜牧业、缓坡梯田区位选择区位选择点:气象观测站、疗养院等点:气象观测站、疗养院等线:交通线、引水线、输油(气)管线线:交通线、引水线、输油(气)管线面:水库、梯田、工业区、居民区、农业区域面:水库、梯田、工业区、居民区、农业区域 城镇布局(地域形态、布局形态)城镇布局(地域形态、布局形态)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200-200-100-1000 01001002002003003003003002002001001000 0100100200200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绘制步骤:绘制步骤:1 1、确定剖面线、确定剖面线2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垂直比例 尺。尺。3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4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单位:米单位:米400400 水平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1:5 000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 1:10 000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地形剖面图可以地形剖面图可以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一一):):沿沿水平剖面线水平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2.2.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 ,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水平比例尺。1 1、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AB。 3 3、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并与剖面线、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并与剖面线平行。)平行。)4 4、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高程再低一些,5 5、从剖面线与等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从剖面线与等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圆程相同的辅助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滑的曲线。(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选出需要了解的区间并绘出两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选出需要了解的区间并绘出两端点,绘出剖面线,如点,绘出剖面线,如ABAB。(2)(2)规定剖面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为了突出地规定剖面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为了突出地势陡缓情况,通常选取的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势陡缓情况,通常选取的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5 52020倍。倍。(3)(3)在图纸上绘出一条水平线,如图在图纸上绘出一条水平线,如图3 3的的MNMN,在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图剖面线上量出地图剖面线上量出acac、cdcd、dede各段的距离,按剖面各段的距离,按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将量得的各段距离转到图的水平比例尺,将量得的各段距离转到MNMN线上,得线上,得aa、bb、cc、dd各点,各点,通过各点作垂线,垂线长度是按各点的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计算出来的,将垂线各端点a” 、b” 、c” 、d” 、e” 、f”等连成平滑的曲线,即或剖面图。( (二二) )、沿、沿倾斜剖面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1 1、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AB。 2 2、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 ,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于水平比例尺。3 3、确定水平基线。(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并转、确定水平基线。(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并转为水平状态)为水平状态)4 4、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低高程再低一些,5 5、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圆规)剖面线与等、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 看纵坐标看纵坐标( (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 ),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 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 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 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植被、地质、土壤、水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植被、地质、土壤、水 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练习:与平面图自练习:与平面图自X X至至Y 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CC1.与平面图中自与平面图中自X至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知识运用知识运用:课本(必修一)课本(必修一)P76 “要判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要判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所绘,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点位,例如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所绘,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点位,例如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 图中剖面线图中剖面线XY穿过三处河谷,在选项中的剖面图必须会有三个河谷,穿过三处河谷,在选项中的剖面图必须会有三个河谷,这是解此题的关键这是解此题的关键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1 1、地形剖面图的作用、地形剖面图的作用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2 2、应用、应用(1 1)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观察点的通视情况。)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观察点的通视情况。A A:等高线:等高线”上密下疏上密下疏”, ,为凹形坡为凹形坡, ,可通视可通视. .B: B: 等高线等高线”下密上疏下密上疏”, ,为凸形坡为凸形坡, ,不可通视不可通视. .(2)(2)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在有茶叶、柑橘、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在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 )A.A.鲁鲁 B B浙浙 C.C.青青 D.D.吉吉B B1002003004005006000100200300400500600700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 AA点点 BB点点 CC点点 DD点点 A凹坡:高密低疏是凹坡视野好。凹坡:高密低疏是凹坡视野好。凸坡:低密高疏是凹坡视野不好。凸坡:低密高疏是凹坡视野不好。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练习: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练习: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回答:图中盛行风向为图中盛行风向为 风;风; Q Q对对P P点的最大相对高度点的最大相对高度H H可以达到多少?可以达到多少?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地区。地区。西北西北59H60西北西北820830840PNQ30m0风向风向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该城市欲规划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请假设该城市欲规划建设海滨浴场和港

    注意事项

    本文(等高线地形图最好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