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资源ID:30721261
资源大小:2.27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则对于此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速度由大变小,到B位置为零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2、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 食品夹B 托盘天平C 钓鱼竿D 修树剪3、我国成功利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执行过多次太空发射任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4、如图装卸工人用沿斜面的力F=200N,匀速将G=800N的货柜从斜面底端推上1m高的货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斜面对货柜支持力做功0JB此过程中,推力做功800JC货柜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货柜的支持力二力平衡D货柜受到的重力和货柜对斜面的压力二力平衡5、水平地面上有一重5N的球,小孩用20N的力踢球,球离脚后在地面上滚动了15m,那么小孩踢球过程中对球做的功是()A75JB0JC300JD无法确定6、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A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B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C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D具有的势能一定不变7、如图这是利用超声波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A为斜面上自由移动的小车,B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由测出来的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先做匀速运动,后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B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突然为零C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一直减小D若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多8、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机械效率比原来大大提高,用该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与改进前相比()A总功不变,但额外功减少了B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D做的有用功减少了9、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B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C经过8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D运动10米,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10、如图所示,小明先后用F1、F2、F3的力匀速拉起重物,若摩擦不计,则()AF1大于F2BF1大于F3CF1等于F2DF2小于F3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是使用手机和自拍杆进行自拍时的示意图,将自拍杆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1)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_;(2)若忽略自拍杆的重力,有同学说“在自拍时,手机的重力就是自拍杆这个杠杆受到的阻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简述你的理由:_。2、一架飞机在同一高度上匀速飞行,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_,重力势能_,飞机的机械能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我们铜仁市的环卫工人开着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洗路,洒水车匀速通过路面,在洒水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动能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图所示,小丽用三个均重20N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重420N的物体,物体上升5m,不计绳的重力及一切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5、小明通过机械将重为100N的重物在5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2m,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小明做功的功率P=_W。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某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要将质量为0.5吨的钢筋水泥板匀速提升到楼顶,提升的高度为10米,所用时间为50秒,求:(1)起重机的绳索对钢筋水泥板的拉力。(2)起重机对钢筋水泥板做的功。(3)起重机的功率。2、如图所示,斜面长L12.5m,斜面高h4m物体A重力为200N,物体B的重力为500N,B在A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上升到斜面顶端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此过程中,拉力对B所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3、如图是一种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现用它匀速起吊质量为600kg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物体上升4m所用的时间为10s,取。求:(1)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绳端的拉力是多大?(3)拉力的功率是多少?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所用的拉力F为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不计绳重和摩擦,将重物提升3m所用时间为10s,求:(1)拉力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动滑轮的重力;(4)若物重变为原来的2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为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华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_(平衡/不平衡)状态。为了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左/右)。(2)如图乙,实验时在杠杆左侧B点挂钩码,在右侧的A点挂弹簧测力计,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_平衡(3)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_(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填答案序号)减小摩擦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4)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丙中斜拉位置时,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将钩码向_(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5)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下不相符,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6)某同学设想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情景:测力计水平拉动,杠杆水平平衡。该同学的设想_(符合/不符合)实际,2、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选择项)其动能大小通过_来反映。A小球在斜面上的的动能 B小球在水平面的动能 C木块的动能(2)由图中的_两次实验,可以看出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大,木块被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有关。(3)小组同学做完甲、乙实验后,在做丙实验时木块被撞滑出木板,需要重做实验,应该_才能完成实验。(4)若水平面光滑,则_(选填“能”“不能”)完成本实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大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但也有一部分会由于空气阻力、摩擦等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逐渐加大,所以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继续加速,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开始减速,所以小球是先加速,再减速,到B位置速度变为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开始时弹簧的形变程度小,小球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弹簧的形变程度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弹力与重力的关系是变化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详解】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A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天平在使用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不省力也不费力,是等臂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修树剪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3、C【详解】A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增加,则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所以不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凭空消失,故B错误;C火箭点火发射时,产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升空的机械能,故C正确;D火箭加速上升,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上升,故D错误。故选C。4、A【详解】A斜面对货柜支持力与斜面相垂直,但货柜在此支持力的方向没有通过一定的距离,由公式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A正确;B已知推力F=200N,斜面长度为,所以推力做的故B错误;C货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货柜的支持力与斜面相垂直斜向上,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货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货柜是受力物体;货柜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垂直斜向下,两个力方向不相反,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5、D【详解】由W=Fs可知,脚对球的力为20N,但不知道在该力的方向上球通过距离,球滚动15m的过程中有一段是沿力的方向的距离,同时还有一段是由于惯性而运动的距离,所以题中虽然知道力,但由于不知道沿力的方向的具体距离而无法计算功,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是一种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但若物体的质量改变,比如洒水车,则物体的动能就可能改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高度改变,则势能会改变,所以机械能就可能改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小车的速度是先变大,做加速运动,然后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B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物体静止后,在斜面上仍然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会一直变小,由于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则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符合题意;D若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则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变小,滑动摩擦力变小,根据可知,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详解】由于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由于改装后的机械效率高,所以,由知道,改装后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减少,又因为W总W有+W额所以,改装后利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减少,综上所述,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9、D【详解】由图可知,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甲的速度 A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未知,甲车的动能不一定大于乙车的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B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和高度未知,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不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若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此时甲车与乙车相距20m+10m=30m故C不符合题意;D运动10米,甲车的时间是4s,乙车的时间是8s,甲车比乙车少用4s,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使用定滑轮时,若摩擦不计,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于物重。即F1=F2=F3=G定滑轮只起到了改变拉力方向的作用,而对力的大小并未造成影响。故选C。二、填空题1、 不同意 见解析 【详解】(1)1力F1的力臂是从支点O到F1的作用线的距离L,如图所示:(2)23手机重力的作用点在手机的重心,受力物体是手机;自拍杆这个杠杆受到的阻力,受力物体是自拍杆,作用点在手机与自拍杆的接触点,所以手机的重力不是自拍杆这个杠杆受到的阻力。可以这样说:手机对自拍杆的作用力为阻力。2、变小 变小 变小 【详解】123飞机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在空中某一高度匀速飞行,飞机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变小;高度不变,飞机的重力势能变小;飞机在喷洒农药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所以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变小。3、减小 减小 【详解】1洒水车洒水过程中质量在减小、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2洒水车洒水过程中高度不变、质量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4、87.5%【详解】受力分析如下:根据图1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G+G动 因为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根据图2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F+G动 联立可得F=0.5×240N=120N根据图1可知,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当物体上升5m时,右端F处移动2×5m=10m根据图2可知,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F处移动的距离s=2×10m=20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50【详解】此过程中有用功W有用=Gh=100N×2m=200J根据可知,总功为小明做功的功率三、计算题1、(1)4900牛;(2)4.9×104焦;(3)980瓦【详解】解:(1)钢筋水泥板的质量为0.5吨=500千克起重机的绳索对钢筋水泥板的拉力 (2)起重机对钢筋水泥板做的功(3)起重机的功率答:(1)起重机的绳索对钢筋水泥板的拉力为4900N;(2)起重机对钢筋水泥板做的功;(3)起重机的功率为980W。2、(1)2500J;(2)80%;(3)40N【详解】解:(1)由图可知,物体A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体B连起来。在A的作用下,B由斜面底端被匀速拉上顶端,因此绳对B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拉力对B做的功(2)克服B的重力做的有用功则机械效率(3)拉力做的额外功由可得,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答:(1)此过程中,拉力对B所做的功为2500J;(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3)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0N。3、(1);(2);(3)【详解】解:(1)物体的重力所做的有用功(2)由得,拉力所做总功起重机有3股绳子吊着物体,即拉力移动距离由得,拉力(3)拉力的功率答:(1)所做的有用功是;(2)拉力的是;(3)拉力的功率是。4、(1)1500J;(2)180W;(3)【详解】解:(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从图中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拉力做的总功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1500J;(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8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1)180W;(2)80%;(3)120N;(4)88.9%【详解】解:(1)从图中可知绳子的股数,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拉力做的总功拉力的功率(2)做的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则动滑轮的重力(4)若物重变为原来的2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1)拉力的功率为180W;(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3)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4)若物重变为原来的2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四、实验探究1、平衡 右 竖直向下 水平位置 右 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不符合 【详解】(1)1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叫杠杆的平衡,故小王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这时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34如图乙,实验时在B点挂钩码A点挂弹簧测力计,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竖直向下拉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距离等于拉力力臂的大小。(3)5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故选。(4)6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丙中的斜拉位置时,如下所示:原力臂为OB,图中力的力臂OC为以O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由数学知识,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总小于斜边,故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时,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力臂变小,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F,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大小不变,故应减小阻力臂,即应将钩码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5)7 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6)8由图戊所示的实验情景可知,测力计水平拉动杠杆时,拉力的力臂为0,而钩码的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为0,不能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杠杆无法在水平位置平衡。2、B 木块移动的距离 甲、乙 速度 更换长度更长的木板 不能 【详解】(1)1因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开始撞击木块,故可知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小球在水平面的动能,故选B。2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开始滑行,小球的动能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故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2)34由甲、乙两次实验可以看出,小球的质量相同而从斜面释放的高度不同,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木块移动的距离也不同,故可知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3)5若木块被撞击后滑出木板,则此时应调整木板的长度,故可更换长度更长的木板。(4)6若水平面光滑,则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到阻力作用,故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此时木块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不能完成本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