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章节测试试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30722280
资源大小:1.87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章节测试试题(无超纲).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ABCD2、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ABCD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A塑料吸盘压在光滑墙上能挂衣服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抽水机能把水从井里抽上来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现将它们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B剩余部分的体积C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D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6、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D7、均匀正方体甲、乙于水平地而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如图所示。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甲、乙和甲、乙正方体对水平地而的压强p甲、p乙大小的判斯,正确的是()A甲=乙,p甲>p乙B甲=乙,p甲<p乙C甲>乙,p甲>p乙D甲>乙,p甲<p乙8、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对比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B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于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C乙图中小桌静止时,小桌所受的重力和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丙图中砝码对小桌压强可能大于小桌对海绵压强9、假如河水的密度变为1.8×103 kg/m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B潜水员在河水中可下潜得更深C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10、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下降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A管越细,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放有底面积为S1的圆柱体A和底面积为S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先把质量为m、密度为、底面积为S3(S3S1)的实心圆柱体B放在A上面时,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再将B放入容器内,B浸没在液体中且沉在容器底(液体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也为,_,容器内液体密度_。2、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自行车上包含许多力学物理知识:自行车的鞍座设计成马鞍子形状的目的是_;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装上轴承,这是用_的方法减小摩擦。3、 “和谐号”动车组正式在广州与武汉之间运营,“和谐号”动车组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有关武广高铁的相关资料如表:名称武广客运专线别称武广高铁走向武汉广州里程1075千米运行时间2小时30分正线长度989千米线路等级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350km/h车体CRH2C,CRH3(和谐号)最大坡度2%根据你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从350km/h降至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采用“再生制动”技术,刹车时,列车由于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这个过程中列车将 _能转化为 _能。(2)当列车时速降至90km/h时,实施机械刹车,利用刹车片与车轴之间产生的 _使列车减速,此时列车将机械能转化为 _能。(3)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增大,使列车周围的压强 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所以在轻轨铁路两边3m以内建有隔离墙,避免当有列车经过时,人和物体被压入轨道而发生危险。4、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使用_测物体的体积。与“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比较,两者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有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以利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如图所示是研究某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该结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存在着_关系。(选填“定性”或“定量”)5、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这利用的是_原理。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a),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密度为1×103千克/米3,高为0.2米,底面面积为0.01米2。(1)求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若要减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某同学设想将该长方体置于一正方形平板上。现有如图(b),底面积均为0.02米2的木板和铁板,它们的厚度均为0.02米。已知木板的密度为0.5×103千克/米3,铁板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为了尽可能减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请说出应该选择的哪块平板,并说明理由(不必计算)。根据上述选择,计算出长方体底部垫上平板前后水平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p。2、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小明重450N,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图甲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小明在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图乙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1)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求自行车的重力?(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3)自行车在第89s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少?3、夏季盘锦市市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5t,水罐容积为5m3,装满水后,罐内底部水深1.5m处有一喷水口的面积为10cm2,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水=1.0×103kg/m3)。求(1)该车最多能装多少吨水;(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4、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装入10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5、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其边长为0.2米,密度为1.2×103千克/米3。求物块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现有实心正方体B、C(密度、边长的关系如表),当选择物块 _(选填“B”或“C”),并将其放在物块A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的压强与物块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_)物体密度边长/米B0.3C20.1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将装满水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入水银槽中再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如果管内上方混入了部分空气,则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均“大于”小于”或“等于”)。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2)如图乙所示,如果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是否与压强方向有关,他应当保持_不变,改变_,比较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3)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4)若大烧杯中始终装水,并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U形管中分别注入不同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A酒精(酒精=0.8103kg/m3)B植物油(植物油=0.9103kg/m3)C盐水(盐水=1.1103kg/m3)D红墨水(红墨水1.0103kg/m3)(5)若图乙中U形管中注入植物油时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15cm,则金属盒探头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为_cm。(不考虑橡皮管中气体体积的变化,g=10N/kg)-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等于其重力,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F乙S乙=G乙S乙=2p0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F甲S甲=G甲S甲=2p0 由可得 G甲G乙=S甲S乙 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G甲+G乙S乙=6p0 除以式,并整理可得G甲G乙=21 由得S乙S甲=12 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G甲+G乙S甲=p 除以式得出S甲S乙=6p0p 由,故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S乙S甲×6p0=12×6p0=3p0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详解】由图中可知,一开始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当高速气流经过U形管左侧时,该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右侧大气压强不变,所以U形管内液体在左右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沿左侧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塑料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A不符合题意;B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纸片之所以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也就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C用抽水机将水从井里抽上来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茶壶、船闸、下水道存水管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B【详解】AC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hg,因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和高度不变,所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均等于原来各自对地面的压强),则两者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均为0,故C不符合题意;因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所以,由F=pS可知,剩余部分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故A不符合题意;B因甲剩余部分的底面积小,但高度大,所以由V=Sh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故B符合题意D因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且由图知甲的底面积较大,所以,由F=pS可知,截取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又因截取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详解】结合题意及图示知,三个实心圆柱体的高度及底面积的大小关系为h甲=h乙<h丙,S甲<S乙=S丙则三个圆柱体对对面的压强甲gh甲=乙gh乙=丙gh丙所以甲=乙>丙三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据F=pS知,三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F丙圆柱体都放在水平地面,则自身的重力等于压力,所以G甲<G乙=G丙据得m甲<m乙=m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C【详解】由图可知,正方体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则水平切去相同高度后,甲的高度仍然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由题意知,切去后剩余部分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则由公式p=gh可知甲乙由于切去的部分高度相同,且甲乙,根据p=gh可知,切去部分的压强p甲p乙由此可得p甲+P甲p乙+p乙即p甲p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D【详解】A根据甲乙对比可知,接触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A错误;B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由图可知,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等于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故B错误;C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等于小桌重力与砝码重力的和,要大于小桌的重力,小桌所受的重力和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丙图中砝码对小桌压力虽然小于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但砝码与小桌的受力面积要小于小桌和海绵的受力面积,根据可知,砝码对小桌压强可能大于小桌对海绵压强,故D正确。故选D。9、B【详解】A河水密度增大后,根据知,深度相同时,产生的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故A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知,在人体能承受的压强一定时,河水密度增大,潜水员可下潜的深度减小,故B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C假如河水的密度增大,由和可知,体积相同时,河水的密度增大,河水的质量增大,重力增大,所以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故C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D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故可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详解】A晴天大气压比阴雨天高,即阴雨天时瓶外的大气压小于晴天时瓶外的大气压,根据可知,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升高,故A错误;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液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C压强差一定时,液面的高度差应该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管的粗细而发生改变,故C错误;DA管液面上升时,说明内部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即外界大气压减小,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 【详解】12固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固体的重力,所以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B浸没在液体中且沉在容器底(液体未溢出),则液体深度的变化量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为由因为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所以则容器内液体密度为2、减小压强 用滚动代替滑动 【详解】1自行车的鞍座设计成马鞍子形状的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2自行车的转动部分装上轴承,即许多小滚珠,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3、机械 电 摩擦 内 减小 【详解】(1)12列车由于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2)34列车实施机械刹车,利用刹车片与车轴之间产生的摩擦使列车减速,此时列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5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增大,使列车周围的压强减小,所以在轻轨铁路两边3m以内建有隔离墙,避免当有列车经过时,人和物体被压入轨道而发生危险。4、量筒 相同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定量 【详解】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2“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多次实验目的都是找到普遍规律,它们的目的是相同的。3由图像可知,深度增大几倍,对应的液体压强增大几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可以得到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4由图可知,液体压强和对应深度的比值为保持不变,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存在着定量关系。5、马德堡半球 连通器 【详解】1首先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量出了大气压的大小。2由于塑料长管中装有水,两管两端开口,并且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征,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静止时,两管的液面是相平的。可以用来检查操场是否水平。三、计算题1、(1)2000Pa;(2)选用质量小的木板;900Pa。【详解】解:(1)长方体的体积V=Sh=0.01m2×0.2m=0.002m3长方体的质量m=V=1×103kg/m3×0.002m3=2kg长方体的重力G=mg=2kg×10N/kg=20N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20N受力面积S=0.01m2,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将长方体放在平板上,由于木板和铁板的底面积相同,即受力面积相同,为了尽可能减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用质量小的木板,木板重力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小。长方体底部垫上木板后水平地面所受压力F=G=G+G木板=20N+Vg=20N+0.5×103kg/m3×0.02m2×0.02m×10N/kg=22N水平地面所受压强水平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p=p-p=2000Pa-1100Pa=900Pa答:(1)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00Pa;(2)为了尽可能减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用质量小的木板;长方体底部垫上木板前后水平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900Pa。2、(1)210N;(2)4.3m/s;(3)30N【详解】解:(1)由得,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因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与自行车的重力之和,所以(2)由图知自行车匀速,故行驶的路程小明在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所以通过的路程自行车在内的平均速度(3)由图像可知,自行车在第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在第自行车的动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自行车所受的摩擦阻力答:(1)自行车的重力为210N;(2)自行车在内的平均速度是;(3)自行车在第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30N。3、(1)5t;(2)2×105Pa;(3)15N【详解】解:(1)水的最大质量m水=水V水=1.0×103kg/m3×5m3=5×103kg=5t(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总g=(5×103kg+5×103kg)×10N/kg=1×105N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3)水对罐底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3×10N/kg×1.5m=1.5×104Pa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F压=p水S喷水口=1.5×104Pa×10×10-4m2=15N答:(1)该车最多能装5吨水;(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是2×105Pa;(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是15N。4、58.8N; 2.94×103Pa【详解】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gh1×103kg/m3×9.8N/kg×0.3m2.94×103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2.94×103Pa×0.02m258.8N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58.8N,压强为2.94×103Pa。5、 C 【详解】正方体实心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根据可得由于B的底面积大于A的底面积,如果选B,则B对A的压强的受力面积和A对地面压强的受力面积都为A的底面积,而B对A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与B的总重力,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不同压强肯定不同,故不可能选B。故选C。当选C时,根据题意,则有C对A的压强和A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因为,所以即所以。四、实验探究1、小于 小于 【详解】1由图可知此时大气压强为750mm水银柱;玻璃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产生的所压与管内水银柱压强的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即750mm水银柱压强,此时,管内水银柱高度小于750mm。2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上时,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则水银柱的高度将变小,水银柱的高度将小于750mm。2、相平 深度 探头方向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A 13.5 【详解】(1)1图甲中的U形管相当于一连通器,液体不流动时,两侧的液面高度相同。(2)23如图乙所示,如果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是否与压强方向有关,他应当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朝向,即探头方向,比较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3)4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4)5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根据可知,深度相同,则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相同,为了表示相同的压强,U形管内装入液体密度越小,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故A符合题意。(5)6形管中所受到的压强则由可得,金属盒探头在水中所处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