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专项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资源ID:30726611
资源大小:798.15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专项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则B901.5°C过六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4条对角线D疫情防控期间,要掌握进入校园人员的体温是否正常,可采用抽样调查2、下面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如图,以O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别交于A、B两点,再分别以A、B为圆心,以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分别连接、,则四边形一定是( )A梯形B菱形C矩形D正方形4、下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5、下列图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6、下列测量方案中,能确定四边形门框为矩形的是( )A测量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C测量对角线是否相等D测量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是否都相等7、如图,四边形ABCD中,A=60°,AD=2,AB=3,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 )ABCD8、一个多边形纸片剪去一个内角后,得到一个内角和为2340°的新多边形,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A14或15或16B15或16或17C15或16D16或179、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AF为折痕,点B、D折叠后的对应点分别为、,若10°,则EAF的度数为()A40°B45°C50°D55°10、如图,M、N分别是正五边形ABCDE的边BC、CD上的点,且BM=CN,AM交BN于点P,则APN的度数是( )A120°B118°C110°D108°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两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_2、如图,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EF若AF5,BF3,则AC的长为 _3、如图,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正方形绕点旋转过程中分别交,于点,则四边形的面积为_4、若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则_5、判断:(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_)(2)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1,矩形ABCD中,AB9,AD12,点G在CD上,且DG5,点P从点B出发,以1单位每秒的速度在BC边上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1)APG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34时x的值;(2)在点P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使APGP的时刻?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M,N分别是AP、PG的中点,在点P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所扫过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并直接写出它的面积 2、问题背景: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如图(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然后运用类似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任务要求:(1)请你从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上由点向点出发,速度为每秒;点在边上,同时由点向点运动,速度为每秒当点运动到点时,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设运动时间为秒(1)当为何值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设四边形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为何值时,四边形的面积是四边形的面积的四分之三?求出此时的度数(4)连接,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中,ADAB,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EFAB交BC于点E(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2)若AB=5,AE=6,的面积为36,求DF的长5、如图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图,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影(1)请在下面三个网格图中分别涂上一个三角形,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3个图形中所涂三角形不同);(2)在两个网格图中分别涂上一个三角形,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2个图形中所涂三角形不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判断A,由 可判断B,由过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作条对角线可判断C,由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可判断D,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若,则故A不符合题意;90故B符合题意;过六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3条对角线,故C不符合题意;疫情防控期间,要掌握进入校园人员的体温是否正常,事关重大,一定采用全面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角度的换算,多边形的对角线问题,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掌握以上基础知识是解本题的关键.2、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则此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固定点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则称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固定的点叫对称中心;理解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然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四边形是菱形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判定定理:四条边都相等四边形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B【分析】由题意依据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C、D都是轴对称图形,只有B选项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注意掌握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5、B【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注意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6、D【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才是矩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不符合题意;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才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是矩形,选项C不符合题意;D、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矩形的判定定理7、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EF=DN,从而可知DN最大时,EF最大,因为N与B重合时DN最大,此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DN,从而求得EF的最大值 连接DB,过点D作DHAB交AB于点H,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ED=EM,MF=FN, EF=DN, DN最大时,EF最大, N与B重合时DN=DB最大,在RtADH中, A=60° AH=2×=1,DH=,BH=ABAH=31=2, DB=, EFmax=DB=, EF的最大值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中位线求得EF=DN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由题意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先求出新多边形的边数,然后再根据截去一个角的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详解】解:设新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2340°,解得:n=15,若截去一个角后边数增加1,则原多边形边数为14,若截去一个角后边数不变,则原多边形边数为15,若截去一个角后边数减少1,则原多边形边数为16,所以多边形的边数可以为14,15或1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n为边数)是解题的关键9、A【分析】可以设EAD,FAB,根据折叠可得DAFDAF,BAEBAE,用,表示DAF10°+,BAE10°+,根据四边形ABCD是矩形,利用DAB90°,列方程10°+10°+10°+90°,求出+30°即可求解【详解】解:设EAD,FAB,根据折叠性质可知:DAFDAF,BAEBAE,BAD10°,DAF10°+,BAE10°+,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10°+10°+10°+90°,+30°,EAFBAD+DAE+FAB,10°+,10°+30°,40°则EAF的度数为40°故选:A【点睛】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10、D【分析】由五边形的性质得出AB=BC,ABM=C,证明ABMBCN,得出BAM=CBN,由BAM+ABP=APN,即可得出APN=ABC,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五边形ABCDE为正五边形,AB=BC,ABM=C,在ABM和BCN中,ABMBCN(SAS),BAM=CBN,BAM+ABP=APN,CBN+ABP=APN=ABC= APN的度数为10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五边形的形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分析】根据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则内角和是720°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得到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根据题意,得(n2)180360×2,解得:n6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及外角和,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求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2、【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CFAF5,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90°,AF5,BF3,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EFCFAF5,BCBF+CF8,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3、4【分析】过点O作OGAB,垂足为G,过点O作OHBC,垂足为H,把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正方形OGBH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详解】如图,过点O作OGAB,垂足为G,过点O作OHBC,垂足为H,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O,OA=OC,ABC=90°,AB=BC,OGBC,OHAB,四边形OGBH是矩形,OG=OH=,GOH=90°,=4,FOH+FOG=90°,EOG+FOG=90°,FOH=EOG,OGE=OHF=90°,OG=OH,OGEOHF,=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全等与性质,补形法计算面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灵活运用补形法计算面积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的对称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5、×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y=-2.5x+54,x=8;(2)存在,x=6;(3)平行四边形;15【分析】(1)PB=x,PC=12-x,然后依据APG的面积=矩形的面积-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将y=34代入函数关系式可求得x的值;(2)先依据勾股定理求得PA、PG、AG的长,然后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从而可求得x的值;(3)确定出点P分别与点B和点C重合时,点M、N的位置,然后依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明M1M2N1N2,N1N2=M1M2,从而可判断出MN扫过区域的形状,然后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BCD为矩形,DC=AB=9,AD=BC=12DG=5,GC=4PB=x,PC=12-x,y=9×12-×9×x-×4×(12-x)-×5×12,整理得:y=-2.5x+54当y=34时,-2.5x+54=34,解得x=8;(2)存在PB=x,PC=12-x,AD=12,DG=5,PA2=AB2+BP2=81+x2,PG2=PC2+GC2=(12-x)2+16,AG2=AD2+DG2=169当AG2=AP2+PG2时,APPG,81+x2+(12-x)2+16=169,整理得:x2-12x+36=0,配方得:(x-6)2=0,解得:x=6;(3)如图所示:当点P与点B重合时,点M位于M1处,点N位于点N1处,M1为AB的中点,点N1位GB的中点当点P与点C重合时,点M位于M2处,点N位于点N2处,M2为AC的中点,点N2位CG的中点M1M2BC,M1M2=BC,N1N2BC,N1N2=BCM1M2N1N2,N1N2=M1M2四边形M1M2N2N1为平行四边形MN扫过的区域为平行四边形S=BC(AB-CG)=6×2.5=15,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画出MN扫过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1)选或或,证明见详解;(2)当时,结论成立;当时,还成立,证明见详解【分析】(1)命题,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命题,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命题,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2)根据(1)中三个命题的结果,得出相应规律,即可得解;连接B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得:, ,利用各角之间的关系及等量代换可得:, ,继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即可得出证明【详解】解:(1)如选命题,证明:如图所示: , , , ,在 与CAN中, , ; 如选命题,证明:如图所示: , , , ,在 与CDN中, , ;如选命题,证明:如图所示: , , , ,在 与CDN中, , ;(2)根据(1)中规律可得:当时,结论成立;答:当时,成立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CE,在和中, , , , , , ,又 , ,在和中, ,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正多边形的内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理解题意,结合相应图形证明是解题关键3、(1);(2)yS四边形ABPQ2t32(0t8);(3)t8,;(4)当t4或 或时,为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QBP建立方程求解即可;(2)先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AE,再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3)利用面积关系求出t,即可求出DQ,进而判断出DQPQ,即可得出结论;(4)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腰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在平行四边形中,由运动知,AQ16t,BP2t,四边形ABPQ为平行四边形,AQBP,16t2tt,即:ts时,四边形ABPQ是平行四边形;(2)过点A作AEBC于E,如图,在RtABE中,B30°,AB8,AE4,由运动知,BP2t,DQt,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16,AQ16t,yS四边形ABPQ(BPAQ)AE(2t16t)×42t32(0t8);(3)由(2)知,AE4,BC16,S四边形ABCD16×464,由(2)知,yS四边形ABPQ2t32(0t8),四边形ABPQ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四分之三2t32×64,t8;如图,当t8时,点P和点C重合,DQ8,CDAB8,DPDQ,DQCDPQ,DB30°,DQP75°;(4)当ABBP时,BP8,即2t8,t4;当APBP时,如图,B30°,过P作PM垂直于AB,垂足为点M,BM4,解得:BP,2t,t当ABAP时,同(2)的方法得,BP,2t,t所以,当t4或 或时,ABP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1)的关键是利用AQBP建立方程,解(2)的关键是求出梯形的高,解(3)的关键是求出t,解(4)的关键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4、(1)见解析;(2)2.5【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说明ABF=AFB、可得AB=AF,同理可得AB=AF,再由AFBE可得四边形ABEF是菱形;(2)过A作AHBE垂足为E,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O=EO、BO=FO,AF=EF=AB=5,AEBF,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O的长,进而可得AE长,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AH的长,然后根据ABCD的面积公式求出AD,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解答【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即AF/BEFBE=AFB,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ABF=EBF,ABF=AFB,AB=AF,又AB/EF,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AB=AF,四边形ABEF是菱形;(2)如图:过A作AHBE垂足为H,四边形ABCD是菱形,AO=EO,BO=FO,AF=AB=5,AEBF,AE=6,AO=3,BO= BF=8,S菱形ABEF=AE·BF=×8×6=24,BE·AH=24,AH=;S平行四边形ABCD=BC·AH=36,BC=平行四边形ABCDAD=BC=FD=AD-AF=-5=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面积的问题,灵活利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5、(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2)直接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都是轴对称图形;(2)如图所示: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利用旋转设计图案,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