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30727211       资源大小:96.9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做法符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理念的是A用未达标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B保护环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D用煤代替天然气以降低酸雨危害2、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金银铜牌B陶瓷餐具C塑料水瓶D纯棉毛巾3、归纳总结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单质:Ne 、Zn、 C60B还原性:H2 、CO、 CC可燃性:S 、CH4 、O2D地壳前三位元素:O 、 Si、 Al4、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下方B家庭中用煮沸水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养鱼池用水泵将水喷向空中是为了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度D硫酸铜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通常在铁制容器中配制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C潮汐能、氢能、天然气、核能均属新能源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和氧气的混合气6、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A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D利用太阳能发电7、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1)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3)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ABCD8、化学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A研制农药防治病虫害B研制新冠疫苗C新型防火材料的研制D神舟十三号飞船飞行轨道的设定9、下列对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能源B化学与材料煤、石油等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风能、氢能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玻璃、塑料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Fe2O3,、CuO属于合金C化学与人体健康D化学与环境保护长期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摄入某些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严禁焚烧秸秆可减少空气污染使用光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AABBCCDD10、以下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B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 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CO2 排放,实现 CO2“零排放”。(1)“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是 CO2 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_。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填字母)。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焚烧(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 CO2。绿色植物通过_吸收 CO2。风化的岩石如CaCO3 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 CO2 和H2O 转化为 Ca(HCO3)2,该转化的反应类型是_;其中 1mol Ca(HCO3)2 中约含氢原子_个,含钙元素的质量_g。(3)“碳”利用。将 CO2 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 CO2 和H2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 C2H6O和水,参加反应的 CO2 和H2 的物质的量比为_。2、当前,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布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疾控专家强调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定期消毒等,人们在出门前、回家后可使用75%的乙醇溶液等消毒液对手部、衣物进行消毒。在使用75%乙醇进行消毒过程中,室内禁止大面积喷洒式消毒方式,要防止空气中浓度超过3%而发生火灾,如果喷洒浓度达到3%,衣服静电就可能引起燃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俗称酒精,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除了适当的节省石油资源,还有一个优点:_。(3)乙醇可以通过高梁、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属于可再生资源。我们现在更多的在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如:_。(写一个即可)3、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属于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你写出一种新能源:_。4、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全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该物质是_。(填名称)(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为_。(4)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B(OH)3中B的化合价为_。(5)“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大力植树造林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3)地球表面最多的氧化物是_;(4)最清洁的燃料是_;(5)能除去异味或色的物质是_;(6)自来水生产中的消毒剂是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_)2、制造船体使用的新材料玻璃钢属于合金(_)3、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_)4、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食品保鲜膜(_)5、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制品和羊毛制品(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甲烷(C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2、 “洗衣凝珠”是由一层薄膜包裹洗衣液制成的新型洗涤产品,该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可溶于水的聚乙烯醇(PVA)塑料。(1)PVA塑料属于_(填“合金”或“有机合成材料”)。(2)醋酸是合成PVA的原料之一,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计算式为_。3、某纯净物X 32g在160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O2 CO2 + 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2)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 (写出计算过程)4、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煤、石油和_通常成为化石燃料,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2)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CO2、SO2、NO2、CO等气体和粉尘,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是_,能形成酸雨的是_(只写出一种)。(3)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根据化学方程式,试计算4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5、日前武汉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填“大”或“小”)(2)若完全燃烧3.2 g甲烷,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CH4,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小组对此展开探究。(提示: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猜想)由此推测生成物中一定有H2O,可能有的气体CO2、CO、CO2、CO。(实验探究)该小组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1)若猜想成立,则该实验中有_的现象。(2)若混合气体中有CO,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文提出:从环保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部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成了一个可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铜不与稀硫酸反应)。(1)若要用该装置制取氢气,在试管内的铜丝上方应盛放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该装置除了变废为宝外,还有什么优点?_。(3)制备气体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用未达标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废水中的污物污染水体,选项错误;B、现阶段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选项错误;C、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有害气体与烟尘的排放量,能够减缓空气污染,选项正确;D、用煤代替天然气会产生定律的有害气体与烟尘,其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产生,选项错误,故选C。2、C【详解】A、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Ne、 Zn 、C60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且是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A选项正确;B、H2、 CO 、C都有还原性,故B选项正确;C、S 和CH4有可燃性,O2没有可燃性,故C选项错误;D、地壳中元素含量占前五种的为O、Si 、Al、Fe、Ca,故D选项正确;故选C。4、B【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不符合题意;B、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符合题意;C、养鱼池用水泵将水喷向空中是为了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不能增加溶解度,不符合题意;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详解】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充分燃烧,进而能够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选项正确;B、点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放出热量,所以该反应是一个放出热量的反应,选项错误;C、潮汐能、氢能、核能均属新能源,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选项错误;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中含有氧气和可燃气体,但不一定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选项错误,故选A。6、C【详解】A、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错误;D、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答案:C。7、D【详解】三种气体的制取原理都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选项正确;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不可用排水法收集,选项错误;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氢气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错误;三种气体的制取原理都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即固液常温发生装置,选项正确,故选D。8、D【详解】A、研制农药防治病虫害,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等方面,与化学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B、研制新冠疫苗,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以及性质等方面,与化学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C、新型防火材料的研制,材料的研究是化学研究的范畴,与化学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D、神舟十三号飞船飞行轨道的设定是物体运动,属于物理研究的范畴,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C【详解】A. 煤、石油等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错误;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故正确;风能、氢能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故正确,故选项不完全正确;B. 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故正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Fe2O3、CuO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错误,故选项不完全正确;C. 长期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故正确;摄入某些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故正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所以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故正确,故选项完全正确;D. 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污染,故错误;严禁焚烧秸秆可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使用光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故选项不完全正确。故选:C。10、A【详解】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反应后固体中的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选项A正确;B、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故开始压强变大,冷却后,由于消耗了氧气,故压强又会变小,选项B错误;C、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开始反应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选项C错误;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个甲烷分子与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容器内的分子总数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1) 天然气 bc (2) 光合作用 化合反应 1.204×1024 40 (3)1:3【分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a、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停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d、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c;(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1mol Ca(HCO3)2 中约含氢原子的个数为:1mol×2×6.02×1023=1.204×1024;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mol×40g/mol=40g;(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一定条件C2H6O+3H2O,故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6=1:3。2、(1)(2)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3)煤(或石油、或天然气)【分析】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燃烧主要造成空气污染等。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1)乙醇(C2H5OH)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2)乙醇比汽油更容易完全燃烧,且不会生成氮的氧化物等,故乙醇汽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3)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点睛】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以及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和炭粒、尘粒等。3、 石油 不可再生 风能、太阳能 4、(1)二氧化碳(2)不可再生(3)分子间有间隔(4) H2O +3 (5)C【分析】(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该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2)化石燃料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3)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填:分子间有间隔。(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有2个硼原子,反应后有2个硼原子、6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所以6个X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在化合物中,氢氧根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B(OH)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填:H2O;+3(或+3价)。(5)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该说法正确,选项A不合题意;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该说法正确,选项B不合题意;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说法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1)Ca(2)N2(3)H2O(4)H2(5)C(6)Cl2【分析】(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故填:Ca。(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N2。(3)地球表面最多的氧化物是水,故填:H2O。(4)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任何污染,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故填:H2。(5)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或色的物质是活性炭,故填:C。(6)自来水生产中的消毒剂是氯气,故填:Cl2。三、判断题1、正确【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 【详解】2、错误【详解】制造船体使用的新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错误。【点睛】3、正确【详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4、错误【详解】聚氯乙烯有毒不能做食品保鲜膜,故错误。【点睛】5、错误【详解】蚕丝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所以灼烧均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错误。四、计算题1、解:设需要甲烷的质量为x解得:x=8g答: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8g。【分析】根据题目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详解】见答案。【点睛】2、(1)有机合成材料;(2)【详解】(1)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PV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有机合成材料(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计算式为;故填:3、(1)CH4 (2)88g【详解】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首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O2 CO2+2H2O,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0、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H4;(2)根据化学方程式CH4+ 2O2 CO2 + 2H2O可知,CH4与O2的质量比是16:64,可知反应时氧气过量。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H4+ 2O2 CO2 + 2H2O16 4432g x x=88g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4、(1)天然气;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2)CO2;SO2或NO2(3)36g【详解】(1)煤、石油和 天然气通常称为化石燃料。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转化越彻底,所以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2)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是CO2;SO2和NO2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和硝酸,所以能形成酸雨的是 SO2或NO2;(3)设:4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x。2H2+O22H2O4 364g x x36g。5、(1)大(2)12.8g解:设需要氧气质量为x。 x=12.8g答:需要氧气质量12.8g。【详解】(1)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说明氧气不足,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调大,故填:大。(2)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 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红 未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探究:(1)若猜想成立,则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B能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除尽,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为: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红;(2)D中发生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2、锌粒 Zn +H2SO4=ZnSO4+ H2 通过“浸入”或“提起”的操作,可使反应进行或停止 关闭开关,将装置浸入水中,若水不能全部进入试管中,则气密性好 【详解】(1)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发生反应,所以在试管内的铜丝上方应盛放锌粒。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 +H2SO4=ZnSO4+ H2 。(2)该装置除了变废为宝外,还可以上下移动,故还具备的优点是:通过“浸入”或“提起”的操作,可使反应进行或停止。(3)根据试管底部有小孔的特点,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关闭开关,将装置浸入水中,若水不能全部进入试管中,则气密性好。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