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解析练习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30740642
资源大小:385.6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解析练习题(无超纲).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不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 )A先天性聋哑B苯丙酮尿症C先天性愚型病D艾滋病2、下面能正确描述图家蚕变态发育先后顺序的是( )ABCD3、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B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变异的特性,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的特性D植物的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成活的原理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4、下面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基因型相同,性状就一定相同B只要性状相同,基因型就一定相同C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显性性状D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组成和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5、甲品种水蜜桃的基因型为Dd,乙品种毛桃子的基因型为dd。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进行自花传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存活率,嫁接时应将甲的砧木和乙的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该过程既体现了无性生殖又体现了有性生殖C乙树上所结果实的口味是水蜜桃味道,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D该枝条自花传粉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6、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地层中生物化石按照一定顺序出现D地层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历程7、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B是蛋白质C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的数量全部为23对8、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将永远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请你分析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A环境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9、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卵的胎盘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B植物的嫁接、压条、扦插属于无性生殖C青蛙的受精过程在体内完成,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D家蚕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10、要将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的苹果、梨、桃等果树尽快培育成优质品种,最合理的措施应是进行 ( )A果枝嫁接B果枝扦插C种子繁殖D全部换栽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_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2、人的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其中XY表示_性,XX表示_性。3、家蚕的幼虫身体柔软,主要以_为食,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蛹不吃不动,羽化后的成虫叫_,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变态。4、我国婚姻法规定:_血亲和三代以内的 _之间禁止结婚。堂兄妹属于 _血亲,近亲婚配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_。5、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转基因技术和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_)2、构成人体的细胞形态不同,染色体数目也不相同。(_)3、中生代,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它们都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_)4、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遗传现象。(_)5、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在后代中不变,后代的性状与亲代相比,也是不变的。(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将矿泉水瓶盖钻一孔,用热熔胶将一小管连接,小管顶部密封,小管内仅留两粒小珠的位置,顶部位置将一粒白色小珠(A)固定。将一样大小的50粒蓝色小珠(B)以及50粒白色小珠(C)装入水瓶中,盖上瓶盖,混合均匀。每次摇匀,将瓶盖朝下,将会有一粒珠子进入小管中,与白色小珠(A)结合,连续进行重复实验100次,观察,并记录不同颜色小珠进入小管的次数。请回答如下问题:结合次数蓝色B珠进入小管的次数白色C珠进入小管的次数白色A珠4852(1)此实验为_实验。(2)其中白色A珠表示_。蓝色B珠表示_。(3)男女性别在形成_时已经决定,取决于_。2、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活动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的上、中、下各层分别取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1)该小组使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获取样品,这也是_取样的一种方式。(2)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请在表格的“一”处填写以完善表格。甲品种花生_长轴长度(毫米)1214161822242628样品个数2420432052平均值_毫米24毫米(3)请将表中的平均值在图中转换成柱形图。_(4)实验分析: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一方面是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平均值存在变异,这是由于_的不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也存在变异,说明不同个体受_变化的影响,也会产生变异。3、果皮色泽是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葡萄果实的颜色是花青苷(细胞内的一种色素)在果皮中积累造成的。花青苷含量越高葡萄果实颜色越深。某研究小组在葡萄果皮转色初期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处理葡萄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葡萄果皮的颜色是由_控制的,农业生产上可通过_生殖来保持葡萄的优良性状。(2)本实验中,为了控制无关变量,在葡萄果皮转色初期选择的葡萄果穗必须是_。实验中清水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寒假里小丽和小霞同学在养鸡场参观并进行社会实践时对小鸡的孵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们把18枚同一品种大小和产出时间都基本相同的鸡受精卵平均分成三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组别甲乙丙实验步骤1用消毒过的注射器将无菌水注满鸡卵钝端的气室然后用胶水将针眼封闭用胶水涂满卵壳表面不作任何处理实验步骤2将以上三组鸡卵同时放入孵化箱中人工解化21天左右统计化率请回答:(1)孵化箱为鸡卵孵化所提供的主要环境条件是适宜的_。(2)丙组与甲组对照探究的问题是空气会影响鸡卵的孵化率吗?丙组与乙组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3)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孵化率最高的一组是_。(4)实验前她们对鸡卵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如图所示:观察鸡卵的正确顺序应该是_(选填:先外形后结构;先结构后外形)鸡卵孵化时不需要人为地为胚胎提供水和营养物质是因为 _和 _中含有丰富的水和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利用。-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详解】A先天性聋哑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B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致使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化为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引起的疾病,B不符合题意。C先天性愚型病又称21三体综合征(21-Trisomy,)和唐氏综合征,是在人体首先被描述的染色体畸变,也是最常见先天性愚形患者的常染色体疾病,C不符合题意。D艾滋病属于传染病,不是遗传病,D符合题意;故选D。2、A【分析】题图中:受精卵,成虫,蛹,幼虫。【详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故选A。3、C【分析】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详解】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B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B正确。C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C错误。D植物的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D正确。故选C。4、D【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不能控制生物的全部性状,还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详解】A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但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基因组成相同,则性状不一定相同,A错误。B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B错误。C显性性状的基因表现型有纯合体和杂合体,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一定的纯合体,只有纯合体才能稳定遗传,因此能够稳定遗传的一定的隐性性状,C错误。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不能控制生物的全部性状,还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D。5、B【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详解】A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甲是接穗、乙是砧木,嫁接时需让甲与乙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嫁接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错误。B嫁接属于无性生殖,传粉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C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乙树上所结果实的口味是毛桃味道。将甲(Dd)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进行自花传粉”,甲(Dd)自花传粉,胚的基因型应该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Dd和dd,C错误。D该枝条自花传粉后,受精卵发育成胚,D错误。故选B。6、B【分析】化石的概念: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规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不同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结构差别较大。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地球上各种生物并非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而是有早有晚,它们有的一直繁衍下来,有的却灭绝了。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出现。在最早形成的地层中没有发现生物化石,说明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详解】A由分析可知,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A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是唯一证据,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系列也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B错误。C由分析可知,地层中生物化石按照一定顺序出现,C正确。D由分析可知,地层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历程,D正确。故选B。7、D【分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详解】A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A不符合题意。B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C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C不符合题意。D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但生殖细胞中只有23条染色体,红细胞中没有染色体,D符合题意。故选D。8、C【分析】(1)人工选择育种 通过生物繁殖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不断从中选择、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从而产生具有优良性状新品种的方法,叫作人工选择培育,如家畜、家禽的培育。(2)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作杂交育种,如杂交水稻的培育。(3)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这种育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如太空椒的培育。 【详解】由分析可知,杂交水稻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是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获得杂种优势品种,这是利用基因的多样性。故选C。9、B【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详解】A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所以,鸟卵的胚盘(不是胎盘)含有细胞核,受精后,将来才可能发育成雏鸟,A错误。B植物的嫁接、压条、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都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C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D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是有性生殖,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故选B。10、A【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详解】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将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的苹果、梨等果树尽快培育成优质品种,最合理的措施应是进行嫁接,接穗选择产量高、品质较佳的果树,这样可以帮助尽快的更新果木的品种,A符合题意。B果枝,顾名思义是开花结果的枝。用来作为插扦的插穗选择果枝,这样成活后品种变异几率小,B不符合题意。C种子繁殖法即有性繁殖法,就是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结成种子来繁殖后代,后代变异较大,但周期较长,C不符合题意。D全部换栽,一是成本增加,二是结果周期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染色体【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2、男 女 【详解】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与性别无关,称为常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3、桑叶 蚕蛾 完全 【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在幼虫期间,蚕吃桑叶经过4次蜕皮后就吐丝结茧化蛹,蛹在茧内羽化成蛾。【详解】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在茧内不吃不动,经过十多天羽化成蚕蛾。4、直系 旁系血亲 旁系 提高 【分析】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详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堂兄妹属于旁系血亲,他们之间的婚配属于近亲结婚,这样的婚配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提高。5、克隆技术【分析】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详解】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由于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就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因此隐性性状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故题干说法错误。2、错误【详解】构成人体的细胞,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如正常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染色体是12对,因此,同种类的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相同的。故题干说法错误。3、正确【详解】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故正确。4、错误【分析】遗传现象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现象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详解】“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故此题说法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概念。5、错误【详解】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基因)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基因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后代的基因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在后代中不变,但是由于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因此后代的性状与亲代相比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故此题说法不正确。四、实验探究1、(1)模拟(2) 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含Y染色体的精子 (3) 受精卵 卵细胞与何种精子的结合 【分析】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因此,将样大小的50粒蓝色小珠(B)以及50粒白色小珠(C)代表的是父亲的精子,所以此实验为模拟实验。(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用蓝色小珠模拟表示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色小珠表示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组合形成受精卵,如果两粒白色小珠,表示所生“孩子”为女孩(XX);如果一粒白色小珠、一粒蓝色小珠,表示所生“孩子”为男孩(XY)。(3)人体的性别遗传图如下所示:分析可知,受精时,如果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XX就发育成女孩;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XY就发育成男孩。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因此人类的性别取决于卵细胞与何种精子的结合。2、随机 乙品种花生 15或16或157 遗传物质或基因 环境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详解】(1)该小组使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获取样品,这也是随机取样的一种方式,避免人为因素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本实验是探究花生长轴长度,测量长轴长度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表中的乙品种花生。甲品种花生长轴长度的平均值是(12×2+14×4+16×20+18×4)/3016毫米。(3)将表中的平均值在图中转换成柱形图,如图所示:(4)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亲代,亲代与子代这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一方面是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平均值存在变异,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或基因的不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另一方面是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也存在变异,说明不同个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会产生变异,但是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生物的变异类型。3、基因 无性 大小、形态、长势基本一致 清水处理葡萄果实,花青苷含量会增多 脱落酸能促进果皮中花青苷的积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脱落酸浓度增大,促进作用越大 【分析】(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详解】(1)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葡萄果皮的颜色是葡萄的性状,则葡萄果皮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无性生殖来保持葡萄的优良性状。(2)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量唯一才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因此除了实验变量外,无关变量都相同,则为了控制无关变量,在葡萄果皮转色初期选择的葡萄果穗必须是大小、形态、长势基本一致。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在清水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葡萄体内的花青苷会增加,则实验中清水组的实验结果说明清水处理葡萄果实,花青苷含量会增多。(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葡萄果穗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葡萄体内的花青苷都会增加,同时在相同时间上,脱落酸的浓度越大,体内的花青苷含量就越多,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脱落酸能促进果皮中花青苷的积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脱落酸浓度增大,促进作用越大。【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文内容理解对照实验。4、(1)温度(2)气孔会影响鸡卵的孵化率吗(3)丙组(4) 先外形后结构 卵白#卵黄 卵黄 【分析】图中的卵壳,气室,内层卵壳膜,外层卵壳膜,卵黄膜,卵白,卵黄,系带,胚盘。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卵壳膜有内外两层,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气室,卵壳膜起保护作用。(1)鸡卵孵化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孵化箱为鸡卵孵化所提供的主要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2)在做生物探究实验时,必须遵循变量唯一原则。表中甲与丙的变量是空气,探究的问题是空气会影响鸡卵的孵化率吗?丙与乙的变量是气孔,探究的问题是气孔会影响鸡卵的孵化率吗?(3)实验推测:丙组不做任何处理,是对照组,孵化率最高;甲组气室内注满了无菌水,乙把蛋壳表明涂满胶水,这样甲乙的鸡卵无法呼吸,所以孵化率最低。(4)观察鸡卵时,先观察外形再观察(内部)结构。据分析可见: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供胚胎发育的利用。所以,鸡卵孵化时不需要人为地为胚胎提供水和营养物质是因为卵白和卵黄中含有丰富的水和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