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docx
-
资源ID:30744478
资源大小:407.4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docx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C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D若1+290°,则1与2互余2、如图,AB24,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的长度是( )A12B15C18D203、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如果DOC28°,那么AOB的度数是()A118°B142°C152°D158°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ÐAOC=30°,OEAB,OF是ÐAOD的角平分线若射线OE,OF分C别以18°/s,3°/s的速度同时绕点O顺时针转动,当射线OE,OF重合时,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A8sB11sCsD13s5、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4倍,那么这个角为()A36°B30°C144°D150°6、如图,从A到B有4条路径,最短的路径是,理由是( )A因为是直的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间距离的定义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已知,过点作射线、,使、是的平分线,则的度数为( )AB或C或D8、周末小华从家出发,骑车去位于家南偏东35°方位的公园游玩,那么他准备回家时,他家位于公园的哪个方位()A北偏西55°B北偏西35°C南偏东55°D南偏西3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C若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D若,则点M为线段AB的中点10、如图,为直线上的一点,平分,则的度数为( )A20°B18°C60°D80°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到桌面上,若,则_°2、当时钟指向上午10点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度3、线段,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直线AB上,若,则CD_4、如图,AOB90°,OC是AOB里任意一条射线,OD,OE分别平分AOC,BOC,则DOE_5、计算: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O是原点,点A表示的有理数是,点B在数轴上,且满足(1)求出点B表示的有理数;(2)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C表示的有理数2、已知点C为线段上一动点,点D,E分别是线段和的中点(1)若线段,点C恰好是的中点,则线段_;(2)如图,若线段,求线段的长;(3)若线段的长为a,则线段的长为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已知线段AB,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且ACAB,若点D是BC的中点,AB12cm,求AD的长4、如图,点线段上,线段,点、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1)中计算的结果,设,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线段的长度吗?5、作图题:已知:如图,是由三条线段a,b,c首尾顺次相连而成的封闭图形(三角形),求作:线段DE,使DEbca-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判断A;根据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可以判断B;根据射线的表示方法即可判断C;根据余角的定义,可以判断D【详解】解: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若1+290°,则1与2互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余角的定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BC=AB,再求出AD,然后根据DB=AB-AD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B=24,点C为AB的中点,BC=AB=×24=12,AD:CB=1:3,AD=×12=4,DB=AB-AD=24-4=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线段中点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从图形中可看出AOC和DOB相加,再减去DOC即为所求【详解】解:AOCDOB90°,DOC28°,AOBAOC+DOBDOC90°+90°28°15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找到公共角DOC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设首次重合需要的时间为t秒,则OE比OF要多旋转120+75,由此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BOD=AOC=30,OEABEOD=EOB+BOD=90+30=120,AOD=180 - AOC=150OF平分AODEOD+DOF=120+75设OE、OF首次重合需要的时间为t秒,则由题意得:18t3t=120+75解得:t=13即射线OE,OF重合时,至少需要的时间是13秒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补角的含义,垂直的定义,角的和差运算,运用了方程思想来解决,本题的实质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5、A【分析】设这个角为 ,则它的补角为 ,根据“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4倍”,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这个角为 ,则它的补角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明确题意,准确得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D【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A到B有4条路径,最短的路径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考虑线段OC在角的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每一种情况都用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的定义求解,经计算结果为20°或40°【详解】解:当OC在AOB的内部时,如图所示: AOC20°,AOB100°,BOC100°20°80°,又OM是BOC的平分线,BOM40°;当OC在AOB的外部时,如图所示: AOC20°,AOB100°,BOC100°+20°120°,又OM是BOC的平分线,BOM60°;综合所述BOM的度数有两个,为60°或40°;故选:B【点睛】本题综合了角平分线定义和角的和差知识,重点掌握角的计算,难点是分类计算角的大小8、B【分析】根据描述作出草图,进而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方位角的表示方法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周末小华从家出发,骑车去位于家南偏东35°方位的公园游玩,那么他准备回家时,他家位于公园北偏西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掌握方位角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根据解方程、绝对值、线段的中点等知识,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若,则,原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若,则或,原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若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符合题意;D. 若,则点M为线段AB的中点,当A、B、M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点M不是线段AB的中点,原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方程、绝对值、线段的中点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熟记相关知识,准确进行判断10、A【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从而得到,再根据可得,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OC平分,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计算的知识点,运用好角的平分线这一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1、145.55【分析】由题意得,结合图形可得,据此求解即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正确利用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2、170【分析】由钟面角的意义可得:时针每分钟转 分针每分钟转 同时每一大格为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由钟面角的意义可得, BOC=COD=DOE=EOF=FOG=360°×=30°, AOB=, AOG=30°×5+20°=170°, 故答案为:170【点睛】本题考查钟面角,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钟面上时针每分钟转 分针每分钟转 同时每一大格为”3、6或12【分析】分当D在AB延长线上时和当D在BA延长线上时,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1所示,当D在AB延长线上时,C是AB的中点,AB=6,如图2所示,当D在BA延长线上时,C是AB的中点,AB=6,故答案为:6或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利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4、45°【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再由AOB=90°,得到AOC+BOC=90°,则DOE=DOC+EOC=【详解】解:OD,OE分别平分AOC,BOC,AOB=90°,AOC+BOC=90°,DOE=DOC+EOC=,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将度与度,分与分分别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正确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2)表示的数为:或【分析】(1)设对应的数为: 则 而 再列绝对值方程求解即可;(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表示时,当表示时,结合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设对应的数为: 则 而 , 解得: 所以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 (2)当表示时,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当表示时,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综上:表示的数为:或【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方程的应用,数轴上线段的中点对应的数,线段的倍分关系,掌握“数轴上线段的中点对应的数的表示”是解本题的关键.2、(1)5(2)(3)【分析】(1)根据题意分别求得,根据即可求解;(2)先求得,进而根据中点的性质求得,再根据即可求解;(3)根据(1)的方法求解即可【详解】(1),是的中点,点D,E分别是线段和的中点故答案为:(2),cm点D,E分别是线段和的中点(3),点D,E分别是线段和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相关的计算,掌握线段中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的长为【分析】先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即可得【详解】解:,点是的中点,答:的长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熟练掌握线段之间的运算关系是解题关键4、(1)MN9cm;(2)MN【分析】(1)根据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先求出MC、CN的长度,再利用MN=CM+CN即可求出MN的长度;(2)根据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可知CM=AC,CN=BC,再利用MN=CM+CN即可求出MN的长度【详解】解:(1)点、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84(cm),CNBC×105(cm)MN=MCCN4cm5cm9cm;(2)ACm,BCnMCm,CNnMN=MCCNmn即M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中点的有关计算,理解线段的中点这一概念,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关键5、见解析【分析】利用尺规作图解答,作射线DM,在射线上分别截取DQ=b,QF=c,FE=a,则DE= bca【详解】解:线段 DE即为所求【点睛】此题考查了尺规作图,正确掌握截取线段的方法及线段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