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定向攻克试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30755217
资源大小:256.4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定向攻克试题(无超纲).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和操作方法A铁铜加足量稀盐酸,过滤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C二氧化碳氯化氢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氯化钾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加热AABBCCDD2、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氯化钠和碳酸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C硫酸和醋酸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3、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CO2HCl气体NaOH溶液BNaNO3溶液Na2SO4溶液Ba(OH)2溶液CCOCO2通过灼热CuODCuOKNO3H2OAABBCCDD4、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不正确的是A化学与生活B物质鉴别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洗涤剂去除油污,利用了乳化的原理用水可以鉴别硫酸铜和氯化钠用稀盐酸可以鉴别氧化铜和铁粉C实验安全D物质的用途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AABBCCDD5、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l-、Fe3+BK+、Ba2+CH+、DK+、Ba2+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高温充分煅烧B除去CuO中少量的C隔绝空气充分灼烧C鉴别氧气与氮气将带火星木条分别放入气体中,观察现象D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分别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AABBCCDD7、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A空气、氧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B铁粉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C双氧水和水加二氧化锰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AABBCCDD8、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K+、H+、Cl-、OH-BCu2+、K+、Cl-、CBa2+、DNa+、K+、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除杂操作方法ACO2气体CO气体通入O2点燃BKNO3固体NaCl固体水降温结晶CCO2气体HCl气体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DKNO3溶液KOH溶液适量的 CuSO4溶液过滤AABBCCDD10、在高海拔地区煮鸡蛋时,在水中加适量食盐,可使鸡蛋更容易煮熟。这是由于水中加了食盐以后,溶液A密度变大B凝固点下降C沸点升高D导电性增强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粗盐提纯的实验。(1)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_。(填字母序号)(2)图B中仪器a的名称是_;溶解过程玻璃棒的作用及达到的目的是_;过滤过程玻璃棒的作用是_;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及达到的目的是_,当出现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蒸发操作结束后,用_将固体转移到纸片上。2、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复兴号!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1)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_性;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_。(2)制造列车的材料有: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钢、高分子材料等。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3)列车轨道建设中常用铝和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铁单质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X2Fe,则X的化学式为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类型)反应。(4)某工厂废液中含有AgNO3、Cu(NO3)2两种溶液,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同时得到以下结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_。A图中纵坐标表示Cu(NO3)2的质量B在a点表示的溶液中加稀盐酸,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Cc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D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3、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1)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2)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_;(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_;(4)可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合物_。4、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省考察,在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1)黑龙江省盛产优质水稻,水稻生长期间需要施加氮肥,尿素是优良的有机氮肥,其化学式是_(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下图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3)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分为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除去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_。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1)写出实验A中的反应现象_。(2)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上述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NaCl;乙同学猜想:NaCl、CaCl2;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你的猜想:_。(交流讨论)你认为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工业上通过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现有12.5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理论上可以制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该溶液与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117g140g228.3g(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是多少?(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_。(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现有含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g;(2)求混合液中BaCl2的质量;(3)求该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一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1)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多少?(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在化学实验室,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发现盛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认为可能是 NaOH 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查阅资料)NaOH 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 CO2而变质,但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的 pH7.(提出问题)怎么检验一瓶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 NaOH 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从一瓶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 NaOH 溶液中,分别取等量溶液装入 A,B,C 三支试管,进行探究。向 A 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没有变质;向 B 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已经变质;向 C 试管中滴入 CaCl2溶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已经变质。(实验分析)(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 试管_B 试管_C 试管_(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一定发生的反应是_,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_(填 A,B,C)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有错误的原因_。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分组实验的废弃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并回收处理。小组同学将分组实验A、B两支试管中的废弃液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混合,观察到烧杯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资料)硫酸钠晶体用于化学和医药工业,水溶液呈中性。(假设)假设1: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假设2: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Fe2(SO4)3溶液;假设3: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Fe2(SO4)3、H2SO4;假设4: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讨论)你认为上述假设中_一定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方案及现象证明假设4成立,请补充完成下表实验。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假设4正确(处理)请你设计一个从上述滤液中回收硫酸钠晶体的方案_。3、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书)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假设)猜想: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_。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需要补做一个对比实验_。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拓展延伸)同学们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也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探究。 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他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证明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小杨用相同仪器,利用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稀硫酸也同样证明了两者能发生反应,其中试剂丙是_。 (反思交流)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变化等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有色试剂或者温度变化等手段,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通过检验生成物增加证明反应发生;_。4、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填试剂名称)。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性。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设计并进行实验(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填“正确”或“不正确”)。(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CO2体积/mL名称质量/g碳酸氢钠0.10V1碳酸钠0.10V2白色粉末aV1表中a=_;V1_V2(填“>”、“”或“=”)。分析并得出结论(5)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_ 。5、同学们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实验ABCDE(1)依据酸的性质,补齐缺少的物质X的类别_;写出图中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BaCl2猜想三:NaCl、BaCl2和Na2CO3猜想四: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请解释其错误的原因_;(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_猜想四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碳酸氢钠反应,再通过浓硫酸干燥,能除去杂质且不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符合题意;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原物质不得改变。除杂一般要遵守两个原则: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C【详解】A、氯化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碳酸是常见的酸,属于酸,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 OH 构成的,属于碱;硝酸钾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硫酸是由 H+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醋酸是由H+和醋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氧化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钙是由金属阳离子和 OH-构成的,属于碱,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不但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错。B: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除去了硫酸钠,引进了新杂质氢氧化钠。B错。C:灼热CuO与CO反应生成CO2,除去主体物质。C错。D:CuO不溶于水, KNO3溶于水。可加水用过滤法除去 KNO3。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4、A【详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说法错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去除油污,利用了乳化的原理,说法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B、将硫酸铜和氯化钠溶于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钠溶液呈无色,可以鉴别开,该说法正确;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变蓝色,稀盐酸与铁粉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浅绿色,可以鉴别开,选项B不符合题意;C、为了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该说法正确;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该说正确,选项C不符合题意;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该说法正确;利用氯化钠溶液的密度,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该说法正确,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分析】pH=11的溶液,显碱性,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色离子,离子之间相互不生成气体、沉淀和水。【详解】A、pH=11的溶液,显碱性,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且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故A不正确;B、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正确;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正确;D、pH=11的溶液,显碱性,氢氧根离子和三种离子相互之间不能生成气体、沉淀和水,不含有有色离子,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故D正确。故选D。6、B【详解】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可以得到纯净的氧化钙,正确。B、CuO和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铜,错误。C、将带火星木条分别放入气体中,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氮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正确。D、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入过氧化氢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放入水中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正确。故选B。【点睛】7、C【详解】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空气、氮气中均不复燃,无法区分。B、铁粉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无法区分。C、二氧化锰能催化双氧水中的过氧化氢分解,会产生大量气泡,放入水中无明显现象,可以区分。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均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无法区分。故选C。【点睛】8、D【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生成水,A组不能共存,故A错误;B、铜离子存在时溶液呈蓝色,不符题意,故B错误;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形成硫酸钡沉淀,C组不能共存,故C错误;D、四种离子的溶液均无颜色且可以共存,故D正确;故选D。9、B【详解】A、如果二氧化碳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一氧化碳不会发生燃烧,即通过点燃的方法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选项错误;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则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杂质,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选项正确;C、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因为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氯化氢的,且氯化氢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应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选项错误;D、氢氧化钾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B。10、C【详解】水中加入食盐后,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使鸡蛋更容易煮熟就是主要利用了沸点升高的原理。故选C。【点睛】二、填空题1、(1)CABD(2) 漏斗 搅拌,使粗盐充分溶解(或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引流 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滴飞溅 (或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较多固体时 玻璃棒 【解析】(1)粗盐提纯的过程为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图中的操作顺序应为CABD;(2)仪器a为漏斗;玻璃棒在溶解时的作用是搅拌,使粗盐充分溶解;过滤过程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过程,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滴飞溅;当观察到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水分;转移固体药品时应使用玻璃棒。2、(1) 导电 常温下不活泼 (2) 大 铝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3) Al2O3 置换反应 (4)C【分析】(1)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2)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制品耐腐蚀;(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Fe、O、Al的个数分别是2、3、2,生成物中含Fe、O、Al的个数分别是2、0、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3个O、2个Al,故X的化学式为:Al2O3;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4)金属活动性:ZnCuAg,故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a、由图可知,该物质一开始不变,后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图中纵坐标表示硝酸铜的质量,一开始锌与硝酸银反应,故硝酸铜的质量不变,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与硝酸铜反应,故硝酸铜的质量逐渐减小,最后锌完全反应,硝酸铜的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a点时,硝酸银还未完全反应,故加入稀盐酸,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c、c点时,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铜部分被置换,锌还未完全反应,故此时烧杯中有锌、铜、银三种金属单质,d点时,锌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铜过量,故此时烧杯中有银、铜两种金属单质,符合题意;d、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为银和铜的混合物,向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故选:C。3、(1)CaCO3(2)NaHCO3(3)H2(4)H2O2【分析】(1)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它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碳酸钙由钙离子、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所以可做建筑材料的盐碳酸钙,化学式CaCO3。(2)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化学式为:NaHCO3。(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化学式H2。(4)可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合物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根据要求本题选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点睛】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4、(1)CO(NH2)2(2) B C (3)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解析】(1)尿素是优良的有机氮肥,其化学式是CO(NH2)2;(2)正确的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用玻璃棒取待测液少许涂与其上进行检验,故填:B;把pH试纸润湿会使溶液被稀释导致数值不准确,故填:C;(3)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5、(1)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2)(3)(4) NaCl、Na2CO3 丙 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不可能含有HCl 【解析】(1)由图可知,A中的反应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A中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填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2)由图可知,B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2HCl=CaCl2+2H2O。(3)由图可知,C试管中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2HCl=2NaCl+H2O+CO2。(4)C试管中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再参加反应,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说明C试管中剩余碳酸钠,不含稀盐酸,碳酸钠与B试管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表明B试管中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剩余的碳酸钠与B试管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所得滤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可能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只有氯化钠,如果氯化钙剩余,则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钙,如碳酸钠剩余,则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故填NaCl、Na2CO3;几位同学的猜想,丙同学的形成不正确,故填丙;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C试管中剩余的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再与B试管中生成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即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不可能含有HCl,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不可能含有HCl。三、计算题1、解:设理论上可制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设理论上可制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吨。【详解】见答案。 2、(1)28.7g(2)解:设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10%答: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117g+140g-228.3g=28.7g;(2)见答案。3、(1)(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3g+100g-107.1g=2.2g解:设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y,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x=5.3gy=3.65gz=5.85g加入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为:100g×7.3%=7.3g大于3.65g,最后溶液pH显中性,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氢氧化钠。设白色粉末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m=4gn=5.85g5.3g+4g=9.3g,故该白色粉末中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含氯化钠;(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分析】(1)向粉末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说明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见答案;(3)见答案。4、(1)19.7(2)设: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为x答:混合液中BaCl2的质量为20.8g(3)设:和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该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解析】(1)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是19.7g(2)见答案(3)见答案5、(1)解:设100g废水中的CuSO4质量为x,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y。 ,x=3.2g,y=16g答: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3.2g。(2)解:设100g 废水中H2SO4的质量为z。 ,z=10.29g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答: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29%。【分析】废水中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产生沉淀,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此过程中有沉淀产生,滴加100g氢氧化钠溶液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此时硫酸铜完全反应。根据图示,反应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1.96g,由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可以求出100g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以及跟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因为与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共是100g,所以根据和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可以求出跟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再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00g废水中硫酸的质量,最后得出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1)见答案。(2)见答案。四、实验探究1、溶液变蓝色 生成气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 A 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均显碱性,都会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详解】(1)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 试管溶液变蓝色、B 试管生成气体、C 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2)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已经变质,则一定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可能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3)已知,碳酸钠溶液的 pH7,溶液显碱性;所以实验中,根据试管A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有错误的,原因是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均显碱性,都会使石蕊试液变蓝色。2、NaOH、Na2SO4 假设3 溶液中含有硫酸,红褐色沉淀就不可能产生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在滤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溶液呈中性,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详解】假设:A试管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钠,B试管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将分组实验A、B两支试管中的废弃液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混合,观察到烧杯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B试管中氢氧化钠过量,A烧杯中硫酸铁过量,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和硫酸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硫酸钠,如果硫酸铁过量,则溶质为硫酸钠、硫酸铁,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硫酸钠,故假设4: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OH、Na2SO4;讨论:假设3一定不合理,因为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不能共存,溶液中含有硫酸,红褐色沉淀就不可能产生;实验:结论为假设4正确,故溶质为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钠一定含有且呈中性,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质为硫酸钠、氢氧化钠;处理:上述滤液中含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可在滤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溶液呈中性,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 气球变大(变鼓)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 稀盐酸(或者氯化钙溶液等可与碳酸钠反应的物质) 有气体产生(或者有白色沉淀生成等) 硫酸铜溶液CuSO4溶液 通过检验反应物的减少(消失)证明反应发生 【详解】学生板书:澄清石灰水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所以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看到的现象是B中气球变大。(2)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气体也会减少。所以不严谨。化学方程式为。为消除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及溶于水产生的影响,可以设计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做对比。(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可以检验是否有碳酸根存在,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所以实验步骤可以是向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现象是有气体产生(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也可以是向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其他合理也可。拓展延伸: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要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应先向试管中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然后加入硫酸铜溶液看是否出现沉淀进行判断。所以试剂丙是硫酸铜溶液。反思交流:要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增加证明反应发生;通过检验反应物的减少证明反应发生(如拓展延伸中进行的实验)。【点睛】4、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 酸 不正确 0.10 > 根据表中CO2体积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的关系,实验与实验相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