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资源ID:30772192
资源大小:6.28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图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游戏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C池水变“浅”了D激光引导掘进方向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坐井观天”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3、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是()A甲图蜡烛透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像B乙图天文现象中的日食C丙图人在地面上的影子D丁图雨后天空中的彩虹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生活中使用透镜的实例是()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B放大镜把字“放大”C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凿壁偷光B海市蜃楼C猴子捞月D雨后彩虹6、如图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配备了新型全自动摄像测温告警系统,晨晨同学正在通过学校测温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B显示屏上出现晨晨的头像,说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C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告警系统会报警D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测出的7、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出“人能看到未点亮灯泡”的光路图是()ABCD8、在区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在巴南区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小瑶出门前想看看口罩的佩戴是否符合防疫规范,于是她站在距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如果小瑶向平面镜靠近0.2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小瑶在镜中的像将变大B小瑶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镜中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小瑶与镜中的像相距1.6m9、如图所示,为道路监控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将道路交通实况传输给监视器。道路车辆通过摄像头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看手机、电脑等屏幕,会用眼过度,容易得近现限。下列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丙和丁C甲和丁D丙和乙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m;若水位下降0.5m,则光斑B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在2021年达到了1500公斤,实现了袁老生前的愿望,稻米呈金灿灿的黄色是因为它只_(选填“吸收”或“反射”)黄光。丰收的喜悦让小明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3、如图所示是一种红外线夜视监控摄像头,其工作原理是:夜间摄像头周围的红外灯发出红外线照射物体,红外线经物体 _(选填“反射”或“折射”)后,被监控摄像头接收,形成图像。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若该摄像头可清晰拍摄距镜头16mm乃至较远处的物体,则镜头焦距_ mm。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了自然中的美景,在我们能看到的各种色光中,红、_和蓝称为光的三原色。日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多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_,它的成因是三棱镜对不同色光_的程度不同。5、雷雨天气,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由于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_(选填“大”或“小”);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m/s。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6s在地面接收到返回信号,根据此数据,计算出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2、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问:(1)镜中的像与他相距多少m?(2)若他再远离穿衣镜0.5m,镜中的像距离他多少m?(3)如果他以1m/s的速度靠近穿衣镜,以他的像为参照物,则他靠近穿衣镜的速度是多少m/s?3、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写出计算过程)4、人立于河边看对岸的一棵树AB在水中的像,当人离开河岸后退超过6m就不能看到整个树的像.已知人高EF=1. 5 m,河两岸都高出水面1 m,河宽40 m,如图所示,求树高是多少.5、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人类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108米。现在用激光反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则:(1)经过多少秒在地面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2)能否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测量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为什么?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项目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将蜡烛、焦距为 15cm 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如图甲,光屏上恰好能成烛焰清晰的像,若将蜡烛移到 20cm 刻线处,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选填“左” 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得到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3)实验完成后,小组同学利用该凸透镜、纸盒、纸片等材料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放置手机的支架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两端,如图乙所示。用手机播放电影,在屏幕上呈现出放大的清晰的像,他们选用的纸盒长度大约是 _(选填“15cm”或“25cm”)。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B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了消除此影响可选用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该在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选填 “变小”“不变” 或“变大”);(5)实验中,若发现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B与蜡烛A的像都无法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故B符合题意;C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觉得池底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水的深度变浅了,故B符合题意; 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坐井观天”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蜡烛透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天文现象中的日食现象,是光由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丙图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由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4、B【详解】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把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故B符合题意;C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详解】A.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猴子捞月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6、D【详解】A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所以,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故AB错误;C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告警系统不会报警,故C错误;D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故D正确。故选D。7、B【详解】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据此分析,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光,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D【详解】AB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大小相等,小瑶向平面镜靠近0.2m,小瑶大小不变,小瑶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AB错误;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小瑶向平面镜靠近0.2m,镜中的像也会向平面镜靠近0.2m,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中,像距等于物距,她站在距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如果小瑶向平面镜靠近0.2m,小瑶到镜面的距离为像到镜面的距离为0.8m,因此小瑶与镜中的像相距故D正确。故选D。9、A【详解】监控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拍照时,行人位于摄像头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10、A【详解】甲图中,远处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属于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前使光线变得发散,因此乙图使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甲乙关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丙图中,近处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属于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前使光线变得会聚,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丙、丁两图是关于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其娇正原理图;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6 向右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2如图所示,若水位下降,入射点由点G移动到点O,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则反射光线方向也不变,只是平行移动,则光斑向右移动,如下图所示:2、反射 振动 【详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因此,稻米呈金灿灿的黄色是因为它只反射黄光。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反射 凸透 小于8 【详解】1在夜间,红外灯发出的红外线投射到物体上,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这就是红外线夜视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23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摄像头可清晰拍摄距镜头16mm乃至较远处的物体,则16mm2f故f8mm即镜头的焦距小于8mm。4、绿 色散 折射 【详解】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3光的色散是因为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颜色色光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光谱。5、大 【详解】1雷雨天,打雷和闪电在空中是同时产生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约为)远远的大于声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三、计算题1、3.9×108m【详解】解:从地球到月球光的传播时间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答: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2、(1)2m;(2)3m;(3)2m/s;【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李洋同学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2)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他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m,故像距离人的距离是:;(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人以1m/s的速度正对镜子走去,则像也以1m/s的速度正对镜子走去,所以若以像为参照物,人相对于像的运动速度是:3、3.84×105km【详解】光速是3×105km/s,所用时间为2.56s是往返时间,单程时间是往返时间的一半,根据匀速路程公式s=vt=×3×105km/s×2.56s=3.84×105km4、8 m.【解析】如图连接ED垂直于CD,OHG与GFE相似,则: , 解得: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ODE与OCB相似,则: , 解得: 则树为: 答案:8 m点睛:重点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得出三角形相似,然后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进行求解。5、 (1)2.56秒;(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详解】(1)已知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往返的路程为2s2×3.84×108m7.68×108m根据可知经过月球反射返回地球共需的时间(2)因为地球到月球之间是真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这种测量法不能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答:(1)经过2.56秒后在地面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四、实验探究1、同一高度 左 缩小 25cm 【详解】(1)1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正好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成像情况。(2)23如图甲,相距等于物距,即光屏上恰好能成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移到 20cm 刻线处,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物距为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移动到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应把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3)4用手机播放电影,在屏幕上呈现出放大的清晰的像,说明手机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应成在二倍焦距以外,他们选用的纸盒长度大约是25cm。2、薄 较暗 等于 远离 不变 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放置 【详解】(1)1由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2应该在较暗的环境实验,这样点燃蜡烛,成像的蜡烛和环境对比度比较大,由于蜡烛比较亮,蜡烛在玻璃板中成像会更清晰。(3)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经多次实验测出,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45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根据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知道,像会远离玻璃板;当将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根据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大小不变,所以,像的大小也不变。(5)6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