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30774729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A木块的重力不变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Am甲一定等于m乙Bm甲一定大于m乙Cm甲可能小于m乙Dm甲一定小于m乙3、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4、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ABCD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C用吸管喝饮料D刀口磨的很锋利6、甲、乙是重为10N和20N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1=5N和F2=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所示);当把乙单独放在水平面上,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58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13N,水平向右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15ND图c中F4的大小为10N7、图所示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得较宽B图钉帽的面积较大C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8、如图所示,用手将图钉缓慢压入墙面,若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图钉对墙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9、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形成向上压强差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和具有_性,导致内部存在各个方向压强。三峡大坝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_增加而增大;三峡水库水面下10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帕。2、某物理课外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大缸内的水足够多,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 _b管液面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依据是连通器中,水静止时水面 _;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 _b管液面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依据是流体 _。3、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于水平面上,内装深度相同的水。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记作FA、FB、FC,则其大小关系为_,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记做pA、pB、pC,则其大小关系为_。4、我国公布了最新测量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度8848.86米。海拔5200米是汽车可以直接到达的珠峰大本营,这里高寒气候明显,大气压大约是1标准大气压的一半(近似为0.5×105Pa)。我国登山队员们综合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彰显了我们国家当今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1)在珠峰大本营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 _的缘故。(2)高压锅盖直径为24cm,限压阀出气口横截面积是105m2,限压阀重力为1N,在珠峰大本营使用时,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大?(_)(3)若改用质量更小的限压阀,则锅内的最高温度会 _(选填“上升”或“下降”)。5、_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标准大气压与0.76米高的_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一张试卷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表示:每1平方米受力面积上所受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一块写有校训,质量为32t的花岗岩石料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m2.已知砖的密度为2×103kg/m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取10N/kg)求:(1)花岗岩石料的所受的重力;(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3)基座对地面的压强。2、李圣质量为50kg,他新买的两轮电动车停在水平地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dm2,车胎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4×105Pa,其它的主要技术参数如图所示。为安全起见请你帮计算理论上还可以携带质量为多少的物体?(g取10N/kg)3、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米2,盛有0.3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6千克、密度为3×103千克/米3。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水;求正方体乙的体积V乙;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4、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0.02 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内盛有0.15米深的水。(1)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当把一个质量为3千克,体积为实心正方体A放入水中后,求当满足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时,容器的最小高度,并求出此最大压强p大。(3)把一个质量为6千克,底面积为0.01 m2的实心圆柱体B放入容器中,此时圆柱体B高出液面0.1米,求实心圆柱体B的密度。 5、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3m、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0.2×103kg/m3,且物体A、B、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求:(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B的密度;(3)现将物体C分别放置于物体A、B中央,为了让放上C后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放上C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只将A沿竖直方向切下质量或者只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则与比值为多少?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的实验;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 _;正确操作是 _;(填字母)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_的关系;(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 _;(4)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T”形玻璃管对着U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戊所示,可以看到 _(选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_;(5)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_Pa。(盐水=1.2×103kg/m3)2、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制成的,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可以比较液面上方的压强大小。如图1(a)(b)所示的U形管中装有同种液体,U形管右管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为p0,左管与密闭容器相通,根据图1(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p1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现利用图2所示装置估算人呼出气体压强p人。U形管左边管子与大气相通。若已知地面附近大气压为p0,U形管中液体密度为r,则还需要测的物理量是_,其表达式为p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B木块削去一块,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故AB不符合题意;C由压强可知,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变小,故C符合题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根据题意,由可得,如图所示,所以,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所以。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根据题意,由可得,而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即假设为V,由密度公式可知剩余的质量分别为,所以,又因为原来的质量,故甲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乙减少的质量,即m甲一定小于m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A由题意可知,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两液体的质量相等且深度相同,由图可知甲中液体的体积较小,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B由题意可知,两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相等、且两液体的质量相等,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由pFS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B正确;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且两液体的深度相同,由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C错误;D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FpS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D错误。故选B。4、C【详解】由图中可知,一开始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当高速气流经过U形管左侧时,该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右侧大气压强不变,所以U形管内液体在左右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沿左侧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B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D刀口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A图a中,甲对乙的压力F甲=G甲=10N受力面积为S乙=100cm2=0.01m2甲对乙的压强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G甲+G乙=10N+20N=30N乙对地面的压强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故A错误;B图a中,把甲乙看做整体,整体受到F1和F2的合力F合=F2-F1=8N-5N=3N由整体静止可知,地面对乙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f2=F合=3N因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故B错误;C图b中,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对甲受力分析可知,甲受到向右的拉力F3和乙对甲向左的摩擦力f3,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乙对甲的摩擦力f3=F3=15N方向水平向左,因甲对乙的摩擦力与乙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D图c中,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平衡状态,则F4的大小与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4大小相等。对比图b和图c可知,两图中乙物体与水平面接触的材料和粗糙程度不变,由Ff=FN可得带入数据得解得f4=10N,即F4的大小为10N,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A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故A不符合题意;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图钉时手受到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石磨盘做得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AC对图钉进行受力分析,图钉受到了手对其向右的压力,还受到了墙对图钉向左的支持力,由于钉子处于静止状态,故手对图钉的压力与墙对钉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手对图钉的压力与墙对图钉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墙对图钉的支持力和图钉对强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也是大小相等,故手对图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对墙面的压力,故AC错误;BD根据可知,压力相同,但是图钉与墙之间的受力面积比图钉与手之间的受力面积小,故图钉对墙的压强大于手对图钉的压强,故B正确;D错误。故选B。9、B【详解】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当用力吹漏斗时,气流从漏斗的壁快速流出,速度比较大,乒乓球的上部气流流速大,压强比较小,乒乓球的下部受到的大气压是不变的,托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0、A【详解】A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人潜入深水中时,水对人体的压强很大,为了保护人体,所以要穿潜水服,故A正确;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形成向上压强差,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流动 深度 9.8104 【详解】1在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中,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压强称为液体压强,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故根据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可得: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导致内部存在各个方向压强。2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三峡大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三峡水库水面下10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2、等于 相平 大于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详解】12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a管、b管、大烧杯组成了连通器,因为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所以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等于b管液面高度。34再打开B阀门,粗管和细管中水的流量相同,细管处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支持的水柱低;粗管处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支持的水柱高,所以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3、FA=FB=FC pA>pB>pC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由可知,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由于底面积相同,则由可知2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因此根据图示可知水的体积由可知水的质量由G=mg可得水的重力因为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则其重力也相等,而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所以由可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关系4、低 1.5×105Pa 下降 【详解】(1)1在珠峰大本营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的缘故。(2)2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力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3)3减小安全阀的质量,会减小锅内气压,从而降低锅内液体沸点,使锅内的最高温度下降。5、托里拆利 水银 小 压力为1N 【详解】12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在17世纪首先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托里拆利测量的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0.76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3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4由压强的概念可知,压强为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所以1Pa表示每平方米上物体受到的压力为1N。三、计算题1、(1)3.2×105N;(2)1.6×105Pa;(3)5×104Pa【详解】解:(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2)由数据知,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是2m2,由于石料放在水平基座上,石料对基座的压力大小等于石料受到的重力大小,即则石料对基座的压强(3)根据和可得,基座受到的重力大小基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基座对地面的压强答:(1)花岗岩石料的重量为3.2×105N;(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为1.6×105Pa;(3)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为5×104Pa。2、60kg【详解】水平地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车胎承受的最大压力即物体、人和车的总重力车胎承受的最大质量物体的质量答:理论上还可以携带质量为60kg的物体。3、2940Pa;2×103m3;392Pa。【详解】解:(1)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gh=1×103kg/m3×9.8N/kg×0.3m=2940Pa(2)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正方体乙的体积(3)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时水的深度的变化量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答: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940Pa;正方体乙的体积为2×103m3;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为392Pa。4、(1)1470Pa;(2)0.2m; 2940Pa;(3)1.5×103kg/m3【详解】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水gh水=1.0×103kg/m3×9.8N/kg×0.15m=1470Pa(2)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由于A水,所以,物体A沉底,即V排=VA=1×10-3m3液面上升因为容器内盛有0.15米深的水,所以,为了水不溢出,则容器的最小高度容器内水的重力由知道,A的重力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且(3)根据题意,圆柱体放入水中后,露出水面0.1m,设此时水深为h水,则水的体积为V水=(S容-S金)h水所以,此时的水深则圆柱体B的高度hB=h水+h露=0.3m+0.1m=0.4m圆柱体B的体积VB=SBhB=0.01 m2m2×0.4m=4×10-3m3故圆柱体B的密度答:(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1470Pa;(2)当满足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时,容器的最小高度是0.2m;出此此时最大压强是2940Pa;(3)实心圆柱体B的密度是1.5×103kg/m3。5、(1);(2);(3)【详解】解:(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A、B、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物体B的密度(3)C的重力放上C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只将A沿竖直方向切下质量 时,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不变,只需让C对地面的压强为此时A的底面积切去的质量放上C后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只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放上C后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代入数据 解得则与比值答:(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2)物体B的密度为;(3)与比值为。四、实验探究1、相平 B 液体密度 大 左 小 500 【详解】(1)1 2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相平。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3选用丙、丁两图进行比较,由图可知,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是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3)4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在液体密度相同时,金属盒的深度不同,丙图中深度较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大,即液体产生的压强较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或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4)56用一“T”形玻璃管对着形管左边管口吹气,U形管左侧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大,水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小;右侧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小,水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大,所以左侧管中液面较高。(5)7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因为U形管中是水,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2、小于 液面高度差h 【详解】1如图a,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则两侧的压强相同,则如图b所示,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说明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大于大气气压,故填小于。23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人的呼出气体的压强,故需要测量液面高度差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