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2022年XX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30776534
资源大小: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702+2022年XX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doc
1702+ 2022年XX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施行方案 1702+ 2022年_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施行方案 为深化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工作要求,实在扫除金融领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施行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结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理念,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认真梳理全县金融领域问题动向,有力打击震慑金融领域犯罪,有效铲除金融领域滋生土壤,依法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全县金融平安稳健运行。 二总体目的。通过3年不懈努力,使全县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得到根本遏制,金融领域涉黑涉恶治安问题得到全面整治,地方金融监管才能得到明显加强,打击金融领域涉黑涉恶长效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平安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打击重点。重点打击8个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涉金融领域问题:1.非法小额贷款和融资;2.非法抵押贷款;3.非法从事“校园贷”;4.非法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5.非法高利贷;6.非法暴力讨债;7.保险公司与勾结骗取保费;8.制造谣言、制造恐慌,煽动群众到银行挤兑,以及寻衅滋事、非法聚众冲击金融机构。 二、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_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_,政府办主任为副组长,县司法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产业办、县食市监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扶农办、县民政局、县教科局、县卫计局、人行_支行、_银监分局_监管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及县政府办、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研究部署全县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事项,指导全县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兼任,成员由县政府办金融科及公安局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详细负责金融领域扫黑除恶线索汇总及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立举报监视 :_。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责任。各行业监管部门对照金融领域风险排查工作分工,根据监管和协调责任认真搞好本部门、本行业工作筹划,明确工作分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将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尽责、困难问题不担当的单位人员进展严肃追责问责。 二认真梳理历年金融领域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各行业监管部门负责对历年来掌握的本部门监管和协调领域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进展认真梳理汇总,建立问题台账,对敏感问题进展调查核实,及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全面排查金融领域涉黑涉恶问题隐患。各行业监管部门根据监管和协调职责对监管领域涉黑涉恶问题隐患进展自下而上的全面排查,重点摸清本领域是否存在涉黑涉恶问题,在本领域的主要违法犯罪活动,监管部门是否存在“保护伞”,以及自身监管方面存在的破绽和缺乏等问题,实在掌握现实情况,摸清问题底数,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四全力配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开展。在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对于县扫黑办和相关部门发现的涉及金融领域的涉黑涉恶线索,在调查取证、冻结账户、打击洗钱等方面给予支持,搞好部门工作协调对接,确保工作关系顺畅,工作推进有力。 四、相关要求 一进步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实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进步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认真谋划、细致工作,打赢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 二加强政策学习。要加强对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文件学习,把握精神本质,领会详细要求,积极指导工作理论。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执法活动全过程合法合规。 (三)严守工作纪律。严格按职责分工推进工作落实,始终坚持工作高标准,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按程序逐级请示报告、依法依规办理。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控制知密范围,坚决杜绝失密泄密、推诿扯皮、隐情不报、徇私舞弊等问题。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