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力学综合计算题练习含解析.docx
-
资源ID:30806345
资源大小:410.3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力学综合计算题练习含解析.docx
力学综合计算题1如下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 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mg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解析】第一阶段拉力F小于C、A间最大静摩擦力,因此C、A共同加速到与B相碰该过程对C、A用动能定理有(F2·3mg)smv解得v18 m/s.A、B相碰瞬间,A、B系统动量守恒mv1(mm)v2碰后共同速度v24m/s.C在AB上滑行全过程,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C到B右端时恰好达到共同速度,即2mv12mv24mv因此共同速度v6m/s.C在A、B上滑行全过程用能量守恒得F·2L×4mv2(×2mv×2mv)1·2mg·2L代入数据解得L0.3 m.【答案】0.3 m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轨道ABCD的质量M0.4 kg,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AB段是半径R0.4 m的光滑圆弧,在B点与水平轨道BD相切,水平轨道的BC段粗糙,动摩擦因数0.4,长L3.5 m,C点右侧轨道光滑,轨道的右端连一轻弹簧现有一质量m0.1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距A点高为H3.6 m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恰沿A点滑入圆弧轨道(g10 m/s2)求:(1)ABCD轨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速率;(2)小物体第一次沿轨道返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解析】(1)由题意分析可知,当小物体运动到圆弧最低点B时轨道的速率最大,设为vm,假设此时小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则小物体和轨道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mmv由机械能守恒得:mg(HR)Mvmv2 解得:vm2.0 m/s (2)由题意分析可知,小物体第一次沿轨道返回到A点时小物体与轨道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相同,设为vx,假设此时小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y,则对小物体和轨道组成的系统,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m)vx0 由能量守恒得:mgH(Mm)vmvmg2L 解得vx0;vy4.0 m/s 故小物体第一次沿轨道返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vA m/s4 m/s【答案】(1)2.0 m/s(2)4 m/s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30°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上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体对圆弧轨道的最大压力大小;(2)物体滑回到轨道AB上距B点的最大距离;(3)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应满足什么条件,为能使物体能顺利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解析】(1)根据几何关系:PBR 从P点到E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Rmgcos ·PBmv0代入数据:mgRmg··Rmv 解得:vE在E点,根据向心力公式有:FNmgm 解得:FN3mg3mg (2)物体滑回到轨道AB上距B点的最大距离x,根据动能定理,有mg(BPx)·sin mgcos (BPx)00 代入数据:mg(Rx)·mg· (Rx)0解得:xR(3)刚好到达最高点时,有mgm 解得:v 根据动能定理,有mg(Lsin RRcos )mgcos ·Lmv20 代入数据:mg(LRR)mg· LmgR解得:L所以L,物体才能顺利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答案】(1)3mg3mg(2)R(3)L4.如图甲所示,滑块与足够长的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F随时间t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t2.0 s时撤去力F,最终滑块与木板间无相对运动已知滑块质量m2 kg,木板质量M 1 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 m/s2.求:(1)t0.5 s时滑块的速度大小;(2)02.0 s内木板的位移大小;(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解析】(1)木板M的最大加速度am4 m/s2滑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时的最大拉力Fm(Mm)am12 N即F为6 N时,M与m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对整体分析有:F(Mm)a1 v1a1t1 代入数据得:v11 m/s (2)对M:00.5 s,x1a1t 052 s,mgMa2x2v1t2a2t 22则02 s内木板的位移xx1x26.25 m (3)对滑块:052 s,Fmgma2 02 s时滑块的位移xx1(v1t2a2t) 在02 s内m与M相对位移x1xx2.25 m t2 s时木板速度v2v1a2t27 m/s滑块速度v2v1a2t210 m/s撤去F后,对M:mgMa3 对m:mgma3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保持相对静止,即v2a3t3v2a3t3 解得t30.5 s该段时间内,M位移x3v2t3a3tm位移x3v2t3a3t相对位移x2x3x30.75 m整个过程中滑块在木板上滑行的相对位移xx1x23 m 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mg·x12 J.【答案】见解析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m41,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多大?(2)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解析】(1)小球由静止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mgR(1cos 60°)mv解得v0小球与小物块Q相撞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有:mv0mv1mvQ mvmvmv 解得:v10,vQv0二者交换速度,即小球静止下来Q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则有mvQMvm(2v) 解得,vvQ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2v(2)由能量守恒定律,知FfLmv Mv2m(2v)2又Ffmg解得,平板车P的长度为L.【答案】(1)(2)6.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这是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如图所示的水平路段由一段半径为48 m的圆弧形弯道和直道组成。现有一总质量为2.0×103 kg、额定功率为90 kW的测试汽车通过该路段,汽车可视为质点,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1)若汽车通过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2倍,求该汽车安全通过此弯道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由静止开始沿直道做加速度大小为3 m/s2的匀加速运动,在该路段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5倍,求该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及3 s末的瞬时功率。【答案】(1)24 m/s(2)3.3 s81 kW【解析】(1)径向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时,汽车通过此弯道的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vm,则有:f径向m根据题意f径向1.2mg代入数据解得:vm24 m/s。(2)汽车在匀加速过程中:Ffma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P0Fv1v1at1代入数据解得:t13.3 st3 s<t13.3 s则汽车在该过程中始终做匀加速运动,有:vatPFv则3 s末发动机功率为:P81 kW。7.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脚蹬起蹬器,身体成跪式手推冰壶从本垒圆心O向前滑行,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沿直线OO滑向营垒圆心O,为使冰壶能在冰面上滑得更远,运动员可用毛刷刷冰面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O点到前卫线的距离d4 m,O、O之间的距离L30.0 m,冰壶的质量为20 kg,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008,用毛刷刷过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到20.004,营垒的半径R1 m,g取10 m/s2。(1)若不刷冰面,要使冰壶恰好滑到O点,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多大?(2)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为10 N,要使冰壶滑到营垒内,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12 N(2)距离在812 m范围【解析】(1)设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为F,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d1mgL0代入数据解得F12 N。(2)设冰壶运动到营垒的最左边时,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x1;冰壶运动到营垒的最右边时,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x2。由动能定理得:Fd1mg(LRx1)2mgx10代入数据解得x18 m由动能定理得:Fd1mg(LRx2)2mgx20代入数据解得x212 m所以要使冰壶滑到营垒内,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在812 m范围内。8.“嫦娥四号”飞船在月球背面着陆过程如下:在反推火箭作用下,飞船在距月面100米处悬停,通过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以a2 m/s2垂直下降。当四条“缓冲脚”触地时,反推火箭立即停止工作,随后飞船经2 s减速到0,停止在月球表面上。飞船质量m1000 kg,每条“缓冲脚”与地面的夹角为60°,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3.6 m/s2,四条“缓冲脚”的质量不计。求:(1)飞船垂直下降过程中,火箭推力对飞船做了多少功;(2)从“缓冲脚”触地到飞船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每条“缓冲脚”对飞船的冲量大小。【答案】(1)1.6×105 J(2) N·s【解析】(1)飞船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推力对火箭做功为:WFh解得:W1.6×105 J。(2)设“缓冲脚”触地时飞船的速度为v,飞船垂直下降的过程中,有:v22ah从“缓冲脚”触地到飞船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设每条“缓冲脚”对飞船的冲量大小为I,根据动量定理,有:4Isin60°mgt0(mv)解得:I N·s。9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自由状态时右端在C点,C点左侧地面光滑、右侧粗糙。用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 kg的物体A将弹簧压缩至O点并锁定,以O点为原点建立坐标轴。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同时解除弹簧锁定,使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运动到0.225 m处时,撤去拉力F,重力加速度g10 m/s2。(1)求物体A与粗糙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向右运动至最右端的位置D点的坐标;(2)若在D点给物体A一向左的初速度,物体A恰好能将弹簧压缩至O点,求物体A到C点时的速度;(3)质量为M3 kg的物体B在D点与静止的物体A发生弹性正碰,碰后物体A向左运动并恰能压缩弹簧到O点,求物体B与A碰撞前的瞬时速度。【答案】(1)0.50.45 m(2) m/s(3) m/s【解析】(1)由于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图象可知:从O到C点的过程中:F弹Fma在C点,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弹簧弹力FC弹0,拉力FC5 N,解得:a5 m/s2在C点右侧,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由图象可知拉力F10 N解得:0.5从O到C点,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2axOC解得:vC1 m/s从C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Fx1mg·xCD0mv其中x10.225 m0.1 m0.125 m解得:xCD0.35 m所以D点坐标为:xDxOCxCD0.45 m。(2)物体A将弹簧由C点压缩至O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弹0mv物体从O到C,由动能定理得:W弹WFmv0其中WFxOC联立解得:vC1 m/s。(3)设B碰前速度为v0,碰后速度为v1;碰后A的速度为v2,则:Mv0Mv1mv2MvMvmv物体A从D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xCDmvmv联立解得:v22 m/s,v0 m/s。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模拟货车在水平路面上的行驶,进而研究行驶过程中车厢里的货物运动情况。已知模拟小车(含遥控电动机)的质量M7 kg,车厢前、后壁间距L4 m,木板A的质量mA1 kg,长度LA2 m,木板上可视为质点的物体B的质量mB4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0.3,木板与车厢底部(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00.32,A、B紧靠车厢前壁。现“司机”遥控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定时间,A、B同时与车厢后壁碰撞。设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和地面总的阻力恒为F阻16 N,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从小车启动到A、B与后壁碰撞的过程中,分别求A、B的加速度大小;(2)A、B与后壁碰撞前瞬间,求遥控电动机的输出功率;(3)若碰撞后瞬间,三者速度方向不变,小车的速率变为碰前的80%,A、B的速率均变为碰前小车的速率,且“司机”立即关闭遥控电动机,求从开始运动到A相对车静止的过程中,A与车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答案】(1)4 m/s23 m/s2(2)670 W(3)40 J【解析】(1)由题意,从小车启动到A、B与后壁碰撞的过程中,三者间有相对滑动,三者受力如图所示,对B:fABmBg12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ABmBaB代入数据解得:aB3 m/s2,方向向前,做匀加速运动对A:F车A0(mAmB)g16 N,fABfBA由牛顿第二定律:F车AfBAmAaA代入数据解得:aA4 m/s2,方向向前,做匀加速运动。(2)A、B同时到达后壁,有sAsBaAt2aBt2LA且:s车sBa车t2aBt2L解得:t2 s,a车5 m/s2对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牵0(mAmB)gF阻Ma车解得:F牵67 N电动机输出功率为PF牵v碰撞前瞬间的车速为:va车t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v10 m/s,P670 W。(3)碰撞后瞬间,v车0.8v8 m/s,A、B的速率为v,因<0所以碰后三者之间仍有相对滑动,三者受力如图所示,对B:aBaB3 m/s2,方向向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aAaA4 m/s2,方向向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车:F牵F阻FA车0,因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经时间t,A与车相对静止,则:t0.5 sA与车间相对滑动的距离为:ssAs车(vtaAt2)v车t得:s0.5 mA相对车通过的总路程:s总sA与车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EF车As总代入数据解得:E40 J。11.翼型飞行器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阻力都受到影响,同时通过控制动力的大小而改变飞行器的飞行状态。已知飞行器的动力F始终与飞行方向相同,空气升力F1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1C1v2;空气阻力F2与飞行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2C2v2。其中C1、C2相互影响,可由飞行员调节,满足如图甲所示的关系。飞行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m90 kg。(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1)若飞行员使飞行器以速度v110 m/s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如图乙所示。结合甲图计算,飞行器受到的动力F为多大?(2)若飞行员使飞行器在空中的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丙所示,在此过程中调节C15.0 N·s2/m2,机翼中垂线和竖直方向夹角为37°,求飞行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速度v2大小。(已知sin37°0.6,cos37°0.8)【答案】(1)750 N(2)30 m15 m/s【解析】(1)选飞行器和飞行员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有:mgC1v得:C13 N·s2/m2由C1、C2关系图象可得:C22.5 N·s2/m2在水平方向上,动力和阻力平衡:FF2又F2C2v解得:F750 N。(2)由题意知空气升力F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有:mgC1vcos水平方向合力提供向心力,有:C1vsinm联立解得:r30 m;v215 m/s。1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45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水平面上的 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到达B点后进入半径为R0.45 m的光滑半圆形竖直轨道,当小物块到达最高点C点,安装在此处的压力传感器测得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4.5 N。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d2.7 m,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重力加速度g10 m/s2。(1)求小物块落到水平面上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2)若要使小物块在半圆形轨道上运动时始终不脱离,求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v0的取值范围。【答案】(1) m (2)v06 m/s或 m/s<v0 m/s【解析】(1)设小物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vC,已知小物块在最高点C受到的支持力FNFN4.5 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Nmgm,设小物块从C点抛出后落到水平面上的时间为t,则有2Rgt2,则小物块落到水平面上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为xvCt,联立解得x m。(2)分两种情况考虑:物块能到达C点,从C点飞出。设小物块刚好能通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为v1,有mgm,由动能定理可得mgd2mgRmvmv,代入数据解得v06 m/s,所以当v06 m/s时,小物块始终不脱离半圆形轨道。物块运动到半圆轨道上然后从B点滑出。当小物块运动到与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时,由动能定理有mgdmgR0mv,代入数据可解得v0 m/s,当小物块刚好运动到B点速度为零时,由动能定理有mgd0mv,代入数据解得v0 m/s,所以,此种情况下要求小物块始终不脱离半圆形轨道的初速度应满足 m/sv0 m/s。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知,要使小物块在半圆形轨道上运动时始终不脱离轨道,则小物块从A点出发时的初速度v0应满足v06 m/s或 m/s<v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