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四篇.doc

    • 资源ID:30811753       资源大小:70.0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四篇.doc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四篇【推荐】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3.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鸟的天堂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近景图,鸟的天堂中众鸟纷飞的录像;出示有关练习题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有些榕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成天在树上飞呀,叫呀,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欢乐,所以人们把这儿叫做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二、资料交流,解决问题。 1.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2.检查交流情况。 (1)能利用资料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里有些什么鸟?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老师随机利用课件或展示台展示有关资料。 (2)不能解决的问题存疑,留待理解课文时解决。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 1.学生谈到生字新词的问题时,出示课件(或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缆绳颤动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桨错过 2.学生谈到读书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 五、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那美丽神奇的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 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好标记。(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 (1)填空练习: 课文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只看到了,没有看到,所以他认为;但当他第二天再经过时却看到了,他觉得。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 3.全班交流: 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还不能解决的继续存疑,老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2.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5.“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六、作业:写字。 提示:“株、桩”分别由“朱、庄”加木字旁组成,“纠、错、昨”与“叫、借、作”比较记忆,知道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浆”是上下结构,注意与“将”区别。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本节课留下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1.作者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指名读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交流。 读一读你找的句子,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 (板书:远、近) 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课件展示)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书:大、美) 5.四人小组讨论,画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出示句子,感受榕树的“大”和“美”。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1)自由读句子,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树大、根多、枝多) (2)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不计其数”) (3)“卧”字说明了什么?想象: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你学过的词语赞美一下大榕树吗? (4)读句子,体会榕树的大! (师范读,生评价,指名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齐读句子。 (2)“堆”说明了什么?(茂盛) (3)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比较哪一个更合适?“新的生命在颤动”是什么意思? (4)面对一株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指导读句子。 (男生读,评价,女生读,范读,齐读) 7.在这两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方面来写?(板书:枝、干、叶、根) 8.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书:静态) 三、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作者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第二次,他又看见了什么? 课件展示。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里出现什么壮观景象? 2.学生观看录像,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4.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朗读体会。 5.从这段描写中,你又知道了什么?(鸟的种类多,大小、颜色不一,形态各异) 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找出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 7.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从哪儿看出作者“应接不暇”。你能用“应接不暇”说一句话吗?) 8.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找出句子,读一读。小画眉为什么兴奋?它会唱些什么呢? 9.如果你就在鸟的天堂,看到这些,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个别读,评价,齐读) 10.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和大榕树的宁静幽雅有什么不同?这种对处于活动状态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书:动态) 11.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然名不虚传。 四、再读课文,练写解说词。 1.从描写大榕树和众鸟纷飞的情景中选择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2.师: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众鸟纷飞的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美。现在,“鸟的天堂”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观光胜地,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篇解说词,介绍那里的美丽景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解说词。 4.现场解说。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8、9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里一动一静的美丽景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感受作者的留恋与赞美之情。 1.指名读最后一段,找出写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有一点儿留恋? 3.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4.除了留恋,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赞美) 5.指导用留恋、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 4.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5.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6.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7.师总结: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哪!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连续 (1)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2)我们学校()三年被评为“文明卫生单位”。 (3)同学们()走进了会场。 2.读读下面的词语,用“逼近、应接不暇”各写一句话。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 3.课外找一找,读一读巴金先生的原文。 备课参考 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关于榕树 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 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关于榕树 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 我们家的猫这篇课文分两段写了我们家的大花猫。第一段先总写大花猫的性格古怪,接着分三层写了猫古怪的具体表现。第二段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了花猫小时候的淘气可爱。 “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是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因此,教学重点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猫写得真实、具体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作者笔下猫的特点;学习本课9个生字,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会用“勇猛”“生机勃勃”造句。 操作目标: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借助课文内容与插图,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教学目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2.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依据 本文教学分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借助“预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工具书等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质疑,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1-3自然段。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下面,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质疑导入 首先,回忆课文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大花猫的性格特点,并要求学生说说怎么理解的,接着,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第一课时质疑情况提出教学目标,即了解体会课文是怎样真实具体地描写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这一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给学生学习以明确的导向、定位) (二)尝试自学 1.提出要求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根据这一特点,上课伊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学。根据本课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具体描写大花猫性格特点的语句。 猫的特点具体描写 老实 贪玩 尽职 2.学生自学 3.自学反馈 以填表格的形式分段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如:读第1自然段,填表 (安排学生自学,要有要求,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要有评价,才能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圈画批注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读品味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研究学习课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训练学生思维。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职的猫,哪种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猫的老实、贪玩、尽职写具体的。同时,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强调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很具体。接着,教师进一步说,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能换成吗?为什么? 说它老实吧 它很老实 说它贪玩吧 它很贪玩 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句式是通俗的说法,同时还包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这种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拿出来重点训练,让学生领会语言运用的准确恰当。学习语言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犑耗阆不独鲜档拿巴娴拿故蔷暗拿呢?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读,请同学们听听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没注意到。 (在理解内容,体会语言的基础上训练朗读,读有要求,有评价,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猫的“老实”“尽职”固然可爱,猫的“贪玩”也允许学生喜欢,突破学生头脑中的思维定势,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训练形式) 2.学习第2自然段 本段学习重在选取典型的语言让学生品味,并通过语言训练想像思维,训练语言表达。 首先,让学生品味“蹭”字:“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蹭”的动作?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表演既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想像大花猫的心理活动既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助于体会大花猫的可爱) 接着,让学生比较句子:和哪句更好?为什么?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黑点。 联系以前学过的雪地里的小画家,通过比较,学生不难明白,第句更形象,更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课后“思考·练习3”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喜爱猫的感情的句子,句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一句,通过这一训练,学生完全可以举一反三,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师:那么,大花猫在主人写作时给主人“画”上几朵“小梅花”,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大花猫的口气说说。 (有意把“踩”说成“画”,是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凭借语言训练思维,学生可以从“与主人比赛”“给主人娱乐”等方面想像,只要合理就行,没有标准答案,有助于发展求异思维) 然后,对“丰富多彩”“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词语,让学生通过模拟猫的叫声进行理解。 (词语理解的方式很多,形象地理解,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对大花猫给自己解闷和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的心理进行想像,感受猫既乖巧又倔强的性格特点。体会猫的特点,进行表情朗读。 五、练习运用 第3自然段比较简短,重点抓了“勇猛”一词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用“勇猛”说一句话,再针对课文第一幅插图,加上“实在”或“的确”说一段话。最后,看图,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句说一段话。 (学习是为了运用。本课的训练重点之一是学习作者怎样具体描写猫的性格特点,本环节力图让学生学以致用,既仿又创,仿有基础,创有空间。另外,教材将第一幅插图安排在第一自然段后,是要表现大花猫屏息凝视捕捉老鼠的情景,是课文内容的延伸,这里,把“勇猛”的学习与这幅插图联系起来,可以说是一种巧妙的结合) 最后,要求学生用“说它吧”的句式,说2、3自然段的内容。如:说它温柔可亲吧,可它有时候又“不近人情”。说它胆小吧,可它有时又十分勇猛。 (这一练习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复习新学的语言句式,也是对全段内容的总结) 六、回顾质疑 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进行总结后,要求学生回顾课文,对课文进行质疑。 为了开拓学生思维,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范例,如: 第一自然段先写大花猫老实、再写贪玩、最后写尽职,这个顺序能随便调换吗? 课文为什么不先写小花猫,而是先写大花猫? 这篇课文原来题目是猫,后来为什么要改成我们家的猫? (让学生质疑是训练思维的一种好方法。篇末环节的质疑不同于课始时的质疑,是从整体出发,对课文内容,语言表达等较深层次的思考,对优秀学生是一种挑战,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安排这一环节,使他们对前面所学知识再一次回顾、思考,有利于教师及时辅导。这样,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就得到了落实)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诗人郭小川的资料。 郭小川(19191976)本名郭恩大,当代著名诗人。河北丰宁人。1933年到北平,曾在高级师范及工学院补习班读书,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开始诗歌创作。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的诗歌,被誉为“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富于性,感情真挚,豪放自由,语句铿锵,所写的诗歌样式以“新辞赋体”著称。他的著名诗作有团泊洼的秋天、边塞新歌、乡村大道、三门峡、甘蔗林青纱帐、将军三步曲等。他的诗歌创作在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 2、通过教学,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本诗,读透字面背后的内容:经历风雪,生活才有意义,才会美好。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及内在联系,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会体会到生活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你们都走过什么样的路,能说一说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走过很多不同的路,有的平坦,有的坎坷,有的畅通无阻,有的曲曲折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踏着这样的路,走出家门走向小学,走向中学,走向广阔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关于路的诗歌:乡村大道。(板书课题) 4、学生交流本诗作者郭小川的个人资料,弄清诗人写诗的背景。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 点评:此环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课时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展示劳动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醒学生读好生字。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认清字形。重点指导“簸”、“匍匐”的写法。 (3)学生独立书写,师巡视。同位互检。 (4)同位检查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 (5)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乡村大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点评:让学生独立读书,扫清生字障碍,通过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导难写的生字;学生相互检查读课文,生生互动,初步感悟诗歌。 3、交流汇报。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理解重点语句。诗人都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乡村大道有哪些特点?(全班交流。) 2、自己读课文,小组内学习,解决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问题。理解:无始无终、遥远、天地之交等词语。 3、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把乡村大道比作什么?(桥和丝绦) 4、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指名读,想一想。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这又是什么样的丝绦。 乡村大道在作者眼中不是普通的一条路,它很长很远,通向天边,它美丽壮观,贯穿了我们的祖国。然而,乡村大道总是这样美好的吗? 5、自己读诗歌,说说作者又把乡村大道比做什么?(一条条险峻的黄河、一道道干涸的沟壑) 6、指导朗读,说说自己体会出了什么?(作者认为,既长远又险峻,这就是乡村大道。) 7、理解词语“颠簸、干涸、沟壑”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匍匐”、“侏儒”。 8、朗读诗歌,谈谈对诗歌的体会。(乡村大道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9、你能从中了解作者对乡村大道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理解“不经过这样的山山水水,黄金的世界怎会开拓!”“如果只会在花砖地上旋舞,那还算什么伟大的生活!” 10、指导朗读,采取自由读、默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11、最后一小节与前三小节有什么联系? (最后一节是对前三节诗歌进行概括和,是照应关系。) 12、你懂得了什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伟大) 13、有感情朗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熟读成诵。 四、感受内容,拓展延伸 1、作者写“乡村大道”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乡村大道”既指自己家乡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点,抒发了诗人扎根生活、植根人民,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情怀。) 2、:学完了这课文,老师想起了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我们人生路不光是平坦的大道,还有艰险的小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遇到坎坷的时候,鼓起勇气,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3、推荐文章,课外阅读。 (1)甘蔗林青纱帐; (2)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点评: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明确提出加大阅读量,此环节体现了落实课程标准,以教一带多甚至一本,一方面素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课前透视 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两课时(1.5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2)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4)猜字谜-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语、千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练习(游戏识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挑字卡找朋友: 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写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李、秀、香”,学生观察描红: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颜色鲜艳。 和风细雨;原指温和的风细小的雨。现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相关链接:对子歌(略)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19 / 19

    注意事项

    本文(【推荐】小学语文教案四篇.doc)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