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处置预案 巡线班燃气泄漏处置预案.doc
-
资源ID:30825517
资源大小:2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处置预案 巡线班燃气泄漏处置预案.doc
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处置预案 巡线班燃气泄漏处置预案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处置预案 为了深入开展勤务实战化工作,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提高_消防大队处置易燃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处置的实战能力,确保消防安全,制定此预案。 1、 基本情况 (一)理化性质: 主要特点:液化石油气,此种气体遇到明火或者静电容易引起火灾,达到爆炸浓度,会引起爆炸且有毒。 (二)事故特点: (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易燃可燃气体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飘移,形成大面积扩散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处置难度大。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容器内的压力等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特别高,处置难度大。 二、情况设定 假设由于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储存生产原料氯气的储罐发生大量泄漏,有数人被困。 三、力量调动 _大队接到物资石油气公司发生泄漏事故的报警时,立即启动预案,大队立即调动中队和专职消防队,全体指战员到现场处置,具体参战车辆调集如下: 城市多功能住战车 WJ7500 MAN牌水罐泡沫车 WJ7508 东风水罐消防车 WJ7463 登高平台车 WJ7467 抢险救援车 WJ7485 四、组织指挥 (一)火灾初起阶段的自救处置措施。 事故发生后,大队迅速启动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义务消防队疏散人群;立即向指挥中心报告火灾发生部位,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请求救援。 (二)中队到场处置措施。 假设该石油公司发生气体泄漏,当班工作人员应迅速报警并采取措施,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启动该单位冷却系统防止火势蔓延。消防队接到报警后搞好火情侦察,查明火场是否有气体泄漏和爆炸的危险并划出警戒范围,有无人员被困等,制定如下灭火战斗方案: MAN车停靠在充气台的东面,利用消防水池供水,1、3号员铺设一盘65mm水带出一支开花直流水枪冷却气罐;2、4号号员利用西北角的消火栓铺设一盘65mm水带出一支开花直流水枪冷却罐区;司机负责向火场供水。 东风车停在东南面利用消火栓供水,1、3号员铺设一盘65mm水带出一支开花直流水枪冷却气罐;2、4号号员利用东北角的消火栓铺设一盘 65mm水带出一支开花直流水枪冷却罐区;司机负责向火场供水。 登高平台车利用水泡想灌区冷却 城市主战车、抢险救援车停放在火场适当位置,由班长组织指挥进行抢救人员和利用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三)大队到场处置措施。 1、_大队迅速向县人民政府报告,请求相关单位(公安、医院、供水、供电等)和消防力量增援。 2、成立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由到现场的县政府最高领导担任,或者由其授权消防大队大队长担任。 副总指挥:由公安局长、消防大队大队长或教导员担任担任。 成员单位:由各部门领导、消防大、中队领导和石油化工场所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担任。 现场指挥部设下五个工作组: 1、救援行动组:由副大队长任组长,成员由中队指挥员等组成。负责组织指挥各方面消防力量,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的优势,积极疏散、营救被困人员,抢救财产,控制、扑救火灾。 2、通信联络组:由一名大队参谋任组长,成员由中队通信员和公安局调度指挥中心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保证指挥体系和现场通信联络畅通;事故现场无线通信及与各级组织之间信息的传递;现场信息的记录;必要时,可由相关技术部门进行现场通信组网,增强火灾现场通信频率覆盖的强度。 3、政工宣传组:由大队教导员任组长,成员由中队指导员、中队文书等宣传人员组成。负责深入灭火救援的第一线,开展政治工作,鼓舞士气,收集好人好事,起草新闻报道稿,进行现场摄像。 4、后勤保障组:由一名公安局装备财务处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大队后勤保障人员,相关装备科技人员术等组成。负责做好参战救援力量的饮食、饮用水等保障工作;保证灭火救援行动所需器材装备、油料、灭火剂和特种器材配件等消耗品的供应;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对现场车辆、装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车辆、装备故障损坏而影响救援行动。根据需要,县公安局装备财务处,县物资部门统一调拨救援现场的物资。 5、医疗救护组:由县卫生局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负责现场中毒人员救护、处置等工作。 五、处置程序 (一)接警出动 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址、泄漏物质的载体、是否发生燃烧爆炸、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力量调集时,在保证现场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少而精,并要求公安、医疗救护等部门到场协助救援。 (二)个人防护 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外围人员可穿纯棉战斗服,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裤带,必要时全身浇湿后进入扩散区。 (三)现场询情 消防人员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有无人员被困;泄漏的部位,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泄漏量大小;有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有无堵漏设备,是否能够实施堵漏或倒罐等措施;若是储罐区,应弄清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际储量、邻近罐储量,总储存量等情况。 (四)侦察检测 查明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确定进攻路线、阵地。 (五)设立警戒 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制人员、车辆出入,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根据检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 (六)疏散救生 疏散泄漏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一切无关人员;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救至安全区域;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和现场急救;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七)排除险情 1、禁绝火源。 视情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 2、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消防车要选择上风方向适当位置停靠,使用上风方向水源;在扩散区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并设立水枪阵地和现场指挥位置。 3、喷雾稀释 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积飘浮的气体;对储罐顶部开口泄漏,要用喷雾水枪托住下沉的气体,往上驱散,使之在一定高度飘散;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如果储罐场(站)有蒸气管线,可接出蒸汽管道施放蒸汽来稀释泄漏的气体。 4、关阀断源 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后且阀门尚未损坏,可采取关闭输送物料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关闭管道阀门时,必须设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 5、器具堵漏 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分别采取不同的堵漏器具进行堵漏。淤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型泄漏,应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堵漏,或用螺丝钉加黏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塞封堵。于法兰泄漏。因螺栓松动引起法兰泄漏时,可使用无火花工具,紧固螺栓,制止泄漏;若法兰垫圈老化导致带压泄漏,可利用专用法兰夹具夹卡法兰,并高压注射密封胶堵漏。盂罐体撕裂泄漏。由于罐壁脆裂或外力作用造成罐体撕裂,其泄漏往往呈喷射状,流速快,泄漏量大,制止这种泄漏可用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塞堵的措施;不能制止泄漏时,可采取疏导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6、注水排险 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部位等情况,在采取其他措施的同时,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 7、输转 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疏导和转移方法排除险情。淤倒罐。在罐区,有倒罐条件的应及早进行。可移动的槽车等发生泄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转移到具有倒罐条件的地方进行。也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导流或放空处理。于转移较危险的瓶、罐等。盂倒罐、转移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8、点火引燃 采用点燃措施,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必须周全考虑,谨慎进行。点燃原则,根据现场情况,在无法有效实施堵漏,不点燃必定会带来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而点燃则导致稳定燃烧、危害程度减小的情况下,可主动实施点燃措施,但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点燃很可能造成大能量爆燃,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气体储罐,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禁止采取点燃措施。点燃准备,主动点燃泄漏火炬,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措施:一是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二是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三是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点燃时机,点燃泄漏火炬,一般要把握两种时机:一是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而气体泄漏的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多支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用点火棒点燃;二是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气压减少,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扑灭,但还有气体扩散出来,如不再次点燃,仍能造成危害,此时在继续冷却的同时,应予果断点燃。 9、清理移交。 (1)处置任务完成后,应使用喷雾水、蒸汽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带、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2)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六、勤务保障 (一)119指挥中心负责与救援现场、110指挥中心的通信畅通,确保不间断联络;各级指挥部通信要保持与一线处置单位、人员之间的通信畅通,确保任务顺利下达、实施;必要时,现场总指挥部可调派119指挥中心通信人员和移动通信器材,在现场架构救援区域指挥通信网。 (二)现场供水由大吨位水罐车负责;现场消防水源缺乏,须采用运水供水方式。 (三)指挥部及时通知其他中队进入战备状态,随时等待调动;后勤处做好各种抢险救援器材的供给和维修等保障工作,随时等待调动。 (四)启动联动机制,由110指挥中心通知医疗部门做好接收抢救大量伤员的准备。 (五)若救援时间较长,由指挥部通知后勤处采购饮食物品,保障现场生活物质的供应。 七、灭火救援注意事项 (一)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二)进入警戒区内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参加救援;必须关闭 BP机手机,并切断警戒区内的一切电源,包括电话机线路。 (三)进入泄漏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四)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五)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令撤退。 (六)倒罐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