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教育调研报告】小学音乐教育调查报告.doc
-
资源ID:30841589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村中小学生教育调研报告】小学音乐教育调查报告.doc
【农村中小学生教育调研报告】 小学音乐教育调查报告引言:感恩是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由衷地表示感激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通过感恩教育唤醒农村中小学生的感恩情怀让每个农村中小学生都学会感恩。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自身德育素养改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尊重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增强农村中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在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在现在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基点。我们应注重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意识相对薄弱加强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一、如今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缺少感恩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有些学生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需要管长辈们把他们当作宝贝从来不让他们吃苦而享受过度宠爱和溺爱的孩子有可能养成掠夺式的生活态度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与他人难以合作等等。到了学校需要自我照顾时缺乏一定的自立、自理能力。与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一些学生会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还有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限制缺乏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谈不上感恩。2.社会感恩教育缺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3.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因为直观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爱家、爱父母”也远比”;爱祖国、爱人民”实际得多。我班一男生由于自幼家境困难父母被迫双双外出打工无法照看他8年后父母接他到城里上学在他父亲出差母亲急性阑尾炎住院需要人照看时他竟然离家出走20多天目的是为了报复父母当初没有照看小时侯的他他现在就是要让父母难受等。像顶撞老师学生不服家长的管教要离家出走.这些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现在的大城市类似情况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身上常有发生。二、增强农村中小学生感恩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感恩教育:1.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学校要经常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感恩的思想要使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博大胸怀、社会的行进脉搏、集体的凝聚力量、父母的艰辛无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1)适度的感恩愿望。要引导学生既要知恩图报但又不能把报恩变成了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要引导大学生拥有正义、文明、健康、向上的感恩认识做到努力在平时坚持在平常奋斗在平凡关键时刻看品格生死关头经考验危难之中见真情。(2)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不是庸俗的私情义气而是要在力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终身的幸福更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公众的利益。知恩图报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报答。(3)平和的施恩心态。我们既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又要像华罗庚所言“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做到施恩不图报。另外要感谢帮助自己的人也要理解不帮助自己的人。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2.巧妙激发农村中小学生强烈的感恩情感。学生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只有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视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1)作为学生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榜样。如果父母常怀感恩之心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孩子会变得富有爱心、开朗活泼、健康乐观。爱孩子就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难处、父母的辛劳从而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对父母产生尊敬、爱戴和感激之情。(2)充分发挥教师的感染作用。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决不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感恩教育讲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习惯养成也不是严格要求就行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一位合格的教师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学生加以关心和引导,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在生活中担当”;保姆”角色。平时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锻炼学生做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3)学校要建立人本生态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不仅应当传授科技知识还应当注重人文修养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要适应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的要求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的生态系统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因为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另外学校感恩教育应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启迪。(4)社会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正面激励学生。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赋予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儿童喜欢的动画片。在舆论方面正面的宣传努力挖掘古今中外名人有关感恩的嘉言懿行学习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及搜寻益智育德的成语典故、寓言童话、歌曲、影视等使这些丰富资源成为感恩教育的生动教材。3、积极开展丰富的感恩活动加强感恩教育。身边的所见所闻让我觉得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少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和义务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于是我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些小任务:(1)回报父母养育恩为父母做一件事如整理房间、洗碗、给父母捶背、为父母倒茶等从中体验父母的的艰辛和不易。寻找父母身上让自己感动的东西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2)在班会课中结合社会中的感恩典型事例(这些典型事例都要求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展开讨论在班级中树立感恩的基本意识。(3)学会感恩从身边小事做起寻找身边值得感恩的小事如对帮助自己的同学感恩多说谢谢卫生委员晚自习后默默无闻为班级关门窗等等这正是大家值得感恩和学习的鲜活事例。(4)在周记中回顾和记录自己的感恩心得发现身边的感恩事件。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对感恩教育的接受程度。(5)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如征文活动、黑板报出版、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另外班级经常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篮球、接力等比赛让学生感受爱和团结的力量感受互相尊重、谦让、宽容、友好合作的快乐激发感恩的情感。三、结语: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回报社会。所以我们社会、家庭、学校要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具备感恩之心养成感恩的习惯。让感恩的种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芽、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