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何时需住院]糖尿病患者住院送什么.docx
-
资源ID:30856273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糖尿病患者何时需住院]糖尿病患者住院送什么.docx
糖尿病患者何时需住院糖尿病患者住院送什么糖尿病患者何时需住院糖尿病患者住院送什么 生活实例1 20XX年体检时,李伯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全面了解身体情况,制定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案,同时学习一些应该掌握的糖尿病知识。但是李伯认为患有重病才需要住院,自己好好的,能吃能睡,没事住什么院呀!自己在家吃吃药把血糖降降就好了!随后的日子,李伯确实没感到有什么大碍,庆幸自己不住院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好景不长,20XX年,李伯因为手脚麻木、恶心呕吐、眼底出血住了3次院。20XX年,李伯又伴发了心肌梗死,好在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生活实例2 十几天前,张姨拿着自己的血糖化验单,一脸沮丧:糖尿病的“帽子”算是戴上了!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健康人了,彻彻底底地成了一个病人!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生活的天空黯然失色。张姨认为,病人就应该住院,只有住院才有安全感。经过10天的住院观察治疗,张姨的病情控制得很理想。医生说,她属于糖尿病早期,病情比较轻,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可以回家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规律服药来治疗,平常定期监测血糖、定期到门诊复诊就可以了,不需要长期住在医院,完全可以过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但是张姨却担心:一旦出了院,自己的血糖高了或是低了怎么办?在医院有什么情况都会有医生和护士来处理,回家以后要是出现意外情况那该怎么办呀?所以,她很不愿意出院,一再要求多住几天。 医生的话 李伯的无知大意、有病不住院,使他过早地掉入了糖尿病并发症的“苦海”,还险些“报销”了自己。因为门诊病人多,与医生交流时间短,部分检查不容易进行,所以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李伯如果一开始能住院治疗,获取一些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全面了解一下身体状况,在降血糖的同时进行降血脂、抗凝血等方面的治疗,相信他的并发症会来得更晚一些。 像张姨这样,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以后产生害怕、恐慌的心理是很普遍的,一般通过住院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缓解这种情绪。住院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和医生、护士、病友之间的交流,掌握一些糖尿病防治知识,这样回家后就算有“险情”发生,自己也能对付。只有发生少数自己不能排除的“险情”时,才需要再住院解决,完全没有必要长期住院。 糖尿病是个特殊的“家伙”,不像感冒拉肚子,只要自己在家调养吃药,就能祛除病痛;也不像阑尾发炎,必须住院,来他一刀才能了事。对付糖尿病必须把家庭治疗和住院治疗相结合,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应该住院?住院都要干些什么呢? 三种情况要住院 1“两个第一” 第一次诊断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第一次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糖尿病的分型,了解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病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要学会观察病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决定使用胰岛素的最佳剂型和剂量。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要学会血糖监测,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两急一慢” 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严重低血糖昏迷者。 急性应激情况,如糖尿病合并有感染、手术、外伤、中风、大出血、分娩、心肌梗死等特殊情况。 以上“两急”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恰当,往往有生命危险。住院目的是缓解症状,抢救生命。 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如合并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顽固性腹泻、足部坏疽、心血管病变等。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和了解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 3“高低不稳” 长期血糖居高不下、反复低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治疗效果又差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及严密监测,医生患者共同努力,找出血糖异常的原因,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住院同时别忘学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病、学习同样重要,住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住院期间,糖尿病患者通过与医护人员和病友的交流,可以对饮食、运动、口服药物、胰岛素及血糖监测等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平时感兴趣的、不懂的、无暇顾及的许多问题,此时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学会早期识别糖尿病的一些“险情”,主要是低血糖反应。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早期及时识别它并迅速采取措施,就能有效地让自己脱离“险境”。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以学到专业,正规、细致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充分了解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有些病友自己总结出了不少防病治病的小窍门、小方法,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也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患者还可利用住院这段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戒烟限酒,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