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药物试验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硝酸甘油说明书.docx
硝酸甘油药物试验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硝酸甘油说明书硝酸甘油药物试验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硝酸甘油说明书 摘要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G)药物试验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连续观察脑血管的代偿能力,明确病变性质及其程度。对50例健康人(组)和110例患者组(组、组)的脑底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 min时、组脑血流速度普遍高于组,2 min后血流速度开始减慢;且血流速度到达最低值的时间快于组,并分别与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s2>Vd)和三峰型(Vs1=Vs2>Vd);而、组频谱为峰值后移,舒张波隐约存在或消失的转折型(Vs2>Vs1>Vd)。 2.3 各组血流速值比较 、组与组的Vm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I、R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4 各组Vm连续曲线 、组血流速度到达最低值的时间分别是4、6、8 min,见图1。 图1 各组血流速度曲线 Fig.1 Mean velocity of blood flow of group , and 3 讨论 TCD在表现脑血流异常上的敏感性超过MRI和MRA3-4,且无创、简单易行、可重复操作、经济。NG是一种快速、短效的血管扩张剂,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主要作用于大动脉,而对小的阻力血管作用不明显。此药极易从口腔黏膜吸收,口含NG后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减低,本研究利用TCD连续观察110例患者服NG前后,在药物作用下的脑循环状态。 本研究只分析MCA,因它是大脑半球供血最主要的动脉,血流速度具有代表性,以及它特有的解剖位置,能真实地反映脑循环血液动力学。全部受检者MCA检出率未达100%,这可能是因为:Willis环正常变异较大,部分人发育不全。颅骨钙化声束穿透困难。仅获得低频信号无法进行分析。因此,不能仅依据未获得信号便诊断动脉缺如或闭塞,应结合其他动脉检测协助诊断。 脑血管弹性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退行性改变5。组MCA频谱图在舌下含NG 1 min后即发生改变。由于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低,使Vs2及Vd位置降低,原有的Vs1=Vs2>Vd变为Vs1>Vs2>Vd,舒张波隆起更明显,23 min波形改变完成。组1 min时形态改变不大,仅见到舒张波隆起;2 min后才发生改变,多在45 min内转变为Vs1>Vs2>Vd;但组开始变化的时间延长、程度小,5 min内几乎未发生改变。所以,应用此药物试验可以把功能性血管弹性减退与器质性的脑动脉硬化区分开,对判断脑动脉硬化的存在及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脑动脉血流速度可以看作脑血流量的相对指标,尤其是Vm受心率、心收缩力、外周阻力、主动脉顺应性等心血管因素的影响较少,代表搏动性血液的供应强度6。含NG前,组的Vm值为(63.5±8.5) cm/s,高于此值提示确实存在脑血管管径变窄。若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良好,管腔与血流量恒定,流速与管腔面积成反比7,本组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组的Vm均高于组,且以组改变为著,说明组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极明显;Vm为(117.8±12.5) cm/s,说明血压高低与血流速度成正比。可复性高流速高阻力状态构成了高血压患者所特有的脑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血管对血流动力和血流波形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壁的顺应性、血流的惯性和血管的流导。脑动脉硬化的血管结构损害程度与血流状态和血液成分改变有着极密切的关系8。若Vm>(83.0±12.8) cm/s,含NG后5 min都不能使频谱形态发生改变,可作为此病的诊断参考。、组与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样本量小及服用扩血管药物有关。也有文献报道PI不能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与对照组相区分10。 从各组Vm连续曲线上看,含NG 1 min时,组Vm血流速度开始下降,8 min时血流速度降到最低点,即血管腔扩张到最大;患者组Vm均先增高10 cm/s,2 min时才开始下降。除药物因素外,还可能与含药后患者情绪紧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有关。组和组分别在4 min和6 min时,血流速度降到最低点,即血管腔扩张到最大,明显快于组(8 min),说明各患者组对NG反应程度不同。因此也证明了NG虽不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但它仍可通过舒张全身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冠脉血流量重新分布11。笔者注意到饱餐后1 h内检测脑血流速度也有所加快,至于运动、药物等因素影响更明显,说明对这类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精神治疗也十分重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组各自有独特的速度曲线图,可通过曲线分析及频谱形态把疾病组与对照组区分开。适当选用药物干预性评价,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疗效的动态观察12。有关脑血管负荷试验等方法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256-264. 2Aaslid R, Markwalder TM, Nomes H. Noninvasiv transcranial Doppler altra sound recording of flow velocity in basal cerebral arteries J. J Neuro Surg,1982,57(3):769-774. 3Lindegacrd KF. Doppler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rtery occlusive disorders J. Neuro Surg Psychiat,1986,49(5):510-518. 4阎芳.TCD检测对血管性头痛诊断价值的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XX,6(3):371-372. 5康武英.彩超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J.医学论坛杂志,20XX,26(20):68-69. 6张雄伟,陈尔东,吴积垌.临床经颅多普勒超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1. 7顾正中.脑循环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51. 8李彦平,张永志.高血压患者经颅多普勒分析及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J.河北医学,20XX,31(3):353-354. 9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206-207. 10Njemanze PC. Fourier analysis of the cerebro vascular system J. Stoke,1991,22(3):721-722. 11杨宝峰.药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176-177. 12Nesterovskii IUE, Petrukhin AS, Goriunova AV. Cerebral Hemodynamics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adache in children J. 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kova,20XX,107(1):11-15. (收稿日期:20XX-03-1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