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3篇-最新范文.doc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3篇-最新范文【导语】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此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生理、心理发展需要实施科学教育,才能健康的发展.无忧考网准备了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3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3篇(1):送南瓜 活动目标 1、区别并练习发出n、l两个音. 2、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用礼貌用语称呼“您”与“您好”.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拐杖、围裙、头巾. 2、南瓜教具若干,篮子3-5个.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扮作老奶奶,头上扎着头巾,腰间系着围裙,手中拿着拐杖,面向全体幼儿,采用集体和个别练习的方式与幼儿相互问好.如:老奶奶说:“小朋友们好!”幼儿答“奶奶好!”“××小朋友好!”个别幼儿答:“奶奶好!”帮助幼儿练习发准“奶奶”的字音,并会跟年长的人打招呼“您好”. 接着继续以老奶奶的口吻说:“我年纪大了,做事不灵活了,我想请小朋友把种在地里的南瓜送到我家,好吗?”激发幼儿产生帮助老奶奶的愿望. 2、交代游戏的玩法及简单的规则. 教师用语言交待或配以动作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过程,要求幼儿手拿篮子,边念儿歌边走.儿歌念完后必须站在某一个幼儿的面前,然后将篮子交给他.交换位置后,游戏继续进行.听到“老奶奶来了”的声音后,幼儿应将篮子里的南瓜送给老奶奶,井大声地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 3、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奶奶、南瓜和篮子”等字音. (2)教师装扮小朋友.边念儿歌边送南瓜,将篮子送给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开展游戏2-3轮后,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到指令后将南瓜送给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的整个过程.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请3-5位幼儿给奶奶送南瓜,请一位幼儿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篮子,边念儿歌边送篮子.交换位置后坐下,游戏继续进行.轮换几个幼儿后,教师说:“奶奶来了!”扮奶奶的幼儿走上台来.小朋友们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并将篮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奶说“谢谢你”.然后,在篮子里再装进南瓜,另请3-5名幼儿上来,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反思: 听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某些特别的机会.利用听说游戏活动的开展,发展幼儿的语言学习,为他们语言能力的整体提高、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送南瓜这个游戏中,目标是着重让幼儿练习发出带有n、l两个音的“奶奶、南瓜和篮子”等字音;初步学会用礼貌用语称呼“您”与“您好”,并把这些学习任务变成了游戏规则:游戏时每位幼儿手拿篮子,边念儿歌边走到南瓜地里摘一个南瓜,每次只能摘一个南瓜,摘完南瓜往回走到老奶奶那里,将篮子里的南瓜送给老奶奶,并大声地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 活动的开展是采用情境法,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用生动感人的老奶奶角色扮演吸引幼儿,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再从打招呼中幼儿练习了“奶奶”和“您好”;从打招呼给奶奶送南瓜,送南瓜时要说“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利用儿歌替换送给奶奶不同的物品.一环扣一环,过渡自然,每个环节都围绕活动目标展开. 本次听说游戏送南瓜中的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与环境、幼儿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都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使他们的“听”和“说”都能处于积极状态,用吸引人的玩教具,活动的变化,提问的技巧等,提高了幼儿语言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3篇(2):拨萝卜 游戏目的: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游戏准备: 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头饰若干、草丛等 游戏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1、我们听过了拨萝卜的故事,喜欢这个故事吗?那我们就编成一个小小童话剧,你们都来当小演员,看谁演得好! 2、如果你来演,你想演谁?应该怎样演呢?(让孩子发言,教师选择重点给幼儿提醒和讲解.) 二、表演游戏:拨萝卜. 1、出示表演用的头饰和相应的道具,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表演.表演前提出要求:表演时要注意声音响亮;表演时注意不同的人物的声音和语气.教师还要重点注意指导孩子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并提示忘词的孩子. 2、表演过一次后教师提问: 你喜欢谁的表演?你觉得他表演的好在哪里? 你觉得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3、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进行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三、互相讲评,教师小结. 1、师:今天你演了谁,开心吗? 2、幼儿自由交流游戏情况,体验游戏快乐. 四、和孩子一起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本身就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运动,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总体效果还不错. 但由于孩子年龄小不能够准确的表述自己的肢体动作,幼儿自由探索跳、说一说环节有点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好在孩子们都有跳的基础,做跳的动作都还不错. 拔萝卜环节,如果能引导幼儿先过小桥再过草地可能对发展全体幼儿的肢体动作会更为理想一些.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备课和有效组织.如能有效的让孩子按老师的指令来活动效果会更好的.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3篇(3):切西瓜 教学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西瓜若干个、毛毛虫头饰若干、音乐. 教学过程: 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2、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猜谜语导入课题:师:西瓜长什么样子?我们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现在我们变成大西瓜)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变成小西瓜?(幼儿手拉手,小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3、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圈,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 4、教师扮演毛毛虫来吃西瓜,练习切西瓜游戏. 5、请2名幼儿扮演毛毛虫的朋友练习从三处切西瓜进行游戏. 6、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活动. 延伸活动 师:毛毛虫和他的朋友们高兴的说:“谢谢大家,我也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咱们一起到我家里去吃吧.” 自我分析:孩子们玩得很尽兴,运动量也达到了小班年龄段的标准,在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兴致很高,活动目标完成得比较顺利.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在户外进行的课程,小朋友们情绪高涨,能够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掌握得也比较好.但是,有个别幼儿在“切西瓜”的过程中,会切得较为用力,导致其他幼儿手很痛,老师应多提醒幼儿不要用太大力. 这个游戏让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戏要遵守规则,这对以后小朋友参加其它各项活动都有个前瞻意识,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则.以后进行其它游戏活动也更顺利.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3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3712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