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李文耕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
资源ID:30973693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清史稿·李文耕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清史稿·李文耕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清史稿·李文耕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阅四月,不得行其志,引疾去。以官累,不得归。十九年,教匪起,寿张令以文耕娴武事,招助城守,训练、防御皆有法,贼不敢窥境。大吏闻其干略,起复补原官。在邹平五年,治尚教化。民妇陈诉其子忤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善捕盗。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穷诘窝顿。尝曰:“治盗必真心卫民,身虽不能及者,精神及之,声名及之。”终任,盗风屏息。课诸生,亲为指授,勉以为己之学,民呼李教官,又呼为李青天。调冠县,迁胶州,浚云、墨二河。道光二年,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巡抚琦善特荐之,宣宗夙知其名,即擢泰安知府。调沂州,立属吏程课,谓:“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教化本于身,然后可以教百姓。”属吏皆化之。沂郡产檞树,劝民兴蚕,建义仓备荒。捕盗如为令时。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修防必躬亲。属厅请浚淤沙,需银五万,往视之,曰:“无庸!春涨,即刷去矣。”果如其言。五年,迁浙江盐运使。时盐业疲累,充商者多无藉游民。文耕知其弊,请分别征缓,以纾商力。责富商领运,不得因引滞贱价私卖,课渐裕。七年,擢湖北按察使,复调山东。严治胥役,诈赃犯辄置重典。断狱宽平,责属吏清滞狱,数月,积牍一空。谓:“山东民气粗而性直,易犯法,亦易为善,故教化不可不先。”居三岁,调贵州。凿桐梓葫芦口,以息水患。黔产,无绵布,设局教之纺织。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十三年,休致归。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在山东久,民感之尤深,殁祀名宦。(节选自清史稿?循吏三)【注】教匪:因信某种宗教而作乱者。窝顿:窝藏。为己之学:即儒学。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宗夙知其名,即擢泰安知府 夙:早B调沂州,立属吏程课 程课:考核检查C断狱宽平,责属吏清滞狱 平:公平D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 浇风:良好的社会风气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体现李文耕“治尚教化”的一组是:训练、防御皆有法,贼不敢窥境课诸生,亲为指授,勉以为己之学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穷诘窝顿立属吏程课,谓:“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教化本于身,然后可以教百姓。”凿桐梓葫芦口,以息水患。黔产,无绵布,设局教之纺织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文耕有才能谋略。嘉庆十九年时,因教匪作乱,寿张县令请李文耕帮助守城。李文耕在训练、防御方面都颇有办法,使得贼寇不敢侵犯寿张县境。B李文耕勤于政务。在胶州任职时,他领导民众对云、墨二河进行了疏浚;在沂郡任职时,他领导民众建造义仓防备荒年,鼓励民众利用檞树资源兴办养蚕业。C李文耕重视对属吏的管理和教育。在沂州,他曾对属吏训话:“官员不勤奋,政事就会荒废,百姓就会受伤害;教化应从自身做起,自身经教化,才能教化百姓。”D李文耕讲求效率,讨厌积滞拖沓之弊。道光七年在山东任职位时,他责令属吏清理积滞案件,属吏们用了几个月时间,把堆积如山的各种卷宗全都清理掉。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往视之,曰:“无庸!春涨,即刷去矣。”果如其言。答案:8 D(浇风:浮薄的社会风气。应据语境推断其正误。“挽”的意思是“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如“挽救”、“力挽狂澜”)9 B(是对学子的教化#from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