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说课稿教案 .pdf
-
资源ID:31112434
资源大小:32.0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说课稿教案 .pdf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济南的冬天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1单元中的第2 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 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根据该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 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的总的教学目的;以及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 3 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 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认识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b、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3)德育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 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 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二、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科学地训练, 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 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 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 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 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 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2、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在教学中, 我采用了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 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 又通过直接感知, 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3、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 指出: “语文教学中, 要重视积累、 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 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引入了诵读法教学, 让学生在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三、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我遵循“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 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 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 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四、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 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 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 我的教学设想是, 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 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五、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教学要点: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c、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d、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教仪:课件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1、引入新课: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2、讲授新课:在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 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 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抓关键词概括) ? 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 c、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 d、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 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 ?2、 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 (明确: 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2、济南的地形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决定了济南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天温晴的特点。) 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读35节,并作重点分析(1、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 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第 3小节和第5 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分析中除了使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拟人手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学生讨论后明确:1、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色绿。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2、作者在第3小节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和第5小节对水色的描写中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4、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写北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在于“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并与学生共同解答: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解答中使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抒发了赞美之情。 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 “冬天的济南” 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济南,进行最后的课文巩固。5、布置作业:1、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 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 (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 2、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 ?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 (设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 3、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 字数不限。 (此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 提示学生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 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目的是将阅读之所得转化为写作之所能, 是阅读的迁移与深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