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03含答案.docx
-
资源ID:3117869
资源大小:3.41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03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识符号,知天气。图3.3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图3.3A.多云转大雨,东南风3级B.阴转大雨,东南风6级C.阴转大雨,西北风3级D.阴转大雨,西北风6级读图,回答23题。图3.42.关于A、B两地降水量多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多,B地少B.A地少,B地多C.A、B两地一样多D.没法确定3.图3.4说明_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运动D.地形4.读2012年5月5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比较,正确的是( )图3.5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B.重庆优于上海、上海优于郑州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广州D.昆明优于广州、广州优于重庆读某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图3.65.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A.5B.10C.15D.206.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递减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7.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8.分析:若图3.7中等温线分布状况是因地形而形成,则有关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3.7A.甲迎风坡坡度陡B.甲背风坡坡度缓C.乙背风坡坡度陡D.乙迎风坡坡度缓(2013江苏南通)图3.8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911题。气温/降水量/毫米气温/降水量/毫米哈尔滨北京气温/降水量/毫米气温/降水量/毫米武汉广州图3.89.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10.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11.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2013湖南株洲)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图3.9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1213题。图3.912.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为( )A.20B.11C.10D.5013.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全年高温多雨D.全年高温干旱(2012湖北黄冈)根据某地气候资料,回答1415题。时间/月123456789101112气温/26.425.324.122.019.416.1213.215.018.119.823.425.2降水量/毫米2113255910110811398614739914.根据表中数据,四位同学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ABCD15.该地最可能是( )A.南非的开普敦B.希腊的雅典C.巴西的巴西利亚D.英国的伦敦16.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区的( )A.各月平均降水量B.某一年的降水量C.多年平均降水量D.各年最高降水量17.下列关于世界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夏季多雨B.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全年多雨C.极地地区夏季多雨D.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全年少雨18.如图3.10所示,该图显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关于图中体现的问题,正确的是( )A.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c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b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d地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19.下列漫画中,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BCD20.下列关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因纽特人夏季种水稻江南人冬季乘雪橇沙漠地区以骆驼代步江南水乡以船代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多竹楼A.B.C.D.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甲)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甲乙图3.11(1)_洲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终年高温,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2)世界年平均气温由_地区向_地区逐渐降低。原因是什么?(3)南、北半球比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_半球,原因是_。(4)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因素(5)由图乙可知,M、N两处中降水较多的是_处。22.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图3.12(1)A地气候特征是_,形成的植被景观是_,被称为“_”。(2)B地属_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_。(3)C地属_气候类型,对于农业生产的不利之处是_。(4)D地所属气候类型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_气候,是导致C、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5)E、F两地气候都比较寒冷,试分析形成的原因有什么不同?23.图甲为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读图3.13,回答下列问题。(10分)甲乙图3.13(1)A、B两地中,冬季气候寒冷的是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地。(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_地,冬雨夏旱的是_地。(3)D处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特征是_。(4)图乙为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把其数码与图甲中的气候类型的代表字对应起来:_,_,_。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01年11月,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到新西兰。材料二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气候变化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对粮食和水安全等造成威胁。(1)将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按因果关系填入方框内。(填字母)A.二氧化碳增加B.全球变暖C.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煤、石油冰川消融,低地被淹图3.14(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产生_、_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3)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发布。方案明确了2015年前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要大幅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第一个符号表示阴天,第二个符号表示大雨,最后一个符号表示西北风6级。2.【答案】A【解析】图中A地地处湿润气流迎风坡,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B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3.【答案】D【解析】图中A地地处湿润气流迎风坡,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B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因此,影响A、B两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4.【答案】A【解析】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5.【答案】C【解析】从图中的大洲能够判断出,此图是北半球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图,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能够看出,甲处的年平均气温是15。6.【答案】B【解析】图示地区气温由南向北递减。7.【答案】A【解析】由于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高,得到的太阳热量越少,因此气温逐渐降低,所以影响该地区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8.【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为迎风坡,坡度平缓;乙处为背风坡,坡度陡峭。9.【答案】A【解析】由图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判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广州。10.【答案】D【解析】由图中的气温曲线可以判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哈尔滨。11.【答案】A【解析】综合四幅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其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考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12.【答案】A【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为5,所以气温年较差为20。13.【答案】B【解析】该地气温最热月是7月,但降水少,最冷月是1月,但降水多,所以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考点】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和气候特点的判断。14.【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此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为26.4,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为13.2,据此可判B为正确选项。15.【答案】A【解析】据表可知,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所以该地位于南半,且该地雨热不同期,应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最有可能是南非的开普敦。16.【答案】C【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不是指一个地区一年的降水量,而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降水量。17.【答案】D【解析】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夏季多雨,西岸全年少雨;极地地区全年少雨。18.【答案】D【解析】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c地为地中海气候;b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由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匀;d地为温带大陆性是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降水较少。19.【答案】A【解析】A项中的植树造林属于低碳生活行为,砍伐森林、汽车尾气排放和滥占土地不属于低碳生活行为。20.【答案】D【解析】因纽特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以捕鱼为生,出门乘雪橇,不可能种水稻。江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河湖密布,船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交通工具以骆驼为代表。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湿热,房屋多竹楼。【考点】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二、21.【答案】(1)非(2)赤道(或低纬)两极(或高纬)低伟度地区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3)南海洋面积广阔(4)A(5)M【解析】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由于世界各地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弱;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是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M地纬度低,热对流强,多对流雨,而N地纬度高,气温低,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22.【答案】(1)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地球之肺(2)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和大陆西岸(3)温带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4)温带大陆性海陆位置(5)E地位于高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气候寒冷。而F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解析】读图可知,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C地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E地为寒带气候,F地为高原山地气候。E地位于高纬度的南极洲,而F地位于海拔高的青藏高原。【考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3.【答案】(1)A B(2)B C(3)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4)C B A【解析】A、B两地处于北纬4060大陆两岸,A地位于东岸,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夏季多雨区;B地位于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降水比较均匀,属于常年湿润区;C地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冬季多雨区;D地位于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从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上可以看出,为地中海气候,与C地相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A地相符。【考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24.【答案】(1)由左到右:CAB(2)旱涝灾害粮食减产水资源短缺等(两点即可)(3)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寻找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等。(两点即可)【解析】第(1)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生产、生活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第(2)题,考查温室效应的不利影响,言之有理即可。第(3)题,言之成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即可。【考点】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