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化纤项目投资意向书.docx
泓域咨询 MACRO/巫溪县化纤项目投资意向书巫溪县化纤项目投资意向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加快完善化纤工业创新体系,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以企业为中心,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化学纤维,提高化学纤维的功能化、差别化水平。推进化纤生产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改造。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坚持优化存量,从严控制新增产能,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推动产业集聚,提升行业综合竞争能力。坚持低能耗、循环再利用,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完善绿色制造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推广绿色纤维标志产品,全面推进行业清洁生产认证和低碳认证体系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制造方式的绿色转型。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推进化纤工业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的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引进高端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加快形成化纤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高性能纤维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需求。该化纤制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5480.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365.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42%;流动资金4114.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8%。达产年营业收入3239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323.07万元,税金及附加301.68万元,利润总额7068.93万元,利税总额8345.63万元,税后净利润5301.7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43.9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66%,投资利税率53.91%,投资回报率34.25%,全部投资回收期4.42年,提供就业职位684个。第一章 项目概论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公司致力于创新求发展,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长期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后盾和保障,在新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29.50万元,同比增长15.34%(3436.14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化纤制品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2859.8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8.50%。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5424.197232.266715.676457.3825829.502主营业务收入4800.566400.755943.555714.9522859.822.1化纤制品(A)1584.192112.251961.371885.947543.742.2化纤制品(B)1104.131472.171367.021314.445257.762.3化纤制品(C)816.101088.131010.40971.543886.172.4化纤制品(D)576.07768.09713.23685.792743.182.5化纤制品(E)384.04512.06475.48457.201828.792.6化纤制品(F)240.03320.04297.18285.751142.992.7化纤制品(.)96.01128.01118.87114.30457.203其他业务收入623.63831.51772.12742.422969.68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383.0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45.15万元,增长率24.09%;实现净利润4037.2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20.27万元,增长率25.50%。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25829.50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2859.82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8.50%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5.34%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3436.14利润总额万元5383.04利润总额增长率24.09%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045.15净利润万元4037.28净利润增长率25.50%净利润增长量万元820.27投资利润率50.23%投资回报率37.67%财务内部收益率20.72%企业总资产万元28323.71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0.38%流动资产总额万元8604.59资产负债率33.68%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巫溪县化纤项目支持行业协会研究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支撑。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反映企业诉求。把握行业发展需求,加强产业联盟建设并不断提高重点联盟的运作水平。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专业化服务,为特色集群、基地提供专业、定制化服务。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高性能纤维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需求。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以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二)项目选址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至2017年,巫溪县总面积40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542628人,常住人口38.53万人。2017年,巫溪县生产总值达到871484万元,同比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84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505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8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0:37.3:41.7。巫溪县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获得过绿色中药出口基地、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2011中国改革年度县等荣誉称号。(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6169.74平方米(折合约69.22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5.58%,建筑容积率1.0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5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4.19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6169.7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4895.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169.7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3558.8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034.96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0台(套),设备购置费4612.17万元。(七)节能分析“巫溪县化纤项目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38556.8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9753.0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7.8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1.3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2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5480.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365.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42%;流动资金4114.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8%。(十)资金筹措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239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323.07万元,税金及附加301.68万元,利润总额7068.93万元,利税总额8345.63万元,税后净利润5301.7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43.9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66%,投资利税率53.91%,投资回报率34.25%,全部投资回收期4.42年,提供就业职位684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建设,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项目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叉开实施。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严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详细编制周、月施工作业计划,以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参与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三、报告说明提供包括政策指引、产业分析、市场供需分析与预测、行业现有工艺技术水平、项目产品竞争优势、营销方案、原料资源条件评价、原料保障措施、工艺流程、能耗分析、节能方案、财务测算、风险防范等内容。四、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及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化纤制品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化纤制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科技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巫溪县化纤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8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043.93万元,可以促进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66%,投资利税率53.91%,全部投资回报率34.25%,全部投资回收期4.4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42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五、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46169.7469.22亩1.1容积率1.001.2建筑系数75.58%1.3投资强度万元/亩164.191.4基底面积平方米34895.09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46169.741.6绿化面积平方米3034.96绿化率6.57%2总投资万元15480.19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1365.23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3717.20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24.01%2.1.2设备投资万元4612.172.1.2.1设备投资占比29.79%2.1.3其它投资万元3035.862.1.3.1其它投资占比19.61%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3.42%2.2流动资金万元4114.962.2.1流动资金占比26.58%3收入万元32392.004总成本万元25323.075利润总额万元7068.936净利润万元5301.707所得税万元1.008增值税万元975.029税金及附加万元301.6810纳税总额万元3043.9311利税总额万元8345.6312投资利润率45.66%13投资利税率53.91%14投资回报率34.25%15回收期年4.4216设备数量台(套)13017年用电量千瓦时938556.8118年用水量立方米29753.0919总能耗吨标准煤117.8920节能率26.28%21节能量吨标准煤31.3422员工数量人684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化纤制品项目背景分析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及应用推广体系集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继续支持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行业学术活动,支持以实现产业化为导向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为化纤新品种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p>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学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加快发展定制性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膜等非纤用切片及产品,扩大应用领域。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纤工艺和装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的优质化。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p>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加强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技术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重点开发新品种,拓展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重点攻克低成本、高稳定性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适用不同领域需求、不同档次的纤维品种,碳纤维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品种,重点研制成套装备、解决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问题。<p>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低成本生产。重点提高生物基合成纤维聚合及纺丝单线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优化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领域。<p>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突破现有化纤装备设计瓶颈,实现模块化生产。满足多品种、高品质、低能耗、清洁化的生产要求,鼓励支持开发面向化纤企业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以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在化纤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p>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锦纶熔体直纺、再生丙纶直纺等新技术。推广绿色制浆技术,提升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水平,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纤维绿色后加工工艺技术。编制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培育行业内能效领跑者企业。<p>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研究制定行业绿色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行业信誉和品牌度,促进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的消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设立以化纤企业和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p>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p>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影响力。继续组织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培育中国纤维品牌。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新产品推广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内涵,推动纺织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纤维新产品推广,培育纤维品牌,扩大需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牌国际化。<p>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p>加强人才培育,夯实行业基础。适应化纤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依托高校与骨干企业,集聚专业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在国际投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等领域的人才储备,注重工程化技术团队的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p>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二、化纤制品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及应用推广体系集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继续支持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行业学术活动,支持以实现产业化为导向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为化纤新品种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p>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学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加快发展定制性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膜等非纤用切片及产品,扩大应用领域。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纤工艺和装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的优质化。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p>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加强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技术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重点开发新品种,拓展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重点攻克低成本、高稳定性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适用不同领域需求、不同档次的纤维品种,碳纤维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品种,重点研制成套装备、解决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问题。<p>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低成本生产。重点提高生物基合成纤维聚合及纺丝单线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优化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领域。<p>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突破现有化纤装备设计瓶颈,实现模块化生产。满足多品种、高品质、低能耗、清洁化的生产要求,鼓励支持开发面向化纤企业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以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在化纤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p>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锦纶熔体直纺、再生丙纶直纺等新技术。推广绿色制浆技术,提升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水平,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纤维绿色后加工工艺技术。编制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培育行业内能效领跑者企业。<p>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研究制定行业绿色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行业信誉和品牌度,促进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的消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设立以化纤企业和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p>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p>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影响力。继续组织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培育中国纤维品牌。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新产品推广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内涵,推动纺织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纤维新产品推广,培育纤维品牌,扩大需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牌国际化。<p>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p>加强人才培育,夯实行业基础。适应化纤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依托高校与骨干企业,集聚专业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在国际投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等领域的人才储备,注重工程化技术团队的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p>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各个工艺流程的优秀技术工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始终走在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项目周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项目产品需求空间,与此同时,项目建设地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且项目已经列入当地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地发展规划,符合地区规划要求。产品品牌优势明显。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项目承办单位规模的扩大,公司将创品牌列为系统工程来做,通过广告宣传、各类国内会展、各种促销手段等形式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按照“质量一流、服务至上”的原则来创出品牌的美誉度;经过这些市场运作,不仅可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而且还能体现出品牌更大的价值。四、化纤制品行业分析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化学纤维包括: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生物基化学纤维三大类。人造纤维是利用纤维素或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物质作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如人造棉、人造丝等;合成纤维是采用石化和炼焦工业中的副产品加工而成,包括锦纶、涤纶、锦纶、丙纶、氨纶等。此外,根据纤维长度,每种化纤产品可分短纤和长丝两类。据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化纤产量为1261.4万吨,同比增长15.30%,化纤市场短期呈现回暖状态。其中,人造纤维119.59万吨,合成纤维1139.36万吨。<p>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以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p>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2018年,中国大陆化纤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大陆化纤产量达5011.1万吨。从产量变化情况看,2009-2015年产量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上下,2016-2018年产量增长率大幅回落,复合产量增长率不到1%。综上,2016年后,中国化纤产量增长缓慢,化纤产业进入调整期。<p>根据2019年6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化纤产量为1261.4万吨,同比增长15.30%,化纤市场短期呈现回暖状态。<p>2019年第一季度人造纤维119.59万吨,合成纤维1139.36万吨。具体来看,涤纶产量最高,约973.63万吨,同比增长15.30%,占比高达77.19%;锦纶产量103.89万吨,同比增长12.80%,占比约8.24%;涤纶短纤产量为102.25万吨,同比增长13.23%,占比8.11%。<p>整体来说,化纤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但是,通过对比2017-2018年化纤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季度数据和累计数据发现,2018年产能利用水平下降,各季度产能利用率均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产能利用率下降了但是产量仍然是保持增长态势,这表明中国化纤企业在产能本就过剩的情况下仍然在盲目扩大产能。<p>中国化纤产业仍面临较大挑战,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高性能纤维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需求。<p>据中国化纤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化纤进口量在94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进口产品中需要关注的是涤纶短纤,进口量190999吨,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9.7%;这与国内再生原料受限有关,弥补再生纤维不足;并且涤纶短纤与再生产品不能以税号区分,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是再生涤纤。其次是腈纶,进口149355吨,占比约15.9%。<p>2019年第一季度,共进口化纤20.98万吨,同比减少5.24%,一季度产品格局与2018年表现不同,粘胶短线的进口达49339.9吨,占比最高,约23.0%。其次是涤纶短纤,进口量约42453.5吨,同比增长4.52%,占比20.2%;一方面是国内涤纶短纤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另一方面,再生涤纶短纤进口量增加。<p>2018年,中国化纤出口量约430万吨,远高于进口量;其中以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为主,占比合计77.0%。而中国化纤产品出口量仅占产量的8.58%,即中国化纤产品主要是供国内消费使用,中国大陆地区化纤产业的转移与国内相关上下游产业紧密相关,与出口目的国相关性较弱。<p>2019年一季度,化纤出口119.77万吨,同比增长12.01%,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6.17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中国化纤产品出口量仅占产量的9.50%。出口格局与2018年全年基本一致,涤纶长丝出口量比重稍有提升。<p>未来,中国各地区化纤企业面临新一轮洗牌,化纤产业将进行大规模转移。其一,化纤产业的聚集特征与纺织业息息相关,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纺织产业转移,向中西部发展,将能为化纤行业的产业转移提供一定的市场基础,有助于化纤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二,向东北地区转移,利用其化工产业优势;其三,东部沿海地区着重推进产品结构升级,研发制造高端化纤产品。<p>化纤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较为复杂。全球经济复苏较上年放缓的大势难以改变,将导致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偏弱,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产能快速扩张“后遗症”显现,行业运行较年初预期的压力更大。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也正在逐渐增多,内需市场潜力空间依然广阔,将为纺织化纤行业发展提供首要支撑。随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实施,将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五、化纤制品市场分析预测化纤产品产能投放高峰已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6年化纤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和前几年的低迷下行行情不同,2016年年初化纤产品价格跌至低点后开始反弹,尤其是下半年,化纤产品价格一路上行。2016年年末,在OPEC减产协议带来国际油价的大涨和聚酯联盟会议召开的刺激下,迎来一波强势上涨。<p>2016年化纤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和前几年的低迷下行行情不同,2016年年初化纤产品价格跌至低点后开始反弹,尤其是下半年,化纤产品价格一路上行。2016年年末,在OPEC减产协议带来国际油价的大涨和聚酯联盟会议召开的刺激下,迎来一波强势上涨。多数产品年内价格平均涨幅超过20%,其中,聚酯切片、POY、DTY等涨幅接近50%。<p>2017年开年,PTA等产品延续上年涨价态势,持续上涨,POY、FDY等产品在小幅下跌后也继续迎来上涨,2017年行情有望延续。<p>与化纤市场火热的行情不同,近年来,涤纶长丝产能增速已经大幅放缓,后期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前几年行业低迷,厂家效益差、资金紧等原因,很多中小厂家都暂停了扩大产能的计划,并且对现有产能进行了关闭,比如赐富的8-9万吨长丝装置、上海联吉的5万吨装置、浙化联的10万吨装置和红剑的老25万吨和新40万吨等装置,都进行了关闭。随着行情回暖,这些装置有望重启,但是由于停产时间过久,重新开车所需调试周期以及设备老化等原因,即使重启,预计时间也要在18年底到19年初,短期内不会对行业的整体供需格局造成影响。据统计,倒闭企业预计重启装置的产能在150万吨左右。在新增产能方面,前几年因生产效益差,资金紧等原因,很多中小企业都暂停了扩增计划,只有一些大厂仍在新增装置,2017年来看聚酯长丝新装置投产不多,只有4套新装置和1套老装置开车,而且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其中2016年涤纶长丝企业扩增产能为128万吨;2017年新增产能为145万吨,且主要以下半年为主。<p>涤纶长丝行业在朝着更加集中的方向发展。以POY为例,据中国绸都网统计,目前国内POY直纺产能1223万吨,其中前十大企业合计产能761万吨,占社会总产能的62.2%;前五大企业合计产能572万吨,占社会总产能的46.8%,且行业集中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同时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行业洗牌也很严重。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关停的POY产能145万吨,其中排名第七的华鑫(POY产能为56万吨)目前也处于关停状态。2016年在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政策背景下,化纤行业是重点整治对象。由于环保配套较为落后,很多小厂被关停,一些大厂也难以幸免。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现配套环保改造,暂时关停相当于永久停产。另外,装置重启成本高,关停超过半年后装置腐蚀、员工解散、客户流失,调试时间长,这些都制约着企业装置的重启。第三章 选址科学性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项目选址该项目选址位于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至2017年,巫溪县总面积40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542628人,常住人口38.53万人。2017年,巫溪县生产总值达到871484万元,同比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84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505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