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专题7科学探究题.doc
-
资源ID:3138262
资源大小:2.59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专题7科学探究题.doc
3(2019聊城)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答案】B【解析】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做出猜想和假设。25(2019泰安)在整理实验室时,同学发现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见下图所示),其中2、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7号溶液分别是10% 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 Na2CO3溶液、10% CaCl2溶液、10%稀盐酸中的一种。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实验目的】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探究部分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NaOH+NaHCO3=Na2CO3+H2O【实验探究】(1)分别取2、3、4、5、7号溶液于5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 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3种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 (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2)分别取2号5.55g和7号3.65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7号溶液是 (填名称);图1中b点数据为 g;图2中hk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 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Na2CO3;NaOH、Ca(OH)2; 。【实验反思】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5号试剂可能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B该实验无法确定各种试剂,没有完成实验目的 C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hk段表示 D碳酸氢钠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答案】(1)碱性 饱和石灰水 (2)稀盐酸 5.3 Na2CO3+CaCl2= CaCO3+2NaCl (3)饱和石灰水 Na2CO3、NaHCO3 【实验反思】AB【解析】(1)酚酞遇碱变蓝。所以这三种溶液都是碱性的。所以3、4、5号溶液是10% 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 Na2CO3溶液的一种,再根据试剂瓶上的信息,可以确定3号是饱和石灰水。(2)分别取2号5.55g和7号3.65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推出5号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根据0.22g二氧化碳结合化学方程式,推出7号溶液是稀盐酸;图1中b点数据为5.3g;图2中hk段pH为7,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 CaCO3+2NaCl;(3)3号溶液是饱和石灰水。6号溶液是碳酸氢钠溶液。根据查阅资料“Ca(OH)2+NaHCO3=CaCO3+NaOH+H2O NaOH+NaHCO3=Na2CO3+H2O”可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Na2CO3;NaOH、Ca(OH)2;Na2CO3、NaHCO3;【实验反思】 A5号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所以错误;B该实验确定各种试剂,完成实验目的,所以错误;C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hk段表示,这两个都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正确;D根据资料可以判断碳酸氢钠可以能与碱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碳酸氢钠也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正确。15. (2019安徽)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_(填“强”或“弱”)。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假设二:含有镁粉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查阅资料氯化镁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实验2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_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_。假设三_(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的变化。结果见下表:时间/min024812162024溶液pH2.05.37.08.69.39.810.010.0实验现象-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请描述溶液pH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_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_【答案】(1)强 Mg+2HCl=MgCl2+H2 (2)一 镁粉 可能成立 滤纸条变红 (3)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由2.0-10.0逐渐增大,镁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pH增大,盐酸消耗完后,镁继续与水缓慢反应是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镁条的长度有关 实验方案:分别取1cm、2cm、3cm、4cm长度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于4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解析】(1)在金属活动性表中,铝位于铜的前面,故铝活动性比铜强,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2)得出结论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说明物质不溶于水,氯化镁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氯化镁,假设一不成立;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不含有镁粉,因为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假设三可能成立;实验反思 氯化氢气体溶于紫色石蕊溶液中呈酸性,滤纸条会变红; (3)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由2.0-10.0逐渐增大,镁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pH增大,盐酸消耗完后,镁继续与水缓慢反应是溶液呈碱性。根据表中信息,镁与盐酸反应后镁条有剩余继续与水反应才会有灰白色沉淀,故猜想: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可设计实验方案为:分别取1cm、2cm、3cm、4cm长度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于4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14(2019宿迁)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作了如下实验【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猜想一:碳酸钠猜想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_,(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答案】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无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1)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 (2)氯化钡与碳酸钠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猜想二不正确,说明溶液中没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故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三中有硫酸,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故可以看出有气泡产生;【评价反思】(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直接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以防止污染待测液;(2)溶液中如果含有碳酸钠也能看到有白色沉淀,因为氯化钡与碳酸钠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总结提高】可以从选择与硫酸反应的物质设计实验方案,如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24(2019滨州)钙元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可组成氢化钙、氢氧化钙等多种物质.(1)氢化钙(CaH2 )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能源提供剂.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该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NaOH和_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_.【实验过程】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步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_猜想二不成立步骤: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产生气泡猜想_成立【拓展延伸】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陈考虑生成物,还需要考虑_.【答案】(1)CaH2+2H2O=Ca(OH)2+2H2 (2)Na2CO3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能够反应(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共存”或用完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等,答案合理即可) 无明显现象(或无沉淀产生) 盐酸(或稀盐酸或其他合理答案) 三 反应物(或反应物是否过量)【解析】(1)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钙与水反应,反应物为氢化钙、水,反应条件为常温,生成物为氢氧化钙、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2)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不知反应物是否都反应完,所以滤液的成分猜想为氯化钠(完全反应),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钠过量),氯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过量),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故填Na2CO3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能够反应(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共存”或用完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等,答案合理即可);【实验过程】步骤,向滤液中碳酸钠溶液,证明是否有氢氧化钙,由于结论为猜想二不成立,所以加入碳酸钠后无明显现象,故填无明显现象(或无沉淀产生);步骤:另取滤液,由现象“产生气泡”可知,加入的溶液为酸,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故填盐酸(或稀盐酸或其他合理答案),三;【拓展延伸】由于本题可知,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陈考虑生成物,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3(2019德州)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成为_(填名称)(1)在金属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钠排在铜的前面,有的同学据此推断:钠能从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教师按照下图顺序进行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为反应中没有_色的物质生成,所以金属钠_(填“能”或“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对于实验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_(填化学式)。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培养皿中所含元素有:Na、Cu、H、O_(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查阅资料得知,“蓝色絮状难容物”是一种学过的碱,该物质的名称是_。(2)有的同学又产生新的疑问,钠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教师为解答学生的疑惑,又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同时记录有关现象:请结合上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用手触摸图3中烧杯外壁,感觉烫手,说明钠与水发生的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从图3中可以断定:液体中出现红色说明溶液溶液呈_性,结合溶液中所含元素,继而推断有_(填化学式)生成。另外,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失去 钠离子 (1)红 不能 CuSO4 S 氢氧化铜 (2)放热 碱 2Na+2H2O=2NaOH+H2【解析】从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1)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形成蓝色絮状沉淀,而没有生成红色物质,则说明钠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硫酸铜的化学式是CuSO4;钠由钠元素组成,硫酸铜由铜元素、硫元素、氧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蓝色絮状物沉淀是一种碱,而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则蓝色的碱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钠是一种溶于水的碱)。(2)将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烧杯外壁发烫则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说明反应后溶液显碱性,根据提供的物质钠、水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生成的碱性物质是NaOH,而反15.(2019菏泽)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 是错误的。【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_猜想四成立【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答案】(1)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2)【作出猜想】猜想四:NaCl和Na2CO3【进行讨论】三【设计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有剩余【解析】(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2)根据实验现象,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D试管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E试管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碳酸钠。碳酸钠完全消耗掉盐酸后,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为CaCl2和Na2CO3 反应,两者不共存,所以除了生成物氯化钠外,CaCl2和Na2CO3可能剩余其中之一,故猜想三是错误的,猜想四为NaCl和Na2CO3;(3)若猜想四成立,NaCl和Na2CO3中滴加氯化钡,氯化钡会和碳酸钠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4)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22(2019聊城)聊城市某学校2019年实验操作模拟训练的一个题目是: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小组的同学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只试管中,向三只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如甲图,鉴别出1号溶液。再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乙图。请回答:(1)1号试管中是溶液_。(2)乙图中2号试管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填微粒名称)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把该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提出问题】除含有酚酞外,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HCl 猜想二:HCl和_ 猜想三:HCl和BaCl2【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_正确。为了验证滤液的酸碱性,将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_蘸取该滤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和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读出pH=5.【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滤液显酸性,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填序号)A铁粉 B氯化钙溶液 C石灰石【答案】(1)氢氧化钠(或NaOH) (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猜想假设】H2SO4(或硫酸) 【进行实验】三 玻璃棒 【交流拓展】AC 【解析】(1)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肯定是氢氧化钠(或NaOH)溶液;(2)在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时,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猜想假设】根据反应可知,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氢,可能有H2SO4(或硫酸)和氯化钡;【进行实验】向溶液滴加硫酸钠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钡,故猜想三正确;测定pH值时,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溶质有氯化氢,故显酸性,若调至中性,加入能和盐酸反应的铁粉、石灰石,由于两者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过量也不影响溶液酸碱性,故选AC。29(2019临沂)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最研究.(1)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 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色 粉末为Fe2O3 _粉末为铜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定量实验:取该粉末4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B装置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_.A. NaOH溶液 B.稀盐酸 C.水 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 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_.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1)无现象 Fe2O3+6HCl=3H2O+ Fe Cl3 (2)【解析】(1)滴加的试剂是盐酸,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即盐酸和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3H2O+ Fe Cl3,酸能和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前的金属反应,氢后的不反应,因此粉末为铜,则无现象;(2)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因此此操作的目的是排出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故填:排出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会生成铁粉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现象是红棕色的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和碱溶液、水反应,不能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故选A;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B装置吸收二氧化碳,C装置会收集一氧化碳,减轻空气污染.故填:红棕色的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尾气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采用极端假设法来解答,可以考虑粉末完全是铜,不会发生反应,因此质量最大值为4g,再考虑完全为氧化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铁的质量,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160 112 4g x x=2.8g2.8g<m<4g.14(2019威海)探究辨真伪如图7,用一次性塑料水杯盛鲜榨果汁时,常用带皮柠檬片作装饰。网上传言,柠檬皮可以溶解这种水杯中的聚苯乙烯,危害人体健康,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为了查明真相,小东用泡沫饭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和柠檬皮进行探究. (1)探究一:柠檬皮真的能溶解聚苯乙烯吗?进行实验:将柠檬皮研磨成酱,取一匙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饭盒光滑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5分钟后凹凸更加明显,10分钟后出现很多小孔.结论与解释:柠檬皮中含有柠檬烯(C10H16),柠檬烯是一种(填“有机”或“无机”)_溶剂,可以溶解聚苯乙烯。 反思交流:用一次性塑料水杯喝水时,聚苯乙烯不会进入人体,放了带皮柠檬片后,聚苯乙烯会被溶解而进入人体,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有关.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被称为_,果汁加工厂的大量柠檬皮被丢弃浪费,对此你有什么建议_.(2)探究二: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实脸用品:泡沫饭盒、柠檬皮酱、食醋、纯碱溶液、食盐水、水.查阅资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均不能溶解聚苯乙烯.进行实验: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取一匙柠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_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_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 (填实验编号):第一组对照实验_,第二组对照实验_.5分钟后观察到三个泡沫饭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实验结论为_.(3)探究三:温度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请将下表填写完整(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解释实验结论:_.【答案】(1)有机 溶剂的种类(或济剂的性从) 自色污染 可以用柠檬皮处理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 以减少自色污染(合理即可) (2) CH3COOH(或Na2CO3 ) Na2CO3 (或CH3COOH ) (或)、 (或 ) 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影响(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取两匙柠檬皮酱,一份加热.一份不加热,分别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观察现象(2分,要点: 柠檬皮酱的量、温度、时间.三个要点每缺少一处扣l分,扣完为止)涂加热柠檬皮酱的泡沫饭盒凹凸不明显,涂不加热拧檬皮酱的泡沫饭盒凹凸明显(l分) 温度越高,聚苯乙烯在柠檬烯(或柠檬皮酱)中的溶解度越小【解析】(1) 柠檬烯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影响因素主要是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温度等,据题目提供信息,用一次性塑料水杯喝水时,聚苯乙烯不会进入人体,放了带皮柠檬片后,聚苯乙烯会被溶解而进入人体,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是白色污染,可以可以用柠檬皮处理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 以减少白色污染.(2) 试验的目的是探究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无影响,可以做对照实验,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涂抹碱性物质、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从题目提供的资料酸性物质选择醋酸,碱性物质选择碳酸钠溶液,选择的对照组分别是涂抹中性物质的实验和酸性物质的实验、涂抹碱性物质的实验和中性物质的实验.(3)为探究温度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无影响,可以仿照实验2设计对照实验,控制柠檬皮酱的量、温度、时间,三个量即可. 可分别取两匙柠檬皮酱,一份加热,一份不加热,分别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观察现象,涂加热柠檬皮酱的泡沫饭盒凹凸不明显,涂不加热拧檬皮酱的泡沫饭盒凹凸明显,说明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26(2019潍坊)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一)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实验方案】【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他碱溶液代替,如 ;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人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 。(二)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择);a. 称量装置丙的质量b. 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c.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装置丁的作用是 。(三)拓展交流经查阅资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O2+H2O =2NaHCO3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通入100g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答案】(一)(1)NaHCO3+HCl=NaCl+H2O+CO2 (2)氢氧化钡溶液 (3)稀盐酸换成稀硝酸 (二)(1)bacba (2)偏大 (3)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丙装置,造成误差 (三)Na2CO3和NaHCO3【解析】(一)、定性分析(1)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可以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石灰水;(3)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氯离子,但不能说明含有氯化钠,因为加入的盐酸中也含有氯离子,所以要排出盐酸中氯离子的干扰,将稀盐酸换成稀硝酸即可。(二)、定量分析(1)先通入氮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净,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再称量装置丙,再打开分液漏斗,使碳酸氢钠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再通入氮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到丙装置内,最后再称量装置丙的质量,装置丙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所以步骤是:bacba;(2)如果没有装置乙,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分,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偏大,计算出的碳酸氢钠质量偏大,结果偏大;(3)装置丁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丙装置,造成误差。 三、拓展交流根据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80 44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是:44: 80=11: 20,100g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质量为:5g,通入的二氧化碳是5g,所以实际放出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是1:1,所以通入的二氧化碳过量,又发生了第二个反应,但没有把碳酸钠消耗完,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9(2019泰州)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某些盐的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 研究主题:探究FeCl3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 相关信息: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2O3反应;Fe和Fe3O4,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Fe3O4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实验一:将大约20 mL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符号为_。加热时,FeCl3溶液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的物质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由实验启示,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_(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固体。(2)实验二: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 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外,还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加热分解也能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结合实验,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_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3)实验三:小组同学用多根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随着加热时间的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 实验三相对于实验一和二,优点是_(答1点即可)。 同学们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疑问。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_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_ 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4) 拓展延伸 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红褐色物质,可向其中滴加少量的_溶液。 结合已学知识,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Fe2O3发生还原反应时,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一般呈_(填“上升”或“下降”)的变化。【答案】(1) Fe3+ FeCl3+3H2O2Fe(OH)3+3HCl 不能 (2) 2Fe(OH)3 Fe2O3+3H2O 难溶性碱 (3) 多组实验,实验过程中现象更明显 C、Fe、FeO Fe3O4 (4)稀盐酸 下降【解析】(1)铁离子符号为Fe3+;加热时,FeCl3溶液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的物质和盐酸,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写出方程式FeCl3+3H2O2Fe(OH)3+3HCl;由实验启示,加热时氯化铁能和水反应,据此判断蒸发不能获得FeCl3固体。(2)实验二: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氢氧化铁此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为氧化铁,还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H)3 Fe2O3+3H2O ;氢氧化镁、氢氧化铜都是难溶性碱,据此得出结论。 (3)酒精的可燃性可能未完全燃烧生成碳,也可能酒精的还原性,得到铁粉、氧化亚铁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是铁或者四氧化三铁中一种或2种,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没有铁。(4)配制FeCl3溶液时,出现红褐色物质,是因为水中少量的氢氧根离子,可以加入少量稀盐酸;Fe2O3发生还原反应时,生成铁或氧化亚铁,化合价下降。16(2019连云港)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NaOHCl2X。X的化学式为 。(2)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2CO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注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