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建筑物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3146141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建筑物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建筑物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第一节 说明该工程平面形状较为复杂, 因此我们将成立成立由测量工程师和技术员等四人组成的测量小组,专门负责定位、轴线、标高的测设,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尺寸正确无误。施工放线前,应提前复核建筑与周边红线的距离,经市规划部门现场验线及设计单位确认后方能正式施工。 测量仪器配备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测量精度数量备注1电子经纬仪S22”1台检定合格2水准仪DS33mm/km2台检定合格3钢卷尺100米5mm/100m2把检定合格4钢卷尺5 米5把检定合格5全站仪拓普康 301测角 2”测距 1+11 台检定合格6E5001 电子手簿1 台检定合格7塔尺5 米各 2 支检定合格第二节 施工测量的控制一、工程平面控制1、控制点的选取土方开挖前,要作好工程测量控制,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具体以规划部门测定的三个坐标点在建筑物轴和轴设置控制桩点,形成“卄”形主轴线平面控制方案。控制点设在已有建筑物墙上或作地面控制桩。2、控制点的定位以城市规划指定的一个红线桩和一条红线边为准用直接测法,进行测设平面控制桩。经过闭合后达到要求精度,即为平面控制标桩。并据此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墙上的,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砼浇筑成3003001000mm桩,顶面复以2002004mm钢板,板面上刻十字作为桩点标志,并砌筑窨进形式加以保护。二、工程标高控制建筑施工中,至少要设三个现场水准点,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根据现场情况设三个水准点桩(利用平面控制桩)。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不低于S3级水准仪。0.000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水准标高应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三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三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框架拆模后,在柱和墙壁上弹出每楼层500水平线,砌块墙砌好后,同样弹出每个楼层500线。三、建筑竖向控制1、方法该工程垂直度(竖向)的控制采用激光经纬仪外控法中的延长轴线法进行,方法是将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延长轴线的控制桩上,后视首层轴线后,抬起望远镜将轴线直接投测在施工层上。2、投测中的要点、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垂直的误差。、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必须以首层轴层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视轴的误差影响。、投测主要误差必须控制在标准以内,即向上投测时的投点标志误差控制在3mm以内,照准目标的误差控制在M照60"/V。D/P"2以内,经纬仪竖轴不垂直的影响误差控制在:H tM竖=以内P" 5以上公式中H为建筑物全高,D为向上投测时的斜视线长,t为经纬仪水平度盘水准管的分划值。V为纬仪望远镜的放大倍数,P"为常数。 四、水位监测 在在基坑内侧共设置6口水位观察井井深2米1、监测方法与频度 测试工作基本原则是在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本着经济的原则,根据施工情况及进度来合理安排监测进程和频度,尽可能的建立 起一套完整的四维监测与预警系统。2、水位监测 采用垂球测量水位,在挖土前,每天测量一次坑内水位观察井内水位,以确切掌握降水情况。两天一次坑外水位观察井内水位。在挖土及基础结构施工期间,三天测量一次坑外水位观察井水位。以上监测频率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实测数据进行调整,具体监测频度需根据工程需要与建设单位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商定。3、信息反馈、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监测工作提交有成果,一般包括日常监测报告、最终监测总结报告两部分。其中日常监测报告,对测试数据经计算机相应软件处理后,绘制成 数据表格形式,次日提交报告,并在适当时候作综合分析,以判断支护结 构的状态。如果监测结果一旦达到或超过设计单位的警戒值,则需马上与设计单 位联系,共同研究,分析原因。必要时拿出加固方案,以确保基坑的安全。 同时,通过监测可以确保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得以正确实施。当监测工作 全部结束后,提交总结报告。 五、沉降观测 施测细则 (1)沉降观测水准基准点的布设 根据总平面图及现场施工布置平面图,在大楼 四周布设四个沉降观测水准基准点(WA、WB、WC、WD),布设成闭合环,水准基准点应埋 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原状土层上,保证其稳固可靠且通视条件良好,以 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位置及埋设情况见附图,各点的坐标 和绝对高程待布设完毕后进行实测,并补发测量成果资料。(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规范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要求测点与大楼的连接牢靠,注意移开影响观测点的障碍,并注意填充墙和设备安装,以免观测点 受到破坏。(3)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 观测周期和次数:根据图纸要求,按级水准精度采采用闭合法进行观测,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 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 直到沉降稳定,若施工期间中途停工,超过两个月时,应在停工和竣 工前进行观测,沉降观测中,如发现突然上升和大量下沉现象应进行 重复观测加以证实,及时与业主及设计院联系。每次观测前对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作出详细记 录。每次沉降观测时,先应检查沉降观测水准基准点的高程,确认无 变动后,才能进行沉降观测,否则,需对水准基准点成果进行重新确认和调整,然后进行沉降观测。每次沉降观测时,为保证其成果的正确性,应做到: 、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作专门的观测成果记录。 严格按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施测,遵守各项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精度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精度要求执行,本大楼沉 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mm; 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0.3mm;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0.5mm; 每沿高差中误差:0.13mm; 视线长度40 米,视线高度0.5 米。要特别注意加强沉降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保护。第一节 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水平线时,最好是用直接调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二、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测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三、该工程0.000以上部分施工时,首先应对0.000以下部分的轴线、标高进行复线校核,如有误差则进行修正,修正后再采用直角或极坐标法将控制轴线重新测出,以此为准来控制以上的轴线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