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31717136       资源大小:2.15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人 教 版 物 理 八 年 级 上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班级_姓名_成绩_一、填空题1.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停表的读数是_s。2. 2018 年11 月6 日的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Y-20一飞冲天,万众瞩目。飞机起飞后,以座舱内的飞行员为参照物,飞机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机下降时,以飞机为参照物,地面是_运动的(选填“向上”或“向下”)。3. 如图所示,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就越有力而低沉。甲、乙两曲线分别是科考船声呐系统收集的500kg的海豚和100t 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蓝鲸叫声的音调比海豚_(选填“高”或“低”),蓝鲸叫声的响度比海豚_(选填“大”或“小”),4. 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能够传声。5.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这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 首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她回忆当年带领课题小组实验尝试加热青蒿水溶液使其沸腾,从 而去除水份以提取药物,做了大量实验但并没有发现有效结果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 下,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乙醚提取最终成功地从青蒿乙醚溶液中提取出有效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乙醚的_ (选填“熔点”或“沸点”)较低(2)我们可以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 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慢慢消失,这是一种_现象(填物态 变化名称);然后反向推动活塞,观察到慢慢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方法 可以使气体液化6. 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中,同学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场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提示语,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反射的缘故。 7. 如图,一个身高 1.6m 的同学站在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_m。当人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5米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 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需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9. 每一个物理量都表示一定的物理意义。如:速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_的物理量,密度是表示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_的物理量。二、选择题10. 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必须选择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 对于同一物体,即使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是相同的C.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所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可能不同D. 以上说法都不对11. 下列四个速度的数值中,速度最快的是(A. 600m/min B. 54km/h12.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能听出笛声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频率不同)C. 10m/sD. 400cm/s)D. 音色不同01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13. 如图所示“海巡 ”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声波具有能量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14. 许昌冬天的早晨,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 A. 5B. 20C. 30D. 4015.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6. 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 和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向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 光线aB. 光线bC. 光线cD. 光线d17. 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壁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像是倒立的B. 像是缩小C. 像是实像D. 像比灯丝暗18. 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C. 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 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发生色散19.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5cmB. 9cmC. 13cmD. 17cm20. 下列光学器材中,成像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 放大镜与照相机B. 投影仪与电影放映机C. 照相机与摄像机D. 近视眼镜与放大镜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B. 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C. “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到月球后,质量变小D. 1kg 铁比2kg 棉花质量小三、作图题22. 如图,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 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光路图。()23. 在画光路图时,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凸透镜可用图甲表示,O点是光心,F 为其焦点。请根据凸透镜对光折射规律,在下图中画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24. 杨老师上课时拿了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水晶球看远处的建筑物成的倒立像(如图1 所示),引起同学们对凸透镜成像的兴趣。为此让同学们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各一个,火柴盒:(1)小王同学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 2 甲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_透镜进行实验(选填“甲”或“乙”);(2)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在光屏上呈现 烛焰的像偏上(如图丙所示),是因为忽略了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骤应是_;的(3)如图 3 所示,是小王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与物距 u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4)同组的小李同学有点儿调皮。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后,小李同学用白纸把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了,则光屏上的像将_(选填“变得不完整”、“仍然完整且无其它变化”或“仍然完整但亮度变弱”);(5)实验后,同组的小张同学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到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该同学所带的眼镜是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5. 小丁同学旅游时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美丽 雨花石,她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操作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 (1)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测量时应将_(选填“石块”或“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内;(2)若加减砝码的方式不能使天平平衡,则应该调节_;(3)天平平衡后,盘内砝码情况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为_g;(4)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内水面高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石块的密度为_g/cm ;3(5)本实验中系着石块的线会使测量的密度结果比真实值_(选填“大”、“于”或“相等”);(6)完成上述测量后,他还想测量手边的一瓶牛奶的密度。但是不小心把量筒打破了,于是他又找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0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_;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 ,求出该牛奶的密度:=_。水五、综合应用题26. 某同学为了测量空气的温度,用步枪在距离绝壁 605 米远处的位置开枪,用仪表测得从枪响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 3.5s,那么当时空气的温度大约是多少?(空气中不同温度下的声速如表所示)空气温度空气中的声速0331m/s340m/s346m/s152527. 今年 稻谷丰收了,小红想测算谷子的多少。她测量家中长方体粮仓的内径是长3m、宽 2.5m,平整地装了 2m 深谷子。她找到一个 10L 塑料水桶,装一满桶谷子,测得谷子质量为 13.4kg。求:(1)小红所测稻谷的密度;(2)小红家仓中的稻谷大约是少吨?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停表的读数是_s。【答案】【解析】(1). 2.55(2). 337.5【详解】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 1mm;物体左侧与 1.50cm 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4.00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00cm -1.50cm=2.55cm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超过 5 分半钟;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刻度 37.5 后一格位置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2. 2018 年 11 月 6 日 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 Y-20一飞冲天,万众瞩目。飞机起飞后,以座舱内的飞行员为参照物,飞机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机下降时,以飞机为参照物,的地面是_运动的(选填“向上”或“向下”)。【答案】【解析】(1). 静止(2). 向上【详解】1飞机起飞后,以座舱内的飞行员为参照物,由于飞机与飞行员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2飞机下降时,飞机与地面间的距离在减小,所以,以飞机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3. 如图所示,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就越有力而低沉。甲、乙两曲线分别是科考船声呐系统收集的500kg的海豚和 100t 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蓝鲸叫声的音调比海豚_(选填“高”或“低”),蓝鲸叫声的响度比海豚_(选填“大”或“小”),【答案】【解析】(1). 低(2). 大【详解】1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图知道,蓝鲸声音的频率比海豚的频率低(相同时间内 振动的次数少),所以,蓝鲸叫声的音调比海豚低。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由图象知道,乙的振幅大,所以,蓝鲸叫声的响度比海豚大。4. 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能够传声。【答案】【解析】(1). 信息(2). 液体【详解】1考试钟声敲响后,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同学们开始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2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液体能够传声。5.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这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 首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她回忆当年带领课题小组实验尝试加热青蒿水溶液使其沸腾,从 而去除水份以提取药物,做了大量实验但并没有发现有效结果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 下,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乙醚提取最终成功地从青蒿乙醚溶液中提取出有效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乙醚的_ (选填“熔点”或“沸点”)较低(2)我们可以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 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慢慢消失,这是一种_现象(填物态 变化名称);然后反向推动活塞,观察到慢慢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方法 可以使气体液化【答案】【解析】(1). 沸点(2). 汽化(3). 压缩体积【详解】(1)2根据题意:“尝试加热青蒿水溶液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份以提取药物”,可见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乙醚的沸点较低(2)23我们可以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 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慢慢消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这是汽化现象;然后反向推动活塞,观察到慢慢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 可以使气体液化6. 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中,同学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场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提示语,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反射的缘故。【答案】漫【解析】【详解】黑板表面较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所以,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提示语。 7. 如图,一个身高 1.6m 的同学站在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_m。当人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5米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解析】(1). 1(2). 不变【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1m 时,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 1m。2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人的大小有关,跟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当人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 5 米时,他的像的大小不变。8. 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需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答案】【解析】【分析】(1). 缩小(2). 减小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且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详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9. 每一个物理量都表示一定的物理意义。如:速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_的物理量,密度是表示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_的物理量。【答案】【解析】(1). 物体运动快慢(2). 冷热程度(3). 物体所含物质多少(4). 质量与体积之比【详解】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的物理量。3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4密度是表示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的物理量。 二、选择题10. 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必须选择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 对于同一物体,即使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是相同的C.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所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可能不同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详解】A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 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一般选择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故 A 错误;的BCD由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即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故 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11. 下列四个速度的数值中,速度最快的是()A. 600m/min【答案】B【解析】B. 54km/hC. 10m/sD. 400cm/s【详解】将速度单位均化为米每秒,可得600m/min=10m/s154km/h=54m/s=15m/s3.6400cm/s=4m/s所以,四个选项的大小关系是54km/h >600m/min=10m/s>400cm/s故选 B。12.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能听出笛声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不同【答案】D【解析】B. 响度不同C. 频率不同D. 音色不同 【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其中,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所以,诗人能区分笛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D。01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13. 如图所示“海巡 ”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声波具有能量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答案】D【解析】【详解】A. 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D. 强声设备发出高达150dB 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 ABC正确,D 错误故选D.14. 许昌冬天的早晨,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 )A. 5B. 20C. 30D. 40【答案】A【解析】【详解】许昌属于南方地区,冬天早晨气温较低,气温高于0低于10,在5左右,所以,自来水的温度接近气温,在5左右,故选A。15.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 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答案】A【解析】【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详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A 正确;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水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B.错误;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 C 错误;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 D 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自然现象16. 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 A 和 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向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 光线 aB. 光线 bC. 光线 cD. 光线 d【答案】C【解析】【详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由图知道,光从玻璃 A 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从 A 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折,在图中虚线的上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 B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 A 中的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射出,即最后射出的应是光线 b,光路如下图 故选 C。17. 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壁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像是倒立的B. 像是缩小的C. 像是实像D. 像比灯丝暗【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灯丝在墙上有一个清晰的像,说明此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而实像都是倒立的。由图知道,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所以,说明此时的物距是 2 ,即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灯又因为丝发出的光只f uf有一部分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墙壁上成像,所以,其亮度要比灯丝暗,故选 B。18. 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C. 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 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发生色散【答案】C)【解析】【详解】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分解成为七色光,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是复色光,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发生的是折射,所以,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19.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5cmB. 9cmC. 13cmD. 17cm【答案】B【解析】【详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当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由题意知道,此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f12cm2f解得6cmf12cm,故选B。20. 下列光学器材中,成像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 放大镜与照相机B. 投影仪与电影放映机C. 照相机与摄像机D. 近视眼镜与放大镜【答案】BC【解析】【详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电影放映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 符合题意;C照相机与摄像机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 符合题意;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C。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B. 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C. “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到月球后,质量变小D. 1kg 铁比2kg 棉花质量小【答案】BD【解析】【详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 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A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状态变化,但质量不变,故 A 错误;B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其质量不变,故 B 正确;C“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到月球上,位置改变,质量不变,故 C 错误;D1kg 铁与 1kg 棉花的质量都是 1kg,所以二者的质量一样大,故 D 正确。故选 BD。三、作图题22. 如图,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 S,从 S 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光路图。()【答案】【解析】【详解】作出发光点 S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 S,连接 SA 交平面镜于点 O,则 O 为反射点(入射点),沿 OA 画出反射光线,连接 SO 画出入射光线,光路如下图 23. 在画光路图时,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凸透镜可用图甲表示,O 点是光心,F 为其焦点。请根据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在下图中画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答案】【解析】【详解】由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知道,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对侧的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为 的像点 ,然后做主光轴的垂线即可得出物体AB所成AA的像 ,成像如下图A B四、实验探究题24. 杨老师上课时拿了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水晶球看远处的建筑物成的倒立像(如图1 所示),引起同学们对凸透镜成像的兴趣。为此让同学们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各一个,火柴盒:(1)小王同学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 2 甲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_透镜进行实验(选填“甲”或“乙”);(2)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在光屏上呈现的烛焰的像偏上(如图丙所示),是因为忽略了一个操作步骤:这 一步骤应是_;(3)如图 3 所示,是小王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与物距 u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4)同组的小李同学有点儿调皮。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后,小李同学用白纸把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了,则光屏上的像将_(选填“变得不完整”、“仍然完整且无其它变化”或“仍然完整但亮度变弱”);(5)实验后,同组的小张同学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到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该同学所带的眼镜是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答案】(1). 乙(2). 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5). 远视(3). 10(4). 仍然完整但亮度变弱【解析】【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当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图甲光斑的中间比较暗,图乙中间出现亮斑,说明甲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乙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他应该选择乙透镜进行实验。(2)2由于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在光屏上呈现的烛焰的像偏上(如图丙所示),即像成在了光屏上端,而没有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说明实验前忽略了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3)3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此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根据图 3 的像距 v 与物距 u的关系图象知道,u=v=20cm=2f即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4)4当把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时,光线仍能透过透镜的上半部分成完整的像,只是透过光线由于减少,使像变暗。(5)5实验后,同组的小张同学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到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此眼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能用于矫正远视眼),即该同学所带的眼镜是远视眼镜。25. 小丁同学旅游时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美丽的雨花石,她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操作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 (1)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测量时应将_(选填“石块”或“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内;(2)若加减砝码的方式不能使天平平衡,则应该调节_;(3)天平平衡后,盘内砝码情况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为_g;(4)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内水面高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石块的密度为_g/cm ;3(5)本实验中系着石块的线会使测量的密度结果比真实值_(选填“大”、“于”或“相等”);(6)完成上述测量后,他还想测量手边的一瓶牛奶的密度。但是不小心把量筒打破了,于是他又找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0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_;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 ,求出该牛奶的密度:=_。水【答案】质量 m2(1). 砝码(2). 标尺上的游码(3). 52.0(4). 2.6(5). 小(6). 烧杯和牛奶的总m - mr(7).20m- m水10【解析】【详解】(1)1由天平的结构特点知道,在使用天平测物理质量时,左盘中应放物体、在右盘中放砝码。(2)2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天平不平衡的情况,应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即若加减砝码天平仍不平衡,则应该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3图甲知道,该石块的质量m=20g+20g+10g+2g=52g(4)4图乙知道,该雨花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m=r由知道,雨花石的密度V m= =52g= 2.6g/cm3rV 20cm3mVr=(5)5由于实验中系着石块的线也会排开一部分水,导致测量的雨花石的体积偏大,由知道,测量的密度结果小于真实值。(6)6利用等体积法进行试验,用同样的烧杯装满水与牛奶,他们的体积都为烧杯的容积 V,水的密度已知,可以求出牛奶的密度;故步骤应该是: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m27烧杯中水 质量m =m -m水10的由于烧杯中牛奶的体积等于烧杯水的体积,所以,mV =V =水r牛奶水水烧杯中牛奶质量m=m -m20牛奶mr=由知道,牛奶的密度Vmm- m m - mr =牛奶=r×0牛奶V牛奶202m - m m水- m1010r水五、综合应用题26. 某同学为了测量空气的温度,用步枪在距离绝壁 605 米远处的位置开枪,用仪表测得从枪响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 3.5s,那么当时空气的温度大约是多少?(空气中不同温度下的声速如表所示)空气温度空气中的声速0331m/s340m/s346m/s1525【答案】25【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从枪响到听到回声,声音经过的路程s=2×605m=1210m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s 1210mv = =t 3.5s» 346m/s查表知道,当时空气的温度大约为 25。答:当时空气的温度大约是 25。27. 今年的稻谷丰收了,小红想测算谷子的多少。她测量家中长方体粮仓的内径是长3m、宽 2.5m,平整地装了 2m 深谷子。她找到一个 10L 塑料水桶,装一满桶谷子,测得谷子质量为 13.4kg。求:(1)小红所测稻谷的密度;(2)小红家仓中的稻谷大约是少吨?1.34´10 kg / m【答案】(1)3 ;(2) 20.1t3【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塑料水桶装满谷子时,测得谷子的质量 =13.4kg,谷子的体积mV=10L=10dm3 =0.01m3m=r由知道,所测稻谷的密度Vm 13.4kg= = 1.34´10 kg/m3r3V 0.01m3(2)小红家仓中稻谷的体积V =abh=3m×2.5m×2m=15m3总小红家仓中的稻谷的质量m =V=1.34×103 kg/m3 ×15m3 =2.01×104 kg=20.1t总总答:(1)小红所测稻谷的密度为 1.34×10 kg/m ;33(2)小红家仓中的稻谷大约是 20.1t。m= =52g= 2.6g/cm3rV 20cm3mVr=(5)5由于实验中系着石块的线也会排开一部分水,导致测量的雨花石的体积偏大,由知道,测量的密度结果小于真实值。(6)6利用等体积法进行试验,用同样的烧杯装满水与牛奶,他们的体积都为烧杯的容积 V,水的密度已知,可以求出牛奶的密度;故步骤应该是: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m27烧杯中水 质量m =m -m水10的由于烧杯中牛奶的体积等于烧杯水的体积,所以,mV =V =水r牛奶水水烧杯中牛奶质量m=m -m20牛奶mr=由知道,牛奶的密度Vmm- m m - mr =牛奶=r×0牛奶V牛奶202m - m m水- m1010r水五、综合应用题26. 某同学为了测量空气的温度,用步枪在距离绝壁 605 米远处的位置开枪,用仪表测得从枪响到听到回声的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