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标准).doc
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对生产设备从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设备完好.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我公司的设备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上主要任务,积极探索,总结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白酒生产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机构及职责,购置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修理及更新改造,设备的基础管理.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所有生产设备。3职责3.1设备负责人职责3。1.1、贯彻执行设备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3.1。2、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得的原则,保证车间设备技术状况良好,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3.1.3、如发生设备事故,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调查、分析和抢修,分清事故性质,追查责任,严肃处理并及时采取防落措施.3。1.4、对车间设备管理员、维修工、操作工要经常进行“三好"、“四会”,维护保养和安全知识教育,配合企管科抓好技术培训工作.3.1.5、定期组织检查设备,开展保养设备竞赛活动,对一贯遵守操作规程,粗心维护设备者,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3.1。6、正确处理好生产和设备的关系,在生产任务和设备维修任务发生矛盾时,要根据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3.2 生产科负责生产设备管理。3.3 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4 设备技术档案4.1生产科对本厂主要生产设备建立技术档案.设备档案由企管科编印一管理,档案内容应包括:说明书、合格证、维修记录、计量仪器设备还应包括计量检定证书.5 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为了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维修费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按照规定,建立健全的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操作主要严格执行操作维护规程,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并定期检查评比,促使设备保持在完好的技术状态。5.1设备的使用 新工人在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有关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及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实际操作技能。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熟悉了设备性能和技术规范,懂得了设备的结构,掌握了操作方法,安全技术规程和润滑保养知识。设备使用遵守“定机、定人、定岗"的三定制度,要求操作人员遵守岗位责任制,并能正确使用设备和落实日常维护工作。5.2设备维护保养5.2.1、清洁 设备必须保持内外清洁,周围无杂物、垃圾、班前、班后操作工须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并擦拭各个部位,要求设备表面无治污,无锈蚀,无粉尘;各部位不漏污水、汽.5.2。2、整齐 设备安装要协调规范,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工具、工件(或产品)须定位放置.线路、管道要求整洁。5.2.3、润滑 设备润滑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保持油毡、油线清洁、油标清晰、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所需加油工具齐全。5。2。4、安全 操作工应熟悉设备结构,有较强的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保持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做到不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6.设备的保管6。1在用设备由使用部门指定人员保管。6。2未使用设备由生产科集中管理.7.设备的检查、维修 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主要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针对性的修理,以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并充分利用零配件的使用寿命,来降低维修费用,提高单位效益。修理工必须了解各部位的修理作业实际进度及计划完居情况,对工人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从技术上的组织上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做到不发生停工待料和延误进度的现象。7。1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预检。阅读设备说明书,熟悉设备结构和性能;进行外观检查、运转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理。7.2设备检修记录由质检科保存。8.设备的报废8。1、设备报废的条件8。1。1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无修理价值的设备。8。1。2因事故或意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的设备。8。1.3严重影响安全及环境保护,若进行修复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8.1。4因产品换型、工艺变更,又不宜改造利用的设备。8。1。5按国家有关规定,应淘汰的高耗能设备。8。2、报废设备的处理8。2.1作价售给能利用的单位(国家规定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8.2。2把能利用的零部件拆除留用,不能利用的作为原材料和废料处理。9.特种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特种设备一般包括:动力、运输、仪器、仪表、压力容器等。由于这些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对财产和人身安全都有较大的危害,因而在使用、培训,维护检查等方面要有特殊的要求,企业要保持特种设备完好率达100。9。1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专门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卡片和档案,根据设备特点,作好定期检查检测检测.锅炉年次,低压容器年次,每次检测后,若发现有问题,则都需及时整改,经整改并复检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检测表和整改记录应收集入档。9.2特种设备操作工的培训 对企业锅炉操作工,在上岗前必须派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在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10。设备事故的分析及处理10.1设备事故分类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而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可称为设备事故.设备事故分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类。10。2设备事故分析处理10.2。1事故发生后,操作者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持现场,向设备管理员报告。一般事故由车间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在设备部门参与下进行调查分析及处理,重大事故及特大事故由经理组织设备、安全和发生事故单位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查出原因、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不受教育不放过)。10。2.2对事故责任者应严肃处理,按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分别给予批语教育或经济处罚,触犯划律都以法制裁.10。2.3对抢救、抢修有显著功绩都,按情况给予表扬和资励。10.2.4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加重处罚,追究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