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宁小学地震应急预案-(1).doc
龙茗镇进宁小学地震应急预案为提高学校紧急处置地震灾害的能力,确保地震来临时,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特制定地震应急预案。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黄光慧 副组长:劳建猛成 员:赵金刚 许艳苹 陆 显 吴绍敢 黄德标职 责: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2。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3。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和校应急预案的实施。4。地震发生后,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各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震救灾。5。负责向上级汇报灾情,争取援助。二、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由劳建猛同志兼任。办公室职责“1。承担草拟学校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职责。2.承担领导组在地震发生后提出的具体应急工作方案。3。协调各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4。制定和定期修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工作程序。5。负责宣传,承担领导组的日常事务。6.组织开展学校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模拟演练。7。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负责接待及后勤保障工作.8。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三、震前应急准备:震前应急准备工作在本预案公布后,当临震预报发布时的紧急情况下完成.(一)应急工作领导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法: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学校操场正中位置,组长电话:13768408030(校长电话).(二)指挥部办公室要定期修定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并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经常利用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三)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环境平面图并在校办公室备案。(四)熟悉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经常进行检查;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五)出现地震谣传,校办公室、教导处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安定。四、临震应急响应:政府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突发地震(一般3级以上)时,学校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一)政府临震预报发布后,学校地震立即急指挥部指挥长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应对可能面临的地震。(二)突发地震时,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1。“地震应急预案”一般应由指挥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启动。2.如指挥长不在学校,无法启动预案的,指挥长可电话通知副指挥长(副组长)代为启动预案,或由副指挥长直接启动预案,副指挥长代理行使指挥长职责。3.副指挥长启动预案,应同时向指挥长报告,如当时无法报告或无法与指挥长取得联系的,可事后向指挥长作专门汇报。五、突发地震时的应急措施:突发地震时,指挥长(代理指挥长)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应急信号员发布应急信号。(一)应急避震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停电时信号为:三响短促哨声,连续多次),进入应急避震状态。1。任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为避震疏散组成员,负责该班级的应急避震、紧急疏散工作。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乱",命令学生迅速就地避震.2.学生:迅速躲避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蹲下,并用双手或书包保护头部。(平房教室、底楼教室靠门口的少部分学生可直接跑到教室外最近的安全地方)3.上实验课、微机课的师生:迅速关闭电源、火源、气源等次生灾害源,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然后执行1、2。(二)紧急疏散信号管理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停电时信号为:一声长哨,连续多次),进入紧急疏散状态。1.避震疏散组其他成员:迅速到达指定的紧急疏散线路及场地,负责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安全。2. 每排教室前设立一名疏散指挥员(指定当时不上课的教师担任),按规定次序疏散。疏散次序:安排各班级有序疏散。3.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疏散,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拥挤。教室讲台、最近的任课教师应立即赶到门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4。其他在校教师应立即赶到学生疏散路线相关节点做好防护工作。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规定的次序、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至指定地点(操场、空旷地带)。6.各班主任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受伤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并向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汇报统计结果。(三)自救互救根据师生受伤情况,自救互救组开展救助工作。1。学校后勤部门迅速在疏散地设立临时救护点,组织救治。2。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救助,配合、协助校卫生保健员对轻伤者给予必要的消毒、清洗、包扎等医疗处置。3。如有伤势较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处置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4.检查学校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损及损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水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处置措施。5.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119"、“110”等部门提出救援请求。(四)教育安抚突发地震后,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紧张、神情焦虑等心理问题,各班主任立即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舒缓学生震后心理压力。(五)灾情报告突发地震后,应急疏散组应立即对地震中师生伤亡、校舍损坏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了解、收集学校地震应急中采取的基本措施,起草“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经指挥长审阅、批准,震后半小时内将“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报中心校、镇政府、教育局,有新生重大灾情的,随时报告;无新生重大灾情的,震后2小时、6小时内分别做好续报工作,以后每天报告1次。(六)震后教学保障1。安全保卫组震后应立即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有校舍受损,应对其进行封闭,并组织安全鉴定。2。校舍受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应搭建帐篷或活动板房,设立临时教学点.(七)应急结束政府或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近期不再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则宣告应急结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六、保障措施:(一)由教导处综合考虑学生人数、班级分布等情况,在学年初(即9月初)制定“应急疏散路线图”,并印发到全体教师,在各班级张贴公布。学校班级分布等因素有变动的,应在变动后15天内更新“应急疏散路线图”。(二)办公室制定“学校应急通讯录”.内容包括:学校地震应急指挥部及下设各组人员办公室、住宅电话及移动电话,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及上述部门相关负责人的移动电话等。各班班主任应当建立“学生家长通讯录”,报教导处备案。(三)教导处在师生中建立“防震减灾志愿者”组织。并结合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对志愿者进行地震科普、医疗救助等基本知识培训,提高志愿者参与地震应急救援的能力。(四)学校经常举行地震应急演练.平时,学校每学期应组织一次全校的地震应急演练,每学期应结合班队会、集对讲话等活动,开展一次演练.政府临震预报发布后,学校应组织12次全校性的地震应急演练。(五)对学校的通讯设施、及其他应用于应急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正常运转。(六)根据学校建筑布局、空地情况,利用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应急避难场所”。七、预案管理:(一)预案由教导处会同学校领导制定,经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并报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预案的学习培训、修订更新等日常管理工作由教导处承担。(三)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学校应急通讯录、学生家长通讯录等应当作为附件与预案一并存放。(四)上述预案除印发学校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外,应在学校档案室、教导处和学校办公室分别存放2份以上,保证应急需要。龙茗镇进宁小学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