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改-我在历史教改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docx
-
资源ID:31731682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什么是教改-我在历史教改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docx
什么是教改 我在历史教改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开学前,教委邀请全国教育界有名的专家,对我们历史老师进行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的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新学期,我根据自己对本次教改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了一点尝试,现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首先,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我觉得在这样的关系下,师生之间不能平等的交流、探讨,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 这学期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位,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研究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随时注意学生小主人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在与学生交流的语气上,尽量使用一种平和的、商量的、欣赏的口吻,让学生感觉你是他的朋友,你和他是平等的,你是在征求、倾听他的意见。我感觉这时候的学生,心态完全开放,思维十分活跃,他在极力的展现自我,从而不让老师失望。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的回答常常让老师喜出望外,甚至是惊奇。感觉学生的潜力真是太大了,只是老师缺乏挖掘的能力。这种氛围下师生间互教互学,往往能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 其次,课堂教学目标的改变。 我比较欣赏这次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它考虑到了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构建了学习主题式的课程体系,不再追求科体系的完整性与专业性,这样在历史知识掌握这方面给学生减轻了负担,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方面重点人手。另外,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只提目标,对具体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这样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留出了充分发挥的空间,老师就可以根据自己面对的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那么,我是如何把新课程的目标框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的呢? 我在每课的备课中努力使自己彻底的推翻以往的制定目标的观念,由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转向注重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把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放在首位。这样,随着目标制定的改变,教学方法也相应改变。 我在讲“破解彩陶之谜”这一课时,目标只有两个: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把学生和老师课外搜集的有关彩陶的图片、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对图片上中的彩陶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思考以下问题: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怎样制作的?它们的用途是什么?那些神秘的图案代表什么?反映出远古祖先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感情意识?看着这些图案你还能想到什么?然后我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结果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尽情的去想象,得出的看法、说法真是丰富、离奇、五花八门,有些见解是老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当时,我就有一种感觉,学生的内心世界太丰富了,他们懂得的东西有些是老师有生以来都没有接触过的,我突然有一种紧迫感:我得不断学习,否则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整个一节课可以说是在热情高涨中完成。这样,通过这节课,首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勇气与自信。让我真正的体会到,每一节好课,都应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另外,教学评价观念与方法的改变。 随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改变。我们通过教学培养的是学生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的发展,那么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结果,只注重分数、量化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评价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一开学我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的后面,每人制作一个“学生个人课堂评价表”,表的内容包括四方面:课堂纪律、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回答问题情况、交流合作情况。参与评价的有每日的学生“自评”、同桌“互评”,每月一次的“小组互评”、学期期末的“总评”,期中期末总评是将平时每课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和最后期末考试的评价二者结合起来。这样既重视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良好态度。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老师每节课必须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状态,必须定期检查学生的“自评”“互评”是否客观、真实,否则只能流于形式而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另外,就是自己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肯定与表扬,不单纯看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准确,而是从各个角度,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给予肯定。这样做我觉得时间长了学生自然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评价自己的“尺子”,知道怎样去要求自己发展自己,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有所帮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