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docx
-
资源ID:31734937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docx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摘要在多元背景下,高等影视要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除注重教育本身的变革外,更要延伸人才培养的视角,密切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文化语境,把握影视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通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影视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的高等影视艺术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高新技术、多元的社会生活、腾飞的产业界直接接触,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加上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影视艺术教育在发展变革中呈现出许多新观念、新思想、新机制、新方法,为传统高等教育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并成为当今影视艺术教育的瓶颈。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创办于2021年,学院通过综合分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了自己在影视艺术教育体系格局中的位置,并对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和不断创新,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制。本文拟通过审视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过程,进一步探讨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改革。 一、战略分析审视内外部两种环境 当今的高等教育正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密切融合,并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模式发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也走向多元。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尤为典型。因此,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改革中,首先是正确审视内外部环境,在注重教育本身变革的同时,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社会文化语境,以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确定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 1.流动多元的外部环境 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众声喧哗的时代氛围,消解权威、消解永恒、消解深度、游戏至上的时代风尚,使我们置身于后现代文化语境。詹姆逊认为它是“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作为总体的更深层结构转换的表征”。大众文化成为消费主流,多元思潮涌现并存,影响着传播的意义建构、传播形式与价值体系,震荡着人们的世界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后现代文化语境赋予了我们全新的视界,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影视文化信息传播和影视艺术教育的建构与发展。 湖南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影视媒介经历改制、重组、变革、发展,形成意义上的“影视产业”,成就了不少产业话题,如电视湘军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近年来“金鹰”、“超级女声”等新品牌铸造了多赢产业链。2021年湖南卫视以“快乐中国”的新概念,创造了收视收入双飞跃的奇迹,成为新的关注点。湖南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新型人才,而且人才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维度趋势。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竞争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打破几大院校垄断的局面,群雄并起,形成竞争态势。如仅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就有近百所,而且正在跨地区发展。一些北方优势院校纷纷南扩,抢滩南方生源市场,对南方办了同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造成冲击。如何在竞争中发展,优化人才培养,也成为重要课题。 2.发展变化的内部环境 教育主体的变化: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教育的培养对象(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喜欢无厘头文化,不喜束缚,追崇个性,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面对如此多元而富有独特思想的培养对象,培养模式也趋向于注重个性、多元发展。 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发掘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综合性院校某些固有模式压抑了这种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所以首要任务就是改造和激活传统机制,创造自主、宽松和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随着“概念经济”的出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这些市场力量渗入到影视艺术教育领域,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发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急需创新。 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湖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极为活跃的校园文化、综合性的学科背景、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厚重的人文底蕴以及开放的办学传统和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难得的可利用的优势资源。 二、与影视产业对话解读新型影视艺术人才 流动多元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变化的内部环境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和市场需求接轨,与影视产业对话。当前的影视艺术人才市场一边是多如牛毛的求职者,一边是人才急缺的影视媒体。不少媒体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扩大自己的人才储备。人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元素,我们必须对影视艺术人才进行新的解读和剖析,探讨最新的影视艺术人才观,确定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思路。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善于创新、富有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人才梯队,有生产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营销研发型人才。影视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用人标准发生变化,急需的人才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自主创新型人才。“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讲是创意产业,最大的生机是根植于头脑中创新不止的超级精神”,需要自主创新型人才。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把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重点开展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开展原始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尤为需要具有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创新生产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人才。 复合型专业人才。影视产业是知识密集度、资金密集度、科技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很高的重要文化信息产业。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它需要随时调整策略,不断创新,赢得更多受众。如精心构筑影视产品符号,满足多元需求,产生更大利润,占有更多市场份额,进行创新生产销售。这要求影视业的人才最好精通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科,同时还是广告、传播学、影视艺术专业甚至方面的行家。他们不仅要专业扎实,还要拥有宽泛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如懂得计算机语言和影视制作的高科技专业人才,既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又具备良好的影视专业素质;懂得资本运作和影视传播规律的金融决策人才等等。这也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科技文化与市场紧密融合后带来的人才市场需求格局的新变化。 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高端人才。高端人才是指同时拥有高素质、高专业技能、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的高级人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力是指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有一定应变能力,能进行自我调节获得自我提升,具有长期市场竞争力。影视产业拥有复杂多变的市场、激烈残酷的竞争及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需要大量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高端人才,需要他们运用自身储备的多学科知识和能力,在竞争中创造价值、成就品牌,创造出持久的消费文化,而且能使品牌价值直线上升,长久地占据消费市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随着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三类人才存量不足的缺陷日益显现。传统影视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也缺失对以上类型人才的培养。比如说自主创新能力虽然成为影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构件,但为它提供何种平台尚需探索;尽管高等院校大都把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如何培养复合型的艺术人才还是亟待突破的课题;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本科生的精英教育似乎被忽视,尤其是影视艺术生,如何加强本科影视艺术生的精英教育、为培养高端人才打下基础也值得深思。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三、创新与实践构建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内外部环境、解读新型影视艺术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口径窄,知识迁移、学术视野和发展潜力不足,教育资源短缺、专业教育特色缺失、人才培养泛专业化等问题,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规避盲点、审时度势、因校制宜,依托于湖南大学实力雄厚的综合学科背景和湖南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集合优势资源,以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抢滩人才市场。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指导下,学院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致力于人才培养和院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走特色化与综合性和谐发展的路子,以产、学合作的形式,创新办学模式,培养特色人才;三是采用“教师传授,自我拓展,实践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现代化教学;四是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素质教育,注重他们的创造才能;五是与市场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指向,人才培养依托于市场,市场成为教学的延伸。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成优势资源,创建人才培养品牌平台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由湖南大学和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合作办学。一个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全国重点大学,一个是拥有最前沿最时尚而又最敢于创新的先锋媒体的影视湘军。两个品牌强强联手,使学院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分的资源,形成了影视产业和高等教育直接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该平台有四大优势:首先人才培养直接和市场对话,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培养方式和内容;其次,人才培养和产业前沿的生产、理念零距离接触,使人才更具时代适应性;第三是合作办学、资源共享解决了综合性大学专业资源不足,如一线高级师资匮乏的局面和实践基地缺失的问题;第四是双方采取“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的股份制方式,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拓展了它的产业链,湖南大学获取了人才培养所欠缺的资源。 较为科学完善的师资体系,是该平台的一大特色。湖大本身拥有不少资深教授,学院还利用合作办学的平台优势先后延揽80多位一线高级专业人才任教。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全国十佳电视剧导演,湖南本土知名人士等等。他们把影视业界最前沿的问题、最新的专业技能和传媒动态带人了本科生的课堂。这些资深的外聘教授和学院的主干专业教师构成了互补性强、老中青结合的教师梯队。加之另外配备的专业班导师和辅导员,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队伍体系。 对接市场的实践基地是该人才培养平台的又一特色。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八大媒体直接成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边学边干,直接参加媒体节目制作,零距离接触媒介最前沿,拓展了眼界,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应用水平,理论和实践得到最佳融合。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两个特色课堂 一个是专业课堂。影视艺术教育的专业课应当体现教学生动鲜活、教学方式精彩多样、课堂设计凸显实践等特色。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利用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基本和媒体对接,专业课在演播厅、录音室、编辑机房、音频工作站、表演教室展开,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课堂环境,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灵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具体的做法有:改变“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课堂集讲授、实践训练、答疑、讨论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交流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同学的互动;精心设置课堂教学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定项目实践,如编辑、主持一期节目,完成一个短剧表演等,实现知识的“实践转化”。同时,专业课比较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较多地采用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授课方式。一般主干专业课程都是小班授课,在5到15人之间,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进行差异教学、个性教学,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专业学习效果显著。 另一个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课堂。首先是在主干专业课程的指导下,分层次设计和开展社会实践,开拓了学生专业视野。如一年级的学生去媒体见习参观;二年级的学生到湘西凤凰古城等考察采风,进行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增强文化底蕴,增强其专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三年级开始,学生陆续进入各类媒体,接触市场、进行各种专业锻炼。同学们在电视台担任主持的节目非常受欢迎,表演班的同学直接参加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不少学生在全国级的专业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在读期间就已经挑大梁成为媒体的专业骨干。其次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实践平台。 3.坚持两个并重,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院在课程建构、教学方式、学习模式等方面坚持两个并重。一是坚持知识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强调人才素质结构的全面性。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注重文理学科的交叉和基础学科的全面性,扩展了专业大类平台,使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增强了科学与人文素质课程学分,同时加大选修课数量,尤其加入跨系跨学科的课程,扩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的培养思想,注重知识的实践转化。如集中实践环节有40个学分,占了培养总学分的22%,专业课程比例相当,突出了强化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导向。 四、启示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问题,除注重教育本身的变革外,一定要延伸人才培养的视角,密切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社会文化语境,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影视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条件、实践基地上有其特殊性,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是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途径。必须以产研带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近市场,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学校与人才使用单位的双赢。 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一种视角,一种方式。作为人才培养单位,高校关键是要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