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七篇.docx

    • 资源ID:31737879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七篇.docx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七篇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提高有关蛋白质相关计算的能力。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 之前我们学习过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如果把氨基酸比喻成珍珠的话,那么这些“珍珠”是如何穿成串儿,成为“珍珠项链”蛋白质的呢?如果告诉你氨基是具有碱性的,而羧基是具有酸性的,那么大胆猜测一下会发生什么?(酸碱中和。)带着这样的思考,接下来共同学习一下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过渡: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所谓大分子就是相较无机物来说分子量大百倍或千倍以上的分子。比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00,人的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500等。 提问:那么小小的氨基酸是如何组成那么大的蛋白质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说一说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经历了二肽三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了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过渡:这种氨基酸和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称为脱水缩合。 2.脱水缩合过程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脱水缩合的含义: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此时重点强调肽键的含义及写法。 活动(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氨基酸,如果每位的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然后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手牵手,牵手的部分可以称作什么?(肽键。) 问题: 怎样才能更高地还原脱水缩合过程?(每人右手拿着NH和H的卡片,左手拿着CH和OH的卡片,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左右手相连的时候,拿掉H和OH的卡片。) 其他同学观察,4位同学站成一排,会形成几个肽键?脱去几分子水?(3;3。) 如果是5位同学呢?(4;4)6位同学呢?(5;5。) 继续提问:那么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n-1;n-1;n-m;n-m。) (三)巩固提高 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果4位同学站的不是一排,是一个圈,结果跟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形成环肽,形成4个肽键,脱去4个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点评,总结结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如果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改变站位、人数、人员等等,结果又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么?请同学们课下进行活动,并且探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高中生物教案篇2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1课时。 (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以此实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结束后,进行交流。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 1抗生素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学生通过看课本,熟练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体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学生看课本讨论) a.细菌的结构 b.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2)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3.对如何保健,少用药。或不用药展开讨论。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生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生素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感染就用青霉素 B把剂量加大,好得快 C根据情况和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D使用抗生素及时比使用其他的非抗生素的效果好 2.利用发酵工程,可以是产生抗生素的量大大提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中,都是用的生物的无氧呼吸。 B抗生素是蛋白质。 C抗生素能对付所有的病原体。 D不同的抗生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 A分解蛋白质,为细胞的繁殖提供营养。 B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素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 C是为了保证细胞的活性 D为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提供营养物质。 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抗生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药物、,合理利用抗生素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做法不一样。有些人主张多用多好,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观点各异。通过一节课的讨轮和探究,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有了一个合理的认识。 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板书2. 内环境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三、细胞外液的成分 资料分析有学生分析并回答,老师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5.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板书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旁栏思考题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板书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提示: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2提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CO2+H2OH2CO3H+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提示: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4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小结略。 作业课后习题一二题。 提示1C。2B。3B。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拓展题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肾小管的重吸收。(4)皮肤。 高中生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集中细胞 (二)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构。 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用幻灯片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 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 第一题:答案是B 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练习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 (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课后练习 科学前沿 本章小结 自我测试 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设问: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 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 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高中生物教案篇5 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 师:20xx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xx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 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 师: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体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 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组织液。 3、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和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 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显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 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 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 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O2浓度由高到低: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资料。 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提示:还含有气体分子、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提示: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提示: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课件展示: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饼图) 教师总结: 水: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无机盐:1%左右 蛋白质:7%9%左右 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师:在必修1中我们曾学过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或者失水;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渗透 吸水会涨破,置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渗透失水会皱缩,那么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质? 提示: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什么叫溶液渗透压? 提示: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 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4、正常人血浆的PH是多少? 提示:7.357.45 5、人为什么能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提示: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6、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提示:37左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总结。 (旁栏思考题)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师: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图片。 请学生思考:氧气是如何进入细胞内的?食物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进入细胞的?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排出细胞的?细胞中的尿素是如何排出的? 分别点学生起来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由此可见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以内环境为媒介。 师: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物质交换。 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试着画出本节的概念图。 习题巩固 板书设计: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2、内环境的概念 3、内环境成分中三者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成分 水:90%左右 1无机盐:1%左右 蛋白质:7%9%左右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渗透压 1、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酸碱度 温度 2、正常人血浆的PH值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高中生物教案篇6 一、细胞核 1.细胞核的存在 除了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上有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仁:由染色体片段构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基质。 3.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染色质是粗或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两者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4.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趣味思考:把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然后单独培养,结果都不能成活;把另一种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该变形虫的去核的细胞质中,继续培养,变形虫能够分裂增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原核细胞 1.原核细胞结构 (1)拟核: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拟核。 (2)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真核细胞中的其他复杂细胞器。 (3)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起着保护并维持细胞形状的作用。 (4)其他:荚膜、鞭毛。 2.种类:细菌、蓝藻(蓝细菌)等。 3.生理: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膜是细胞呼吸的场所;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膜内折叠,上面有光合色素。 核心解读 1.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不同时期”指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或不再进行分裂的细胞所处的时期。其关系可归纳如下: 特别提醒 染色质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它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内)遗传物质仅单独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在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说,原核细胞内没有染色体。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判别 特别提醒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 题例领悟 题型一细胞核是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 下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之切成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B.C.D.和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核功能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中含有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一个喇叭虫再生的全部遗传信息。 答案:B 反思感悟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题型二细胞核的遗传功能 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伞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ks5u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实验能力,在证明或探究某一结论或现象时,通过设置对照可以使结论更准确、更具可靠性,也更符合科学性 答案:C 反思感悟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表现。 下列结构中的遗传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 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内的DNA C.细菌、蓝藻体内的DNA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 解析:染色体仅存在于细胞核中,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以及原核细胞中的DNA都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 答案:B 反思感悟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其次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题型四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 识图作答(题中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1)上图是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等结构。 (2)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和_。 (3)上图中的动物细胞也含有的细胞器是_。 解析:该细胞的显著特点是有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所以据此判断它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尖分生区细胞是幼嫩细胞,所以不含中央大液泡,且也不含叶绿体。动物细胞除了不具有叶绿体和中央液泡外,其他细胞器都含有。 答案:(1)高等植物细胞壁叶绿体笠号荨。2)大液泡叶绿体(3)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线粒体 反思感悟 动植物细胞的判断思路: 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 随堂训练 1.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生出的小羊大多数性状() 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体主要遗传性状,因为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内也含有少量DNA。 答案:B 2.下图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

    注意事项

    本文(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七篇.doc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