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pdf
-
资源ID:3181640
资源大小:6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pdf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 意 事 项 1 本试卷满分为16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 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 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媲美 (b ) 残羹冷炙 (zh ) 取谛妄自菲薄 B 摩挲(sh ) 杞人忧天 (q )造型至高无尚 来: ZXXK C 麇集 (q n) 不瘟不火 (w n)坐落旁征博引 D整饬(ch ) 英俊倜傥 (d ng) 报歉焦躁不安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为了光复大业,辛弃疾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不想就这几天之内 又,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 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A联络变生不测奔驰B 接洽变生不测奔突 C 接洽变生肘腋奔驰D联络变生肘腋奔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四杰 ” 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 B 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唐诗迎来了它的全盛时代。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 为诗歌的主流。 C 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 爱精神和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 诗史 ” 。 D. 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家国和个人之感,拓展了词的 艺术境界,开掘了词的抒情深度。 4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他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辨别真假 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 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1 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每次 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 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 香远益清 ” 是脍炙人口的。 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AB CD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陶庵梦忆序 张 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h i)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 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 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 蒉(ku )报踵,仇簪履也 ;以衲报裘,以苎 (zh )报絺 (x ),仇轻煖也;以藿 (hu )报肉,以粝 (l )报粻 (zh ng) ,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 垲(k i)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 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 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 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 喜。真所谓 “痴人前不得说梦” 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 得是梦便好!” 一寒 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 莫是梦否? ”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 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 2 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拓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 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 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注释】 陶庵:张岱,号陶庵,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明亡后不仕,入山 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等。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竹笠作为头的报 应,以草鞋磨足,这是报应过去的插簪穿履。后面排比句类此。名根:产生好名这一思 想的根性。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每欲引决引决:自杀 B然瓶粟屡罄罄:器皿 C今日罹此果报罹:遭受 D. 其为痴人则一也一:相同 7下列 “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 B.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C.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D.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 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3分) (2)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4分 ) (3)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3分) 9联系全文,说说张岱的“痴 ”表现在哪里?(3分 ) 三、诗歌鉴赏 (10 分 ) : 网 ZXXK 10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3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 从军行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了苦战的场面?(2分) (2) 并州路一诗中,使征人“垂泪 ”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 分 ) (3) 两首诗同为边塞诗,但结句抒发情感的方式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鸿雁长飞光不度,。(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学 *科* 网 (2) ,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 网 ZXXK (3)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4)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5) 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6) 人世几回伤往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7) 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8) ,光焰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 15 题。 初雪 【英】约翰 博因顿 普里斯特利 罗伯特 林德曾这样评论简 奥斯汀笔下的人物:“他们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的生活 中能遇上一场小雪就算是一件大事。”尽管可能被这位诙谐而温和的评论家看成是伍德豪斯 式的人物,我仍然坚持认为,昨晚这里下了一场雪的确是一件大事。 清晨,看到这皑皑白雪,我和孩子们不禁兴奋起来,我看到他们在幼儿室的窗户前凝 望着外面奇妙的世界,七嘴八舌说个没完,仿佛又要过圣诞节了。事实上,这场雪对我和孩 子们来说都是奇异、迷人的。这是今年冬天这里的第一场雪。 去年此时我身在国外,我遇上英属圭亚那三个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刚结束对英国的初 访。在她们印象之中,最深的一件事是:在索默塞特某地,一天清晨醒来,忽然见到了白雪 皑皑的景象。她们欣喜若狂,一扫淑女的矜持,冲出屋子,来回奔跑在那片晶莹洁白的雪地 上,在无人踩过的雪毯上,留下了横七竖八快乐的脚印。 这场初雪不仅是件大事,而且还是件富有魔法的大事。你睡觉时处在一个世界里,而 醒来时却发现你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里。如果这都不让人沉醉,到哪里去找更醉人的东西 4 呢?一切都悄然地在一种神秘的沉静中完成,因而更给这场初雪增添了玄妙的色彩。若所有 的雪铺天盖地倾泻下来,把我们从午夜的沉睡中惊醒,那么,这就没什么值得欢呼雀跃的了。 但它却是趁我们熟睡时,分秒必争,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卧室里窗帘拉拢了,外面却发生 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无数的精灵仙童在悄悄地施展魔法,而我们只是翻个身,打个呵欠, 伸一下懒腰,对此毫无知觉。然而,这变化是多么巨大呀!我们仿佛掉进了另一片天地。即 使在白雪鞭长莫及的室内,也好像不一样了,每个房间都显得小巧而温暖,好像有某种力量 的驱使让它成为一个伐木工的棚屋,或一所温暖舒适的圆木房。外面,昨天的花园,现在却 是晶莹皎洁的一片,远处的村落,犹如置于古老德国神话中的一个仙境。所有住在那里的人 们:戴眼镜的邮政局女局长、鞋匠、退休的小学校长以及其他人,如果你听说他们都成了古 怪精灵般的人物,能为你提供隐身帽和魔术鞋,你也不会感到不可思议。你也会觉得自己和 昨天不太一样。一切都在变化,你又怎会一成不变?屋子萦绕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一种 由兴奋而产生的微弱的颤动,让人心神不宁。 今天早晨起床时,整个世界变成了淡蓝洁白交相呼应的冰封天地。光线从窗,射进来, 迷迷离离,竟然使得洗脸、刷牙、刮胡子、穿衣服这些日常小事也显得很离奇古怪。接着太 阳出来了,到我坐下来吃早餐时,太阳的光彩已经绚丽夺目,给雪地添上一抹柔和的浅粉色。 屋外的小梅树愉快地沐浴着日光,枝杈上镶嵌着淡粉色的雪花,巧妙地装点着树干。过了一 两个小时,万物都成了寒气四溢、白蓝交辉的发光体,世界再次焕然一新。我从书房的窗户 中望去,穿过花园,越过草地,看到那远处的低丘,大地晶莹皎洁,天空一片铅灰,所有的 树木呈阴森恐怖状。在那幽暗的矮树林中,似乎有一队骑兵随时都会从里面冲杀出来,随时 都会听到刀剑无情的砍杀声,也可能会看到远处某一处雪地被鲜血染红。这时情况又在变化。 光亮已经消逝,那恐怖的迹象也荡然无存。雪下得正紧,大片大片柔软的雪花扬扬洒洒,人 们几乎看不清对面那浅浅的山谷。厚厚的积雪压着屋顶,树木也都弯下了腰,映着影影绰绰 的空茫,依然能清晰地看见乡村教堂的风标,然而它已变成安徒生笔下的某种动物了。 我的书房独立于整所房子,从这儿我可以看到幼儿室的孩子们把鼻尖紧巴巴地贴在窗 玻璃上。突然,我的脑海里响起一首儿歌,虽然音韵不协调,但在我孩提时,鼻尖紧贴着冰 冷的玻璃凝视着飘舞的雪花时,总唱起它: 雪花,雪花飘得快, 洁白的雪花真可爱! 苏格兰宰了多少鹅, 片片鹅毛这边飘落! (选自世界上最优美的散文,有删改) 12 结合全文,说说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 “这变化是多么巨大呀” ,具体有哪些变化?请依据第4节内容简要概括。(4 分 ) 5 14 赏析第5节中的画线句子的艺术特色。(6分) 15 全文以儿歌结尾,请探究其好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 18 题。 精进的程序 朱光潜 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 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 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首先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 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 杜工部也说: “文 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 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 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 疵境 ”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 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 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 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 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 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 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 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 晚,想把 “先入为主 ”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 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 ”达到 “ 稳境 ” 。“稳境 ”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 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 混差事 ”,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 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 庸 ”,就是 “ 俗” ,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 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在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 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 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在 这样变化已成风格时,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 疵境 ” ,再由这种“ 疵境 ” 进到 “ 稳 境”,如此辗转下去,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技巧才能逐渐成熟,所谓“ 醇境 ”大半都须经过 6 这种 “精钢百炼 ” 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 ”, 可是不易 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 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 大成 ” 的一日。 这一切都是 “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 ” (craftsmanship)。要达到只有 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 ”,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经 说过,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 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16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17 第 段引用丁敬礼和杜甫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18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 七作文 (70 分) 19 根据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很多年前,一个人打了一口井,从深深的井底掘出黏土为自己塑像,塑像完成的那天, 他不禁赞叹自己:啊,我真的太伟大了! 多年以后,一群饥渴的行人坐在井边,喝着清凉的井水,赞叹道:挖这口井的人真是 太伟大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 2015 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3分)C(A. 媲 p 谛缔 B. 挲 su 尚 上D. 傥 t ng 报 抱) 2.(3 分)D(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接洽: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肘腋:胳肢窝。 指事变发生在极近的地方。不测:指意外的不幸事件。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驰:车、 马等很快地跑。) 3.(3 分)B(A. 成分残缺, “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C. 搭配不当, “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 烈忧患意识 ” ;D. 不合逻辑, “个人和家国 ”) 4.(3 分)A 5.(3 分)B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6.(3 分)B( 罄:尽,空。) 7.(3 分)B(B 项中的 “之” 为结构助词,的;A、C、D中的 “之”为代词 ) 8.(10 分)(1)(3 分 )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食 ”“ 妆点 ”及句意 各 1分) (2)(4 分)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 林相差别。 (“次”“ 异”“ 别 ”及句意各1分) (3)(3 分)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写作,这又是在说梦话了。(“寤”“ 事”及句意 各 1分) :学科 网Z.X.X.K 9.(3 分)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人生大梦一场(1分);通过写作来追忆往昔,慰藉自 己(1分);还想着要把文章流传后世(1分)。 【参考译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 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 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我 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 的话。 填饱肚皮后的时光,我喜欢写些东西。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那样的人家,很享 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用竹笠压在头顶,用草鞋摩擦脚掌,这是对过去插 簪穿履的报应;用补丁衣退换皮袍子,用麻布片替代细葛布,这是对过去穿轻着暖的报应; 用野菜代替鱼肉,用糙米顶替细粮,这是对过去天天美味的报应;把草褥子当床垫,把石块 8 当枕头,这是对过去温床暖窝的报应;用绳子拴门轴,用瓦罐口当窗户,这是对过去楼高屋 敞的报应;用灶烟熏眼睛,用茅坑臭鼻子,这是对过去燃香饰花的报应;用远行折磨脚板, 用囊袋压迫双肩,这是对过去坐轿子使仆人的报应。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 果报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 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黄粱美梦已经惊醒破灭,南柯富 贵也都转头成空,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 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 以与志林相差别。偶而拿出一则来看看,好象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遇见了以前的 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高兴,这真是在痴人面前不能说梦了。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跤,把酒坛子打破了。估计无从赔偿, 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这要是梦就好了!”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 鸣宴,恍恍忽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咬着自己的手臂说:“这不是做梦吧!”同样是对于 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 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写作,这又是在说梦话了。因而叹息运用智慧写作文章的 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难改,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遗表中还想 把其摹写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那么他们喜好名声的这一点根性,实在是像佛家舍利子 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的。 三、诗歌鉴赏(10 分 ) 10 (1)(2 分)侧面烘托;视听结合。 (2)(4 分)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 思。 (一点 1分,三点4分 ) (3)(4 分)从军行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豪 情壮志。 (2分)并州路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 的同情。 (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鱼龙潜跃水成文(2)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3) 明月松间照(4) 天生我材必有用(5) 月涌大江流(6) 山形依旧枕寒流(7) 人迹板桥霜 李杜文章在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12 (4分)(1) 插叙热带女孩第一次见到雪时的兴奋激动;(2) 丰富了初雪给人带来的情感 体验; (3) 与上文孩子们见到初雪时反应相照应。(每点 2分 )(内容 2分, “兴奋激动 ”“ 丰富 了情感体验 ”“ 丰富文章内容”,均可得1分;“插叙 ”不作得分点。结构2分, “呼应 ”也 可,答与 “镇上的人们 ”或“我” 相照应也可。 “承上启下 ”不给分。 ) 13 (4分)(1) 屋内显得小巧而温暖;(2) 屋外晶莹皎洁如仙境;(3) 人们变得古怪精灵;(4) 自 9 己内心有莫名的兴奋 (每点 1分 )( 第二点,如答 “花园 ”或“村落 ”也得分。 ) 14 (6分)(1) 由近及远,突出了天地色彩反差大;(2) 虚实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树木阴森 恐怖。 (每点 3分)(手法和效果各1分。第一点手法,“对比 ”也可得 1分,效果须扣住“ 色 彩”。第二点手法,“想像 ”也可得 1分。 “视听结合 ” 不得分。 ) 15 (6分)(1) 引发对儿时纯真生活的怀念,表达了对初雪的喜爱之情;(2) 用儿歌中奇特 的想象强化文章的奇幻色彩;(3) 使结尾灵动活泼,富有诗意,韵味悠长。(每点 2分)(第一点, 各 1分,如答 “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也可得 1分。第三点, “富有诗意 ”,“增加文学性 ”均 可得 1分,韵味悠长1分。补充1点:与上文内容相呼应,也可得2分。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16 (6分)(1) 首先谈自己写作要经过一番揣摩,并在师友的指导下,可以由“疵境 ”达 到“稳境 ”;(2) 接着写我们要在“疵境 ”和“稳境 ”中辗转反复,一些人才可能达到“ 醇 境” ;(3) 最后,写作者更要注重自身人品学问修养的提高,才可能达到“化境 ”。(每点 2分, 意思对即可 ) 17. (6分)(1) 引用丁敬礼的话证明作文有毛病只有自己最清楚,请旁人修改作文不是一 件很合理的事,进而表明作文要自己修改的观点;(2分)(2) 引用杜甫的话证明文章要做得好, 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2分)(3) 引用两人的话, 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2分) 18 (6分)(1) 要对自己的作品作客观冷静的评价,并加以修改;(2) 要请教良师益友,虚 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3) 在自我修改和请他人指点中“精炼百钢 ” ;(4) 要在人品学问 上下一番重要的功夫。(一点 2分,任选 3点即可 ) 七、作文 (70 分) 19 立意提示:每个人都想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都想成就一个伟大、不朽的自己,从 而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伟大不是来自自我标榜,自我吹捧。衡量一个人价值 大小的标准,是他在多大程度上被别人所需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