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顏色。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顏色王国、田鼠阿佛绘本(上谊出版)。 活动过程 1翻开小种籽顏色王国P.67,与幼儿一起看看大地美丽的顏色:绿油油的田园、红番茄、漂亮的毛毛虫、蓝蓝的天空、美丽的五色鸟等。 2请幼儿说说曾经看过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或动物,老师讲述田鼠阿佛故事: 阿佛是一隻田鼠,和他的家人住在一起,当其他的田鼠都忙著為冬天储粮时,他却无所事事,还说自己正在收集阳光、顏色和字。冬天来临时,当他们把储存的粮食吃光了之后,阿佛把他在夏天收集的景色、声音、气味与印象,用想像力传送给大家。 3对幼儿说:我们也要到外面去,将世界的顏色收集起来,接著带领幼儿到户外走走,请幼儿观察户外各种美丽顏色的景物。 4找一处凉快的地方坐下来,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哪些东西是有顏色的?引导幼儿学学阿佛,描述顏色给大家听。 5问问幼儿喜欢彩色的世界还是没有顏色的呢?与幼儿讨论,要如何爱护我们的大地,才能让大自然永远美丽,如:到户外玩时,不随便的採花、不随便丢弃垃圾、不随便捉小昆虫。 评量 能观察到大自然的各种顏色。 能分享自己所找到的大自然顏色。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将收集来的顏色画下来,装订成一本顏色收集册放进语文区让大家一起欣赏。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2 教学目标: 1、视听结合,获得动植物所传递的关于季节气候变化的信息,能留意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喜欢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2、在交流分享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愿意向同伴学习。 教学准备: 1、学具:大自然语言ppt、相关自然界照片,大黑板两块。 2、经验准备:有四季典型(动植物,天气变化)特征以及常见天气典型特征的经验。 教学过程: 1、交流“语言”,引出话题。 教师用动作示意幼儿起立,鞠躬问好,并用动作示意幼儿坐下。师:“刚才老师用嘴说了什么?我还用”悬疑的语气停顿的同时动作表现起立坐下。 (过渡:除了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信不信? 2、交流课件,唤醒经验。 (1)播放第一个视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是大自然在说什么? (2)播放第二个视频:蚂蚁在干什么?这是大自然在说”。 (3)播放第三个视频:这是什么花?这是大自然在说”。 (过渡:大自然的话很多很多,远不止这些,还会说什么呢?) 3、看图说话,运用经验。 (1)教师观察全体幼儿,再巡回观察指导个体。 (2)组织幼儿交流分享,关注倾听。 (3)选择2-3名读懂画面内容的幼儿分享交流。 (4)利用差异,引导互学交流。“有没看懂得吗?谁能帮帮他?” (5)出示春夏秋冬,晴天、雨天六大类背景,幼儿自主摆放。 (过渡:看,大自然的语言可真多,怎么读才能读的更多,我们边玩游戏边学习)。 4、砸蛋游戏,巩固经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虚拟的砸金蛋场景。 (1)教师讲述要求:一个金蛋一个题目,三个金蛋三个题目。 (2)教师组织游戏。 1号题:这是什么季节? 2号题:是晴天还是雨天? 3号题:这是什么?这是大自然在说什么? (过渡:大自然的语言真的是奇妙的,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有用吗?) (3)教师讲故事,帮助幼儿建立“读懂大自然语言很有用”。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3 教学内容 语言大自然的色彩 重点难点 能发现自己身边的色彩 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见的色彩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用较完整、具体的语言表述所见的色彩。 2.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的美。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 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色彩 环境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 过程与策略 一、以提问引出课题 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 1.教师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活动材料,观察画面中的事物。 2.观察画面一,并提问。 3.观察画面二,并提问。 4.观察画面三,并提问。 5.观察画面四,并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 6.教师进行总结。 三、寻找大自然的色彩。 1.教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寻找“美丽的东西”。 2.鼓励幼儿敏锐地发现美的事物。 3.引导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 有效语言设计 一、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 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 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4.你发现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 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 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颜色吗? 环境辅助 给幼儿人手一本幼儿活动材料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 活动过程: 一、直接语言导入: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出示flash课件1) 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 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 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 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 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附诗歌:大自然的话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听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听不见。 活动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知识性儿童小诗。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两班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通过感情朗读,读懂诗歌内容,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2、读写结合,模仿课文仿编诗歌。 教学中主要体现两个理念: 1、落实朗读训练,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过程中感悟语言,体会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 2、注重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及形式,指导学生仿写,给学生创作写作的平台,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小百科:自然,是天然的,物理或物质世界和宇宙。“自然”可以指物质世界的现象,也可以指一般的生命。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5 这首诗歌科学知识趣味性很强,可以借机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了解,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我在课前利用了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大自然有规律的变化,让幼儿了解四季的变化特征,动植物的变化,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1、从诗歌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2、懂得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让幼儿初步了解人的语言是靠嘴巴和耳朵了解的,而大自然的语言又是靠什么知道的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带着疑问去探究大自然。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孩子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教师以饱满的情绪、优美的教学挂图、形象的.诗歌图谱,适时地指导贯穿于活动的始终,让孩子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诗歌的美,体验学习诗歌的快乐。 语言活动"大自然的语言"针对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我把活动的重点落在让幼儿如何理解、看懂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因此我借助谈话、提问等形式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一)游戏"做相反动作"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做相反动作"游戏。 师:小朋友的反应真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语言大家都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二)出示教学挂图,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1.师:看,我们这是在哪?(出示挂图)这里有花,有草,有树木,有白云,有太阳,有荷花,有小河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师: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2.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他们怎么说话的?(逐一出示白云、蚂蚁和树桩)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师: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象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师: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诗歌。 师: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好在哪里?(出示是个以外的图片)小结:诗歌中先说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现象(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紧接着写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诗歌的结构这样安排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师: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发现感受到大自然的话?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老师这儿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 4.幼儿进行仿编。 师:我用诗歌的形式把我发现的大自然的话告诉了你们,你们也来用诗歌的形式说说你发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好吗?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小朋友才能听动大自然的话,课后你们可以把你们观察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 (二)结束部分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善待她,她就会给我们人类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人类有些人却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乱扔垃圾、工厂排除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使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还会和我们人类做朋友吗?她还会以好的回报给人类吗?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你们可以去了解了解,再来告诉我,好吗?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6 1.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 2.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 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知道各地气温差异与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 难点: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 在大班渗透式领域中有一次语言活动是我们的祖国真大,其中有一篇儿童诗就是讲祖国的同一时间因为不同地方气温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景象,那么基于这一灵感,我想何不把这一话题拓展开来,研究由于同一时间温度的差异形成的热带、温带、寒带的这一地理现象。大班幼儿或多或少在电视上见到过非洲热带地区和北极寒带地区的人,只是他们还没有一个温度带的概念,所以我决定从这些地区人们的图片入手让他们从具象的熟悉事物开始,慢慢熟悉这三个温度带。在探讨温度带的时候势必会引出他们与太阳之间的关系,这就涉及到科学领域了。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温度的高低与太阳远近的关系,并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是符合幼儿能力范围的。 温度带这一专业名词是地理课上才教的,怎样才能把这一专业名词变得让幼儿理解呢?这是我设计本次活动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热带、温带、寒带最大的差别就是温度了,所以我通过这三个地方人们着装的多少就能很快找到切入点,利用图片让幼儿自己观察人们衣服的多少得出这些地方温度的不同:有的热、有的温暖、有的寒冷。再从温度的不同引出这些地方与太阳远近的关系,让幼儿自己探索离太阳近的地方温度怎么样,离太阳远的地方温度怎么样?最后再通过动手操作判断这些地方离太阳的远近程度有什么不同才导致了温度的差异,引出热带、温带、寒带这三个名词。整个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范围,适合幼儿探索。 (一)谈话导入,了解现在的季节。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气温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不冷不热、温暖等词)我这里有三张图片,仔细观察哪一张是这个季节的人们? (教师提供三张图片,上面的人们分别穿着裙子、小外套、棉袄让幼儿选择) (二)初步探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此时不同地方气温差的现状。 教师再出示两张图片:北极人的图片、非洲热带地区人们的图片。 教师:仔细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发现那里的气温怎么样?猜猜他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初步讨论三个地方气温差异的原因。 教师:其实这两个地方和我们这一样是春天,那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热,这个地方那么冷,而我们这比较温暖呢?(教师边说边将这三张图片摆在黑板上) 3.幼儿自由发表观点。 (三)通过操作大胆猜想三张图片在地图上的位置。 1.教师出示有三座房子标记的地球平面图。 教师:这三张图片中的人们分别住在图上的三个地方,猜一猜分别住在哪里?请你把他们送回家。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材料已经过塑封处理,每张图片的背后贴有双面胶,方便粘贴。) 3.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并请幼儿陈述理由。 4.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并请幼儿调整自己的操作。 (四)操作探索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谈话引出气温和太阳远近有关教师: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保持温暖?(太阳)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教师:哦,原来太阳能使我们保持温暖。如果想要热一点,我可以怎么办?如果想要冷一点,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离太阳近就热,离太阳远就冷) 2.探索操作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区域活动,并掌握进区域的规则。 2熟悉各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方法。 3增进幼儿间的互相交流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阅读区域:自制图书 图书医院益智图书 我是天气播报员(各种幼儿图书若干,图书内容有关天气,可按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播报) 2操作区域:小车跑跑跑 纸袋的秘密 天气换新衣 (提供牙膏、纸袋等材料运用剪、贴等技能进行创造;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娃娃换新衣)。 3智力游戏区域:巧板世界 迷宫大揭秘 天气变化棋 (提供不同的材料玩具,如迷宫、棋盘、七巧板等) 4数学区域:加来减去 分一分 瞧一瞧(提供各种数学操作材料,正确的进行数的分解) 5美术区域:桃花朵朵开 我是艺术家(制作盛开的桃花,运用线条等技能进行作画等等)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互相问好,介绍班上的区域及区域材料。 交代进入区域的要求及规则。 重点介绍智力游戏区域的玩法及规则。如:天气变化棋,让孩子大胆尝试创作棋盘。 2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进入活动,教师作好引导、观察。 重点区域观察: 1)天气变化棋:幼儿能否掌握剪、裁、画等技能,并运用该技能进行棋的创作。 2)天气换新衣:幼儿是否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娃娃换新衣。 数学区: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的进行数的分解 美术区:观察幼儿是否能运用线条等技能进行作画;是否能正确进行颜色的搭配。 操作区:观察幼儿是否能运用剪、贴等技能进行创造。 3整理活动区,适当讲评。 是否都能在音乐停止前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师。 小朋友的进区表是否都进行了打钩。 各区域的操作物品是否都摆放整齐了,如果没有请幼儿摆放整齐。 给遵守区域规则的小朋友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应该说,我们和各位老师一样,在结合主题有效开展区域活动这一块也是处于摸索、尝试的起步阶段,虽然以往在外观摩、学习时也了解了大致模式,但也仅限于一些表面的形式,而对于真正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是没有很好的揣摩和理解,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惑,希望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和大家共同学习,争取在这一块得到突破性地发展。那么,现就我们班在主题活动下开设区域活动的做法简单介绍一下,可能理论依据不是那么充分,只是我们自己凭感觉在这么做着,希望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进行指导。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们自己对新纲要的学习和理解,对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以及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活动这三个概念的把握: 主题活动课程是对幼儿发展所需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幼儿园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的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 区域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幼儿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那么,我想既然是主题下的区域活动,那么在进行主题预设时就必须将区域活动一并融入其中,并明确地认识到这样的区域活动应是有明确的活动目的的,应体现并强化主题意识的,而不是等到安排周计划时随便写一个“区域自选”,因此,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我们两位老师会在一起碰头,结合主题活动来分析教材提供的区域活动设置及安排,应该说教材的区域设置这一块给予了我们比较详细的指导,那么我们就会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从实际操作等方面考虑,挑选一些适合我们班的区域活动出来,安排到我们的活动计划当中,当然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本主题有关,象主题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一开始就设置好了美工区“给娃娃换衣裳”、以及语言区“小小气象员”、“天气预报图”等比较好在整个主题中都可以持续开展活动的区域,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我们要分析各领域的活动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区域活动或是活动开展之后需要在区域中得到延伸帮助孩子提升经验,那么我们就会安排相应的区域活动,帮助孩子有目的地开展该活动的二次探索,如此一来我们的区域设置以及区域活动就会越来越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更好地呈现了主题活动的自然性、延续性和发展性,推动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应该说我们班就是按照以上两个原则来结合主题开设相应的区域活动的,但就我们在网上学习的有关文章以及在外观摩学习的经验来说,我们认为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其实是相辅相承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在区域活动后也许能够另外生成一个主题活动,因为虽然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获得的是一些零碎的经验,却还是有继续探索的价值,那么就有必要为孩子提升经验,从而生成一个集体教育内容了; 第二方面,区域活动也可以做为主题活动的“先行”,也就是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经验提升、整合; 第三方面:区域活动可以做为主题活动的延伸,因为考虑到操作材料的量、孩子能力的个体差异或者是孩子的兴趣浓厚等因素,每个孩子对主题活动的需求不一样,那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延伸是最好的方法,让孩子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课程本身得到发展。 那么,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其实我们的脑海里无数次的设想过、实施过,但是受开展区域活动的能力和经验等各方面的限制,真实要实施起来却又无从下手,这是我们最大的困惑。 那么自从开学初开始研讨区域活动以来,我们按照程园长的教导和指引,首先将自己心目中的区域活动标准降下来,不去和大保育院比,不去和在区域活动中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老师比,而是从细小处入手,从孩子们一个个爱玩的小游戏入手,就象最简单的七巧板,我们就设置了一个“巧板世界”的区域,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柜子中摆放了一篓七巧板,但是孩子们喜欢玩,而且玩得很好。一开始我们让孩子随意拼摆,并互相看同伴的作品;后来让孩子在主题“不一样的我”中再玩七巧板时,专门拼人,看谁拼得造型多且不重复;玩了一段时间后,又给孩子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比如说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拼得多或者是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作品等等,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体现了区域活动的层次性。我想也只有这样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我们的区域活动,才会让我们做为老师的不再那么茫然,不再无从下手,才能让我们有继续前进的信心,才能让我们有继续探索如何开展好区域活动的勇气和决心,才能让我们自身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专业化的成长和提升!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 2.能力目标: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 3.情感目标: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知道各地气温差异与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 活动难点: 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现在的季节。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 气温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不冷不热、温暖等词)我这里有三张图片,仔细观察哪一张是这个季节的人们? (教师提供三张图片,上面的人们分别穿着裙子、小外套、棉袄让幼儿选择) 二、初步探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此时不同地方气温差的现状。 教师再出示两张图片:北极人的图片、非洲热带地区人们的图片。 教师:仔细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发现那里的气温怎么样?猜猜他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初步讨论三个地方气温差异的原因。 教师:其实这两个地方和我们这一样是春天,那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热,这个地方那么冷,而我们这比较温暖呢?(教师边说边将这三张图片摆在黑板上)3.幼儿自由发表观点。 三、通过操作大胆猜想三张图片在地图上的位置。 1.教师出示有三座房子标记的地球平面图。 教师:这三张图片中的人们分别住在图上的三个地方,猜一猜分别住在哪里?请你把他们送回家。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材料已经过塑封处理,每张图片的背后贴有双面胶,方便粘贴。)3.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并请幼儿陈述理由。 4.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并请幼儿调整自己的操作。 四、操作探索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谈话引出气温和太阳远近有关教师: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保持温暖?(太阳)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教师:哦,原来太阳能使我们保持温暖。如果想要热一点,我可以怎么办?如果想要冷一点,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离太阳近就热,离太阳远就冷) 2.探索操作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9 教材简介: 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目标预设: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重点、难点: 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设计理念: 本主题以“小水滴旅行记”为开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让他们与可爱顽皮的小水滴结伴,与祥和温暖的太阳交谈,与神秘莫策的雾捉迷藏,与变化多端的云彩舞蹈,与来去无踪的风儿赛跑,赋予直观的自然现象以生命。在为幼儿提供体验和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为其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从而让孩子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思路: 关于水的问题,孩子们开始讨论就是:水从那里来?也许就可能是孩子的兴趣热点,可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于是,我就给班级里的全体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对于幼儿的回答,我并没有给予回答,于是,我们带孩子一起去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看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语言这样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综合教材: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准备: 幼儿准备 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教师准备 1.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2.大自然景象PPT、诗歌图谱PPT。 教学过程: 1.游戏“拍手“游戏。(听老师的指令然后完成动作,看谁的动作又快又准)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语言大家都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出示大自然景象PPT,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 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会说话吗? 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 3.欣赏诗歌。出示诗歌图谱PPT (1)幼儿听诗歌录音。 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看诗歌图谱 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 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 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念这首诗歌。 4.引导幼儿听辨三段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好在哪里? 小结:诗歌中先说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现象(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紧接着写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诗歌的结构这样安排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 5.结束部分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善待她,她就会给我们人类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人类有些人却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乱扔垃圾、工厂排除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使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还会和我们人类做朋友吗?她还会以好的回报给人类吗?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认真的思考,然后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活动反思:在几次的活动中,我们带孩子一起去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当孩子知道水的变化后,我请孩子绘画出了小水滴的旅行途径,在绘画中孩子了解了水的存在状态,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缓缓上升变成云朵,当受到冷空气的袭击时,云朵将变成雨滴或是雪或是冰雹落下来,小水滴再次回到了大海的怀抱。 对于种种自然现象,我们如果采用书面的形式去反馈给孩子,孩子不易于接受,但一旦改成了故事的形式,孩子在童趣盎然中自然的感触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为这一切教育都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孩子越小,就越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探索型主题活动就是围绕幼儿自身的兴趣开展的,在活动中他们的问题萦绕不断,层出不穷,更通过主动收集资料、动手实验、制作、争辩谈论总结,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使他们的思维更敏锐,激发起了他们主动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大自然的语言大班教案10 教材简解 本次活动我将大自然的语言定位于大班科学领域。大自然丰富多彩、变幻万千,它的语言有很多,例如花草树木这些具象的事物都是幼儿所熟悉的,而气温的变化是幼儿每天能感受到却容易被忽略的。如果让他们说说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有什么不一样就比较难了,本次活动就是选取这一元素,通过探索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气温的差异让幼儿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热带、温带、寒带是幼儿比较陌生的名词,为了便于他们理解,活动过程中先采用图片的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不同地方人们着装的差异从而推断出气温的差异。幼儿又很容易理解是太阳给人们带来温暖,那么通过进一步谈话得出离太阳近的地方温度就高,所以叫热带;离太阳远的地方温度就低,所以叫寒带;离太阳不远不近的地方温度比较适中,所以叫温带。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地方离太阳近,哪个地方离太阳远呢?教案中这一设计就给幼儿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出判断不同地方离太阳远近的办法,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得出采用连直线的方法,比较这些地方离太阳距离的长短,从直观上观察到近的地方人们穿的衣服少,是热带;远的地方人们穿的衣服多,是寒带;不远不近的人穿的衣服适中,是温带。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 2.能力目标: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 3.情感目标: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各地气温差异与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 难点: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 设计理念 在大班渗透式领域中有一次语言活动是我们的祖国真大,其中有一篇儿童诗就是讲祖国的同一时间因为不同地方气温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景象,那么基于这一灵感,我想何不把这一话题拓展开来,研究由于同一时间温度的差异形成的热带、温带、寒带的这一地理现象。大班幼儿或多或少在电视上见到过非洲热带地区和北极寒带地区的人,只是他们还没有一个温度带的概念,所以我决定从这些地区人们的图片入手让他们从具象的熟悉事物开始,慢慢熟悉这三个温度带。在探讨温度带的时候势必会引出他们与太阳之间的关系,这就涉及到科学领域了。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温度的高低与太阳远近的关系,并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是符合幼儿能力范围的。 设计思路 温度带这一专业名词是地理课上才教的,怎样才能把这一专业名词变得让幼儿理解呢?这是我设计本次活动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热带、温带、寒带最大的差别就是温度了,所以我通过这三个地方人们着装的多少就能很快找到切入点,利用图片让幼儿自己观察人们衣服的多少得出这些地方温度的不同:有的热、有的温暖、有的寒冷。再从温度的不同引出这些地方与太阳远近的关系,让幼儿自己探索离太阳近的地方温度怎么样,离太阳远的地方温度怎么样?最后再通过动手操作判断这些地方离太阳的远近程度有什么不同才导致了温度的差异,引出热带、温带、寒带这三个名词。整个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范围,适合幼儿探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现在的季节。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 气温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不冷不热、温暖等词)我这里有三张图片,仔细观察哪一张是这个季节的人们? (教师提供三张图片,上面的人们分别穿着裙子、小外套、棉袄让幼儿选择)(二)初步探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此时不同地方气温差的现状。 教师再出示两张图片:北极人的图片、非洲热带地区人们的图片。 教师: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