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精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ppt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单元结构,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影响,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背景,一、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1、主要原因(政治) 2、根本原因(经济) 3、外部环境 4、个人因素(可能性),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雅典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梅加腊等周边城邦的发展构成对雅典的威胁,萨拉米斯岛的丧失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疯诗人事件、萨拉米斯岛的收回等,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为改革提供了可能性,鼓励发展农工商业,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重组国家权力机构,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抑制贵族土地兼并;废除债务奴隶,扩大公民基础;雅典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力,地位提高;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世袭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及作用,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影响),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下一页,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1、背景,(1)梭伦改革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矛盾又趋尖锐,(2)梭伦拒绝建立僭主政治,放弃权力,离开雅典,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3)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山地派: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改革,(1)时间:公元前560年;人物:庇西特拉图,(3)结果:建立僭主政治,(2)措施:继承梭伦改革成果,采取进一步改革措施;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返 回,海岸派:拥护梭伦,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消除纷争,2、僭主政治的建立,比较分析,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3、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返 回,假设你就代表当时下列某阶层利益,你对改革满意吗?有何要求?,1)平原派,2)山地派,3)海岸派,恢复旧秩序,进一步改革,拥护梭伦政策,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多,对改革不满,没有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政治权力,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又趋尖锐,梭伦成为矛盾的焦点。,返 回,资料阅读,1、“用僭主力量希冀成功,我所不乐” 梭伦诗句 2、僭主政治将使人民“沦为卑贱的奴役地位” 梭伦诗句 3、当他有机会使两党之一听命,自为城市僭主之时,他仍然宁招两方之怨,视国家的荣誉和安全尤高于他自己的崇高地位。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梭伦出走的主观原因是什么?,梭伦拒绝利用自己的权威建立僭主政治,出走漫游。,返 回,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建立僭主续改革,庇西特拉图(Peisistratus),古希腊雅典僭主。制定过一系列奖励农工商的政策,大规模海外贸易、建设雅典,文化支持。他是雅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亚里士多德说“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庇西特拉图在山地派支持下,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保护了改革成果。 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不同于东方的君主制,是平民政治的特殊形式,符合雅典社会的发展方向。,返 回,伟大的改革家梭伦,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梭伦在外游历了10多年后,返回雅典隐居在家,专治学问。公元前559年梭伦去世并被安葬在他的家乡萨拉米斯岛,人们在其雕像上刻下了的文字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梭伦历史功绩的肯定。,公元前572年,梭伦年届66岁,他已任执政官22年。经由雅典官员的宣誓,保证十年内遵守他的法律而不变更,于是他开始出发旅行了,以观察埃及和东方的文明。大概在此时,他说出了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返 回,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1、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1)经济:大大促进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雅典很快成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解负令”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2)政治: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通过反对僭主政治执政,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BC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2、雅典民主制进一步发展,3、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返 回,反映了雅典市场的繁荣,反映了雅典港口的繁荣,反映了雅典造船和航海的发达,返 回,BC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必修一,(1)主要内容:, 以10个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组成“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 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2)影响:,使雅典民主政治处于公民监督之下,有效防止僭主政治,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注意与梭伦改革的比较!,返 回, 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进一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发放工资津贴,BC443年-BC429年,伯里克利改革:必修一,(2)影响:,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使平民拥有更多政治权力,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 尤其是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进入“黄金时代”),(1)主要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进一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发放工资津贴。,以 10个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组成五百人会议;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重组国家权力机构;鼓励发展工商业;,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一步步发展和完善,你得到哪些启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说明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 说明改革是克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说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说明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作出变化; 改革是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一步步发展和完善,你得到哪些启示?,返 回,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1、出现的原因,(1)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社会秩序,(2)梭伦扮演“调停者”角色,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1)下层贫民没有充分的政治权利,(3)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2)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继承,返 回,2、局限性的表现,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2)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具有什么色彩?,明显的“折中”色彩。,(3)梭伦改革为什么具有这种色彩?,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他在改革中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反映梭伦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缩小贫富差距,节制财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返 回,城邦政权,贵族和平民,局限的表现,(1)以基于财产的不公平取代基于出身的不公平。 梭伦以财产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2)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氏族制度残余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贵族比平民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利和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下层人民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满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3)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虽然雅典公民形式上享有平等权利,但享有公民权的人在其人口中只占十分之一;雅典民主仅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返 回,课堂小结,梭伦改革,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民主政治的确立,民主政治的顶峰,小结,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基础奠定,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公元前4世纪,城邦制渐衰,希腊民主制度衰落的原因: 1、衰落根源:希腊的奴隶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2、城邦内部的混乱和城邦之间的混战,使得希腊城邦制度逐渐衰弱。 3、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