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pdf

    • 资源ID:32108062       资源大小:224.4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pdf

    圆 锥 的 体 积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2-43 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 相互转化 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联系实际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难点】 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教学关键】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具准备】 简易多媒体、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实物各一个。【学具准备】 三种空心圆锥和圆柱实物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2、求下列各圆柱的体积。 (口答)(1)底面积是 5 平方厘米,高是 6 厘米。(2)底面半径 4 分米,高是 10 分米。(3)底面直径 2 米,高是 3 米。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并应用这个公式计算出了圆柱的体积,那么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二、新课教学师: 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是圆锥的高 ?请拿出一个同学们自己做的圆锥讲一讲。生: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生: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师:你能上来指出这个圆锥的高吗?师:很好,因为圆锥的高我们一般无法到里面去测量,所以常常这样量出它的高。师: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状的?(略) 师:对。在生活中有很多圆锥形的物体。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圆锥的体积。请同学们拿出一对等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7 页等高圆锥和圆柱。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研究出等地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然后把你的想法放在小组中交流,再分工进行实验。下面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 边说边演示 ) ,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圆柱内,看看几次可将圆柱倒满。现在我们分小组做实验,大家边做边讨论实验要求,如有困难可以看书第23 页。出示小黑板:1、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怎么算 ?体积公式是怎样的 ? 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师: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你们做实验用的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 生: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 倍。生: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权的1/3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师:得出这个结论的同学请举手。( 略) 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我们先在圆锥内装满沙,然后倒人圆柱内。这样倒了三次,正好将圆柱装满。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师:说得很好。那么圆锥的体积怎么算呢? 生:可以先算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以高,再除以3,就是圆锥的体积。师:谁能说说圆锥的体积公式。生: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1/3Sh。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同样实验请同学认真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话对老师说吗?请看电视。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2 页,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圈圈划划,并说说理由。生:我认为 圆锥的体积 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这句话很重要。生:我认为这句话中 等底等高 和 三分之一 这几个字特别重要。师:大家说得很对, 那么为什么这几个字特别重要?如果底和离不相等的圆锥和圆柱有没有三分之一这个关系呢 ?我们也来做个实验。 大家还有两个是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请同学们用刚才做实验的方法试试看。师:等底不等高或者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 。师:可见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关键条件是等地等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7 页师:下面我们就根据 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这个关系来解决下列问题。例 l :一个圆锥形零件, 底面积是 19 平方厘米, 高是 12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 两名学生板演,老师巡视 ) 师:这位同学做的对不对? 生:对 ! 师:和他做的一 - 样的同学请举手。 (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 师:那么这位同学做错在哪里呢?(指那位做错的同学做的 ) 生:他漏写了 1/3 。用底面积乘以高算出来的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还要再乘以1/3 。师:对了。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1/3Sh。我们在用这个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时,要特别注意, 1/3 不能漏掉。三、巩固练习(1) 、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 平方分米,高是 9 分米,它体积是多少 ? (2) 、求圆锥的体积(看图)(3) 、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 厘米,高是 8 厘米,它体积是多少 ?(图)师:三题都填对了。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看是不是掌握了今天的知识。2、填空。(1)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8 立方分米,底面积是 2 平方分米,高 ( )分米、 (2) 圆锥形的容器高 12 厘米,容器中盛满水,如将水全部倒入等底的圆柱形的器中,水面高是( )厘米、 3 、选择(1) 两个体积相等的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高一定是圆柱高的( ) (2) 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棒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圆锥,并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回去以后,先回忆一下今天学过的内容,想一想,在运用V=1/3Sh这个公式算圆锥体积时,要特别注意什么。课外作业、有一个高 9 厘米,底面积是 20平方厘米的圆柱内装满水,用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挤压,最多能挤出多少水?圆柱内还剩多少水 ?( 边做实验边讨论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7 页 圆 锥 的 体 积 说 课 稿南楼小学江声雄一、说教材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内容。内容包括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P43)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P43例 1、例 2) 。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几何体知识掌握水平,为学习初中几何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2、培养学生的观察、 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关键: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二、说教法以谈话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为辅,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是直观几何。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不是靠严格的论证,而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根据课题的特点,主要采取让学生做实验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二是做在圆锥中倒水或沙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三是做在小圆锥里装满水或沙往大圆柱中倒的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搞清了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公式,培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7 页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突出了教学重点。三、说学法1、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2、学生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通过自己操作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小结、推导出圆锥的计算公式,从而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索新知识。四、说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题1、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桌子上的圆柱体,指出它的底面和高。回答: (1)已知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它的体积?(2)已知底面半径、直径或周长又怎样求它的体积?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迁移规律,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2、让学生自己找出圆锥体,指出它的底面和高,同时引出课题:圆锥的体积。(二)新授(1)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想:圆锥的体积也能转化成学过的体积来计算吗?转化成哪种形体最合适?(2)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首先,学生带着如下三个问题自学课文: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是什么意思?得出了什么结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其次,学生操作实验,先让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再让学生做在圆锥中装满水或沙往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倒和在圆柱中装满水或沙往等底等高的圆锥中倒的实验,得出倒三次正好倒满。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 3 倍。第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 /3Sh。第四、让学生做在小圆锥里装满水或沙往大圆柱中倒的实验,得出倒三次不能倒满。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7 页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第五、师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2、教学应用体积公式计算体积(1)教学例 1例 1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 底面积是 19 平方厘米,高是 12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全班尝试练习,指名回答。 )这题采取 放方法,让学生尝试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求知。(2)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 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 平方分米,高是 9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2)变式练习。只列式不计算。将上题中的已知条件:底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 ,依次改为半径是 3 分米、直径是 6 分米、周长是 12.56 厘米引导学生想:要求体积,先要求什么?(3)小结:要求圆锥的体积,不论已知条件如何改变,都必须先求出底面积。求圆锥的体积,不但不能忘记乘以1/3,还要注意单位统一。(4)教学例 2(出示例 2)例 2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 米,高是 1.2 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 735 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保留整千克)学生读题、想:要求小麦的重量,必须先求什么?(先分组讨论,再尝试练习,个别板演,然后集体评讲。)(三) 、师生小结,质疑问难: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懂得的问题?(四)布置作用1、做 P51练习十二的第 3-5 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2、思考题:一个长 15 厘米,宽 6 厘米,高 4 厘米的长方体木料,用它制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此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7 页苏教版五年语文14 、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案南楼小学翁声灿【教学目的要求】1、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精巧、浩繁”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建造工程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及课文的说明方法【教学用具】展台、电视机、实物模型、电脑一、复习导入1、 “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说埃及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1) “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2、看图品味文字引导学生观察电脑插图和实物模型并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金字塔的形状特点。3、朗读课文第一段三、学习课文第二段1、默读课文 2、3 自然段,思考:(1)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独特之处?3、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用“ ”线画出描写金字塔宏伟的词语,用“”线画出描写金字塔结构精巧的语句。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雄伟和精巧?(1)投影句子并填空A“这座金字塔 146 米多。 (比 40 层楼的摩天大厦还要高)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7 页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间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2)指名读这两句话,想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5、小结说明方法指名读有关句子6、指导朗读第二段四、学习第三段1、默读第 4、5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讨论回答这段中两个设问句:(1)投影出示两个设问句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的石块垒起来呢?(2)轻声读课文,回答以上两个问句结合课文文字演示,画出运石垒石过程(3)朗读课文 4、5 自然段(配音朗读)3、小结五、学习第四段1、齐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什么内容?2、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结晶?3、总结课文:让学生用赞美的词句赞美金字塔和古埃及的劳动人民。六、布置作业收集有关描写埃及金字塔的课外资料。【板书设计】14、埃及的金字塔外观宏伟埃及的金字塔结构精巧埃及的象征工程浩繁古埃及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7 页五 年 语 文 埃 及 的 金 字 塔 说 课南楼小学翁声灿一、说教材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埃及的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时古埃及劳动人民勤劳并采用了许多科学方法,赞扬了古埃及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二、教学的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建造工程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及课文的说明方法。三、说教法1、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后,先问学生这节课大家想了解金字塔哪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本找问题,结合品味语言文字,解决问题,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2、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去读,在读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做上读书记号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采用电教实物加深对金字塔的了解。为了使学生对课文中某些介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把文中的一些数字,与人们比较熟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工程浩繁。四、课时划分本文共分成三个课时,本节课教的是第二课时,重点了解金字塔的外观、结构以及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7 页六 年 级 匆 匆 教 学 设 计南楼小学陈经强【教学目的】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2、学会本课的生字。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德育渗透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美育渗透点: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教学难点】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把句子读通顺成为这篇课文的难点。教学课件:匆匆 Flash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板书课题,由题质疑,谈预习感受及收获。2、交流课外搜集查阅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习惯,通过交流,丰富知识积累,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迷惑,便于确定教学努力的方向。)二、初读1、欣赏 Flash 多媒体课件的 MTV 情景范读。2、自由读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自悟情况,引导学生的按自己的意愿,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7 页3、读后谈话,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把理解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表达的权力交给学生,搜集未读懂的问题,为解学生的“读书之惑”作准备。)在交流中应明确:生字新词问题、课文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与其他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等。三、再读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读书,采用互读互检等方式,练习正确流利读书。2、指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说出选择的理由,引导学生补充评价。(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 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和课思想的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习朱自清散文大师写的匆匆 ,这篇散文给你们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老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现在老师要播放一下匆匆 Flash 的 MTV 课文情景朗读,你们想再好好欣赏吗?(想!)不过,老师在播放之前有个小小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准备回答问题。(出示:匆匆 Flash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阅读提要” )二、欣赏诵读、感悟体验(一)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2、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3、找出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二)集体交流: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现在,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教师结合 Flash 多媒体课件进行朗读指导)(1) “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A、谈谈你的感受。(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B、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你能通过朗读感染大家,让大家体会时光易逝。 谁还愿意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7 页读?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读一读好吗?C、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就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边一闪而过;(2)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A、首先谈谈你的体会好吗?(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的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B、结合你画的句子,能读出你的感受吗?过渡:是啊,从这些句子中作者体会到了时光流逝的踪迹。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叹息、惋惜。2、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谈体会,朗读,说理由。(教师结合 Flash 多媒体课件进行朗读指导)(1)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进修;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3、 (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吗?(你真善于学习)老师也查到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组合,大家来读读吧。(2)请你再读读最后几句话,体会到了什么?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吗?(3)相信大家读了这段文字后,会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4)下面,请大家带着你的这种体会,放开声音读读这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过渡: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可以是一些关于时间的文章、诗词、格言、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7 页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睛掩面叹息时句、故事,或者是自己、他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也可以是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四、课外延伸(课后作业)(1)认真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 荷塘月色、 背影 ,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等文章;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2)背诵你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16、匆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7 页六 年 级 匆 匆 说 课南楼小学陈经强【教材分析】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文章第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唯有时光不再,去了,就一去无回。“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第二段,写作者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他反躬自问: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干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思索的结果是明确的,他不甘心虚度此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结尾一句,照应了开头,突出了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作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 ,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时间能“跨”能“飞” ,这是用了拟人手法。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薄雾”,这是用了比喻手法。文中还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 “默默” “斜斜” “白白” “茫茫然” “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目标要求】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7 页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情感奠基。1、学生自由背诵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2、教师谈话导入并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 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 辅之师生课外资料的有机融合,更利于学生提早进入文本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以“我来读读”、 “我来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字词和读文情况。2、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三、品读欣赏,个性感悟1、默读。圈点批画自己喜欢的句段,反复揣摩体会。2、精读。学生采取适合的读书方式,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品词析句,深层研读。然后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好朋友交流研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直接触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同时学习伙伴间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重点指导】(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7 页(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这些句子运用了排比、拟人和比喻等手法,读起来格外轻巧婉转,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3、赏读。以“挑战擂主”的形式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句段感情朗读,也可以背诵积累。(竞赛朗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体现了由会读书到读好书的过程。)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使课内外有机的融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课外作业:(1)认真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 荷塘月色、 背影 ,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等文章;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2)背诵你自己喜欢的段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7 页六 年 级 匆 匆 教 学 反 思南楼小学:陈经强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实践,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探究了它的语言美,把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这一节课,我认为有几点较成功的地方:1、我扩展了读书领域。学习语文, 是学生接受语文課程的人文性教育,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为了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我扩展了读书领域,上课前,课件播放荷塘月色片断,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如诗如画的散文境界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课后,收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悟时间的珍貴。2、引导品读,感悟真情朱自清先生说,“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此篇散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富有个性地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倾听作者的无奈,倾听作者的伤感、 、 、及对人生的思索。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节课上也有较好的体现。3、利用课件,化抽象为形象,加深理解课文时光的流逝原本是非常抽象的事物,我采取了让学生欣赏Flash的 MTV 情景朗读,并对照课文进行体会时光是怎样匆匆流逝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时光的流逝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进而再相机让学生自我去发现寻找时间是怎样地从身边流逝。这个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7 页学环节的设计试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驱动学生灵动的心,飞扬他们智慧的语言,从而达到积累与运用的有机结合。不足之处 :未能完全充分地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我由于担心时间不足,无法让学生充分地结合平时学习到的名人名言和好词佳句进行时间的珍贵性等方面进行更广泛的知识延伸,出现了一些教师代讲的多,学生讲的少的现象。因而未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未能充分得到培养和发挥。这是本课教学时的最大的缺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努力去克服这一缺点。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学习科学的驾驭课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7 页 蝙 蝠 和 雷 达 教 学 设 想南楼小学陈平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教材的内容看,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及经过。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本文科学知识的坡度,我依托光盘,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使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个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形可见,有话可说,从而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如下:一、电教引路,巧设疑问,激发兴趣这一环节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视线聚集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二、切入重点,多元组合,明白关系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采用“ 切入重点,辐射两头 ” 的方法,边讲解课文边利用自制的课件演示蝙蝠是怎样利用用超声波探路的,为此重点设计了两项练习:第一,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实验的;第二,说清楚蝙蝠的耳朵和嘴巴是如何配合探路飞行的。关于第一项练习,具体操作如下:1要求轻声读课文第46 节,一边读一边思考: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镇空:(出示课件)3语言训练:实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得出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第二次蝙蝠到处乱撞, 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农 村 现 代 远 程 教育工程模式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7 页(l)第一次试验是在什么条件下做的?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4)会用“反复终于”造句关于第二项练习,具体设计如下:1学生自由读第 6 节,并思考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2教师演示蝙蝠是如何用嘴和耳朵的配合来探路飞行的。(利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3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利用板贴:蝙蝠的嘴里发出 _ ;_ 一遇到 _就_ 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这样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读文、演示、讲解、练习,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而且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使学生受到了科学的教育。三、激情练笔,及时巩固,加深理解知识只有运用,才可能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操作、练习的过程。因此在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高涨时,及时出示针对课文重点、难点的训练题进行练习,可以收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利用课件出示: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_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_ 。等等。这种练习设计极具针对性,而且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能达到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之目的。总之,本人主要依托光盘资源,抓住重点,追求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电教手段的协调组合,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刺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形成听说读写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技能,能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7 页 蝙 蝠 和 雷 达 教 案南楼小学陈平学习目标弄懂人们是怎样从蝙蝠的飞行受到启发,发明雷达的。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学习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教学设备DVD播放机、课堂教学光盘、电脑教学过程教师学生设计意图一、谈话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表格)1、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填写表格温故而知新2、提出问题:从这个表格中你了解到什么?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到的?1、观看教学录像。2、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在多读、多说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三次科学实验的过程,明白了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二、学习第七自然段1、过渡:科学家了解了蝙蝠飞行的秘密,是不是就结束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1、齐读第七自然段。观看教学录像。2、汇报读了第七自段的感受。2、 引导抓词语“反复” “终于”了解人们从大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不是一朝一夕的。1、读含有“反复”“终于”的句子2、用“反复、终于”造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农 村 现 代 远 程 教育工程模式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7 页3、 你知道蝙蝠飞行的秘密了吗?观看教学录像。汇报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点培 养 学 生 的 自学 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4、出示课件,理解超声波观看教学录像。1、 找出描写超声波的句子。 2、齐读句子抓重点句理解课文三、学习第八自然段:1、 想想雷达是什么?它和蝙蝠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板贴3、演示1、读课文2、 汇报板贴中的几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对话,自然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激情练笔,及时巩固,加深理解。利用课件出示:(课后练习题)1、填写习题2、汇报填空内容; 并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四、课外延伸,扩展思维:人类是高级的动物,我们能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很多的启示。那么你们知道还从哪些生物的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设备?”汇报自己从课外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把学习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五、谈话结束,激励创造。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pdf)为本站会员(C****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