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利也有弊。 2、通过讨论,懂得遇事要善于观察,会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地思考并发现事物的长处和短处。 3、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爱动脑的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白纸人手一张,彩色笔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高房子和矮房子? 1、你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是高楼房还是矮楼房? 2、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3、你喜欢高房子还是矮房子?为什么?教师将幼儿自己讲述的观点记录下来。 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住在高、矮楼房的好处。 1、高楼房有什么好处? 2、矮房子有什么好处? 三、引导幼儿讨论,比较了解高、矮楼房各自的弊端。 1、高楼房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2、想一想,怎样才能将高房子和矮房子的长处都发挥出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各种方法。 四、教师进行简单的,对幼儿的大胆想象给予表扬和赞扬。 五、启发幼儿在白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高楼房或矮房子,并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将幼儿的想法记录下来,并贴在活动室墙面上。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观点。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不但要从我做起,还要大力宣传让每个人都知道。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通过开展与水相关的主题活动已经了解水在生 活中的各种用途,以及水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2、让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观察记录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行为,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二、 物质材料准备: 多媒体宣传片:地球的“渴”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们,谁能说说水有哪些用途呢? 幼:可以喝的;可以用来吹泡跑,玩游戏;可以用来浇花可以用来洗脸、洗脚 2、提问: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会怎么样呢? 幼:人就没有水喝就会活不下去了;我们都会很脏没有水洗澡;小动物也会没有水喝的,花和树也会枯死了;世界上就没有大海了 二、观看多媒体宣传片,请幼儿说说都看见了什么? 指导语:水有这么多的用途,而且对人类非常的重要,可是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都严重的缺水,那里的人们连喝水都很困难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田里都干了不能种粮食了、河里都没有水、池塘也干裂了、小朋友在水坑里舀水) 三、激发幼儿的同情心,鼓励幼儿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指导语:小朋友觉得那里生活的人们可怜吗?你们想不想帮助他们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四、请幼儿把与家长讨论的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拿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1、一水可以多用,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洗车,洗鞋子;洗菜和洗手的水冲厕所或浇花。 2、随时关紧水龙头,不让它滴水,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 3、洗手的时候水不能开得太大,冲完厕所要关好水龙头。 4、下雨的时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着,存着可以用的。 5、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 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 要关上水龙头。 6、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 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 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7、劝妈妈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 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 8、发现有人浪费水, 应及时阻止。 设计意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近几年在国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中,节约水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建立发展节水工程、加大宣传力度、防止污染的制度是让人们明白:节约,不仅是省钱,更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明天。 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水能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小水滴旅行记、水是人类的好朋友、吹泡泡、沉浮实验、奇妙的水车、颜色变变变等活动中,幼儿已经完全被水的“魔力”给征服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了解国家水资源缺乏,并且已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影响的现状,由此,我设计了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节约的观念,大力宣传让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3 大班亲社会行为同情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教材分析,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诚实、爱护环境和物品等行为,反之则称为“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主要有: 1、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可以从对他人的帮助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2、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调节; 3、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 大班下学期,学校开展了“爱在春暖花开”的玩具义卖活动。孩子们从自己家中带来玩具,通过义卖的方式筹得善款去帮助董李凤美康建学校的孩子们。该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能通过力所能及的行为去帮助、关爱身边的人。 虽然义卖活动中孩子们全情投入,也知道自己的一份爱心为的是那些特别的同龄人,但她们对这些特别人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在意。特别的人离她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远,存在着陌生感。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害怕、拒绝、排斥等情况。 这一现象,引起了教师的思考。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有着“同情心”的内容。同情心,是一种与身俱来的能力,但是同情谁,如何同情,同情之后又能做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借于大班的年龄特点与理解能力,同情心发展的水平。我们就“特别的人”作为同情对象,设计和开展一节集体教学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希望孩子们通过走近、了解社会上“特别的人”,萌发同情心,同时也要为那些努力奋斗的特别的人的特别之举,感到震惊,从而激发尊敬之情。最后,从自身出发,落到力所能及的帮助行为。 环节推进如下: 第一,话题导入,体验特别通过观察图片和情境体验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走近“特别的人”,为情感激发做好准备。 第二,特别的人有特别之处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调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引发生生互动,结合问题情境“眼睛看不见还能看书吗?”、“不能说话就交不到朋友了吗?”等引发他们的讨论,了解到“特别的人”也能很好地生活。从日常生活过渡到梦想实现,通过播放达人秀中失去双臂的刘伟演奏钢琴曲的视频,引发孩子表达感受,从而激发出孩子们内心同情、尊重的情感。 第三,关爱特别的人遵从情感为先、行为跟进的原则,这一环节中组织孩子们分组自主解读设施,从而了解社会上已经努力地为“特别的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通过对比图片、调动已有经验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落实到力所能及的行为。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塑料袋、剪刀、即时贴、皱纹纸、双面胶。 2、勘儿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常见动物及人物的头部特征,会熟练运用剪刀。 3、活动室周围张贴人物和常见动物的图片及装饰过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塑料袋,请幼儿说一说:塑料袋从哪里来?你们用过的塑料袋是怎么处理的?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说出形状、颜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较轻,不易腐蚀) 2、观看录像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的录像、并分组讨论:用过的塑料袋该如何处理?如何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制作活动 (1)欣赏老师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说一说: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袋子的大小、形状,以及提手的形状和位置等。 (2)幼儿自制塑料袋娃娃。教师鼓励幼儿用即时贴、皱纹纸等材料夸张地表现五官、发型等。 (3)交流作品,请幼儿说说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户外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娃娃用绳子系上,手拿绳子跑起来,借助风让娃娃飞起来。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钱币的用处,欣赏各国钱币。 2、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巩固对主流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3、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钱币,体验爱世界爱生活的情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国货币(票样),银行卡一张,环游世界ppt(包含美元,迪斯尼乐园图片,澳元,袋鼠图片,泰铢,日元,富士山图片,寿司图片,大象表演的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昨天小老鼠杰米和凯特猫去环游世界了,它们都去很多的地方,有美国的纽约,澳大利亚,由法国的巴黎。他们去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今天我就当做导游,带你们去环游世界。 2、教师:我们出发之前呢要准备一些东西。引导幼儿说出准备钱。 3、欣赏外国的货币图片,简单了解外国货币图案的特点。 (1)出示人民币,日元,澳元,美元,泰铢的图片,带幼儿认识这几种货币。(先出示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不能在别的国家使用。 (2)教师出示各国硬币的图片让幼儿认识。 教师:在国外除了纸币,也有也有许多各种各样好看的硬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外国的硬币。 (3)教师小结:原来每个国家的钱都很漂亮,也都不一样,上面有它们国家重要的人物头像,和一些重要的风景。在哪个国家就要用哪个过家家的钱购买物品。 4、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加深幼儿对主流国钱币的认识和使用。 (1)教师:我们准备这么多国家的钱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2)这是哪里,你怎么知道这是泰国,泰国的国宝是什么,请你们找出泰铢和我一起去看大象表演吧。 (3)这个雕像叫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我们要进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要用什么来买门票呢? (4)接下来要去哪呢,这是什么动物,小朋友找出澳元,去买袋鼠明信片吧。 (5)我们最后到的是哪个国家,这座山叫什么,这个国家叫什么,去了这么多国家你们的肚子都饿了吧,日本的寿司很棒,准备好你们的日元我们要买寿司吃了。 5、出示银行卡,简单了解其使用方法。 (1)教师:如果你要去更多的国家还要准备更多的钱,就不是很方便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让幼儿认识银行卡。 (3)教师总结:原来它不光本领大,使用起来还很方便呢!有了银行卡去再多的国家都不怕了。 活动反思: 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原因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 本次活动设计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框架;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原则;以提升幼儿自身能力为大目标。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活动的第一环节,保留了原活动中较好的提问,提示幼儿关注1、2、5这几个数字在钱币中的重要用途。活动的第二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学具的提供保证了幼儿个体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独立摆弄操作及尝试。同组不同色的材料要求,方便幼儿的观察和相互启发。幼儿操作材料数量的设定,包揽了10以内所有面值钱币的不同组合。三个层次的安排,提示了教师教学难点的突破步骤,以及阶段目标的把握。活动的”第三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目的不在于用的多用的好,而在于大胆得用,合作的好。教师的指导应结合幼儿个体的差异,游戏中突出的问题。指导提示是不出基本问题情况下的提升要求,实施者应灵活把握。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介绍自己吃过的中西餐,了解中西餐的各自特色。 2、尝试用辩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见解,愿意倾听并接纳他人的意见。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工具材料: 课前幼儿调查了解中西餐的特点。 活动设计: 一、引出课题你吃过西餐吗?味道怎么样?你觉得中餐好还是西餐好? 二、两组自由讨论1、中西餐有什么特点?(味道、营养、种类、餐具、其他)2、中西餐的不足是什么? 三、小小辩论会1、了解辩论规则。 2、幼儿分两组展开自由辩论。 四、帮助小结1、中西餐对比,得出各自的优缺点。 2、我们的饮食。(中餐为主,西餐为辅) 活动反思: 本活动自然的将语言、美术、等综合在一起,运用情景游戏的方式,来引起孩子产生兴趣及用油画棒、棉签涂画涂色的兴趣,并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己尝试用油画棒、棉签操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接触油水分离的画法,活动时不要求幼儿知道和了解其科学道理,主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初步的探索欲望,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轻松愉快的学习,特别在涂画过程中,幼儿用油画棒、棉签的涂画方式也很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涂画。在活动中,我尽量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7 活动目标 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关于中秋节的挂图,主要内容包括月亮的变化、宫灯、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 家长将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活动过程 讲述一个中秋节的传说。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被做成圆形的,像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1)请个别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讲述活动: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情况。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尝月饼、水果等食物。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8 设计意图: 和孩子相处了两年,我发现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于是慢慢渗透了很多关于爸爸的活动。幼儿开始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爸爸,知道了许多爸爸的本领,而父亲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态度不够正确或因工作忙碌忽视了对幼儿的关心,这些从幼儿平时的谈话都能听到。 其实爸爸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爸爸来做老师,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树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间接了解教学,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我就预设了此活动让幼儿更全面地关注自己的爸爸职业,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热爱、崇拜等情感。 活动目标: 1、愿意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绍爸爸的职业。 2、幼儿萌发了解不同行业的愿望,知道部分行业的职业特点。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职业。 家长准备:身穿工作服,自带职业工具。 教师准备: 1、选定王泽宇、王瑜玲、谷子奇的爸爸为我们的目标对象,一方面他们有着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给祖辈带,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军人、医生、IT经理)是孩子非常感兴趣,喜欢的职业。 2、为家长准备展现技能的舞台,提供环境。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职业是什么?”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爸爸”自由交谈。 3、听听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三位爸爸,这些爸爸可厉害啦!你们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 教师边请出角色形象“爸爸”,边讲述有关爸爸的故事。 你现在知道这个爸爸是干什么的了吗?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4、三位爸爸老师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工作,并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5、小组活动:幼儿自选爸爸老师作为模仿对象,进行游戏,在游戏中了解部分行业的职业特点。 6、我发现啊你们爸爸的本领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爱不爱他啊?你为爸爸做过什么事来表现你很爱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围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为爸爸做些什么事让爸爸高兴。(抱抱、亲亲、给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动: 1、“爸爸调查表”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爸爸调查表。比一比谁的爸爸本领最大。 2、我的爸爸本领大:爸爸的本领、爸爸还会干什么、爸爸的衣服、爸爸的习惯、爸爸和我等等。 活动反思: 1、我在构思谈话活动时,选择了幼儿比较熟悉的话题“我的爸爸”,引发幼儿积极而有趣的交谈。能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谈话活动,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好地展开活动。 2、谈话活动设计的结构合理,我通过三个步骤完成此次谈话活动的。 第一步:通过语言和照片实物创设谈话的情境导入谈话的内容; 第二步:要求幼儿利用照片围绕话题在小组和集体面前自由交流,对“我的爸爸”的认识; 第三步:通过提出问题“你喜欢爸爸吗?”“为什么喜欢爸爸?”“你愿意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等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进一步拓展谈话的范围,使幼儿在交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新的谈话经验。 3、当然,我在组织分组谈话这一环节中,感觉有些困难,因为小班幼儿对谈话活动的规则意识不强,所以如何协调而有效地开展活动,使活动开展得既有趣更有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9 生成背景: 中秋节快到了,为了让幼儿能够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组织了一次做月饼的美术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幼儿说一说以前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在幼儿的回答中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说“和妈妈一起过节吃月饼”,“妈妈买月饼给我吃”等等,足以看出幼儿对妈妈的情感,于是就想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妈妈,抒发自己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妈妈的欲望。 2、知道妈妈的节日:母亲节和三八妇女节。 3、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请幼儿带一张妈妈的照片来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自由讲述 请每个幼儿都拿出妈妈的照片,和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妈妈。 二、集中谈话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情况 2、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时候生日的吗? 妈妈最喜欢吃什么呀? 妈妈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呀? 那妈妈最烦恼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3、引导幼儿回家以后问问自己的妈妈,增加对妈妈的了解。 三、了解有关妈妈的节日 问:你们知道妈妈有什么节日吗?(三八妇女节、母亲节) 那你们想怎么给妈妈过节呢?(送妈妈礼物,对妈妈说节日快乐) 四、制作礼物 请小朋友画一幅好看的图画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 活动效果: 幼儿充满了对自己妈妈的感情,但是缺乏对妈妈的了解,介绍自己的妈妈时仅仅局限在照片上的场景,内容非常的单调,对于老师提出的关于妈妈的问题也多半回答为不知道,但是他们对做礼物送给妈妈还是很感兴趣的,画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想要送给妈妈。 活动反馈: 在这次活动中,主要是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妈妈,但是对于老师的提问,幼儿似乎都不怎么了解自己的妈妈,所以在这次活动之前,应该让幼儿先对自己的妈妈作一次访问,增进对妈妈的了解,丰富幼儿的认知。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10 大班亲社会行为同情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活动反思活动中,教师注重了对“特别”的人的解读,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过“残疾人”这类的词语。为的是,让幼儿感受到对这类人群的尊重,尊重从语言开始。 幼儿的理解,也从生理上的不同入手,让幼儿感受到“特别”之处。从而引发了同情心。从第二个环节开始,同情心就不仅仅局限在“她们可怜,她们需要帮助上”,而是从“身残志坚,特别的本领”入手,让幼儿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当摸到盲文书的时候,幼儿会表现的不可思议。当看到刘伟用脚弹琴的时候,幼儿会发出“哇哦!”的惊叹声。这些都是对她们已有经验的挑战与突破。对特别人产生同情之后的敬佩。体验环节中安排了“做一分钟戴眼罩的人”的活动。让幼儿感受黑暗,从而引发对盲人的理解。但是在活动当时,幼儿第一次戴上眼罩,新奇的感觉大于对黑暗的体验,他们的笑声与游戏打闹使得整个体验的环节显得松散而不严肃,在之后的分享环节中,也没有很深入的讨论。虽然,老师已经很努力的在让孩子回忆戴着眼罩时的感受,但是还未达到老师的预期效果。从这一环节上看,幼儿缺乏体验的经验,导致环节的效果不佳。建议,课前在班级就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有相关的经验,再进行此活动,体验会更深。 由于幼儿对“特别的人”了解不多,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会有所不准确。例如:他们都是哑巴。老师会纠正说:他们说不出话来,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她们会用手动来动去。老师会说:这是手语,她们用手来交流的方式,就像是我们的语言。教师要在活动中,留意幼儿的语言,在规范的基础上,流露对特别的人的尊重。 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解读社会设施中的关爱中,幼儿有了之前的经验,纷纷表达了对这些设施的理解。例如:无障碍通道,不仅是为做轮椅的人提供方便,也可以为看不见的盲人服务。所以,幼儿的表达之后,教师会提升:不占用,不阻挡等幼儿力所能及的行为。这样的要求,其实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提升。幼儿在体验,理解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不起眼的举动对特别的人的真正关爱!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体验,关注别人的感受,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尝试通过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照相机,不同幼儿体验后表达感受的照片。 2、经验准备:幼儿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活动经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尝试按不同方法排队,感受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心情。 (1)将全体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幼儿分别按不同指令进行排队,使幼儿体验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多余的人。 (2)教师宣布排队结果,并把每次排队多出来的小朋友的表情抓拍下来。 2、集体分享"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感受。 请幼儿观察现场照片,并引发以下讨论。 (1)提问:这些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 (2)现场采访被抓拍到的幼儿,提问:当宣布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你成为多的那个人了,如果让你停止游戏去休息,你心里会怎么想? (3)提问:"如果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在"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时,小朋友心里都很难过、很伤心,害怕不能参加游戏,每个小朋友都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 3、结伴讨论"现在该怎么办?" 小结:刚才有小朋友提出可以让多出来的那个小朋友去当裁判,那现在我们就玩一个游戏,请"多出来的那个人"去当裁判,试试当裁判的感受,你是否愿意当裁判? 4、玩"镜子"游戏,体验当裁判的感受。 (1)提出游戏要求,请多出来的幼儿当裁判,组织幼儿游戏。 (2)游戏后提问:"你当裁判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选,你愿意当裁判还是和小朋友做游戏呢?" 5、集中分享、梳理幼儿的感受,引导幼儿移情。 (1)提问:"咱们在刚开始多出一个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让他停止游戏,或去干别的事情合适吗?" (2)提问:"有的小朋友喜欢当裁判,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当裁判。那咱们让不想当裁判的小朋友去当裁判,他会是什么感受?" (3)提问:"我们应怎样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以前想的主意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今后决定一件事时,要考虑到别人的想法与感受。 6、再次讨论:多出来的人还能怎么办? 提醒幼儿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充分听取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梳理出几种方法。 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好,出现问题,我们要协商解决,看看用什么方法解决最好,能使大家都高兴、都满意,又都参加了活动。 7、协商解决问题。 (1)提问:"平时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问题你解决不了?"鼓励幼儿充分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相互讨论怎么处理好这些问题,提醒幼儿要考虑他们感受。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新朋友认识、相处的简单方法。 2体验交到新朋友并共同游戏的快乐。 3愿意倾听同伴的想法,并向同伴学习。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同龄班班教师交流活动目的和内容。 2选择好角色游戏内容。 3图卡:姓名、快乐游戏、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我们做好朋友好吗?相互商量,相互帮助。 4幼儿活动前制作自己的名片,报纸2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话题。 1.教师:你有朋友吗,你是怎么认识他(她)的? 2教师:在幼儿园里我们只认识自己班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去和大×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去交朋友? 3教师和幼儿相互交流。 (二)两个班结对,激发幼儿相互交朋友的愿望。 1初步讨论结交新朋友的方法。 教师:我们这里有两个班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要找一个新朋友。怎样才能交到新朋友呢?有哪些好办法? 2出示图卡,提出找新朋友的任务:交新朋友的时候需要知道对方的姓名,还要和朋友一起游戏,游戏的时候两人都能感到快乐。 (三)幼儿两两结伴,参加角色游戏,教师观察幼儿交友情况,鼓励幼儿相互交往,并根据需要随机指导。 1教师:你们和新朋友相互认识时说了那些好听的话? 2教师:你交到朋友了吗?他叫什么名字?怎样才能记住朋友的名字? 3.教师:相互认识后还可以说什么做什么? 4.教师小结:认识新朋友时,要礼貌地和别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绍,问问朋友的名字,还可以拉拉手表示友好。 (四)了解和新朋友一同游戏时怎样做。 1教师:你们刚才玩了什么游戏?是怎样玩的?开心吗? 2教师用说故事的方式说出刚才观察到的幼儿间相互商量及相互帮助的情景。 3教师:你们俩玩了什么游戏?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与朋友一同游戏的时候,需要相互商量才能玩得开心。如果朋友遇到困难,我们该怎么做? 5再次结交一个新朋友,尝试相互认识时的好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与朋友相互介绍。 (五)玩游戏,体验与朋友一同游戏、相互商量的过程。 出示报纸,让孩子和同伴交流运用材料玩各种游戏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交新朋友的方法,幼儿交换名片。 教师:今天交新朋友的方法还可以在以后遇到其他小朋友、上小学后遇到新同学时使用,相信大家能够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现在与朋友交换自己的名片,再次拥抱,并说再见。 活动延伸: 1利用游戏、劳动等时间组织幼儿和交到的朋友一起活动。 2平时家长多带孩子外出活动,鼓励幼儿结交更多的朋友。 活动反思: 我从这几方面来总结和反思本次活动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本着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个活动过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狸布偶一个、记录表、铅笔若干。教具虽简单,但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 2. 教育对象的选择:活动的主题是“我会交朋友”,为了拓宽孩子的交友范围,我选择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一开始我还担忧孩子们会不会去与其他班的幼儿交往,后来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与其他班的孩子进行交往非常雀跃,这让我深悟:教学要敢于尝试。 3.游戏的选择:选择“套圈”游戏,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戏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巩固刚刚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时游戏有一个角色的分配,这又让幼儿学会了协商和合作,并且体验了与朋友一起玩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主动交朋友的情感。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都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特别是在交友和游戏这两个环节,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孩子还主动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做到大胆询问、主动邀请、合作协商,不因对方是老师而拘谨。 本次活动由一位幼儿的一句问话:“老师,什么是爱好?”让我看到了活动的不足之处,“爱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太书面化了,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虽然我也有稍作解释,但还不够详细具体,以后在教学中考虑问题还要再全面些,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录象、展示妈妈的作品,知道妈妈关心爱护自己,妈妈本领大。 2、尝试用语言等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爱自己的妈妈,并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录像(妈妈在家中为宝宝做的一系列事情)。 2、收集妈妈的作品,如织的毛衣等 3、联系妈妈来园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布置“妈妈的作品展”,请幼儿一起来参观,引起兴趣。 “你们看,这里放了些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作品吗?”“妈妈的本领大不大呀?” 二、组织幼儿谈论:我的妈妈真能干。 “谁来夸夸你的妈妈,告诉大家你的妈妈的本领。” 请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妈妈的姓名,让幼儿夸奖自己的妈妈,说说妈妈的本领,引发自豪感。 三、幼儿看录像并听妈妈介绍,初步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我们来看一看妈妈是怎样来关心我们小朋友的。” 1、看完录像后提问: 早晨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妈妈下班回来后,还要做些什么事? 晚上妈妈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2、请个别幼儿的妈妈说说自己是怎样照顾孩子的让孩子感知妈妈的关爱和辛苦。“那现在我们欢迎妈妈来说说她是怎样来关心你们的?她为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3、小结:妈妈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除了努力工作以外,还要照顾你们,非常辛苦。 四、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爱。 1、“妈妈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来谢谢妈妈呢?”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例如:说说感谢的话;亲一亲妈妈;为妈妈做一些事;送给妈妈礼物等。 2、实践活动:请幼儿将大红化送给自己的妈妈,并说上一句感谢的话。 3、集体给妈妈送上一首歌曲好妈妈,表达爱妈妈的感情。 “我们来唱一首歌给妈妈听吧。“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房屋的发展变迁。 2.体会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变化。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房屋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各种房屋,将之布置于活动室。各种现代房屋的照片(高层、多层、别墅等)。各种房屋效果图,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以前的房屋) 1、原始人住在山洞里、树上,有什么危险? 2、人们最初造的房子是怎样的,有什么好处与缺点? 3、房子只有屋顶和墙行不行?怎样使房子更明亮? 4、为什么做饭时满屋都是油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