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docx

    • 资源ID:32118894       资源大小:29.27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2、物体质量的估量。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 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她们买了6个苹果,重1千克。 生:1盒饼干110克。 生:一桶豆油5千克。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克” 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一颗钮扣。 一个橡皮头。 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 生:34克。 师:好!请同学们掂一掂,感觉一下34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学具袋里还有什么? 生:牛奶! 师:快来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 生:220克。 (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g即克的英文缩写) 师:那请你赶快掂一掂,感觉一下吧! (学生活动) 师:请同学们从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 (学生猜)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 生:500克。 师:那两袋呢? 生:1000克。 (板书) 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克”的关系 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袋盐,(出示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 生:1千克。 (板书) 师: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师: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1千克的盐。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都掂过了吗? 生:掂过了。 师:那1千克盐和我们刚才的2袋砂糖比较,哪个重? 生:盐重。 生:砂糖。 生:一样重。 师:怎样知道物品的轻重? 生:用秤称! 师:说得好极了,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到的? 生:(回答) 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电子秤台。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1千克盐和2袋砂糖哪个重了吧? 生:可以了! (教师称重,学生观察) 师:都指在1千克处,说明什么? 生:同样重。 师:所以 (板书)1000克=1千克。 四、小组合作,称量物品 师:我们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种秤? 生:弹簧秤。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弹簧秤,谁会使用弹簧秤? 生:(演示) (师辅助)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称一称? 生:想! 师:好!下面请小组长到台前来领物品。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约有多重,再用弹簧秤称一称,看到底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称完了吗? 师: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称的什么?质量大约是多少? 生:我们组称的大米,大约是1千克。 我们组称的苹果,大约也是1千克。 五、认识电子秤 师:大家在市场买东西时,经常会看到什么秤? 生:盘秤、电子秤。 师:哪位同学认识电子秤,下面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好吗? 生教大家认识电子秤。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你这位老师很有耐心,讲解也很细致,谢谢你! 师:昨天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请看画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苹果和鸡蛋一共多少千克? 师:他的问题谁来答?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 生:鸡蛋比苹果多几千克?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所以鸡蛋比苹果多1千克。 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 生:想!共6关。 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88页1题)。 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88页2题)。 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89页4题)。 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89页5题、6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 第五关:问一问、答一答(教科书上89页7题)。 第六关:看一看,算一算(教科书上90页8题) 师:你们可真棒!一连闯过了6关,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八、师生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5)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一袋精盐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现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盐是1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袋腌制盐和两袋精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加上什么符号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 (5)一箱苹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 2、称一称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分别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老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个健康的身体,好吗? 4、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一头可爱的小猪,紧接着来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还下了一个大鸡蛋,它们来是想让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一件它们的烦心事,你们愿意吗?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们的体重给弄混了,你们能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重量吗?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五)课后实践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教师:瞧!小明、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 (课件播放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lkg等)。 教师: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斤、公斤、两等。 教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究讨论,获得方法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 教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中掂一掂。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教师板书:克(g)。 教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教师: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1克。 板书:一枚2分硬币重1克。 (2)掂一掂,感知1克。 教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那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教师:下面请大家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盘子里面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1克。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之后通过交流汇报,提炼出找的方法:用一枚2分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对比着来掂一掂就找到了。为后面的估量作铺垫。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教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1克的? 教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认识天平 教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教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举起1克的砝码)这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O”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 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教师:瞧,7粒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大家都取出1克重的黄豆,掂一掂。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考验大家,有信心吗? 教师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3.认识千克 (1)认识千克。 教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的实物。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谁到黑板前来拿拿这两样物品? 教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 教师板书:千克(kg)。 教师:有谁知道多少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教师:对,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教师:老师这里有2袋盐,每袋都重500克,那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 学生1:1000克。 学生2:1千克。 教师:很正确!现在,同学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2袋盐,请大家先拿起其中一袋,掂一掂。 教师:再将这2袋盐都放在同一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很好!再闭上眼睛,掂一掂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凭借刚才的感觉,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 教师:看看藏在物品里的标签,谁找得最准? 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吗? 教师:现在请大家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拿1克重的物品,每个同学都来掂一掂、比一比,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教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盘秤的刻度盘。 教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盘秤。谁来说说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盘秤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 教师(用课件演示放入1千克装的洗衣粉后,指针指着1)现在表示洗衣粉有多重?如果指针指着5呢? 教师:很好,仔细观察盘秤的刻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有多种表述,只要合理即可,重在使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以1千克为标准去量。 教师用课件出示弹簧秤。 教师:这是弹簧秤,看看弹簧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后,指针指着1 0 教师:谁能说出现在称的西红柿有多重?有几个? 教师: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用课件出示体重秤。 教师:看看这台体重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站上之后,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的刻度处。 教师:这名学生有多重?当指针指在20和25这两个数之间时,就要从20开始往后数。指着30呢? 教师:通过对这三种秤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回答,都以千克作单位,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1千克等,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1.口答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重150( ) 一个西瓜重6( ) 一个鸡蛋重50( ) 一只公鸡重2( ) 一个汉堡重280( ) 一桶油重5( ) 一支铅笔约重180( ) 2.完成第106页第6题 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xx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3.一抓准 (1)介绍全国劳模张秉贵。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非常能干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比如全国劳模张秉贵,他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大家都叫他“一抓准”,无论顾客要多重的糖,他用手就能够抓出来,他的手就像一台秤! (2)明确要求:我们每组都有一篮橘子,一会儿请大家从这个塑料袋里往外抓橘子,不用秤,看看哪组同学取出的橘子最接近1千克。 四、回忆交流,总结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通过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第二课时 1、课前让每位同学去任选看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 2、调查表 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 1千克(苹果)( )个 1千克(盐)( )袋 2、同学汇报自身是如何进行调查的。 3、动手实践: 师的桌面上陈设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猜出1个苹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物品估计的重量称的重量1个苹果( )克( )克 ( )克( )克 4、从同学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如课本89页第7题。 5、解决问题 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 教学反思: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提问:你认识这几个图形吗? 指三角形,问:为什么把这个图形叫做三角形?请同学指一指三角形的角。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角吗?指出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红领巾、手绢、三角板等,它们都有角吗? 教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题。 二、新课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图? 从校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做操学生伸开的两臂、足球场的边线、三角板的两边、老爷爷拿的剪刀都组成了什么?(角) 提问: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你从图上还能看出什么地方有角吗? 2、认识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1) 课件出示实物。 提问:从张开的剪刀,吸管,自来水的水龙头,你能看出哪些地方有角吗?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作出肯定,并在课件中抽象出角。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把它拉成不同的角。 提问:这里面有角吗?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征?(角的各部分名称) 范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边组成的。(板书: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指出其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告诉学生:指角时,必须从顶点开始向斜线方向指。 (3) 教师演示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边的长短有没有变化? 小结:角的大小发生变化,边的长短没变,说明角的大小与边长没关系。 (4) 折一折。 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师生共同动手折角,对照自己折的角指出顶点和两条边。鼓励同学你能折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角吗? 可折大小不同的角,再一次证实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 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 3、学画角。 (1) 看书本例2,你知道怎样画角吗? (2) 讨论怎样画角? 教师说明:画角的过程(边说边演示)。 第一步:先点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 第二步: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实际上应叫射线) 第三步:再从这个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再画一条直线。然后标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3) 学生动手画角,画完后标明角的各部分明称。 三、练习 1、P42练习八N1 教师说明: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边,第2图有一条边,另一是弯曲的线;第三幅图两条相连的地方不是一个“点”而是弯曲的线,所以它们不是角。 2、N2 范 教师说明:数角时,指角的动作要准确,最好标出角的符号。 3、N3 可以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4、 P43 N7 先让学生找出各个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教师加以指点提示,注意重叠的角和对着的角。第 25 页 共 2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33****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