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理科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月考试卷 .pdf
-
资源ID:32125482
资源大小:150.3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二理科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月考试卷 .pdf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高二理科化学月考试卷出卷人:余晓妹一、选择题( 18 小题总分 54 分,单选题,每题3 分)1. 已知 X+Y=M+N 为吸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的能量 B.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的能量 C.X 和 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 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一定要加热才可发生2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在生石灰中加水 B硝酸铵溶于水C浓硫酸加水稀释 D用石灰石煅烧石灰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4. 已知在 101KPa ,298K条件下, 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 (g)= H2(g)+ 1/2O2 H(298K)=242kJmol1BH2(g)+ 1/2O2(g)= H2O (l )H (298K )= 484kJmol1CH2(g)+ 1/2O2(g)= H2O (g)H (298K )= 242kJmol1DH2(g)+ 1/2O2(g)= H2O (g)H (298K )= 484kJ 5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A H H H2 BH Cl HCl C I2 I I DS O2 S O26已知 298K时,H(aq) OH(aq) H2O (l ) H 57.3 kJ/ mol ,推测含 1mol HCl 的稀溶液与含 1 mol NH3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A大于 57.3 kJ B等于 57.3 kJ C小于 57.3 kJD无法确定7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和 NaCl 的混合溶液,开始时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AH2和 Cl2 BCu和 Cl2 CH2和 O2 DCu和 O28已知: 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kJ 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能量由 H原子和 Cl 原子形成 1mol HCl 分子时释放 431kJ 的能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 (g) + Cl2 (g) = 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 mol-1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 mol-1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 mol-1 9.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值不变的是 ()A H2SO4 B NaOH CNa2SO4 DNaCl 10.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设计方案正确的是()A锌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B锌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C 锌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D 锌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1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 一段时间后,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 (括号中) ,溶液不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的是()ACuCl2(CuCl2) B NaOH (H2O ) C NaCl(HCl) D CuSO4(CuSO4)12. 根据以下 3 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H =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 =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 =Q3 kJ/mol 判断 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13. 右图中 x、y 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 , 通电后发现 a 极板质量增加 ,b 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 , 下列符合条件的是()14. 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粗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粗铜极做阳极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粗铜中所含 Ni、Fe、Zn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D.电解铜的纯度可达 99.95%99.98% 15. 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 a 和 b 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A逸出气体的体积: a电极的小于 b 电极的Ba 电极附近呈蓝色, b 电极附近呈红色Ca电极附近呈红色, b 电极附近呈蓝色D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16. 下图,是电解 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 c、d 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为负极、 b 为正极Ba 为阳极、 b 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 d 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17. 298K ,101kPa时,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C(s,石墨) + O2 (g) CO2 (g) H 393.51kJ/mol C(s,金刚石 ) + O2 (g) CO2 (g) H 395.41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高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18. pH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溶液摇匀,测得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溶液是() AK2SO4 BNaOH CNaCl DAgNO3二、填空题(共 46 分)19 (3 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 水蒸气放热 241.8kJ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0.(26分)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E、F为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乙池溶液是滴有酚酞的食盐水电解过程中,发现电极D附近先变红。请回答:电源 E极为极,乙池 D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甲池若为精炼铜的装置, A极是极,材料是,电极反应为;B极是极,材料是,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若甲池阴极增重 12.8g, 则乙池阴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1 (4 分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少而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时很困难,现可依据 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已知:4P(白磷, s) 5O2(g) 2P2O5(s) ;H1283.2 kJ mol14P(红磷, s) 5O2(g) 2P2O5(s) ;H2184.0kJ mol1由热化学方程式看来, 白磷的热稳定性比红磷 _(填“高”或“低”) ,试写出白磷转化成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22.(5 分)发射卫星时可用肼( 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 N2(g)+2O2(g)=2NO2(g) 1=+67.7 kJ/mol N2H4(g)+O2(g)=N2(g)+2H2O(g) 2= -534 kJ/mol 试计算 1mol 肼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kJ,写出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3. (8分)50ml0.50molL-1盐酸与 50mL0.55molL-1NaOH 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高二理科化学月考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选择题( 54 分,每题 3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填空题(共 46 分)19。20. , , , . ,;,。21,。22. ,。23. (1)。(2)。(3)(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4)(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